低龄留学家长与朱凡博士咨询分享纪要

WeChat Image_20191211123029
(整理:留学生家长)

2019年11月23日下午2点,朱凡博士应邀到南京五台山品萃馆为80多位学生家长举办了一场题为《我们如何做留学父母之角色与沟通》的专题讲座,南京广播电台对此次讲座进行了全程直播。
朱博士围绕从“孩子出国留学,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孩子出国了,如何尽快适应并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孩子在国外,家长在国内如何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家长在指导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须注意什么”等南京家长关心的话题,结合自己三个孩子在加拿大成功留学的经验与大家作了交流和分享。讲座结束后,朱博士与现场的家长朋友们进行了互动,并就部分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解惑与答疑。
以下几个话题,分别是家长根据朱凡博士讲座现场的部分答疑作出的整理。
话题一:教会学校孩子遇到的难题如何解决
1.关于宗教课程的学习
家长:孩子初三毕业后入境加拿大就读一所私立基督高中9年级,因为孩子对《圣经》这门学科毫无兴趣,平时也不愿意参加教会活动,在加上课堂上表现也不佳,《圣经》学科的成绩当然也就很不理想。
朱凡博士:在基督学校,九至十二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从圣经的角度来教学的。在九年级,孩子将有机会获得对圣经、宗教和信仰的理解。不管个人信仰如何,这些都在北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不喜欢这门课程,那就当成自己学英语的路径,学圣经的过程就是自己学英语的过程,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但又无法改变,我们就要看重形式产生的效果。建议孩子在参加教会的活动中,尽可能创造机会与当地孩子进行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参与教会游戏等,这样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关于高中转学须注意的因素。
家长:孩子在国内学过钢琴,并且有一定的基础和参赛经历,她想由现在的基督教高中转学到一所艺术类高中去就读,是转还是不转呢?是转艺术类高中还是转一所升学率高的私立高中呢?
朱凡博士:在加拿大高中阶段转学其实不难,这里面家长要关注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转学?转学的理由是什么?第二,想转到什么样的学校?转学后,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第三,转学后,有些方面可能满足了孩子诉求,但有些方面可能还不如现在的学校,那孩子和家长一定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直面现实,调整好心态,迅速融入学校生活。考虑清楚这三个问题,再决定是否转学。
3.关于参与课外活动的建议。
家长:孩子目前的学校课外活动不多,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基本上无事可做。
朱凡博士:加拿大每所私立高中都安排了较多的课外活动,每天下午3点30分下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1-2个活动项目参与进来,有些活动,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类比赛,比赛成绩对学生将来申请大学是有帮助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学生如果课余时间多,可以在学校里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踊跃参加各类活动。同时,如果孩子在某方面确有特长,还可以在学校自发组织一个俱乐部,自己就在这个俱乐部里既当组织者,又当策划者,既是一名培训员,又是一名义工,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俱乐部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还能丰富个人简历,为自己将来申请大学锦上添花。

话题二:高中留学生在学业进步和特长发展之间该怎样平衡
家长:孩子入境加拿大就读一所私立高中11年级,因为酷爱篮球运动,并且有一定的基础和资历,被高中校的一个篮球精英队录取。家长一方面想支持孩子的特长爱好,另一方面也非常担心对于一个非学霸的孩子,加入一个专业篮球队会有较多的训练和比赛,从而占用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学业。
朱凡博士: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调节。一是制定整体留学规划。 建议家长首先必须要清晰地了解大学目标校的基本申请条件,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具体申请要求等,做出全盘学习规划,设定明确目标,并做出各阶段的具体完成任务和时间点。高中期间的学习要根据大学目标校及专业的要求而制定,并为将来的大学申请做充分的准备,避免盲目努力无的放矢。二是家长提升自我水平 。作为家长必须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多做功课,与孩子同步,才能给孩子正确有效的帮助和建议,而不是一味的着急又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三是正确激励学业与特长平衡发展 。 朱博士指出:要清晰的了解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和兴趣特长是需要培育和保护的,学习效果和信心爱好也是相互影响提升的,越优秀,越有动力去努力。孩子是想通过篮球运动特长争取体育奖学金。如果是孩子认定的且已经做好了备战的准备,那么家长应该支持,但是要把握方向,分清主次,想上好的大学最重要的还是成绩,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前提下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四是与学校密切沟通做好在校学习计划。一定要和在读学校的辅导员、老师保持密切的家校沟通,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要提前做好合理的在校学业规划,有具体的学习进度,内容安排和完成时间点,配合学校合理规划安排,使孩子既能顺利高中毕业,同时也为了将来能申请到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做好准备;五是与孩子积极高效的良性沟通 在和孩子的沟通方面,建议:①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多做有效的交流,建议可以定时定点的约定沟通、家长可以将每次的谈话内容做一个笔记记录,省的每次都老生常谈,也可以选择书信邮件沟通;②建议家长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理解孩子独自在异国他乡的不易和困难,和孩子坦诚真心的沟通,不要将焦虑和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话题三:出国留学的英语水平如何衡量?
家长:孩子国内初三毕业赴加拿大高中读九年级,在国内利用暑假时间,在英语培训机构参加口语训练近3个月,现在能熟练与师生进行口语交流,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基本上能应付,那么孩子真实的语言水平如何呢?
朱凡博士:孩子在课堂上能熟练交流,说明口语基础较好,但仅有口语能力还不行,要加强听力培养,要学会阅读英文书籍,更为关键的是要掌握英文写作技能,“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就国内初三毕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仅相当于加拿大国内学生小学三——四年级水平。

话题四:对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在加拿大读高中期间,如何提升特长的专业水平,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家长:孩子在国内学过钢琴,并在多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到了加拿大高中,由于学校钢琴课不对国际生开放,现在孩子在学校的安排下,学了另外一种乐器,且孩子不感兴趣,怎么办?
朱凡博士:钢琴在加拿大属于富裕家庭的产物,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就学钢琴,说明这个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所以,在加拿大,学钢琴是有经济实力的表现。在加拿大学校,他们只对本土学生开设钢琴课,也是从学生家庭实际出发。孩子如果一心想学钢琴,在加拿大有很多高中是开设这门课程的,届时,可以建议孩子考虑更换学校。另外,在加拿大,孩子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当地的音乐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而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商业竞赛,在舞台上一展自己的风采。学音乐,不仅仅是会弹钢琴,还要提高音乐素养,在学术方面要加强研究。当然,现在孩子就选定专业方向,为时还过早,可以让孩子再学一段时间,到了十年级后,根据孩子的意愿,再规划大学的专业也不迟。

话题五:如何利用自己的学科长处为同学服务,同时又增加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
家长:国内初三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要高于加拿大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孩子在加拿大上九年级数学课,觉得题目很简单,别人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的作业,她5分钟就做完了,而且课堂上一直处于无新知识学的状态,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朱凡博士: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国内初三学生的数学水平往往高于加拿大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二个年级,因此,一些国内学生就会发现到了加拿大,在国内并不突出的数学学科反而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际生不可以轻视或讥笑班上学生,在同学没有邀请你去指导前,不要主动去帮助。但是你可以主动去和同学沟通,请他们帮你补习英语,因为国外学生非常重视保护对方的自尊心,所以,如果你自己不主动说,国外学生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同时,每个学校都有学生服务中心,孩子可主动去报名参加,根据自己的某方面优势,申报一个数学辅导的项目,这样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去帮助他们,相当于参加志愿服务,做一些义工之类的,这样既可以完成义工时长,还可以帮助同学提高数学成绩水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话题六:国际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呢?
家长:孩子上九年级,全班才12个学生,实行小班化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孩子在国内初三已毕业,去上九年级后,很多学习内容偏简单,孩子课堂上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超前了,所以课堂上,孩子的求知欲望不强,老师也知道孩子这部分知识是掌握的,所以怎么才能让老师关注孩子呢?
朱凡博士:这个问题在国际生中普遍存在,但孩子某一学科成绩较好并不代表所有成绩就是很好了,国际生特别要过好语言关,课堂上有时候尽管所教的知识在国内已学过,孩子也不能有所懈怠,因为在国外孩子的学习成绩由课堂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不可忽视,这直接关系到老师对孩子的综合评价。
另外,向孩子介绍一个小窍门,学会记住老师的英文全名,因为你从内心关注了老师,老师必然会有心关注你。这些都是与老师加强沟通的技巧,孩子不妨试试。

低龄留学生活开篇三部曲

ray-hennessy-6-JIDCnZG2E-unsplash
2019年8月16日,孩子离开了祖国、远离了亲人,开启了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从此开始了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向对自己负责任的成年人的过渡。现在他有幸走进了多伦多菲尔斯顿中学,实现了人生中第一个目标,目前朱凡博士正在帮助他申请大学,对他的未来我们充满了期待,也希望他有信心一步步往前走。回首孩子这半年来留学生活的展开,自然离不开篇三部曲。
一、结交良师益友,融入新的圈子
远离了熟悉的生活圈子,即使有再多的准备也不能化解当前面临的一些困境。中国有句俗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无论身处哪种文化环境,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懂得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遇事注重沟通交流、团结协作总是很重要的。
入学之初,朱凡博士就给了他很好的建议,多结交良朋益友,交正能量、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会为他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毕竟,年轻人在一起,和和气气的环境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交友容易,交良友不易,因此,我们给了孩子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禽择木而栖”,“孟母三迁”,为的都是能有一个适合成长的好环境 。新的国度,新的环境,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如何选择朋友并与他们和睦相处是一种生活和处事的考验。在这方面,我们的建议是,要有选择性的结交一些善于沟通、富有爱心,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朋友,对有不良嗜好的人要敬而远之,与父母多沟通,父母的人生经验会有所助益。二是待人须真诚。西方的文化氛围有别于东方,近代西方文化个人色彩多一些,但其本质还是强调团体意识。我们的文化是以家为单位,在交往过程中,小圈子的氛围比较浓厚。在异国他乡,除了要完成自身的学业,还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这是融入当地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展示自身文化特有的感染力,以诚待人,克服我们文化自身的不足。我们的文化包含两层的意思,一是做人,二是做事。首要是做人,而做人要讲诚信讲团结,避免个人英雄主义,这和西方文化强调团体意识,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一个集体中,展示东方人的真诚与担当,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好感,有助于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交到真心实意的好朋友,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无心的帮助可能就会给自己以后的路带来很大帮助。三是交友勿片面。要交爱学习的朋友,交正能量的朋友,以完成学业为终极目标,全面的锤炼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体中,圈子里,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闪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无论是在哪个方面,这个需要他自己去用心发现。留学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都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异国他乡的生活,某一个阶段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靠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互相帮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语讲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朋友多了,圈子大了,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学习相当的可以互相鼓励;并且,生活中的好帮手也是值得自己去感恩的,因为无论哪种朋友,都会对他自己的做人做事有所帮助,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毕竟,在成长的路上,学习并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从另一方面讲,学习也是为了生活,二者并不矛盾。
二、劳逸结合,兼顾学习与体育锻炼
相较于我们曾经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西方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个人健康管理的阶段,肥胖的标准制定的更加严格,肥胖的比例也在逐步下降,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有一句话说的挺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作为西方舶来品的“革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身体却是所有事业与人生展开的基础。健身会让人心情舒畅,一个强健的身体也是一切一切的根本保障;健身也会让他结识更多的朋友,去参加一些以前只在电视上小说里才会有的挑战,这对启发他的好奇心,增强他的创新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健身也是一种排解孤独的有益手段,是融入新环境的有效途径。正如孩子的反馈,与国内注重文化课或者各种特长班等文化类的学习不同,健身已经是多数西方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这也与西方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与我们的文化存在差异(我们的文化里,总是有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等的描述),西方人爱健身更多是一种个体意识的体现,而健身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坚持和意志力的锻炼。无论是从增强身体素质还是从融入本地人的社会和文化来看,健身都是一条有利的途径和方式。
他在国内时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健身或是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对个人的成长来说,这个发展思维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没有一个好身体,纵有千般理想信念、纵有无穷宏大的设想,也是徒劳。更何况,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度的健身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三个月走过来,我们发现他在这一过程中受益良多。一是学会了坚持。每天放学后会和同学约好三五成群的去健身,相互提醒,相互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既锻炼了身体,也强壮了体魄,更重要的是通过健身磨练了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二是找到了自信。经过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练习,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切身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健身也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成为健身达人,现在孩子和我们视频聊天时,会骄傲的秀他的肌肉,自信满满,这也的确出忽我们的意料。三是一种释压和发泄。孩子第一次走出国门,远离亲人,必须独自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意想不到的是健身房是孩子们释压发泄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放空自己,可以畅快的大汗淋漓,每次健身完毕虽然很累但却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一张小小的健身卡作用不可小觑。
三、关心疾苦,疏通心理堵点,过好思乡第一关
“妈妈,春假的机票特别便宜,您能帮我订回国的机票吗,我想回国,我想回家看看”北京时间2019年10月29日20时20分,收到了大洋彼岸儿子想要回国的微信。作为一位母亲,从情感上讲应立即答应孩子的请求,因为我们也很牵挂和想念他,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我们,而且是赴异国求学,但我又犹豫不决,当初送孩子出国的时候,我们有个约定“拿到offer之时,即回国探亲之日”, 今天孩子怎么突然动了回国探亲的念头。我们原以为孩子很适应加国的生活就会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但孩子今天发出了想家的信号,对此,我敢忽视。记得和朱凡博士沟通交流时他曾经谈到孩子思乡是必然的,到异国第一个月是新鲜惊奇,第二个月是调整适应,第三个月就会进入想家的阶段,家长不要太焦虑,要分析原因,找到方法。我按照朱博士的提议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微信聊天时孩子不经意中也向我道出了实情。一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同学多数都选择在圣诞节回国和家人团聚 ,少数同学安排春假回国探亲,想想自己要到暑假才回国,心理有落差;二是想家,想亲人。现在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会划着日历进行倒计时,算着还有多少天就能回国,有时上课也不够不专心,时而有走心的现象,甚至曾经在梦中在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见到了自己的亲人,醒来十分怅然,。当真的想家时,思念也会成为一种困扰;三是国外学习压力太大,想回国放松一下 。很多人都误以为国外学习很轻松,每天放学很早,作业不多。其实不然,他经常做作业到深夜,考试也很频繁,而且衡量标准也很多元,只有每门课程都达到L4才能申请好的大学,所以想缓解一下压力。其实他也一直在克制自己,咬牙坚持,但还是抑制不住回家的念头。
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家”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 “回家”是我们东方的文化符号,回到温暖熟悉的家,把不如意的事情和父母说说,排解出孩子内心的孤独和压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须,也是作为家长最应该关心孩子成长的地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最不容易发现,也最容易造成极端后果,心理问题“宜疏不宜堵”,放下身段,多沟通交流,不要将问题积少成多,以至于追悔莫及,毕竟,我们是在培养人而不是在训练机器,人总会有情感的需求,这个我们也最容易满足。
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孩子的监护人朱凡博士和我愉快的决定,让孩子3月份回国探亲,但是在回国之前要把学业完成好,大学申请材料准备好。
总之,孩子留学的三部曲在有序的展开,相信,开篇的三部曲会成为奠定未来大学生活和职业历程的坚实基础。

换一个时空维度看低龄留学——有感于中山大学七九级入学40周年纪念的同学会

WeChat Image_20191115164000
初冬的广州刚刚散去了夏秋的湿热,却还保留着北方春天般的鲜绿。在这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我们79级中山大学的近千名同学再次重聚在了这座美丽的校园。
整整四十周年,中山大学承载了我们太多的青春回忆,作为“新三届”的一批大学生,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无疑我们称得上是感受最深的一代。四十年过去了,当初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同学如今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经历了几十年生活的历练,职场的打磨,可以这么说,今天的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坎坷,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真实的人生。

一,从一只陶瓷饭碗谈起
 
同学会的组织者别出心裁地为我们每个人订制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陶瓷饭碗。在那个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年代,这看似不起眼的陶瓷饭碗却几乎代表着我们对物质渴求的全部。如今重新在曾经生活、学习过的校园拿起这个陶瓷做的饭碗,每个同学都感慨万分,在我们那个年代,饭碗有着特殊的含义。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考上了中山大学,手中就有了一个具有基本保障的铁饭碗,至于这个铁饭碗未来会变成金饭碗,银饭碗还是褪变成一个泥饭碗,饭碗中未来盛的是山珍海味还是普通粥饭,则在于各人毕业后的发展。
天南海北,昔日的同学重新相聚,免不了嘘长问短。四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让当初一群学识相近,境况相似的年青人沟壑鲜明地分出了高低贫富。仕途顺利的窃喜于今日的安全着陆,境遇一般的满足于平淡中的快乐。

二、回望过去,对于教育的焦虑是加重还是减轻了?

回过头来看人生,真正发现过程永远没有结果重要,而决定结果的绝不是大学几年来积累的知识和所受的教育,那只是为人生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平台。
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则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的规划和人生发展的追求。

之所以谈到这次同学会,是因为看到了众多低龄留学家长的焦虑与困惑,当前一代的低龄留学生家长离开大学校园应该也足足二十余年了,即便对人生没有我们这一代如此之深的感悟,应该也会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批父母的焦虑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是送出国后,孩子的发展变得不可控,增加了父母对未来成长风险的担忧。事实上,家长对教育的焦虑,过分地渲染,反而阻碍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孩子的成长最终会脱离父母的掌控,低龄出国,只是使脱离父母的掌控时间提前了一些,虽然多了些许的风险,但也无需视为洪水猛兽。国外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更多的把成长的空间让给孩子。如果还用国内的思维来管教,无疑是与国外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当然,每一种教育体制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和合理性,如果想把两种教育的精髓融于一体,也许会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更多的要考虑这种必要性与可行性。选择了留学就是选择了一种成长方式。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里并不是评价橘与枳的优劣,而是谈环境对事物的改变,不是树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环境改变了他的本性。所以家长既然把孩子送出来了,就没必要还把国内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身上,外面是另一翻天地,总会有适应他成长的方式和路径,也会有成长的出口,也许这种出口不是国内父母所期望的,但这也是送孩子出国前所必需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并接受的可能。
二是一些家长过于纠结于名校与名专业,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到在国外留学的孩子身上,在孩子自主意识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了父母的焦虑。送孩子出国读书自然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更宽的发展空间。试想一下,我们这次四十年后参加同学聚会的同学,当年全都在同一个校园里,同一个专业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谁又能料想到几十年后,我这拨人的人生竟会发生天壤之别。所以,名校只是一个起点,并不是终点,也许有的人起点可能会低点,但并不能代表终点就会落后,所以,把孩子的成长放到一个较长的时间和空间去考量,相信,父母就会减轻眼前的焦虑与困惑了。

四,教育,既让我们站好人生起跑线,也会是有助于我们跑完人生路

教育的重要性是拥有人生起跑的平台,拥有未来发展的选择权,但并不意味着就决定了人的一生。就像在跑步的赛道上,参赛者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决定胜负的却是个人的运动素养及持久力。所以,作为父母,与其纠结于孩子是否上名校与名专业,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品性的培养上。加拿大大学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进名校没有国内读一流名校那么难,难的是如何在压力巨大的大学学业中成功毕业,如何能在四年的学业中培养中未来工作所需的技能。
 总之,与其无谓的焦虑,不如通过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孩子培养持久学习的能力和坚持梦想的品质,这才是决定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多久的关键。

这次聚会,有幸见到一位当年跟我一起在学习上相互激励,共同苦读的同学,当年就赞叹于他在学业上持之以恒的品格,多年后,他仍坚持自己当初对古文的爱好,并把这种爱好发展成了一份终身追求的事业,办了自己的私塾式学校,坚持对中华古文化的传承。
另外一位是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你师工作的同学。对于当年出身于农村的他来说,除了中山大学的一个铁饭碗,他并无任何其他可以依仗的资源和平台,但正是这种对事业坚守的品格成就了他人生后半程的幸福和成功。他巳经退休了,虽然说不上桃李满天下,但在少年学子的人生路上经过,影响他们,他满脸笑容放射出满足。

同学聚会,我满载而归。同时,我也开启2019年加拿大留学教育专题巡回讲座!

中学申请季推荐:《中学就去加拿大》//预告:《带你走进加拿大中学》即将面世!

jon-flobrant-tSsb28hzZSI-unsplash
11月,不仅大学申请吹起了号角, 加拿大中学申请也都密锣紧鼓开始了。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做留学中介的朋友们已经在圈里发现广告:2020年公立中学的申请已经准备开始;一批我相熟的国际学校 、精英私校和百年顶尖的贵族学校的招生官员,陆续从中国发回忙碌着面试招生的照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020年,来加拿大的留学的孩子将会是什么的孩子呢?我们试目以待。
本周,我也出发了。应《胡润国际名校/加拿大》主编John Chan和启航教育(Wisehouse) Rosalind Pan的邀请,我将会在国内,与打算送孩子来加拿大读中学的家长们,分享我多年来对低龄出国留学教育的观察和研究。
针对申请中学的留学家庭,推荐你看我第一本关于加拿大中学教育专著《中学就去加拿大》。该书虽是多年前出版的,但当中的建议仍是在有限期之内。当然,如果你觉得,当年我个人的做法未必全面,那,你再耐心少许,我的第五本留学专著《带你走进加拿大中学》,以2018一2019年为背景,讲述在加拿大读中学的留学生及其家长的故事。我在这先卖个关子,待该书面市后再做详细介绍。

两本书插图
今天,我们不妨讨论以下这个有争议的话题吧!
“留学,真的适合我家的孩子”
故事发生在去年我在国内巡回讲座期间的事
一次讲座刚结束,一个来自小城镇的家长就过来邀请我出去吃夜宵。虽然经历一个下午的讲座与互动,我已经有点疲惫,但盛情难却,而且我也明白这位家长还想借此机会更进一步了解留学事宜,于是接受了他的邀请。
五月的国内已有了初夏的感觉,傍晚的街道也随着下班后人群的涌入而变得更加热闹起来,路边的大排档开始了一天火热的生意,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像极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夜上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刚刚走向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放开给国民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环境,许多胆大的有识之士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掀起了一股创业致富之路,随之,更多的人开始效仿前行。今天的低龄留学潮似乎是低龄教育领域的又一次开放,但这种雨后春笋似的发展,相对于上世纪末国家支持的改革开放,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个人的行为,缺乏官方的指导也使得低龄留学之路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一、留学,可以解决孩子成绩差的问题吗?
闲谈间,我们来到了一条非常繁华的街道,两旁全是大排档式的街边小店,越到深夜,生意越好,小店也越发热闹起来。在一家很有特色的小店落座之后,我们边喝啤酒边聊天。旁边一桌人在大声的谈话,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及穿着可以看出都是一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板式人物,而最吸引我注意力的还是他们谈话中不时冒出的一个关键词“出国读书”,看来这也是一群家有学童的家长们。其中一个家长说到,眼看就要中考了,可是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另一个接着说,既然孩子成绩不好,就把他送出国去吧,听说国外的学习很轻松。又一个家长说,是呀,把他们送出去,总比在国内花很多的钱去上高价的补习班,效果也不明显要强的多吧。
邀请我吃饭的家长看到我略带困惑的表情,解释说,生活在小城镇的孩子没有什么前途,只能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如果能考上好的大学,则有可能走出这座父辈世代生活的小城 ,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不然,只能沿袭父辈的生活,在小城终其一生,即使出去也只能沦为大城市的打工一族,不用说社会地位,基本的生活尊严都难保障。
当然,我非常明白读书与改变孩子命运之间的关系,也能够理解读书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出国留学并不是让孩子找一个教育的避风港,更不能成为孩子逃避学习压力的借口。
留学不是万金油,不要盲目相信,留学,解决孩子一切的问题,我坦率地对他说。我不赞成把学习不好的孩子出去留学。因为,假如在国内都不能够把书念好,无法想象他能够在国外把书读好。
这位家长点头,表示赞同。
我接着说,如果孩子在国内没有培养好学习能力的话,如果被送出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虽然我们做家长眼中的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应该具体分析,但是大部分都是因为学习的能力有一些问题,因此即使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如果孩子没有学习能力作保证,出国留学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家长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到了国外,就像变魔术一样突然间成了学霸。因为我们都明白,在国内接受教育是在我们熟悉的语言环境当中进行的,到了国外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体制不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英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如果孩子学习能力有限,那么掌握英语的水平自然也会很有限,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尚不能理解好学习的内容,如何期望他在另一个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脱颖而出。相信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规划,都希望能给孩子最理想的教育。但家长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社会化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家庭的教育和规划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我在加拿大的团队在照顾低龄留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对于这方面问题体会深刻。一些孩子本身在国内成绩就不好,被父母送出国之后,面对英语的压力,面对新环境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变得非常的努力,另外一种,就是非常的不自信。如果在国内本身就不自信,出来之后情况就会变得更糟。当然也有极少数是例外,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做最后的拼搏。

二、先解决好学习上的困难,再考虑出国吧
我觉得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家长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如果孩子在国内成绩不好,家长没有试着跟老师去沟通和了解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采取措施去解决的话,带着问题把孩子送出国外就是一种逃避而且非常不现实。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觉得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国外的教育就是比国内的好,而不根据孩子的现状进行留学前的规划,这是一种特别盲目的留学观念,如果孩子本身不具备留学的条件,无论到哪里去,最终都不会成功的。
作为家长应该留意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因为,在加拿大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孩子必须要主动的去找书看,去学习、去阅读。如果在国内时,完全没有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出了国之后就更容易抓瞎。在国内,学生的学习是以老师为主导的,如果孩子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老师教育过程中的这种主动性反而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国外这种情况刚好是相反的,需要孩子更加主动的去接受,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每次测试,如果孩子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送出去就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家长在送孩子出国之前,一定要明白孩子自身的一个情况,要有清楚的认识孩子有没有这种学习的能力。往深一点去看,如果孩子有一定自我学习能力,即便他/她的英语与本地学生存在一定距离,但因为他/她在其他科目上,尤其理科方面有一定基础,他/她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在其他学科上的基础优势,对于他/她在新环境的学习会带来自信,从而更有利于他/她的迎头追赶。我们这方面看到逆袭的例子,数不胜数。

三、什么样的孩子最不适合出国留学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我的三个孩子接受广州电视台的访谈。主持人杜雨轩知道我虽然是加拿大人,但是三个孩子在广州上学,到了初中才从国内回流到加拿大读高中的。她问大女儿Christie,什么人最不适合出国留学。当年,Christie正在多伦多大学读大二,她心直口快地说,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出国留学的。如果那些在国内学习不求上进,学习不肯吃苦的人,就不要指望在国外留学会一步登天的,这与语言高低,学校好坏无关。
一个人不努力,不吃苦,到哪儿都是一样的。事后她同我讲,这个题目太大了,但她希望告诉留学生和家长 们,假如一个学生在国内读书都读不好的话,就别指望他出国之后有很大的改变。一个学生连母语都学不好,怎么可能在英语的环境下学习好呢?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爱学习的孩子适合出国。
父母们应该切牢记,孩子出国留学会遭遇另一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学习的能力,那么他/她在加拿大国外也就能很快适应下来,开始新的学习很快可以调整过来,适当新的学习。
学习从来都是一件比较艰苦的事情,在国内有国内的艰苦,在国外有国外的艰苦。孩子学习不好,要从孩子自身来寻找原因,而不是从教育的体制和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来找原因。如果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无论在任何一种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下,他都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当然,如果再深入去探讨,留学教育并非似义务教育那样的普通适合性,而是开始上升到个体化的需要。每个孩子不同,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你的孩子,他的个性、需求、兴趣、能力,才能找到最适配他的教育方式。一句话,留学教育这个盛宴,并非适合每个家庭,它是为那些那备而来的家庭而设立的。
………
听了我的这些观点,这位一起吃宵夜的家长恳切地询问我能否把这些话题与那些小城镇的家长也分享一下。
我点头答应。

[延伸阅读] 一位低龄留学监护人和学业规划专家的七点经验
摘录 北京晚报(2016/06/22)

记者:朱凡博士是国内最早关注低龄留学的学者,他连续出版了《中学就去加拿大》、《轻松留学加拿大》和《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三本指导中国学生去加拿大念中学的教育专著。与一般留学教育书籍不同,因为朱博士本身就是三个留学孩子的爸爸,也是低龄留学监护人和学业规划专家。现在,他的大女儿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应届毕业生,二女儿为瑞尔森大学设计专业大一学生,小儿子是多伦多高中10年级学生。他所创建的加拿大森林教育有限公司,拥有一批有爱心、懂教育的老中青成员,照顾着在大多伦多地区念中学的中国留学生。
由于有丰富的亲子教育、交流经验,朱凡常常被其他家长咨询,安排孩子出国留学,需要留意哪些事宜。记者也趁机采访了朱凡先生。他分享道,作为 一位低龄留学监护人和学业规划专家的七点经验。

经验一:留学第一年,让孩子学好英语
朱凡介绍,无论是国内学习好,还是学习一般的孩子,出国留学,都会面临英语不适应的情况。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学生都要积极提升英语能力。“因为英语不好的话,学生跟中学老师沟通不好,老师只能听出学生大致的职业想法,然后帮学生大致地规划,万一学生将来不适合这门课,再要调整就会比较麻烦,因为面临课程可能满员选不上的困境。将来读大学也会非常辛苦和困难,因为大学每周要交一篇2000字的文章。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有心理准备,让孩子在留学第一年专心学好英语,这样才能与学校老师进行良好沟通,让老师明确知道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进行修读,以后也能读好大学。”

经验二:让孩子培养一项团体类运动、乐器
朱凡认为,很多孩子在国内参加社团、比赛,都是以争取个人荣誉为主。不过,预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可以在出国前,考虑学一些团队类的运动或者应用范围更广的乐器。他介绍,此前就有一位学生参加学校球类运动的时候,因为不太熟悉这项运动,英语又不好,未能与队友良好沟通,后来运动过程中受了伤,就变得很怕上体育课,影响了留学自信。
他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出国前,培养孩子学习打击乐、双簧管等,将来在国外学校可以有所发挥,比如参加学校乐团。运动方面,就建议锻炼跑步、篮球或者排球这些团队类运动既能锻炼英语,又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是国外学校非常看重的地方。“比如在加拿大中学的成绩单当中,就把学生有没有参加社团、活动,以及表现作为其中一项考核。”
朱凡老师就提醒:“大家不要受到潮流剧的影响,学钢琴或者网球之类的,要提前培养哪项兴趣爱好,可以问问过来人或者留学顾问,切合当地文化和社会环境进行选择。事实上,除非是艺术生,其他学生在加拿大,很少有机会表演钢琴,自我展示机会很少。而很少学校可以提供网球训练场地。”

经验三:改变国内“被动”的状态,改变观念
朱凡介绍,家长在孩子在国内的时候,已经可以开始跟孩子灌输国外各种理念,转变观念。比如学习习惯,国内很多学生学习很“被动”,只是按照老师的课表埋头学习,跟课堂内容来完成作业。而准备到国外,就要有“勤奋、积极”的准备。比如在加拿大,需要学生主动去规划自己的课程,包括怎么选课,怎么安排学习时间,而作业也不是简单地写对错,而是需要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学会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另外,学生也要懂得自己跟加拿大学生的区别,减少对数学等优势科目的时间投放,多把精力放在英语课。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国内与国外也是不同的。同样的体育课,在国内就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但在加拿大,体育课除了需要学生学习田径类、球类等各种运动,也需要学生学习体育理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如何搭配营养。曾经就有位中国学生在体育课,被老师叫出来示范动作,这位学生因为含蓄,不会积极表现,就影响了发挥。
又比如参加课外活动方面,同样是学游泳,在中国可能是让孩子去参加游泳比赛,做特长生加分,而在加拿大就是让孩子学会潜水、救生,然后去做义工。因为加拿大觉得,如果可以帮到别人,就可以加分。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一起发现国外哪些学习观念与国内不同,再进行观念的改变及适应。

经验四:让学生学会为自我增值
另外,朱凡爸爸建议,家长们可以给“学霸”孩子提醒,出国留学不等同于国内学习,不是要用学习塞满时间,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学会为自我增值。比如可以参加学校提供的AP课程等尖子班。
朱凡爸爸举例,曾经有位广州中考状元在加拿大读了三个月高中,就喊着要回国,因为觉得自己课程轻松,数学都懂了,而且每天下午3点之后就没有课程需要上,感觉跟国内紧张学习不一样,怕自己学习倒退。于是,朱凡爸爸把加拿大学分制这个情况告诉这个孩子,并建议他参加学校的剑桥课程、加入篮球队。结果,这位中考状元在加拿大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增值不少,为自身个人简历增添了不少精彩,整个留学时间也变得非常充实。

经验五:用行动,让孩子重视留学、学习
身为三个留学加拿大孩子的父亲,朱爸爸认为,家长在孩子去留学的过程中,要用行动,让孩子知道“去留学,是家里非常慎重的一步、非常重要的决定,从而让孩子重视出国留学,重视学习”。
比如,朱爸爸建议,家长必须参加学他身体力行,亲自送三个孩子去留学,并且分别参加每个孩子第一次的国外开学典礼。其实,在他的另外两本亲子教育专著:《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和《爸爸,你可以不一样》,记录了他如何孩子开学第一天和考试第一天,用陪伴上学的方式,用行动支持孩子的学习的。他介绍道,留学生父母陪孩子参加开学典礼,“家长哪怕只在孩子开学时,陪伴一两天,对孩子心理、成长都是有帮助,让孩子觉得留学这一步关键。不过,家长只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其他开学报到等事宜,就让孩子去做、去成长。”

经验六:给孩子开小灶,提前学点生活、学术用语
孩子在国内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开小灶,学习生活、学术用语,学习西方历史、文学史等,为孩子日后的学习铺路,树立自信心。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心很大来源于个人成绩,家长有责任提高孩子的成绩,树立孩子的个人自信。 朱爸爸告诉记者:“大城市的孩子经常看美剧、动漫,英语听力的锻炼比我们这一代远远地多,不需要刻意培训。如果家长有意让孩子去留学,可以给孩子开小灶。”他也鼓励有些家长的做法,例如有个爸爸在儿子留学前,就通过网络搜索到国外英语表述的数学题目,让孩子去试着做题。“题目本身很简单,但孩子做题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数学的概念。于是,我就帮孩子去完善这些能力” ,那个爸爸分享道。

经验七:提前了解留学期间,每一年的学习方法
从事省港企业经营二十年,朱博士十分重视规划。他总是说,出国留学虽然是家长掏钱的大投资,但出来念书的主角是孩子。所以,他想借助记者呼吁,家长在帮孩子规划留学计划时,要跟孩子一起,同步了解留学每一年的作用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以加拿大安省为例,9年级是初中到高中承上启下的阶段,留学生有一年适应期,打好英语底。10年级,就要学生提升社交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这一年有大量的阅读课程,课业也比较重。学生可以开始想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可以选修一些AP、IB课程。在有了自己的规划之后,就可以多跟学校升学指导老师沟通,听取更多的建议。11年级是课业最重的一年,学生开始要考雅思,多参加暑假学游、大型比赛游历,增加对社会、对各个行业的认识。12年级是临近毕业,学生要在12年级课程争取拿最高分。

申请季推荐:《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补充:我家三个孩子分别就读多伦多三所大学,为什么?

Students on campus at UBC. (Martin Dee/UBC)

Students on campus at UBC. (Martin Dee/UBC)

进入11月,中学毕业生大都拿到大学申请的个人密码,开始启动大学申请的程序。留学生父母也都忙碌着给孩子出谋献策。如果你对如何申请加拿大大学还没有头绪的话,我建议你不妨细读一下我写的《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
上书图
这本书一共有十章,其中如何网上申请加拿大大学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同学们一定有实际帮助。对于家长,书里面也讲到大学的专业的分类等等,这里,不一一罗列,大家上网找来看吧。
今天,借着大学申请季开锣机会,我有以下二点分享和感悟

一、我家三个孩子, 分别先后就读多伦多三所大学,为什么?
我家在多伦多,自然,我三个孩子也都在多伦多读书。不过,三个孩子对专业和大学的选择又都各不一样,出现了三个孩子入读三所大学。

大女儿:我要上多大
大女儿要上多大的念头是在读初中时,一次学校组织的游学,参观了多大,她对这所世界名校特别向往,立志将来要入读多大。她从小对名侦探柯南、福尔摩斯等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读心理学。现在,她已经毕业出来工作。
二女儿:我喜欢Ryerson的建筑设计
老二理科比较强。本来规划大学读药剂专业,但是忽然在最后的一年,改变主意,想读有创意性的专业,于是选择建筑设计专业。她喜欢美术创作,物理,数学也不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念了这个专业,才知道自己很喜欢的。选择R是因为学用结合,多实习。在实习的这一年也去了欧洲上课。现在,是大学最后的一年了。
小儿子:我对创意感兴致,所以造择入读OCAD
儿子放弃了多大工程系的录取和奖学金,选择Ocad平面设计,除了他对创意设计感兴趣外,特别喜欢小型的大学,他认为大学不是大概学学,而是要直接同教授接触,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他现在已经是大二,每天泡在学较里早出晚归,乐不思蜀。
三个孩子对大学专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我和太太当撒手掌柜。他们仨人都说过,他们的故事,他们自己书写。关于申请大学孩子们那么独立自立,大人自然信任和放心。而且,因为学习成绩不错,各自拿到可观的奖学金,我们俩躲到一边,偷偷地乐。
学会选大学,是孩子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对加拿大大学,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
选择大学,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和加拿大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国内的理念是,不大看中你所学的什么专业,而是更加看重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尤其在国内就业环境当中,因为外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名牌大学是一块强有力的敲门砖,所以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一般都倾向于名校,而不大考虑所学的专业。留学生家长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加拿大名校,大都是“加拿大U15大学联盟”成员。这个“加拿大U15大学联盟”出现有点历史背景。二战以后,以麦吉尔、多大为首的加拿大大学,在学术研究领域有飞跃性进步。“美国大学协会”甚至将这两所大学列入美国以外的著名大学。上个世纪九十年初,麦吉尔和多大联同其他8所在学术研究领先的大学,组成大学联盟。在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面,协同作战。到了2011年,该组织扩展到15所大学。据说,加拿大U15大学联盟所属的各大学,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拨出科研资金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们是:麦吉尔、多大、卡尔加里、戴尔豪斯、渥太华、曼尼托巴、萨斯喀切温、拉瓦尔、麦马、阿尔伯塔、UBC、蒙特利尔、滑铁沪、西安大略、女王。留学生心目中加拿大名校,都在这个大学联盟名单里。针对于大而全的城市大学,在2016年加拿大出现一个小而精的大学联盟“枫叶联盟”(“Maple League”) 它是由四所本科类的小型大学组成,它们分别是:Bishop’s University, Acadia University, Mount Allison University and 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这类小型联盟深受本地人欢迎,因为,相对于大城市学校它们的优势是增加亲密的本科生经历 。
事实上,一些名不经传的大学,某些专业却很有特色和优势的。Jenny, 曾是小留学生,西安大略大学商科金融专业,某跨国银行加拿大分行主管。她是深有体会的:
“根据专业排名选学校, 很牛大学,我们听起来排名很高,但是你想选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未必是好的。我自己亲身经历就有。我们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比如说我自己是西安大略大学毕业的,我们这个大学的商科很厉害,商科下面又分会计专业,其他不同的专业。我有同学他们学会计专业的出去找工作,比起本地有一个叫布鲁克大学的,他们的会计就很棒,很厉害,虽然这个大学的整体排名并没有很高,但等到我们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即使说你拿的是西安大略大学商科下面会计专业一等荣誉生毕业证,有的时候还不如 Brock这个学校它下面的会计专业的同学毕业,找工作来的好。大家在雇佣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大家在选专业的时候,不用太在乎综合排名,除非你选的这个学科是综合类的,并没有特别专业性质的话,那没所谓。如果专业性很强的话,我会建议根据专业排名来选择,不要根据大学的综合排名来选择。”
附上实拍的目录

留学生的辅导补习,要,还是不要,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emily-morter-8xAA0f9yQnE-unsplash
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补习社的存在。
我在多伦多一个做媒体的朋友说其实在加拿大华人圈子里有两大产业, 一个是房地产,一个就是是教育。 为了孩子的未来,华人是最舍得付出的,直接的教育投入,间接的学区房投资,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说,房地产很大程度上也是跟教育投入相关的。直接的教育投入对本地学生来说就是兴趣班和补习班费用或者好的私立学校的择校费用,对留学生来说就是留学费用和补习费用。无论本地生还是留学生,多数都逃不脱的就是补习费用了。打开本地华人报纸,很容易就能发现占据主要版块的两大类广告, 一个是地产的广告,一个是教育的广告。为什么在以公立教育为主的加拿大,高中课外补习仍能像国内那样占有如此重要一席之地?
首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学习的重视,自古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获取知识的态度。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根深蒂固,不会因地域改变而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在国外,华人聚集的地方同样也是补习班汇聚之所,如多伦多的RICHMOND HILL、MARKHAM和NORTH YORK等地,各种补习机构及补习广告铺天盖地,从中学到大学,各类学科覆盖范围极其广泛。
2019年黄金周,不少家长趁着七天长假及秋高气爽的天气,纷纷过来看望在加留学的孩子。其中,有一位家长趁此机会讨教我一个问题,他说朱老师,假如我想在加拿大做些投资,你觉得什么生意最好呢。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做补习社,或者说学生的补习中心吧。这个是我所观察到过去五年里几乎一本万利的事情。当然,他也好奇的问,那为什么你不做这样的事呢。我说,五年前,有一热心的朋友帮我找好了专门去做补习社的写字楼,因为他知道我对教育行业有这份热情。而且,我当时已经有一批的学生资源了,大都是朋友的孩子,要我帮他们做监护人,私校和公校的都有,都是来加拿大读中学的。不过后来我发现,做监护人跟做补习社有很大的冲突,监护人的职责更多是一种引导,引导孩子走向独立,在给孩子提供一定程度帮助的同时,尽力放手让孩子学会成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补习社是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被保护的状态,因此,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做一些我认为有意义,对孩子的未来真正有帮助的事情。
如果不去补习社,孩子们应该如何填满大量的课余时间,如何保障学业中较高的平均分,这应该是更多家长所关注的问题。
一、与其用补习去填满孩子课外时间,倒不如花点心思,找些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
前不久,一个九年级陪读爸爸问我有没有熟悉的补习社,他觉得孩子课后太多的时间了,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在补习社学习。在此之前,他的孩子已经参加了两科的补习,一门是英语,另外一门就是法语,在他看来,英语是限制孩子学业水平进步的重要因素,所以是重中之重。第二个是法语,在英语本身就掌握的不太熟练的情况下,学习第三语言可能会更吃力,所以需要课外的辅助。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家长担心孩子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玩游戏会损坏眼睛。当然,我很坦率地说我的孩子刚过来时,ESL水平也在C级别。但是我没给孩子报任何的补习班,反而给孩子一起去报了的社区中心的游泳,后来他自己去报了个画画的兴趣班。事实上,我的孩子刚过来时因为课余时间多无法打发,也玩游戏,但我和太太一直都认为这是一个孩子的自我适应过程,
而且,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积累,阅读的积累,口语的日常练习,从ESL到像本地生一样正常的学习和交流,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我跟这位家长交流说,其实你应该知道这个是适应的过程,你给他一年的时间,不要因为这个英语的问题,给自己或者孩子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当孩子不乐意去补习的时候,家长更不应该用强迫的方式解决,主动权还是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自己对学业负责,远比被父母逼进补习班受益会更多。
关于英语的学习,很多公立学校了都有一个叫做new come on come的新生俱乐部,我通常会鼓励新来的学生去参加这个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老生通常会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给新生提供学业及英语练习上的帮助。私校里通常也会有类似的bigbrother或者bigsister活动,借此帮助新来的同学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学业水平,练习英语等等。除了这些途径之外,如果语言方面或学业上出现问题,也可以直接与老师谈,一般老师都是非常乐意提供帮助
同样是陪读,Coco妈妈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她一直对补习持反对态度,后来女儿主动要求补习英语,在女儿看来,英语是各门学科的必备语言基础。COCO妈妈也发现,如果英语成绩提上去,其他学科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了,于是她帮女儿分析如何通过补习提高英语能力。英语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既然要去补习就必须有针对性,前提是对孩子的四项能力有个了解,于是她带孩子先去语言培训机构做了一项测试,从而确保补习效果。
二、补习不是一无是处,但要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对于那些时间比较的紧,比如过来就读11年级的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必要的补习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紧凑而又高效地完成课程。
好的补习社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查缺补漏,如何通过补习提高 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走访过多家补习社,其中一家西人补习社校长说,其实本地学生也有不少过来补习的,他们补习社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指路”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教会他们考高分。
对于补习的商业运作,有些本地西人似乎没有有些华人反应灵活快速敏感。我也去拜访了一家有20年历史坐落于名校区的补习社。他们的补习老师基本是在校的博士或硕士生,帮扶对象也是在学业上暂时有困难的大学生,或者需要考SAT、雅思、托福之类的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对学校学习的补缺和辅助,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学生进入补习社的人数越来越多,一些本地的中国家长似乎也更乐意一放学就把孩子送进来补习,补习社的做法也逐渐为迎合目前的学生和家长而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些家长更愿意孩子把学校的作业直接拿过来在这边老师的辅导下完成,补习社又多了一个学习中心的功能。即便如此,仍有家长希望补习社能再进一步承担起学校的部分职能,让补习知识变得更系统、更长期,与学校内容同步跟进。这位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如此以来,补习社就会变成第二个课堂和学校了。
我也去过一些针对华人、留学生而开办的补习,这些老板,背景不一,但不少是年轻一代创业者。我发现,提高分数,而非知识思维的引导,是一些补习机构的核心服务。“短、平、快”式的“多快好省”渗透其中。
与西人补习社不同的是,这类华人补习社多采取同步跟进课程的方式,即报了补习社所学的内容相当于学校内内容的重复,多上一遍或者提前上一遍,与国内的补习社经营理念基本一致。

由此也可以看出西人补习社与华人补习社办学理念的不同。前面所述的那位西人补习社校长是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他知道这些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会帮助他们分析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他说最懒的老师就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不管他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而真正有效地补习是查找问题,与学习相关的各类问题,只有把阻碍学习的各类因素帮孩子查找到,才能有效地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把知识一遍遍地灌输进去。对于华人热衷于补习的原因, 这位校长也大致分析了一下,他说,可能是本地华人的孩子目标都定在大学,学术课程相对于其他目标为大专的要难度大些,尤其是加拿大的数学基础教育较为薄弱,导致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在学术上落后于国内过来的孩子。
三、留学家长追问加拿大校长,那里可以补习,为什么学校不办补习班?孩子输不起。
我陪校长每一次去到每个地方,他都会受到很多家长的包围,话题总是围绕着成绩,曾经有个家长因为孩子分数一直在80多分而十分焦急,追问校长有没有补习,校长说,其实我们都有补习,但是我们的补习不是像你所想象的那种补习,是老师在科室里边你有问题你就去预约,他去给你解答,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堂下解决,再不行的话还有方法去帮助他的,但不是把堂上的东西在堂下再过一遍。重复教学只会让孩子在课堂上失去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
对于这位西人校长关于华人孩子热衷于补习的困惑,我的回答是:这是中国家长的习惯,在中国学知识,许多都是需要重复记忆的知识,补习会有较大的帮助,到了国外,家长也同样把这种习惯带过来了,如果不补习就不放心。即便是学霸型的孩子,家长也会认为补习是给孩子上第二道保险,确保最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的胜出。
国内第二课堂习惯、考名校功利心、对加拿大教育不了解产生焦虑、视学业为竞争、视教育为战场等因素,使中国家长对补习社趋之若鹜。
曾经跟我一起走访中国家长的加拿大女校校长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做教育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他说我们不会代替你的孩子成长,也不会剥夺孩子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哪怕是失败的摸索,我们也觉得很值,因为它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果通过提供不断地补习让孩子提高分数的话,最终就会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学习是一个从认知到改进、实现最终有所收获的过程。只问结果不管过程是教育最大的逐利行为。
当然关于补习这个事情的话,没有完全对与错的话题,因为毕竟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大一样,只不过作为家长而言,一是不要盲从。二是要分析自己的孩子到底欠缺在哪些方面。三是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需要补习,需要哪些方面的补习,分析自己的弱项,对下一步提高也是有益的。家长一定要抛弃国内的惯性思维,用加拿大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助力,而不是僵硬的死搬国内的模式,使孩子挣扎在中西教育不同带来的困境中。同时,即便确实需要在某一方面进行补习,家长也应关注孩子不要对补习形成一种依赖,学习上的独立才是孩子最终真正追求的成功。
在确定孩子是否需要补习前,家长可以看一下孩子所谓的进步曲线图,每一个老师一门课里边十个或者一个多少作业完成情况,都会有不同的计算的数据,你可以问孩子的成长曲线图怎么样,是一直的往下呢还是平平常常还是往上呢还是有跌有上,这可以帮助你大概了解到孩子目前的这种学习状态是怎么样的。当然最主要的话,要给自己一个时间, 给孩子一个目标,这样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依赖于补习。
对于初到加拿大留学的孩子,我建议父母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刚换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教育方式 ,新的语言,孩子一时跟不上是非常正常的。这时,孩子通常会比较着急,如果家长也跟着着急只会把事情搞的越来越糟。明智的做法是帮孩子分析 一下暂时落后的原因,加拿大高中实行选课制,中国过来的孩子强项在数理科目,而这些科目对语言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如果在选课上先从这些科目入手,先让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再逐步增加课程的难度,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至于语言,自然是学习的重 中之重,但语言的学习并不只是补习一条路,多参与一些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活动,参加一些西人举办的兴趣班,都是学习的途径。

我的感悟
明白孩子需要提供帮助的原因:听不懂,还是吃不饱?课后打发时间?“转个地方玩”的托管?留学生多扎堆学术类补习,如有时间,不妨了解兴趣爱好、才艺、体育等文体类的辅导。奥数班、英语写作、文学赏析、画画、音乐、冰球、游泳、羽毛球等,目的是挖掘自己特长、丰富留学生活。

在加拿大留学,我要不要替孩子报个补习班?看看这位家长的做法

santi-vedri-O5EMzfdxedg-unsplash
来加拿大,还要补习吗?不少人发出疑问。事实上,近年,留学生扎堆去补习,成了一种风气。

从一封家长来信说起
上周收到一位家长的邮件
朱老师: 您好! 自开学以来,确实感到孩子在学习上的压力,尤其是化学,包括对下学期即将到来的数学(函数)以及生物。 首先,遇到的是新内容,国内提前学习的老本10年级已经用完了,需要接受理解新知识。 其次,通过大学展,发现多大等著名大学的Life Science专业对高中理科成绩要求很高,孩子10年级以及刚刚11年级小测的成绩都未达到,自信心受到打击。加之一些当地培训机构的“忽悠”,贬低学生,夸大课程难度,更是使孩子的信心严重受挫。我们一起描绘的多大蓝图,她自己也曾信心满满,此时,她彻底怀疑和失去信心了。 于是,她极希望能有捷径和办法帮她改变,比如通过课外补习来提高成绩。尽管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培训机构的操作及心理安抚作用。但是,对于一个11年级16岁的小女孩子而言,涉世未深,心智尚需健全,其内心是矛盾的。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闯过这个难关,让她看到成绩的提高,重燃自信,更重要的是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这个引导和说服的过程,真需要心理知识和技巧,也需要她自己付出努力和配合。看看我们一起怎么帮助和引导她。 感谢朱老师一直以来高屋建瓴的疏导,成长的烦恼是长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很同情孩子,真是不容易,一个未成年小女孩已经开始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遇到的学习和人生问题。
需不需要补习?我的四点看法
第一、 我觉得要先分析孩子的状况和原因,补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便是学术上的问题也不能完全通过补习来解决,学习能力是逐步培养和个人提升的过程,外力的作用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
第二、家长的立场十分重要,千万不要为图省事怕麻烦,把孩子实际困难往外推。 常听教育界提到挫折教育,事实上这是一种情境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经历的事情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国内过来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一代,在家养尊处优,没受过挫折,生活上遇到的事情家长帮助摆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补习机构接棒,这种遇河搭桥,遇山修路的做法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日常。所以,当出国留学中遇到困难时仍旧喜欢用国内的思维来行事,这也催生了众多的补习机构。对于家长而言,鞭长莫及,如果能有补习机构代为分担孩子的学业压力,何乐而不为。而且,加拿大高中放学早,低年级作业少也是事实,课后如此多的时间如何打发,与其让孩子自己玩游戏,倒不如去补习班学习。
第三、重新认识留学孩子。因为, 从孩子的心态来看,补习有4种情况和需求。
1、上进心很强的孩子,在国内习惯靠补习维持自己优异的成绩,
虽然,出国后完全没必要,但惯性思维,让他感觉不补习就有可能被超越,就像一个正常人走路习惯用拐杖一样,虽然拐杖只是摆设,但缺少了它,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该引导他,尽可能摆脱掉对补习的依赖,早一点培养出自学能力。能力是一种内化的东西,在上学期间体现为学术能力,工作后自然也会体现为工作能力,心理的拐杖早点摆脱就能早到培养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也是一个优秀孩子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学习上遇到的个别难题可以尝试用“三板斧”:学校资源/网上资源、家长资源、同学资源来解决,而没必要报系统的补习,上补习班除了浪费时间、金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学术成绩不错,英语能力较差的孩子。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留学两年,为什么英语还是那么差”),留学关键就是靠英语,一些留学中介也提到,如果英语不好尽量不要出来留学。但对于已经出来的孩子来说,如果英语仍是一大障碍,补习也许就是必需的了,毕竟,在国外留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更多的是一门基础语言,如果英语不好,直接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听不懂课,理解不了作业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就会产生。一些国内准备送孩子出来读书的家长,听说国外的课程相对简单,就猜测,凭自己孩子的能力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出来后,仍有不少家长反映诸如9、10年级数学以计算为主的课程,部分国内的孩子仍然拿不了高分,其实质并不是孩子的数学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什么问题,而是语言关没过,导致对老师出题要求和意图没能完全理解。所以,语言能力是出国读书的基础能力,也是学业顺利的重要保障。如果语言跟不上,这时是需要适当的课外补习的。但对于补习机构及补习老师的选择,又使许多家长产生了困惑,是找国内的老师补习还是找本地的老师补习?对于语言,它不仅是一门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如果想学好英语,就必须用英语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不然就会产生不同语言间的思维转换问题。
3、语言不过关,学术成绩同样不好的孩子。
对于这类情况,家长自然希望语言与学术课程同时通过补习跟进。如果孩子处于较高的年级,如11或12年级,这时的科学课程及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如果语言同样不过关,即便找西人老师补习,孩子可能也会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鉴于此类情况,学术知识的补习应以能听懂,进而掌握知识点相关内容为出发点。英语的补习此时以语言考试为主,但学术英语同样不应忽视,这是大学学习的基础。进入大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大学顺利毕业,获得进入职场的入场券。
4、懒得自己下功夫学习,习惯于借助外力。
补习无非是课外老师把课内的内容提前或重复讲解一遍,同时系统地帮学生把一门课的知识点总结之后消化、吸收,这些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做,因为这种能力是以后进入大学学习的基础,如果一味依靠课外补习机构,进入大学后这种依赖性只会加剧,这也是目前大学周边兴趣不少课外补习班的原因所在。
第四、找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补习。
明白了孩子需不需要补习之前,还要清楚孩子对课程的掌握以及国外高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举例说明,从数学上来看,加拿大安省的数学除了12年级的微积分,其他均较国内数学容易一些,但对知识的掌握要求不同,这里更重视数学的逻辑性及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因而,相对于答案,老师更看重解题的过程和思路。而9、10年级的数学仍偏重于计算,计算自然是中国学生的强项,当外国同学还在拿着计算器计算时,中国学生早已通过心算得出了答案,但这一阶段,如果孩子得分不高,父母应该让他分析一下原因,多数孩子是因为做题不符合要求,或者语言不过关,没有读懂题目的真实意图,并不是不会做。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训练孩子做题时的严谨性及对老师出题要求的理解,如果问题出在语言不过关,英文阅读能力弱上,自然追根溯源,从补习英语着手。如果是语言不好,单纯地进行学术课程补习,只会舍本逐末,到了高年级仍会遇到问题。
通常情况下,11年级之后出来的孩子有了国内的扎实数理基础,在加拿大读高中,理科课程都会轻松许多,但对于过来读9年级的孩子,国内的基础积累优势会体现在9、10年级的数理课程上,加拿大的理科,在11年级之前,物理、化学、生物统一为一门科学课程,具体到11年级才开始分门别类地展开。国内读完初中的孩子,可以靠吃“老本”应付完9、10年级的数理课程,但从11年级开始,难度就会有个大的跨度,所以,即便9、10年级学术成绩不错,也不应掉以轻心,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才是保持未来学术成绩优秀的保障。如果英语成绩始终从ESL班里出不来,即便9、10年级有着优秀的数理课程成绩,未来也不容乐观。
要不要补习之前,建议尝试用“三板斧”解决
对于学习上遇到的个别难题可以尝试用“三板斧”:学校资源/网上资源、家长资源、同学资源来解决,而没必要报系统的补习,上补习班除了浪费时间、金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回到上面我收邮件的事。我认识邮件里提及的那位同学。这个孩子非常有灵性,学习上也自有一套方法,我一直认为他的成绩是不用操心的,英语也通过了省考。但是新的学期开学后,他却对新选的化学课产生了畏惧心理,感到很难应付这门课程,于是萌生了想找补习机构的想法。
所以,我和家长商量,他同意我提出的三个方案:
首选方案是要主动跟老师联系,让老师知道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加拿大,老师不会关注学生的分数高低与否,但会尽力帮孩子搞明白自己所教的内容,这是他的责任所在。每一单元出现的问题在该单元解决,不能积累到最后,因为平时单元考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70%,而且前期的问题不解决到了期末复习难度也会更大。
第二个方案。孩子的英语不存在问题,因而化学课程跟不上应该是知识点没有把握,孩子的父母在国内都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知识的掌握上给孩子一点辅导,加拿大的教材或教堂大纲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电子版本,无论哪个国家,所有的理科课程其知识点都是类似的,如果孩子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提前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相信会对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步,找同学请教。我鼓励他来我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总有学长可以助她一臂之力的。
无论 如何,提前发现问题总是会有多种解决途径,实在不行,也不是坏事。因为如果采取了各种措施仍是无法提升成绩,则说明孩子的长处和兴趣点不在于此,这样在下一步大学规划的专业选择问题上就应该会有所取舍。而最不明智的做法是通过机构的强化补习,让孩子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分数,但掩盖了真实问题的存在。
没有高考的加拿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加拿大大学专业?靠的就是兴趣/爱好、能力/专长,性挌/志向。曾经有一个同学进了多大ROTMAN,这是一个令众多学子羡慕的专业,但这个孩子进去了之后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最终因读不下去而转换了专业。虽然大学有重新调整专业的机会,但如果能在高中阶段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会少走一些弯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中选课及学习的过程同时也 兴趣探索的过程。补习是一种外在的助力,学习更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内在的动力,尤其是进了大学之后,如果高中阶段没能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繁重的学业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来加拿大,还要补习吗?
这些年咨询过不少补习机构,他们说来补习的孩子可以分为几大类,一类是真想提分的,因为可能在学校里边学得不饱满,尤其公立学校。这类学生希望通过补习保持在班级的最高分,这种学生自然也是最受补习机构欢迎的,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一类。因为这些学生本身就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补习社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只是心理安慰。另外一类,完全是没有自我学习能力,好在这类学生的目标不高,只要达到一般大学的申请要求即可,但这类孩子多属于自身不愿努力,习惯于借助外力的那 种,当然,他们也是未来大学周边补习社的重要客源。
对于留学生来说,到底我们是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成绩好的孩子应该树立自信,依靠自身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学业问题。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未来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种能力。补习社, 只是查缺补漏,并不能代替学校及自我学习的作用,更不能把补习当作一种依靠。
作为家长,不要过于纠结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习,而是要先清楚让孩子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一种能力,还是仅仅像国内那样拿到一个高的分数。如果总脱离不开国内的模式,出国留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孩子自我学习,主动利用网上资源或其他方式学习的能力,虽然比直接把他们送到补习社, 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却是 在学业上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的感悟
补习是一种辅助,不能照搬国内方法来加拿大念书。虽然,这种中国特色己经吹进加拿大。没有高考的加拿大,想进大学大门,先搞好英语,过好基础语言关,其他的学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劳民伤财的补习,不一定能解决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现实。自学能力如果成为学业上的软肋,到了大学就会遇上挑战。
高中是大学的预科,中学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能够为大学打好基础。在中学具备真正的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在大学生存下来而不被淘汰。

留学路上对成功的感悟

joshua-earle--87JyMb9ZfU-unsplash
留学成功是很多留学家长和留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但每个人对留学成功的定义和期待不同,因而每个留学成功的故事也各有不同。
在国内,我们对一个中学生成功的期望和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和直接,孩子能考进很好的一本大学、热门专业,作为家长便觉得这个孩子就成功了。事实上,中国的高考历年来都是鲤鱼跃龙门,改变命运的大事情,我是1979年参加高考并入读中山大学的,那个年代人的思维如此,现在这个年代的思维亦是如此。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榜上有名,光宗耀祖而被公认为人生赢家。
不过,当我们把孩子送来加拿大,接受留学教育,对成功就难免会有新的界定,毕竟,与国内相比,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教育体制,折射出两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对此,家长也有各自的看法和感悟,一位新疆妈妈坦言“如果孩子在异国他乡读书,所能够得到的与整个家庭对他的期望值相符或者与当初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的期望目标值相符,应该就算是成功了吧。假如与这个目标不相符,那就视为失败。”另一位重庆爸爸则说得深奥些:“成功,就是我的孩子学会有成年人的成熟,思考人生,追求成材。”无论说法如何,究其实质都是类同的,无非是孩子的成材是成功的重要指标,只是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成材的标准有所不同。
成功似乎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但下面我们的故事中,却能看到留学成功平淡而又接地气的一面。或许,这就是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故事一、成功就是学会成长
每年9月是加拿大的大学申请季,这期间对于十二年级的高中留学生来说是十分紧张的时刻。曾经在这个时候有个认识多年的学生家长联系了我,她说,朱老师,我今天特别想要跟你聊的是,我发现我的孩子已经跟我3年前送他过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了,并且自已选择了心仪的音乐创作专业,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父母看来,这也是留学中的一个惊喜。
看到这个妈妈,我的脑海里马上就回想起这个孩子,3年前过来读高中的时候,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他只是觉得父母已经给他安排好了一切。而父母把他送到加拿大留学的原因,用他父母的话来说,是因为他在国内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无论上文科班还是理科班,这个孩子在国内都读不到好大学。最后决定把孩子送来加拿大来读中学。
孩子被送走了,父母却经历了漫长的分离焦虑症。记得留学初期,这个家长经常向我电话咨询,从加拿大的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到孩子的学习状态等等,这位用心的家长还记录并整理了我们的部分聊天内容,对孩子可谓用心良苦。但家长的焦虑与过度关注似乎在孩子身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劝她适时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主动处理一些事情,主动参与规划自己的学业,我说这就像我们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喂养的动物没东西吃了就来找你要,一旦你把它放养了,没有现成的食物了,他就不得不学会自己找吃的了。所以,你倒不如适当的让孩子利用学校的资源、寻找学校的支持。
后来这样慢慢带他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从第一周、第一个月到第一个学期,孩子在学习上是没什么问题了,虽然他比别人学得慢些。
[感悟1]对于留学的孩子来说,除了适应之外,更多的是要让他们离开父母的包办、离开学校的包办,要学会在一个新的环境当中,去重新认识自我。留学的孩子一定要学会的能力之一或者说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那就是自我认知。在国内,成熟早一点的或者说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学习能力的孩子,可能在这一方面比较强。对于成绩一般或较晚成熟的孩子来说,国内过于紧张的学习生活让他根本就没精力再来去考虑所谓的自我认知。去明确的感知: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大学读什么?
待这个孩子逐步稳定下来之后,我跟家长说,我们可以跟孩子再多一些交流,利用加拿大高中较为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国内较慢的节奏,关注孩子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
过了一个学期,我们就开始引导他倒过来做规划。很多时候倒过来做规划对于一些自我认知弱的孩子,其实是蛮大挑战的。记得第一次在网上跟孩子和他爸妈一起聊的时候,我就问这个孩子,你想将来做什么?他说不知道,没想法。无论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只有一句话就是不知道,或者直接说问我爸妈,我什么都不知道, 问他大学想学的专业,他同样是没想法。看了他高中的选课,也是很典型的中国学生选课模式,大量的理科课程。对于这类没有主见的孩子,我只好反过来问他最讨厌哪门课程?他说也没有。最终还是他妈妈提醒到,他其实是很喜欢唱歌的,自学了琵琶、吉他。小的时候,接触了很多乐器方面的知识,民族的、西洋的、独唱、跳舞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入,而最喜欢的则是流行歌曲。僵局打开之后,孩子也开始慢慢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期待的发展方向,并逐渐有了自己的想去,想读音乐创作。刚开始父母肯定是觉得非常的担心,一个留学生来这边读音乐,将来能不能读下来?音乐是个小众专业,以后能不能生存下去?一切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后来这个孩子在我的建议下,从学校的音乐课开始,到参加学校的乐队,参加社区里的合唱团、表演等,以至于后来每逢假期他都会去参加很多音乐会、去做义工,去认识一些音乐人,慢慢的在教会里也参与很多唱诗班的活动。后来这个孩子回国在少年宫又学习了关于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方面的很多知识,最终他决定,要去学音乐。
[感悟2]如何选择自己心仪大学专业,我和这个三口之家多次交流。以下是孩子妈妈的笔记节录:
选择自己的心仪大学,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否则大学四年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加拿大大学的学习强度可能比中国的还要大,假如你对专业没有兴趣的话,你是没有热情和毅力学下去的。除此之外,能力也是关键的。即便有兴趣,但是没有能力或者说这样的特长,你也读不下去。尤其是对于这种有特殊要求的小众专业,是需要有专业能力才能够去读的。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性格。有些专业可能是要跟人打交道,有些专业是跟物打交道的,还有些可能是跟数字打交道。十年级的职业规划课,对这方面会做专门的测试。有关专家摸索出一套完整有效的性格测试工具,包括对动手能力,对数字的敏感度,喜欢坐在办公室工作还是喜欢在户外工作,适合独立工作还是团队合作,你的耐压程度如何等等方面。根据你的性格特征,给出适合你性格的工作建议。这些人力资源专门的人格特性测试,在加拿大大学、中学阶段里时常会用到,甚至很多同学在不满足课堂上的测试时,还会给他做一些额外的测试,以支持帮助他更加了解自己。
[题外话]我自己的孩子,当年就是在班上做了测试之后,老师又给了一些测试机构的题目,让他做完寄过去,最后把测试结论寄回孩子。当时我儿子测试的结果是他对数字特别敏感,适合做会计和工程,但是,最后这两个他都没有去做。因为他对线条很敏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的特征,最终他选择了现在的平面设计。
所以说,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与大学专业要求相匹配,就能去选择到心仪的大学专业。我把这个道理给孩子讲了,这个孩子非常有悟性的。开始他妈妈还是有一点不放心,担心孩子对于音乐又能了解到多少呢。这个时候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你放心,我认识的一个音乐人跟我说,音乐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情感,音乐有快慢、强弱、长短、轻重等等,用这样的微妙语言去表达人的心情、去讲述人的故事,这些能力我已经能够很好的去领悟了,将来也可以像数学好、语文好的人一样去谋生了。
听了这些话,我就跟他妈妈说,你看孩子现在已经理解到了音乐的真谛,我相信可能他就是未来的音乐人。
……
虽然孩子还没有真正走上音乐之路,但这段经历对这个妈妈来说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感悟。焦虑和困惑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帮助,慢慢放手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孩子读什么、学什么、做什么都没关系,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在探索大学专业的这几个月当中,她看到了孩子对自己和对专业的双重认识的过程。
孩子选定了方向,开始了解大学对专业的要求,包括一些具体的细节,报名截止日期、作品的要求、递交电子、乐谱等的格式要求,未来都需要读什么课程、实习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老师,他的圈子里有哪些音乐人等等都研究的很透彻。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了解。有了这两方面的认知了解,他就可以勇往直前了。
[感悟3]其实我听了她的故事,自己也有很多的想法。留学教育与国内的传统教育不大一样,毕竟是要跟父母分开,要跟自己熟悉的环境分开,跟自己熟悉的文化教育系统分开。这对于很多的留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所以能够适应、能够走出来,能够读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成功的标志。
除了这个之外,假如简单的用这种标准去判断留学的成功,似乎又抹杀了留学的价值。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他不仅要去领悟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更要去领悟如何去挖掘自己、了解自己以及了解专业,相信他下的功夫一定比在中国简单的通过高考要复杂的多,要难的多。
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留学让家长们经历了让孩子断奶、成长、认知的过程,家长们也终于站在更高的台阶去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不一样的教育,这也是成功。

故事二、成功就是成熟
记得有一位家长,在刚刚过来的时候经常跟我聊他的孩子,埋怨孩子出来之后变得不听话了。我说,你有没有考虑到,你希望孩子做的跟他所希望的不一样?你所希望的凭借他的能力能否实现?你所希望的他是否能够明白?作为孩子都知道,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不会把他往火坑里推,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父母讲的话孩子不去听不按要求做。
有个家长送孩子出来读书,这是一个内心渴望自由的男孩,出来后,除了要生活费时会跟父母联系,其他时间很少与父母沟通,功课也不理想,父母找不出问题的原因,很是着急。我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发现是因为课程太难了,听不懂,上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没了。
我跟孩子聊的时候,更多的问他为什么要出来读书?他说就是为了自由,提到旅游、打游戏,孩子一下来了兴致,周末更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睡懒觉,原来这就是孩子心中的自由,幼稚的想法暴露了孩子心智的不成熟。
[题外话]我开导他说,飞机起飞的时候需要动力才能冲上天,到了云端就可以借助气流去滑行,这个动力其实就是飞机所具备起飞的能力。人亦如此,一个人要是没有能力的话,其实是没有真正自由的。看到他似乎有所领悟,我接着说你自以为出来读书是为了摆脱父母的监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父母的监管就像没有斑马线过马路一样危险。
孩子承认自已英语不好,不具备留学的能力。我问他,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成果,即便像有些车烧的油差一点,跑的慢一点,但是最终一样可以到达目标。学习能力也是不进则退的,长时间的荒废只会让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从而离自由也会越来越远。当初出国前,数学能力还不错,但两年过去了,这点优势也几乎丧失殆尽。
通常来说在国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听说在加拿大学习轻松、比较自由才过来的。但是他们没想到,连英语都没学好,哪来的轻松呢?自由是人的天性追求,但是你要是没有能力,没有自律,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谈何自由?
在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跟家长一起制定了孩子的学习方案。
针对孩子喜欢运动,我给他妈妈说,孩子首先需要提高自律能力,运动需要毅力,也容易看到进步。可以从这一兴趣着手,培养孩子树立目标,慢慢提升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孩子规划好目标之后,妈妈自身也作了很大的改变,尽力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感受,变以往的要求为鼓励,支持孩子的兴趣,及时肯定他的进步。有了明确的规划之后,孩子开始给妈妈发每天跑步的路线图,每天的公里数,每天的进步等等,甚至开始参加多伦多的马拉松。妈妈觉得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为这孩子从不敢跟人家说英语,到参加马拉松做义工,到最后自己参赛,这个时候妈妈已经看到这个孩子的努力成果,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未来成功的基础要素。
[感悟4]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悟是,学业的成功可以从多方面去衡量。对于这个孩子,除了能力与自律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是动力与管理能力。
曾经我跟加拿大很多的校长们聊过,他们都认为中国学生的理科很强,科学的基础也很好。假如中国的留学生来读高中,通过训练英语能力,完全比加拿大本地学生更容易进入大学。但是现实中许多留学生会出现学不下去或者学不好的问题,甚至可能想尽各种方法转到私立学校呢?完全的失去了当初来加拿大留学的意义。
对此,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假如自我管理能力弱,是适合去读寄宿学校的,这样可以延伸中国的管理做法,有安排、有监督,类似圈养的模式,不需要家长太多的操心。如果学生分散在公立学校,除非学生自我管理特别强,或者有家长陪读,否则的话可能是比较危险,这也是为什么公立学校出现的问题会更多的原因。假如孩子有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留学的安全系数就加大了,但距离成功的因素还有一定的差距。
上述的这个男孩从对学习毫无兴趣,到最后选择健康科学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其关键是兴趣带动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英文有一句话,叫做passion with value,就是说,有激情就会有动力。
[感悟5] 留学不仅是让孩子学会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学会成人。在留学的路上所谓的成功,就是成长、成熟、成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这个留学路上经过互相的矫正、互相的扶持,以至于慢慢才发现了成功的要素,慢慢才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成功方案,即使还没有进入大学,但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了,这就与成功不远了。

故事三、成功是由一串串的大小成果汇聚而成的
这些年,来加拿大读中学的留学生不乏是国内的学霸。Walter就是一个例子。他一来到学校,马上报名参加学校的机器人俱乐部。中国的孩子普遍比加拿大的孩子数学好,因为加拿大的数学很简单,很讲究演算的过程,而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算数,基础教育学心算、学习各种计算的技巧、参加奥数比赛等等,以至于对数学的敏感度比西方人要好很多。Walter告诉我,从国内刚过来的时候,经常去超市买东西,超市收银员离开收银机就不会算钱。记得有次买东西要1.93元,给他2.93元,想让他找回1块钱,从而避免太多的零钱,收银员就觉得奇怪,因为他不会算,不知如何找零。Walter发现,原来自己数学是强项,于是,他同一个印度同学一起,成立了数学俱乐部,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年都参加滑铁卢大学的数学比赛。我在多伦多大学校友告诉我,今年,多伦多大学提供给11、 12年级喜欢数学的高中生一个可以跟博士生一起做科研的项目,我把消息告诉他,他马上上网申请,虽然竞争激烈,他敢于尝试的精神却非常可嘉,他的父母也倍感欣慰,这个孩子在留学过程中,学会了在困难当中寻找支持和援助,在发掘兴趣当中学会了寻求学校和社会的资源。这种生存能力,在留学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在加拿大上大学,除了学习学术性的知识以外,个人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你是怎么认识你自己的。大学的面试,不仅仅是要看申请者对于这个专业的理解程度,还要看申请者对自己认知的深度。甚至在面试的时候会通过一些情景模拟场景,观察你的分析能力、应对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以及对整个过程的感悟,成为选择应聘者的依据。
[题外话]一位退休后义务给学生做职业规划的老师分享到,她在担任大银行高管做面试的时候,通常在最后她都会一个问题:你喜欢喝咖啡吗?听到这个问题,当时我想是不是想考察应聘者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为北美的文化里,有很多的咖啡吧,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但是这个高管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实我就是要看他的反应。因为银行系统就需要反应非常快的人在高压下去合作。
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准备面试Walter听,因为不仅仅申请多大这个学习项目,而且他一年后申请大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可能会有很多次的面试,让他们做好各种被拒绝或被录取的心理准备。对于Walter来说,在留学过程中他已经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留学成功是每一个留学家庭的期待和希望。记得我写的第三本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书时,其中篇幅讲得最多的就是从留学成功到成功留学。以前很多家长对留学的概念比较简单,怎么去找到好的学校、好的社区,先考虑的第一步是怎么留,来了之后再考虑第二步如何学,把留分割成两部分。这跟当时的咨询贫乏、信息不对称有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产生了很多留学中介和留学顾问。现在,网络的便捷让信息扁平化了,大家都能够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对留学成功与失败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感悟6]成功的追求有很多种诠释,假如我们把孩子的成长看成是一棵树从种子发芽、到幼苗长大、到开花结果,那我们可能对成功的理解就容易些,更宽容一些、更远一点、更大一些。一棵苹果树,只能结出一个苹果,不能说它丰盛,结了很多果实那才是硕果累累的成功。同样的道理,留学成功的概念,不仅仅是上了大学、读了某个专业、不仅仅是分数或是留下来移民,而是通过锻炼丰富了他的人生,学会去成长、成熟。成功不再是一颗果实,而是一串果实,每个果实都值得去好好品味。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狭义的简单的去定义成功。

留学路上充满成功的希望
如何让孩子在留学的路上能够硕果累累呢?这就需要父母有智慧,在智慧的父母一定会明白:
第一,追求成功但不要功利。以功利之心定义成功更容易注重眼前的得失,父母的攀比之心容易导致孩子的急功进利,这要的成功只是一时的荣耀,从孩子长远的发展来看,不一定有持久性。
第二,追求成功要在吃苦、舍得付出,而这个付出可能是成功路上的一点一滴的感悟。对付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本身就是成功的收获了。所以,不一定非要用某一个标签化的东西去衡量成功。留学教育,他教会我们不仅仅要在新的环境里去适应,就像是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适应了土壤环境,还要有水分才能够去生长,之后还需要除草施肥,需要阳光雨露,在这个的过程当中小树才能长大,才能结果。我们如果把成功看得很长远的话,那就变得又不同了。表面上看,留学成功好像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但是坦率来说,只要这个孩子学会成长、成人,就已经很具体了。所以我要说的是成功留学不仅仅是个结果,而更多的可能是在这个成功留学路上的一些探索。
第三,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之路必定要吃苦,要付出,要受到受挫。家长为什么会焦虑重重,就是因为你只允许成功,不能接受失败。但是恰恰相反,越这样想就越容易陷入这种焦虑,甚至可能把探索也看成是失败。加拿大的教育观念跟中国不大一样,在加拿大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当中,不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来到这里留学就容易失落,就需要不断去适应。机器制造可以有统一的标准,但教育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在加拿大这种轻松的环境里才能有机会因材施教,有机会让你自己知道你想要什么,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学习能力。。
第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人生本来也没有标准答案,成功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多年前有一本书《成功可以复制》,当时就觉得难以接受这个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概念不一样,不能够用你的成功与失败去衡量别人,成功又怎么可以复制呢。

低龄留学父母: 扮演好为主角添彩添色的配角

adrihani-rashid-Q0uYNuzWDKo-unsplash
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计划,谁就能书写出精彩的情节与结尾。父母的角色是为孩子的这本人生著作润色而不是代笔。

低龄留学中父母角色定位
相对于大学或大学后留学,低龄留学最大的特点是父母在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留学的规划、决策 、与中介的联系、学校选择到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费的预算及投入,更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亲自前去伴读,乍一看,似乎低龄留学就是父母在唱主角,是低龄留学的主导。其实,低龄留学就像一个大的舞台,但又与现实中的舞台有所不同。真实的舞台永远以主角为中心,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低龄留学的舞台却是主角一直在台上,配角却也从不曾离开,始终在似无似现地存在着,保障着整场演出的精彩与成功。而把握好角色的准确定位,努力辅助好主角,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捧出主角的精彩舞台效果,则是低龄留学中父母的真实作用。今天,我想以两个故事为例来谈一谈,父母在低龄留学中的定位与作用。
故事一: 主角和配角的转换。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家长,在孩子出来读书之前,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真正的留学主角,包办了孩子留学前的所有工作,联系学校、找寄宿家庭,送孩子入读,事无巨细,缜密而周到,一如国内独生子女家长的惯常做法。孩子自然泰然自若地享受着妈妈安排好的一切,一个宠溺的孩子形象让我对他的未来留学生活萌生了些许的担忧。但没想到的是,等孩子真正出来之后,这位妈妈迅速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但这一隐身并不是退出,她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平日里,她密切关注孩子留学学校的网站,分析加拿大高中留学的选课制度,了解大学专业对高中所学课程的要求,整个高中留学及大学申请的各类事项,这位妈妈都了然于胸,但她的智慧之处在于,从不干涉孩子的学业和生活,即便孩子对未来专业的规划,她也不会干预,而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却能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感受到了留学路上的家人相伴,学业困惑时妈妈的指导和支持。
故事二:放手并不是万事大吉。
如果说故事一中妈妈的做法是一个参考和借鉴,另外一个家长的做法,则可以给我们一些警醒和提示。这位妈妈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对孩子放手,在留学前期她同样做足了功课,然后把孩子送出来,自以为该自己完成的工作已全部做到位,余下的就是孩子在她所安排好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了。真正留学生活开始后,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工作已完成,于是全然退幕。结果在妈妈所认为的万事俱备条件下,孩子的“东风”去迟迟没有到来,甚至有逆向发展的势头。孩子在妈妈打造的留学环境中一直没能适应,国内习惯了万事家长安排,出国后父母无法随身伴读,没法同步保障,再加上妈妈对国外教育的误解,以为学习比国内轻松,没能给予孩子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事实上,认为国外高中教育轻松的家长实质上是没有真实了解这里高中教育的内核与本质。加拿大看似轻松的高中教育其实是孩子从基础教育迈向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孩子从父母完全关注中逐步走向独立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如果撒手太快,多数孩子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读书就像玩游戏一样,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同样也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我们知道玩赢一场游戏的关键是深谙其中的规则,读书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国内读书要了解国内高考的制度与高中分科的规则,在加拿大读书学生除了要获得较高的分数,同样也要了解这里升学与选课的规则。在孩子对新的教育环境茫然无措的情况下,父母彻底的撒手,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中的混乱以及内心的恐慌与不安,最终发展到父母的焦虑。
时事反思:上周多伦多一位高中留学生自导了一场被绑匪绑架向父母索要钱财的恶作剧,在貌似玩劣的表象下竟是国内留守父母在把孩子送出来读书之后就对孩子置之他国而不顾,独自在外留学的孩子过度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结果。低龄留学生是留学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年龄小,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第一次从父母的羽翼下飞出来,就要面对完全与国内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身体成长与性格养成的关键期,父母应该清楚完全的缺位可能造成的后果。

做一个为主角添彩添色的配角四大任务
舞台上,配角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与主角共同构成完整故事情节的地位和作用,留学生活中,父母就是这个留学舞台的配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孩子为主角的舞台才会更精彩。
1, 学业上的引导。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对孩子就读国家的教育体制了然于胸,但如果是一无所知便是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学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定期与孩子在国外的监护人联系,在选课,申请大学等重要节点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一个孩子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在学业上的自主管理、自主规划与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然而成的,需要一个逐步学习和养成的过程,而父母则是这一过程的引导者。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自己增补相关的留学知识,否则,只会误导,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出了国,英语自然就可以学好了。现在大学申请对语言的要求也降低了,即便语言不过关,也可以先读语言班。这种仍用国内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思路无疑埋藏着潜在的危机,这些家长以为上了大学,上了名校就万事大吉了,但在国外,以加拿大为例,被录取与学有所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如果语言不过关,大学学业的难度必然增大,在国外如此高压的大学学业中,再加上语言关,孩子成功的胜算又能有几许。
2, 生活上的陪伴。
对于低龄的孩子,留学期同时也是他们的性格养成期,脱离持续的家教,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所谓的监护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体现。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出国后沉溺于游戏,其实,家长更应该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到有效的陪伴。对于缺乏陪伴的孩子,父母又怎能苛责他们对自己的放任呢。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使得定期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十分方便,时刻了解孩子的生活与思想状况,了解孩子的交友与娱乐,不必干涉但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前段时间一位以优异的成绩留学英国名校的杭州留学生,在开学一个月后被劝退了,父母在一年时间内经历了孩子考上顶级名校的喜悦,也遭遇了被劝退的悲伤。其原因竟是初中就出国读书的孩子因长时间与父母交流不畅导致的心理问题,最终影响了大学的学业。
3, 思想上的沟通。
低龄留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外界形形色色的新事物、新观点缺乏一定的辨识与处理能力。父母一定要保持与孩子的思想沟通,让孩子安全渡过低龄留学期,而保持与孩子思想沟通的基础是父母要对留学所在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的判断,比如,引导他们理性地面对毒品,酗酒,枪击等西方的社会问题。既无须畏之如猛虎,也不能随波逐流。引导孩子作出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这是他留学期间甚至未来生活所需要立足的环境,必须理性对待。
4、必要时的陪读。
当然,陪读是一种交流与引导,在必要时的帮助与支持,如果走向反面,父母成为留学的主导,则必然会是另一种悲剧。曾有家长问我怎么看待年初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陪读妈妈》。我回应道:“虽然该剧取材加拿大陪读妈妈的故事,看完以后觉得父母的角色比较混乱,家长在留学中的角色始终说不清楚,他们似乎成了留学生活中的主要角色,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不符合孩子成长的实际,更违背了留学的初衷。实际上在留学路上,只有孩子,才能成为唯一的主角。”
当然,每个家庭父母角色转换的时间有长有短,我有一个在加拿大做了三年陪读妈妈的朋友,到孩子去麦吉尔大学上学时,她果断返回国内,在她看来,这三年的陪伴,孩子已清楚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妈妈已经完成了把女儿从国内的万事依赖到留学后的独立自主的引导过程。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习惯的养成,都已在三年的陪读中培养和训练出来,此时,回归自己的家庭定位,放手让孩子走自己未来的路已顺理成章。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有理性的留学观,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在低龄留学路上一定要担当好引导的作用。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计划,谁就能书写出精彩的情节与结尾。父母的角色是为孩子的这本人生著作润色而不是代笔。

留学真相(三):投入与融入,实际的行动与空泛的期待

josh-gordon-pR166OP_l6g-unsplash
不要泛泛地谈论融入的期待和理想,而是要具体建议投入的目标和行动

上一篇文章谈及家长引导小留学生选择同学、朋友的重要性不亚于选择学校,有家长留言道,“相比于交朋友的选择性,家长更关注于孩子的交友圈,家长更愿意孩子能够主动扩大交友圈,与更多优秀的同龄孩子交往。”联想到开学后不久,我总听到留学家长们抱怨,他们的孩子抱团、扎堆在中国的留学生里,用某个家长的话来形容“从交友圈来看,小留学生好像没有出国一样,都是在中国人的堆里打滚。” 更多家长向我咨询 “如何帮助小留学生真正融入加拿大的留学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今天,我在这里谈一谈投入和融入的话题。

一、不要泛泛地谈论融入的期待和理想,而是要具体建议投入的目标和行动
投入与融入,一字之差,却有先后层次的分别,广度和深度的不同。简言之,我们要引导和帮助留学生专注在学业中投入,努力后最终融入校园生活。
不少家长都留意到,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小留学生们在本族同学中扎堆的现象极为普遍,正如一个小留学生所言:不同肤色的人各自成群。其实,这种现象在本地的老师或者同学看来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对于新来加拿大的小留学生,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但对于期望值较高的家长来说,不免有点焦虑:不是说加拿大人很友善很包容吗?也有家长理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主动去融入,等等。
当然,新的环境里,如何去适应,每个孩子反应各异。新来的同学,自然会在自己熟悉的留学生里面先去适应扎堆、抱团,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也更容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抱团与扎堆不仅表现在课余时间,即便是课堂上,中国的小留学生也喜欢扎堆,因为加拿大的高中课堂形式多样,有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等,跟同种语言的人在一起,可以很轻易地克服因为语言不熟练而带来的理解障碍等,而且文化上的趋同,也使他们在讨论一个话题时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课余时间属于私人放松时间,换成第一语言自由交流更是小留学生们渴望地一种解脱方式。在扎堆的留学生中还有细分,比如同期来的留学生又会单独组成一个小的紧密联合体。因为那些老的留学生可能要关注的话题已经开始跟这种新留学生们所关注的话题又不太一样。比如,他们不会再过多的关注国内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会更多的关注升学, 或者说本地的一些八卦新闻,甚至是其他国家的资讯、游戏等等。而新来的留学生还在一个从本国文化向留学国家文化的过渡与适应期,更多的留恋国内的东西,所谈论的话题也更多地集中的以往的校园生活及同学上。
扎堆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国家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略有不同,喜欢参与的活动也有所不同。比如,加拿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多喜欢冰球、足球、曲棍球队、棒球、滑冰等运动,与国内热衷于篮球和乒乓球、游泳等传统项目的孩子兴趣点有所不同,所以这也是造成同族人扎堆的一个原因。外国老师普遍认为中国学生不喜欢运动,除了专注于学术,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手机游戏了,事实上,好多孩子在国内并不沉迷于游戏,只是出来后,一时找不到课余兴趣,无法融入西人的课外活动中去,玩游戏也是从一开始的打发时间,扎堆找乐子,慢慢地走向沉迷,最终影响了正常的学业。
价值观的不同,文化底蕴的差异也是国内孩子与国外孩子很难融入的一个原因。很难找到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即便有共同的话题,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所差异。比如,加拿大高中阶段的男孩子聚在一起的话题总是聚集于冰球、本土的音乐、电影等,用中国留学生的话来说,连笑点都无法GET到。
加拿大中学在引导和帮助留学生投入到校园学习上有一套制度和方法。一些顶级私立学校,像UCC、Brandsome Hall等在倡导多元文化同时,也会策略性地按比例招收来自于同一个文化的留学生,BSS和St.Andrew在寄宿制学生里会多招一些的国际学生,但是通常的做法是有策略的把不同国籍的学生分开来, 以尽量避免同国家的学生聚在一起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融入。我两个女儿高中时所在的女校St.Margret’s在安排宿舍时会刻意把不同国家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但是有时候孩子在见面的时候仍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聊天. 于是学校规定但凡遇到第三方,尤其第三个人在场的时候,一定要讲学校规定的英语,否则用罚款作为警告。课堂上学生如果违反规定使用了本族语言, 老师会给予警告并记录下来。
当然,学校任何的制度和规定,没有孩子的主动和自觉配合都是没有作用的。家长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主动去融入或者说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像我所期待的那样的融入?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概念。
即作为家长要明白融入的目的和融入的形式。一些家长相当然地认为,与当地的学生尤其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交朋友,每天混迹于西人学生圈才是融入。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真正的融入留学生活,交友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方面。留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融入留学生活,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选择,不能以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孩子。
其次,我们要明白孩子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投入到这个课堂里面,比如投入到课堂的讨论,小组作业。
第一,语言的困难是影响到孩子无法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即便我们成人,也经常会遇到如果自己的乡土方言太重,到了一个讲普通话或另一种方言的城市,也无法快速地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以我为例,每次去北京见朋友或客人总是会提前给他们打招呼,让他们体谅一下我的广式普通话,同时在聊天时,我也会刻意注意一下,放慢语速,尽量让普通话发音更准确,这无疑会增加交流的难度和顺畅性。好在同一个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的熟悉过程和时间也会大大缩短。相比而言,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够主动就可以理解了。家长应该相信,这只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很多同学都曾经分享过这个过程的艰难。家长把他们放到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地方去留学,他们极容易变成两个极端,要不勇敢的去面对,逼自己快速融入,要不就愈发沉默。一些家长会刻意帮孩子选择偏僻小镇上的学校,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逼迫孩子早日融入,但事实上,每一年我都会收到很多来自于偏僻小镇的留学生家长发来的一些求助邮件,因为发现当初的这种选择其实不大现实。家长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文化环境,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压力, 这种情况下,适应能力稍差的孩子就很难熬的下来。
第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障碍。我们大家知道语言其实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是透过语言去表达的,西方文化里的很多东西跟中国东方文化就不一样,正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造成了语言里面的分级制,这种文化再具体到一个课堂里面,比如西方的孩子个性张扬,因为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长大,追求的是所谓的个性化、自由、民主、平等,不需要看别人,也不需要比较,他们所谓的集体意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不会盲目服从, 这就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文尔雅、中庸之道、谦谦君子很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这里的老师都是说咱们的留学生有点像沉默的羔羊,其实除了语言表述有一些的困难之外,可能更多的是文化的因素。家长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融入的实际困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我的三个孩子,在这方面都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包括我儿子去犹太人的学校,他们学校中国人不多,来的都是新移民,不收留学生,我尝试鼓励他说,你要跟本地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交朋友你才能投入,也才能融入人家圈子,他也尝试了,在九年级的时候,同学说一起去打枪战吧,他也就去了,但他觉得他们玩的很野蛮,比如说:打中了对方,对方觉得疼,就应该不再向他进攻,但在西人孩子看来,你越疼就越要去打你,我儿子不能忍受这种看似过于暴力的玩法,他认为不能拿别人的痛苦取乐。而且,本土的孩子同样扎堆,有朋友圈的,尤其是加拿大的就近入学政策,使得一些同学可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的孩子融入进去,也许有的孩子会因为好奇而暂时接纳他,但多数本地孩子会把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个固有朋友圈的入侵者,排斥自然不可避免,与其让孩子为了父母期待的融入而委曲求全,不如让他们顺其自然发展。
第三,与孩子的性格有关。通过对众多孩子的观察,我发现,并不是在国内英语成绩好的孩子出国留学后适应的就快些,对国外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性格。性格开朗的孩子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一些,相比较而言,适应速度也会快一些。当然,融入到校园的生活,不是仅仅盯着他融入到校园的留学生圈, 毕竟这是孩子没有找到新的圈子,或者说能够去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去之前,可能这个就是他的第一个起跑线或者出发点。
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投入五个方向
这里所谓的融入或投入并不仅仅是融入西人的圈子,因为留学的概念很广,留学生在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的语言、知识、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固然有助于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但真正的留学靠融入西人圈是实现不了的。今天讲融入只是留学的一个辅助,并不是全部。对于如何融入,首先要有投入。融入是努力的结果,投入是努力的过程。
第一,投入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留学生的本质业务是学业,所以我们先从课堂谈起。 怎么去投入课堂呢?我最近在指导一些同学如何适应新校园生活的时候,我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老师,一个是对学生。对老师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这节课上课老师的名字,而不是就简单的Sir或Mrs先生小姐或者统称为老师。我开玩笑说,其实这边的老师比中国的老师有更大的打分自主权,所以你要刷存在感,让老师知道你来了,你上课了,你用心了,你准备了,你参与了,你投入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很高兴老师会记住你的名字,但记住任课老师的名字是学生投入到这个课时里面的第一步。记住老师的名字其实是有很多的技巧,我曾经教过一些同学,每个学校都发给学生一个所谓的家校本(记事本),把这个老师的名字,联系方式(一般是校内用的邮箱)记下来,怎并尝试记住老师名字的发音,之后每次进教室的时候“Good morning Mr.AAA” “Good morningMr. BBB”等等这样多次练习。这种交流也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和习惯,那就是eye contact眼睛的对视以及微笑, 这些基本的礼节要重视。对于与本地同学的交流,能够跟你旁边左右经常坐在一起的那个同学稍微的介绍一下,日常见面打个招呼,慢慢从一个握手、一个交换游戏,或者说偶尔赞美对方穿的衣服、指甲等等这些方面入手,可能更容易打开话题的僵局。
第二,投入的深度和广度是什么?需要多久时间?
适应需要时间,所以,给孩子一点时间. 有一个来自北京的孩子有着多数孩子没有的毅力、坚持和吃苦精神, 比如去参加某个活动要坐车,他坚持一定要自己跑步去,因为他想节省钱下来买校服等等。而且他有着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清晰地规划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并为之而不懈努力。初来时住在西人家庭,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经常饿着肚子去学校。但他在ESL的一年里,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努力地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投入了最大的时间和精力,当别的同学因为学习语言中遇到困难而选择逃避,玩游戏时,他总是在坚持着,而他英语上的进步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三, 明白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会融入或者投入的困难和原因。作为家长要反思为什么你的孩子没有像你所期待的那种的融入.
了解孩子面对的现实,从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提出一些指导和意见,。站在家长的角度,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着众多美好的期待,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现实的困难和不易。在课堂和学校的投入方面,前面我说的那个北京孩子做得非常好,放学后他就待在学校直到这个学校关门了他才离开。在他的感觉里要用学校这种氛围来学习,虽然一时不能融入,但他在努力的参与,努力地在自己与学校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就是一种融入前的投入。但更多同学是一下课就飞也似的离开学校,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只把学校当作课堂,课外活动、俱乐部一概不参与。我的看法是,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参与学校的活动,如果语言不过关,即便是家长过来上学也是不会愿意参与的,因为那只会增加自己的失败感。如果是因为兴趣不一致而不是语言问题,家长可以试着孩子适当的参与,学校里有一些活动是从基础班开始的,可以培养出兴趣。
第四,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不要乱开处方.
最近,有个同学转学去了寄宿制私立学校,他非常的不喜欢,情绪上波动大,孩子根本就没办法融入新学校的生活里。这不是语言的问题,也不是文化的问题. 优越的家庭背景造成了他张扬的个性,难与人共处。我跟这个孩子说,当年我的老大从走读转到寄宿学校,她的老师刚接手她的时候讲了一席话,他说,全班九十九个都是老生只有你一个新生,你想我们是迁就你呢还是你迁就我们?因为游戏规则已经定在那里,所以,你不可以指望也不能指望别人都迁就你,因此是你要适应我们这里的习惯、规则、规定。早一天的适应,你就早一天能够融入到新的集体里面,你要是不改变自己,不愿付出的话,让我们迁就你,那你就会跟我们的距离拉的越来越更远。毕竟班级是集体,个人只是个体,个体要在主流上服从集体。我建议孩子给自己定个目标,努力去适应新的集体。结果一个月后再去探望他,他己经全身心投入。他告诉我,他一开始是观察学校的要求和标准,然后尽量的当作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过往清零,然后去迁就新的环境。当周围的同学习惯也接受你之后,再把自己一些好的想法提出来共享,大家就容易接受。看着孩子的进步 ,我也很是欣慰,我又给了他一些学习上的建议,比如,他的数学是强项,但考试得分并不高,我让他做题时一定要符合老师的要求,数学对他来说很简单,有些他自认为有十分的把握,不需要进行验算,但老师的要求是必需有验算步骤,所以,严格遵循要求其实也是一种投入的体现。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融入不进去,就会病急乱投药,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说她的孩子不跟西人交往,是不是应该给他课外报个语言班,让他尽快学会语言就可以交流了。尽早掌握语言自然是好事,但并不代表掌握了语言就可以融入西人同学的圈子,家长要对症下药,看看孩子不愿投入和融入的真正原因。甚至有的家长还把责任推到给孩子选择的学校上来,认为一些私立学校不适合跟本地同学交朋友,不利于孩子的尽快融入,其实,如果把公立学样比喻成大海或河流,私立学校则可以算作一个泳池,不管是大海还是小的泳池,只要孩子愿意投入都一样可以学会游泳。原因往往更多地是主观因素,而不要一味从客观环境上来抱怨。
第五、让孩子明白,投入是必须的,有投入才会有所收获。
语言上的障碍,文化上的差异,习惯上的不同、孩子性格的不一样等等,可能都是造成孩子留学生活投入程度不同的结果。我曾经跟一个抱怨孩子无法融入留学生活的北京朋友我就开玩笑说,你能不能跟你的孩子去分享当初你是怎么从一个外地人变成一个北京人的?他说这是因为有生存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生存需求,自然的就会有这样的目标。我建议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从中得出一些领悟。
投入与融入,不仅仅是一个吃苦的过程还是一个获得与舍弃的选择。在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收获一些东西,同时也要舍弃一些东西。无论是收获还是舍弃都要先有所付出。想要与本地生交朋友,就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本地生的喜好,发展和培养一些共同话题和兴趣。想要在课堂的小组作业里与本地生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在小组作业中承担一部分职能,做出一定的贡献,让本地同学接纳你。
我曾经有个同学她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地的老师和同学接纳自己,她每次回国会带一些国内的工艺品,如瓷器之类的中国特色物品过来给老师和同学展示,并以此为契机向本地的西人同学和老师介绍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渐渐地一些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就会加入进来. 因而, 融入的方式是各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投入。
三、投入(Input/Participate),融入(Into/Melting),目的都是学有所获。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包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色文化,所以家长一味苛求孩子融入西方文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不现实的。以多伦多为例,各个国家的移民一般都是集群而居,不仅是为了生活和交流的方便,也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发展。事实上,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和特质才是留学生应该做的选择。很多英语公立学校的老师也倡导孩子在学校尽可能投入,这种投入其实就是他们所谓的“Participate”, 但回到家有中国朋友相处时没必要刻意用英语。我说可以把这种投入以鸳鸯火锅来比喻,保留自己原来的口味,同时尝试和了解另一种口味。
我曾经有机会跟一些移民聊起关于融入的话题,融入其实是一个身份认可的问题,一个社会化的话题。新老移民的区分,不仅是移民年限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融入程度的区分。曾经有一个华人朋友在这边读小学然后读中学,对他来说其实是游弋于两种文化之中,他说自己有点像生活在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鱼,即能在淡水中生存,也能在咸水中生存,他觉得正因为有这样差异化语言文化的优势,所以他能生活的就游刃有余。当然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更多的自小就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几乎全部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语言都无法自如地掌握,一些华人家庭出于孩子对中国文化缺失的担忧开始让孩子课外加入中文班学习中文,因为,无论身在何处,根永远是中国,根本的东西不能丢。 但保留传统的东西,不是不去投入和融入,出国留学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中文圈子里,这样达不到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的目的,但投入和融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过于刻意而为之,相信,只要有投入就会有收获,但刻意地遗弃自身优势的东西,去追逐一种全盘西化的心态同样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