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指导:安省大学申请14个步骤

0016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朱老师之前己经分享如何申请加拿大大学的事情。以下,我们针对安省的同学,讲一下,申请安省20多所大学的具体程序。这次我们请来了John。

John是多伦多著名公校的学生服务中心主任,他应我们要求,示范安省毕业生(包括我们在加拿大留学生),网上申请大学的具体14个步骤:

1
登陆www.ouac.on.ca,这是安省大学申请中心的网址。点击进入“101网上申请”(101 Online Application)。打开页面,选择“安省高中应届毕业生”(Current 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并点击进入。
2
输入学校代码(School Number)和学生申请代码(PIN number)。每一所学校,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都会有一个代码。例如,York Mills Collegiate Institute的代码是:954810。学生可以从学校的学生中心,领取个人的学生申请代码。
3
填写专业志愿。你阅读完有关规定(Statement Of Understanding)之后,点击“马上登陆(Login in now)”。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想申请的专业,则直接点击“专业选择(Programs Choice)”,并填入所选专业的代码。你可以申请并填写三个或以上的专业。(所有专业的代码,可以在主页找到,叫“101申请资料册(Compose 101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Book))。
4
留意细节。留意每一个专业都有其详细的介绍,有些专业有条件限制。例如“先入读的资格(Pre-Request)”。除此之外,还有”重要截止日期(Important Deadline)、“补充申请材料(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 form)”、“个人简介或问卷调查(Profile Requetionary)”,也包括你是否需要学生公寓等咨询。
5
志愿排列的次序。填好志愿之后,点击“排列选择(Order Choice)”。你可以将专业选择的先后次序加以调整和排列。不过有一点,对于你调整排列的次序,大学并不会因为你排第一个而特别关注,他们不会考虑这一点。这只是你个人的排列次序。
6
检查学校递交的材料。下一步进入“个人资料(Personal Information)”。学生的个人资料,是由在读学校的学生服务中心递交。不过,你最好还是要自己仔细检查是否有差错或者遗漏。尤其是个人姓名,尽量少使用昵称(Nick name)或缩写名字(Abbreviated Name)。检查完毕,并确认无误之后,点击”存档(Save)”,并进入下一步。
7
填写邮箱和通信地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提供一个有效的邮箱地址。电子邮箱是用于接收你申请的大学的信息,例如资料、更新、补充,甚至是录取通知书。当然,你也需要填写一个收取邮件的地址,因为你将来和大学主要的沟通渠道,就是通过收发电子邮件。所以,邮箱的资料特别重要。完成以上步骤,点击“存档(save)”,进入下一步。
8
进入“补充材料(Additional information)”。在这里,你可以回答有关问题。若没有问题或者额外补充的材料,点击“存档(save)”,直接进入下一步。
9
检查你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料(Academic Information)。关于教育资料这部分,学校会把你的信息预先录入。所以,如果发现这跟你的实际资料有出入的话,一定要把这一页打印出来,并找学校的顾问老师进行纠正。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学分没有录全,或成绩录错等等。
10
递交申请。当学校给你的教育资料已经修改妥当,你已经仔细检阅,并确认无误,你就可以点击“提交(Submit)”。
11
打印申请。最好你把申请表打印两份,一份自己留底,另一份交给父母或者监护人。
12
交费。最后你在阅读”申请者宣言(Application Declaration)”之后,点击“确认(I verify and agree)”。这时,页面会自动转到付费的部分,请在此选择合适的付费方式,并点击“同意(I agree)”。记住,在你没有缴纳申请费用之前,所有申请程序都不会进行。
13
完成所有程序,并点击“完成(Finish)”。马上,你的邮箱会收到大学申请中心的邮件,以及“安省大学申请中心申请参考号(OUAC reference number)”,这个参考号由10位数字组成。请打印这个号码,并妥善保管好。同时,你的电子邮箱也会收到这份确认邮件。若你的邮箱没有收到这份确认信,请立即联系申请中心。千万不要尝试重新申请。
14
修改。通常,申请中心收到你的付费之后,你会在一周之内(申请中心显示1-2个工作日)重新登入自己的账号,并浏览自己的申请。你再浏览并核对,看是否需要做出适当的修改。

权威指导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怎么报名?在哪报名?截止日期是什么时间?
所有的安省在读高中生,都需要通过OUAC(Ontario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 Centre)报名。通常在10-11月份,开放申请。你凭所在的学校代码(Code),你的学生号码以及一个临时的PIN Number。有了这三样东西,你就可以进入OUAC网站,使用101表格,来进行网上申请大学了。截至申请日期是在来年一月底。

家长经验

容易忽略的细节:电子邮箱是否恰当
一定要确认孩子的Email地址是否正常,很多孩子习惯用国内的邮箱,如QQ、162邮箱,但这样的邮箱在加国不太流行。在加国,邮箱很重要一个通讯工具,大学是通过邮箱与孩子沟通,所以有一个恰当和专业的邮箱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申请中心都特别提醒了,要有一个proper and professional的邮箱,就是在加拿大普遍使用的邮箱,而不仅仅是在本国使用。有时,系统会将个别的邮件放在垃圾邮件里。有的孩子是在垃圾邮箱里找自己的大学OFFER。

申请提交后大约一两周时间,申请的学校会根据学生提供的邮箱发送一份确实收到申请的邮件。
你要留意邮件的内容,通常会告知学生怎么样在所申请的大学建立个人账号的,还有就是随后还需要补充的材料、补充材料截止日期、如何递交英语水平证明的方式,等等。

学生经验

留意申请大学回复的邮件
约克大学在收到刘同学的申请后作出回复。因为,刘同学英语水平未来满足大学标准,所以大学通知刘同学补交英语水平证明,然后,学校在5月1日后开始审核刘同学的申请。

Dear XX:

Thank you for applying to York University! Based on your high school grades, you are admissible to York and we would like to make you an offer however, our records indicate that, as of today, you have not met our English proficiency requirements. We want to consider you for admission and require an English language test result to complete your application by May 1.
Already taken a language test?
Don’t forget to submit your official test results.
Still need to take a language test?
Applicants are also able to write the York English Language Test (YELT). The YELT is designed t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your language ability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ost appropriate level of ESL support for you.
The next available YELT tests:Friday, April 1 ,Saturday, April 16
How to register for the YELT?
The test is booked on a first -come, first-served basis.
1. In-person Registration
Bennett Centre for Student Services
Office of Admissions, 3rd Floor
Monday, Tuesday & Thursday, 9am to 4pm
Wednesday, 9am to 6:30pm
Friday, 10am to 3pm
For a map, visit :
http://www.yorku.ca/web/futurestudents/map/keele_map.html

Documents required to registerin person for the YELT:
•Valid passport, driver’s license, or Ontario Health card (photo identification card).
•A passport photograph taken within the last six months.
2. Mail Registration
Form can be obtained onlineCost:$150 (Canadian funds) payable by VISA, MasterCard, Interact debit card, money order or certified cheque made payable to York University. We DO NOT ACCEPT cash payments or personal cheques.
Think you’ve already met the language requirement?
In addition to submitting a successful language test result, you may have met our language requirements if you hav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r are in the process of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four full years of study at the high-school level in English where English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f you have spent less than 4 years in your current high school this may not be accurately reflected on your application. If you think you have met the above requirement through additional studies at a high school where English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please call our Admissions line at416-736-5000 for information on submitting appropriate documentation.

Manager, Recruitment & Events
York University

最后,讲一段Evan的故事

当时,他一口气申请了5所大学,6个专业,例如女皇大学(工程系),滑铁卢大学(数学系),约克大学(经济)、多伦多大学主校区(计算机科学)、多伦多大学士嘉宝校区(计算机科学)。不过,最后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多大的电子工程系。当时最想去的是计算机工程,可能因为这个专业竞争很激烈,而且我申请上交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临近最后截止日期才上交我的申请),这也可能是致使没有成功申请的原因。他有点不服气,写信给多大招生部,说对电子工程没有兴趣,有没有别的选项。学校也重视Evan邮件,把他再次推荐到数学系。没办法,他只有接受多伦多大学士嘉宝校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他从喜欢计算机,一直把计算机专业作为大学专业首选。所以,从10年级开始,所有电脑课都选修。虽然平均分只有89分,但他认为所有大学接受他的申请他归功于自己的义工经历。
“当时我有做一个义工活动,我觉得这对我大学的成功申请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曾帮助我的电脑老师向10年级的同介绍学校电脑课。宣传资料里面有我自己的电脑作业(creative assignment)一款电脑游戏。我向这些10年级的学生展示了我设计的游戏。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当然,很快,电脑班名额报满了。我把这个经历写在了我的大学申请的自我介绍档案中。
大一刚入学,我把我的这段经历和教授分享,我的教授竟然在课上和其他同学讲到了我的这个经历。他肯定了我想法,即我的义工经历,是多大能够向我伸出橄榄枝的原因之一”

毫无保留:手把手教你网上如何申请加拿大的大学

0005
我一直主张: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所以,我乐意分享如何申请加拿大大学的事情。

实战开始,
上网申请加拿大大学的关键时刻到了。
“申请加拿大大学从建立账户开始。然后,细心完成网上申请大学的每个步聚,最后,点击发送之前,再作最后一次检查。”
每年大学申请季开始,我们都会把监护并指导下12年级毕业学生招集起来,讲解加拿大大学申请的做法,逐一指导学生如何上网申请大学的。
我一直主张: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所以,我乐意分享如何申请加拿大大学的事情。

学生掌握了上网申报的流程之后,就要自己动手,申请加拿大大学。家长也要熟悉上网申请的步骤和程序。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公立与私立学校都有辅导老师指导孩子的上网申请流程,为什么还要家长熟悉和了解?
因为老师不了解孩子,家长更清楚如何帮助孩子。
作为家长,如果能清楚知道申请加拿大大学的程序和步骤,有助于督促孩子,给孩子的帮助也更及时和有效。

网上申请加国大学
须做好6件事

在加拿大中学念书的毕业生一般是通过网上申请加拿大大学。
因为加拿大大学是省属性质的,所以,西部BC省的学生可以透过安省大学申请中心(OUAC),申请该中心所属的所有大学专业。同时,安省的学生也可以登陆BC省的大学申请中心,选择BC省属下所有的大学专业。

1
耐心读懂大学申请指南
当学生登陆申请大学所在的省属大学联合申请中心,大学申报中心总会让学生在逐一阅读申请指南的。为确保学生明白有关规定,中心也要求学生阅后签上自己名字的。

【经验分享】
Ping来自福建,多伦多公校毕业生:动手前细读申请手册

到12年级时,学校升学指导老师会去往每一个12年级的班级去,介绍大学申请的流程和发放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的密码。他们会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些小册子。小册子上面详细说明了每个申请步骤。
我的初始点就是从细读这些小册子开始的。我把每一份发到手的资料都读了一遍然后做了一些重点步骤的笔记。看完后,我就按照上面的步骤一步步来完成。当然,如果看完后还有问题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约见指导老师。然后,老师会给你一对一的指导。
有一些同学说,公校指导老师的时间不是那么好约,一个老师照顾200多人。这里有个小建议,你不妨先问一下身边的同学,有一些问题可能同学们都能解答。实在不行,自己的指导老师又没有时间的话,你还可以尝试着直接去问另一个不是专门负责你的指导老师。虽然他不是专门负责你的,但是很多时候他们都很乐意帮助学生们的。
一定要主动搞清楚申请细则,否则一打开电脑,容易忽略许多细节,出错了要重做的。

2
妥善保管申请密码
以安省大学申请中心为例,你成功登陆安省大学申报中心(OUAC),学校发给你的申请号码号已清楚地填写在申请书的右上角。你要记住这个号码并妥善保管,当你需要和OUAC或各大学联系时,你会被要求提供这个申请号码。

3
准备好个人信息资料
【权威指导】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你的个人信息内容包括什么?

个人信息:你必须提供完整以及合法的姓氏(Family Name),以及完整地填写所有合法的名(即名字,Given Nam) (第一名字,第二名字)。这不包含昵称、绰号、小名(例如帕特、麦克,杰妮)或缩写。常用名是你一般会使用的名字。
性别(Gender)和出生年月日(Date of Birth)会被用于数据统计,但不会影响大学对你的录取决定。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也会被用于你文档的匹配。
电子邮箱(Email Address):你必须提供你的电子邮箱。请准确地填写你的电子邮箱,尤其是你邮箱中的大写或小写字母。
电子邮箱是各大学及OUAC和你联系的首要方式。请反复核对你的电子邮箱地址,并把你申请的大学选项添加到你的“Contact(联系方式)”或“Safe Sender(安全寄件人)列表,来确定所有的信息已被发送到你的收件箱。你必须保证电子邮件地址是最新的,若你的电子邮箱地址发生任何更改,则必须告知OUAC。
各个大学可能会发送录取通知书,以及他们大学的重要信息到你的电子邮箱。你电子邮箱的地址,也可能会被用于在该大学的申请状态网页系统创建该大学的账号。很多大学的网上系统,都需要学生有一个独立的电子邮箱地址。
“学号”(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Number)以及“注册号”(Ontario Education Number)会被用于学术信息的收集。这些数字必须出现在你的申请表上。若你忘记了这两个号码,请及时联系你的指导员。
邮寄地址(Mailing Address):OUAC和各大学会根据你的要求,将有关信函邮寄你提供的上述地址。家庭住址(Home Address):若你的家庭地址和邮寄地址不同,须填写清楚。
由于文件会在暑期邮寄,若你的邮寄地址有变更,你必须及时告知OUAC。
国籍(Country of Citizenship)以及居留在加拿大期间的身份(Status in Canada)是必填的。
如果你拥有加拿大国籍,请在你的国籍一栏填写”加拿大“,并在“居加身份“一栏填上 ”加拿大公民“。
如果你是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或持有”学习许可签证“或”其他“,请在国籍一栏填上你自己的国籍。
如果你在’居加身份”一栏选择”其他“,请在其下面横线上明确写出你的身份。例如,难民,外交人员等等
若你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居住,你必须填写你进入加拿大那天的日期
加拿大本土原住民申请者:加拿大原住民的原住民条约权利,是被1867年至1982年的宪法文件(第35条)认同和肯定的。第35(2)条标明:加拿大原住民包括第一民族、因纽特人以及梅帝斯人。
根据这一定义,你也许对这一问题进行自我定义,并回答”是“。在此,你可以进一步写明自己是第一民族人、因纽特人还是梅帝斯人。如果你不同意这一定义,并不想声明自己的身份,请在这一栏留空白。
婚姻状况(Marital Status):虽然这一栏是可填可不填的,但是有一些大学的住房办公室会使用这一数据,以用来合理分配你的住宿。这也会被用于数据的统计。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母语。
学术数据(Academic Data)这一栏由安大略高中专门人员填写。

4
准备好大学和专业选择,同一个大学专业申请数量有限制
在安省,你只要交150元加币,可以三个安大略大学/专业。除了三个选择以外,每增加一个大学/专业选项,须多交50元加币。若你的邮寄地址是在加拿大境外,你需要上交额外的10元加币作为国际服务费。
你可以任意申请数个安大略的大学/专业;然而,在同一所大学,你最多只能申请三个
专业(包含系)。一些大学也会限制你申请该校的专业的数量。请你查阅这个申请表上的”大学信息“部分以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或直接联系大学。
如果你需要额外的空白处来填写大学/专业选项,复印申请表格的背面,并在复印件
上只填写”大学和专业选择“这一栏。
在复印件顶端清楚写明你的OUAC参考号,并把复印件和申请表原件订在一起。确认你已明确所有因额外的大学/专业的选择所产生的费用(超过申请3个大学、专业所产生的额外费用),以及基本申请费用。

【经验分享】
Lulia,来自上海,百年女子学校毕业生:我报了4所大学6个专业

我一共申请了4所学校。多伦多大学的Rotman商学院,多伦多大学士嘉堡的工商管理,瑞尔森大学(Ryerson)的商业管理、女王大学商学院和劳里埃大学(Wilfrid Laurier)的商学院。
我的目标还算是明确,因为家人都在多伦多的缘故,我主要倾向于在多伦多境内的大学。当时我的计划是试一试两个多伦多大学的商科,如果进不去,我会去瑞尔森大学的。

Langer来自浙江入读多伦多预科学校的毕业生:大胆尝试申报专业

申请大学时,我们报的都是大专业,比如我当时报的是艺术与科学,个院系里面包含了很多小专业的,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之类的,这些小专业是在大二时才定的。商科也是,你申请的商科只是商科这个大专业而已,金融、管理、会计都算是小专业。不是大一进去就让你马上选,基本上大一有必修课,根据这些课的成绩来决定大二的专业。
提醒大家,不是说大一申请进入大学,感觉自己好像专业定了,万事大吉。不是这样子的,真正具体的专业要等大二。因为当时我不是很清楚,所以自己吃亏,导致某些我想学的专业,因为某些科目没有达标就不能申请。因为它会对你的单科有要求,平均分有要求。大一的知识,基本上是我们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大部分还是高中的知识。
我学生命科学专业,大一必修的是化学、数学、生物,生物可能会有一点和高中的不一样,数学和化学都是复习,另外再学一点新知识。
加拿大大学转专业是件很平常的事。根据你大一所学的必修课来决定大二能不能进入这个专业,所以,大学都是进去再说,专业还是可以换的。

【权威指导】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1:如何填写大学和专业资料?
专业的编码(program code):
2位或3位字母的编码,代表你想申请的大学/专业。请在本册子中,参考”大学专业和编码“列表。
Co-op(带薪实习课程):
一个由上课和工作实践混合的课程。学生在拿到学分的同时,也可以收获工作实践的经验。如果Co-op并没有在大学专业列表上你所申请的专业旁显示,这意味着这个专业并不提供带薪实习机会。
大学名称(或学院名称)(University Name and college if applicable):
即是你所申请的大学或学院的名字。
专业名称(Program Title):
即你所选择的大学专业编码所对应的专业/科系的名称。
主要感兴趣的科目(Subject of Major interest):
在所选专业中,你主要想专注学习的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会列明主要感兴趣的科目。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2:关于入学日期和全职/兼职学习身份介定
“W” 一月/二月份入学(2018)
“S” 四月、五月入学(2018)
“A” 七月入学(2018)
“F” 九月入学(2018)
并不是所有大学都会提供以上的入学时间,查阅相关大学的页面来决定所选专的入学时间。
全职/兼职(Full-time/Part-time): 这方面取决于你希望登记的课程数量/学分数量;各大学区分全职或兼职所需要满足的课程数量,有着不同的标准。注意:并不是所有学生所期望进入的专业都提供兼职学习。
在确认该专业可以提供全职和/或兼职学习时,提示:
“F”表示全职学习
“P”表示兼职学习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3:如何申请入住学生公寓?
居住信息必填(Residence information required):选择”是“或者”否“。
一些大学会根据你的居住地址,来决定是否提供学校宿舍。其他大学可能要求选项”是“,来决定该学生是否符合住学校宿舍的要求。

5
填写完整的接受正规教育经历,你在加拿大接受教育的历史背景,是否需要语言水平的重要依据
【经验分享】
在申请时,我有一个最大的顾虑就是我的英文成绩。多伦多大学的商科需要英文成绩最少75分,这对我来说是一份挑战。虽然我来加拿大的时间挺长的了,但是我在英文方面的成绩始终不是太理想。我把这个顾虑和指导老师说了,她让我不要担心,如果只差个一两分,她说可以和老师讲讲把这一两分给我。听完后我放心了一点因为起码有了一个退路,但是心里还是想着要多努力一点使我尽量不要用到这个方法。
在12年级时,当我看到学校有免费的一对一的辅导计划,可以辅导任何科目,我就刻不容缓的报名了。幸运的是,透过这个活动我被匹配到了一位在多伦多大学读英文系的学生来辅导我的英文。每次写完英文论文后,我都会给这位辅导员过目。她与我一起看我写的文章,然后指出错误的地方,一起与我想该怎么改,怎么简化。

【权威指导】
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指南:如何填写你的教育的历史背景?
高等教育(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高中之后所接受的教育即为高等教育)列明你在高中时期,参加过的任一大学,学院或其他高等学校的课程(例如:丰富知识、双学分)。你要确定你官方的高等教育成绩单,已被发送到你所申请的大学手中。
注意:若你已经就读或已经从高等教育学院毕业,并现在正登记在一所高中就读,你不应该使用OUAC 101申请表。向你的指导老师咨询。
外省的高中(secondary school outside the province of Ontario):若你就读的高中不是在安大略省内,你必须填写这一栏。
总年数(Total number of years)包括你在所有安大略省的高中就读的年数,也包含现在这一学年。
在加拿大学校系统中学习的总年数(Total number of years in a Canadian School System):这个总年数是从你在加拿大接受英语教学(或法语,讲法语的学生),从小学上到高中的年数。这个总年数不包括你上幼儿园或幼儿园大班的时间,但你应该把现在这一学年算入其中。
在加拿大境外的英语语言学校上学的总年数(Total Number of Years in an English-Language School system Outside of Canada):总年数应该包括你在加拿大境外,在全英语教学的学校从小学上到高中的时间。
大学将会根据你在这一栏提供的信息,以及你之前填写的你的第一语言,来决定你是否
需要提供额外的语言成绩。
AP 问题(AP question):表明你是否已考完或准备考在本学年6月举行的大学预修课考试。AP考试由美国的学院董事会管理和执行。
IB问题(IB Question): 如果你在”国际学士学位项目“(IB)修过课,你应该在”学位证书“或”证书“中二选一。

6
在申请表上签名(Sign your application)
没有本人签名的申请表不会被受理,并会被退回到你的高中。
检阅出现在你签名处上方的声明及注意事项,即”收集、使用、公开以及处理,你因申请安大略省大学本科生项目所提供之个人信息 “的部分。

【经验分享】
Leo来自广州,A-level毕业生:有些专业不接受高中直接升读的申请
有人问到,他对医学感兴趣,为什么在申请专业栏里找不到该专业。其实,你登陆大学网站,发现这些专业,例如医学、法律、康复、牙医等专业,都是有先决条件的,不接受高中直升,而是要在大学读了某些课程才可以申请的。但你在大学的”Programs Requiring Prior University Studies”,可以找到申请这些专业的要求

有感而发

陪伴与看护小留学生们,是我这几年做得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无助,到后来的乐观自信;虽然经历了成长的痛,但收获也是满满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我真心为孩子们高兴,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201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留学的书—-《中学就去加拿大–我将两个女儿送入加拿大名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之后又相继出版了《轻松留学加拿大》(华文出版社,2015年版) 和《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年版),通过这3本书,我都是在分享关于留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第一年的故事,希望藉此,令孩子们在留学之初,就能够有备而来,顺利开启留学生活。

转瞬之间,眼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就走到了中学最后一年。

留学是一场追梦之旅,但更像是一场赛跑,有的选手是参加4.2公里全马,有的是参加5000米长跑,也有的是参加400米短跑,但一旦进入赛场,最后都一定要冲刺终点。

我们的目标不一定是夺冠,但一定要认真完成比赛,享受这一场竞技带来的快乐、收获与成长。

加拿大高中12年级是非常关键的冲刺阶段,所以,我刚刚完成《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交给童趣出版社 (预计2018年初同读者见面),但我意犹未尽,又提起笔来动手写,在这高中最后一年,我们是如何指导身边的小留学生们走进加拿大大学的。

同《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不同,这本新作更具故事性和观点性,希望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估低龄留学的价值和影响。

加国高中生毕业季 公校与私校的三大差异

1301076867
到加拿大留学,到底选私校还是公校?这是很多家长都很纠结的问题,我家三个娃,2个在私校,1个在公校,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使我对于私校与公校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加拿大高中12年级是非常关键的冲刺阶段,所以,我刚刚完成《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预计2018年初同读者见面),又提起笔来,希望分享更多有关加拿大高中最后一年的故事,同上一本书不同,这本新作更具故事性和观点性,希望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估低龄留学的价值和影响。

故事很多,上回讲了小儿子带回大学申请密码,今天,在大学正式申请之前,跟大家讲一下我家三个孩子的事。

三个孩子:二个私校、一个公校,最后一年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我家三个孩子,二个私校、一个公校,最后一年都是忙着大学申请的事情。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使我对于私校与公校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因为两种体制不同,我感觉到,学校在申请大学资源、一对一指导、课程灵活安排、毕业生管理上,公校与私校都各有特色。

能够提前了解不同学校环境,对孩子升学的影响,更有利于家长有智慧地参与其中。毕竟,孩子最后一年的故事,父母也担当相当重要角色的。

在孩子的毕业季,公校与私校的配合方面到底有什么不同?听我慢慢道来。

私校、公校安排,只是因为需要,并非什么“女孩贵养”、“男孩穷养”

中学就在加拿大,我家两个女儿读的是贵族私立学校,小儿子读的是普通公立学校,这种安排,并非圈中朋友所传的,我和太太是曾经风行一时的“女孩贵养”、“男孩穷养”理论的实践者。

厚此薄彼,重男轻女,不是我们的风格。只是当年实际情况,也有必要做些交待。

我们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移民加拿大的,经过了酸甜苦辣四年移民生活后,我们终于在加拿大站住脚。

由于骨子里的不甘寂寞,在打工的陈老板Kimble支持下,我回中国创业,一呆就是20年。我在加拿大打工的故事,收录在《加拿大打工宝典》一书(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另一本《回中国创业》((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记录了我在中国的创业历程。

那时,三个孩子随我们在国内上学。大女儿在念完高一之后,希望返回加拿大完成高中学业,经过一番考察、比较,最后她被BC省维多利亚岛上女子学校录取了。择校,真的是考验家长的智慧。

家长提早规划,孩子有备而来。当初,把大女儿送入这所贵族学校,主要是因为它满足我们最大的要求。因为我和太太仍身处中国,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

该校可以寄宿,半封闭式管理,学校规模小,以本地学生为主,高年级才有按区域比例招收寄宿国际生,这一切都利于女儿尽快适应和专心读书。

大女儿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套学习方法,用了半年的时间去适应去转变,进入12年级,就冲刺去为申请大学做准备。一年后,二女儿也顺理成章与姐姐为伴,入读9年级。

两个女儿独自在加拿大念中学,我们留守在国内,同不少国内家长一样,我们也经历过担惊受怕的日子,情同身受,所以,现时,我同不少留学生家长沟通时容易产生共呜。完全同理心所致!

小儿子入读加拿大学校,我们没有择校上的纠结。

加拿大公立学校,在我眼中都是差不多的。后来,我们从中国回流加拿大,在多伦多定居下来。在好朋友帮助下,就在我们家附近找到了他现在就读的公立学校。

当送他进去读书后才知道在当地口碑不错的名校,这所学校满足我们的需要第一点是离家近,离居所不到100米的距离;第二个是满足了儿子希望进到一所像他在国内学校一样大一点的学校,他希望有一个大的空间,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让他多认识不同的朋友。

选择什么学校是许多留学家庭最为焦虑的事情。

或者,我们对于学校的要求不多、不高标准、不繁锁复杂,做了功课之后,顺其自然。或者,我们觉得认识学校重要,但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注重同孩子关系的建立。

不错,留学,是家庭教育翻开新的篇章,但今天的故事是昨天情节的延续,今天的故事又对明天结局有所暗示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许多朋友对孩子在留学表现不满意,真的要反省,从往日忽略家庭教育那一课开始检讨起……

我不是说风凉话,也不是想炫耀什么,无论选择公校还是私校,父母当然要清楚学校的环境:孩子正处于成长期,成长中的孩子如同树苗,土壤十分重要。如果我们无法预测土壤的好坏、优劣、冷温、酸碱,那就先把树苗培养强壮些,再做移植工程。

留学的孩子是否成功,同一直以来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家庭教育,我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我对自己三个孩子有信心是因为在留学规划之前,家庭教育己经打好了根基。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荐你阅读我写的两本书:《海归博士家庭教科书》和《爸爸,你可以不一样》(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

书的封面,是孩子们的大作

私校、公校之分,我脑海里的图画是:游泳池和海滩、私房菜和大众食堂

知识就是海洋。

私校,以大学尤其标榜名牌大学为培养目标的私校,单轨制直通车式的精英教育,从艺术、体育、音乐、俱乐部等配套,似乎是精心设计的室内游道比赛。

公校,以就业和升学双轨制的公民教育,学生在众多的实用和学术课程里,如同在大海要先学会游泳才能生存。

知识是食粮。

私校,如同私房菜,各具特色,各有所值。

公校,是大众化食堂,标准化出品。

我们都有名校情结,但这在私校和公校有不同体现。

我两个女儿就读的学校算是名校,超过100年,百年的沉淀,积累的历史价值。我儿子就读的公校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也算是有点名气吧。

细说公校之名校

因为来留学的大都是选择公立学校,我讲一下所谓的公校的名校。

近年来,到大多伦多读中学的,大都涌入北面的约克区学校。不可否认,以省考的排名作为依据,可以作为一个参数,但并不能作为唯一名校与否的标志。

现在的现状是,国内家长只盯着几所排名靠前的中学,一窝蜂申请,供少于求,人为制造紧张,不少国内学生尤其学霸,发现进去后ESL班是清一色的清华班。

能读书的集中一块,在国内很容易因为升学率造就一些名校,但加拿大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大众食堂在加拿大最典型的是快餐连锁店,标准的管理。

店长(校长)管理能力再强,也是三、四年一换。小儿子学校校长很负责任,每周我们都会收到学校的邮件,有时,我们晚饭后散步到学校大门,还会看到校长的车在学校,我想她应该是全校最后一个离校的。

认识她三年,调到另一所中学,新来的校长似乎不那么勤快,这发邮件给家长的频率可见。服务员(老师),无须择优上岗,没有评级。顾客(学生)就近入学。

可以说,学校所处社区的家庭决定学校里生源的素质。为什么会出现在华人圈子里出现孟母三迁,因为新移民住下来之后,才发现这个学区的生源并不是很如意,马上搬到另一个更好的学区。

读公校和读私校的孩子,最后的一年有什么不同呢?

“一国两制”,我家三个孩子经历了两所不同教育体系,到了毕业生阶段,我观察到两类学校有三大差别:

1 / 大学资讯私校更丰富,大学也更重视私校

每年申请季,应各学校邀请,大学招生部门都会去不同类别学校做推介,相对于公校,私校学生对大学兴趣,或者说,入读大学的比例更高一些,所以,大学对私校,尤其是贵族私校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高。安省的私校更会安排校巴,送学生去参加每年九月份在多伦多市区举办的大学展。

我的两个女儿所在BC省虽然没有举办大学展,但她们学校每年会联同附近另一所男校举办小型大学展。东部大学如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都会派员参与,亲自讲解和解答学生问题。

2 / 私校更重视学生升学铺导,会投入更大精力。

私校通常会一对一指导学生有关大学申请的具体事项。

公校通常是在学校礼堂,类似国内开大会的形式,由负责老师统一讲解,个别学生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才会有老师个别指导。在公校,通常一个辅导老师要负责上百名学生,需要任何辅导和帮助都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3 / 12年级学生的特殊待遇,公校与私校各不相同。

女儿就读的私校对于12年级的毕业生,待遇很高,比如安排单间宿舍,使学生可以更专心学习;晚上可以申请延时关灯,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可以完成学业和其他作品准备;还会安排孩子参加个人或团体专业竞赛,以更好的成绩申请理想的大学。

公校也会开放同样的机会,但不会为某一个学生特别的去“开小灶”,这也许是公平的原则,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去主动搜索、了解或者求助老师!

4 / 私校毕业典礼“高大上”,公校场面隆重,但衣着随和。

我参加过两个女儿的毕业典礼,极其盛大、庄重,全部西装革履。

孩子们首先要穿戴传统的毕业礼服逐一上台从校长手里接受毕业证书。主礼老师逐一读出毕业生留言,介绍毕业生的升读大学和专业。

晚上,还会给孩子安排有丰富多彩毕业晚宴和晚会节目,作为高中生活的完美收关,给孩子们留下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墨迹晕染分割线
朱博士有话说

陪伴与看护小留学生们,是我这几年做得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无助,到后来的乐观自信;虽然经历了成长的痛,但收获也是满满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我真心为孩子们高兴,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201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留学的书—-《中学就去加拿大–我将两个女儿送入加拿大名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之后又相继出版了《轻松留学加拿大》(华文出版社,2015年版) 和《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年版),通过这3本书,我都是在分享关于留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第一年的故事,希望藉此,令孩子们在留学之初,就能够有备而来,顺利开启留学生活。

第一年,对于很多低龄留学生而言,是充满了挑战、迷茫、泪水、孤独、奋斗和适应的一年。
转瞬之间,眼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就走到了中学最后一年。

无论你是从9年级,也就是加国的高一读起,就像我家的老二和老三;或是插班读10或11年级,象我家老大一样,最后都是要全力冲刺,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

留学是一场追梦之旅,但更像是一场赛跑,有的选手是参加4.2公里全马,有的是参加5000米长跑,也有的是参加400米短跑,但一旦进入赛场,最后都一定要冲刺终点。

我们的目标不一定是夺冠,但一定要认真完成比赛,享受这一场竞技带来的快乐、收获与成长。

加拿大高中12年级是非常关键的冲刺阶段,所以,我刚刚完成《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交给童趣出版社 (预计2018年初同读者见面),但我意犹未尽,又提起笔来动手写,在这高中最后一年,我们是如何指导身边的小留学生们走进加拿大大学的。

同《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不同,这本新作更具故事性和观点性,希望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估低龄留学的价值和影响。

故事很多,我会慢慢讲给大家听。

预告篇:大学申请,我和朱老师三次“约会”

中学就去加拿大:我们将身边的孩子们送入加拿大大学

11163
陪伴与看护小留学生们,是我这几年做得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无助,到后来的乐观自信;虽然经历了成长的痛,但收获也是满满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我真心为孩子们高兴,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

201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有关留学的书—-《中学就去加拿大–我将两个女儿送入加拿大名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之后又相继出版了《轻松留学加拿大》(华文出版社,2015年版) 和《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年版),通过这3本书,我都是在分享关于留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第一年的故事,希望藉此,令孩子们在留学之初,就能够有备而来,顺利开启留学生活。

​第一年,对于很多低龄留学生而言,是充满了挑战、迷茫、泪水、孤独、奋斗和适应的一年。

转瞬之间,眼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就走到了中学最后一年。

无论你是从9年级,也就是加国的高一读起,就像我家的老二和老三;或是插班读10或11年级,最后都是要全力冲刺,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

留学是一场追梦之旅,但更像是一场赛跑,有的选手是参加4.2公里全马,有的是参加5000米长跑,也有的是参加400米短跑,但一旦进入赛场,最后都一定要冲刺终点。

我们的目标不一定是夺冠,但一定要认真完成比赛,享受这一场竞技带来的快乐、收获与成长。

加拿大高中12年级是非常关键的冲刺阶段,所以,我刚刚完成《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交给童趣出版社 (预计2018年初同读者见面),但我意犹未尽,又提起笔来动手写,在这高中最后一年,我们是如何指导身边的小留学生们走进加拿大大学的。

同《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不同,这本新作更具故事性和观点性,希望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估低龄留学的价值和影响。

故事很多,我就先从身边小儿子的切身经历开始吧。

最后一年的故事,从儿子带回来的一封信讲起

一天,小儿子承恩(Doanld)放学回来,告诉我,他从学校学生服务中心领取了一封信,这是一封安省大学申请中心(OUAC)给每一位打算申请本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发出的信函。信中除了大学申请中心登录临时密码外,还有学生所在学校、学生证件号码,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Donald把信交给我,他用手机拍照留存登陆密码。
现在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代替人脑去记住了很多东西。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他,立即将临时密码改成自己知道的密码。

提醒:密码很重要,自己要保管好,最好不要泄露给其他人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同学把大学申请中心发密码信乱放,其他人知道了,其中一个同学做出恶作剧,冒用密码登陆上去,将同学申请的大学专业动了手脚,乱作修改。幸好,那个学生发现得早,修改密码,才没有误了大事。

一个小小的密码,会影响到一个中学生的前途。因为你会透过大学申请中心去填报专业和大学,或者做出修改等等。直到你被大学录取之前,登陆密码都是有效期的。

Donald答应我,他会妥善保管申请密码的。

一封密码信值得我感叹,因为大学申请的关键阶段开始了。

早在一年前,我指导儿子浏览过加拿大主要大学的官方网页,开始搜集相关资料。进入九月份,提醒他上各大学官网,了解最新资讯。不过,这些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现在,大学申请密码在手,真正的申请实操开始啦!

儿子筛选专业,选择大学,实在不用我瞎操心

小儿子独立性很强,筛选专业,选择大学,实在不用我操心。

每年,九月份我都会去多伦多展览中心参加安省大学展。这是本地教师界一年一次盛事,所有安省21所大学都设有展台展示各自实力。

不过,大学展现场是因为人太多了,儿子和他的同学似乎也不太愿意去“凑热闹”。我在现场也观察到,排了半个小时学生问的问题几分钟就给你讲完,大都数的问题在学校网站上可以找到答案的。参观者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两手空空的去了,拎着一大包的大学专业宣传的资料回来。

1安省大学资讯中心(Einfo)–儿子的得力助手

儿子会主动去安省大学资讯中心(Einfo)查找答案,所有的资料更加方便、快捷的全面查寻,毕竟这上面的信息是已经整合了所有安省大学,并且通过人工智能分配好专业、大学。

正是在大学资源中心网,他看到瑞尔森大学对申请者英语要求有所不同。一直以来,在加拿大接受了4年教育,即使是ESL学生也不用雅思、托福之类英语水平测试成绩。但Donald发现这个4年计算是自然年(Calendar Year, 即1月1日)并非我们认为学术年(Academic Year,9月1日)。大学对他询问邮件作肯定的回复。他略作准备,考了个雅思8分回来!

2儿子最重视的是参观大学开放日

我曾经在儿子11年级时和他一起也参加了校园游。12年级,他自己去了,位于多伦多市区内多伦多大学、安大略艺术大学和瑞尔森大学。

安大略艺术大学专门有一天是个人作品指导日(Nation Profile Day)由大学教授坐镇,对拟提交作品给予指导意见。Donald那天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伍,把他申请设计专业准备的所有作品请教授指导。回到家里,他说,这样的校园游有很大的收获。

中学最后一年,对很多孩子来说第一次学会选择自己人生的第一年,将来道路如何走,那就需要现在对自己负起责任,如何负起责任就需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学业的选择去明白人生进入另一个阶段。

3大学申请阶段,倾听他人意见十分重要

儿子经常和学校老师沟通,得到很大的启发。

他和升学指导老师关系非常好,每次去开家长会,我遇到升学指导老师时,他都会跟我说,你不用担心你儿子的,他跟我聊过很多,他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同样的,我也也不用去担心他在分数和科目方面,因为孩子在11年级开始的成绩已经让我很放心了,而且文理科平衡,他既可以申请理科工程专业,也可以申请文科的设计或新传媒等专业。

学业规划,我们提前做好了

学业规划并不是到了最后一年才去做。学习指导,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同样重要。《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的序言中,有记录我们陪伴小儿子来读9年级的故事。

这里插一个题外话。

前不久网上一位家长说,“我给一个学生开家长会,之前听了该校老师关于今年申请大学的讲解,其中说到他们今年不会向OUAC(安省大学申请中心)递送学生们12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成绩了,但会于明年二月初递送12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这意味着孩子们通过OUAC报考大学时,他们的11年级成绩变得更重要,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孩子12年级上的期中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补救,只要12年级上的期末成绩理想就行。”消息一出来,网上议论纷纷。

在我的新作《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一书里有整理了一份学校上传毕业生成绩的时间表。所以,家长打电话来求证。学校上传申请者成绩做法各有不同,无可厚非。

家长们不要忘记,加拿大大学时预录取,所以11年级的成绩就成为了大学预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我一直都很强调11-12年级的一体化。我儿子在11年级成绩好的他就会在12年级继续选修,这样成绩就会很稳定。

另外,儿子兴趣也很广泛,周末坐两小时的车去学美术,他非常明白自己喜欢和适合什么,虽然他数学很好但他没兴趣做会计和纯数字的商业行业,他感兴趣更多的是新鲜的、有潮流的内容;他也早早的准备好自己的简历,义工时间也大概接近200多小时。

我曾经跟他聊到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的话题,我就感觉到已经可以放心他的选择。他不会太看重学校的名气,而是看重专业的大方向。

关于大学和专业,我们的看法非常一致

记得近期我们有一次饭后交流。他觉得去大学可以读设计也可以工程专业,他可以学虚拟一点的专业,也可以读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他而言,大学只是发掘兴趣和培养特长,而不是为了就业做考虑。

其实,我一直鼓吹,大学,只是一种学习体验,并非是技能训练。大学,并不意味着你现在学专业知识,将来毕业了必定从事大学专业所传授的工作。学一行做一行,并非是普通真理。

一位移民过来人看今天的小留学生

10266
越来越多小留学生在加拿大中学读书,文化代沟、语言障碍、政治见解、不同经历……容易造成留学生在校园里同本地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鉴于此,朱博士邀请几位嘉宾做了分享讲座。以下讲座是王平老师的分享。

一、移民与留学生,面对新环境,遇到的挑战,差异不大
(王平,亲子专家,出师福建师大,十年前迁徙多伦多,立志毕生用尽所长,灌注培养下一代卓越人生。)

上一期两位嘉宾已经从专家角度及大学留学生的角度和大家做了精彩的分享,我个人认为我们重点不应该局限留学生的角度,其实他们遇到的问题在新移民融入/二代华人成长经历方面都有共性。

所以今天我将站在一个老移民/二代华人的父母及homestay高中生监护人的角度来参与今天的讨论。

十多年前刚移民的时候,很多人和我一样面临生存挑战,无法给与孩子足够的关注,加上自身语言的能力的欠缺,很多人选择居住在新移民服务便利及华人聚集的区域以获得暂时的安逸,而我在移民之前长期负责公司的欧美业务,深知语言和文化差异对融入新的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移民之初我们就选择定居在最多伦多的Queen St West,并且我还到THE BAY的商场做了两个月义工,去DOMINOS PIZZA做送餐司机及store manager一年半,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语言及融入环境,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两年后我接受一个offer负责一家国内公司北美业务,短期内快速解决了公司在当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被派往BESTBUY美国总部负责对BESTBUY的onsite support,短短两个月时间取得BESTBUY总部的完全信任,这一切都源于之前两年零距离接触北美文化打下的基础。

两年后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归零回到多伦多,但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层次理解加拿大及北美多元文化的内涵,为我后续在培养孩子兼容东西方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家大女儿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女大山,不仅英文出类拔萃(4年级开始作文就被每个年级的英文老师留下做范文),而且中文至今保持加拿大汉语考试6级证书最年幼持有者的记录(不满11周岁就通过最高级6级证书考试),前年被国家汉办选中前往北京西安参加欧美国家汉语夏令营,这些经历让孩子对加拿大及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深的见解,而这种能力未来无论在加拿大或在中国都是属于稀缺资源。

不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遇到过一些校园欺凌/老师的偏见等问题,不过都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及家长的积极参与而得到圆满解决了。而这个过程的心得主要是遇事的时候换位思考及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而教育孩子的情绪管理方面我们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改善的。

二、如何面对文化、教师、等等冲突,我对低龄留学生的建议
(嘉宾在上一周已经从专业角度及自身经历做了详细的建议分析了,)今天我主要对于目前留学生低龄化而产生的大量的未成年留学生常见问题进行以下补充:

1、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
很多家长单纯认为留学准备基本上就是提高英文水平,其实相对于提高英文能力,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管理,而这部分能力在目前看到的小留学生群体当中都普遍存在严重准备不足。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通常通过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在时间管理及情绪管理方面则更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在这方面博士及很多群里的热心专家人士无私长期系统的帮助家长们,这份付出相当不易,向他们致敬。在今天讨论的这个案例方面,情绪管理就出现了问题,而这个方面在小留学生身上因为心智不成熟而产生的问题更严重。所以建议博士及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后续做专项系列辅导以帮助留学生家长特别是未成年人留学生家长,以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2、监护的选择,给孩子更多家的感觉
目前多数小留学生并没有父母陪读,在监护方面面临的挑战很大,私立学校的住校小留学生,他们的作息和安全都有很严格的管理规定,而这方面公立学校的监护人(特别是教育局指定的监护人)除了一些文件签署及例行的学校沟通外,并没有其它义务。在监护方面公正的说私立学校明显更加尽责的多了(当然费用也相应高一些),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且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小留学生,选择口碑好的私立学校相对未尝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3、时常提醒孩子要尽量避免中国留学生抱团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别说孩子,就是我们移民之初都时常面临的问题,即使是现在,华人还是喜欢集中聚居在几个市镇的几个社区,但是必须客观的说对于孩子成长特别是小留学生融入,留学生抱团一方面会阻碍信息吸收、局限社交层次高度,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自我孤立。我在与周边的老外邻居一起,通过一些传统的文化交流,比如邀请邻居的老外孩子到我家包水饺,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去老外家做蛋糕甜品等,促进文化交流及提升孩子社交的自信,避免抱团影响孩子的文化融入进程。

4、加强对一些紧急情况应对的处理的教育
私立学校通常这方面对留学生都有比较完善的资源及联络机制,但是公立学校因为留学生比例并不是主体,通常不会对留学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做特别的支持,所以就需要留学生自身主动了解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式,具体包括一些主要的校内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监护人及紧急联系人联络方式等等,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获得及时的帮助。我家留学生之前遇到体育课意外受伤及上课突然身体不适的时候学校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做了妥善处理。
5、培养孩子的加拿大社交礼仪和风俗习惯常识以及一些普法教育
国内和加拿大当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冲突的,这方面博士的很多专著都有详细的介绍,建议家长们通过阅读及相互交流就可以消化很多日常留学生活中遇到的文化习俗冲突问题。另外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的普及也相当重要。这些生活常识及法律常识加拿大本地长大的孩子在日常学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得到长期的熏陶了,但国际留学生却是需要恶补,但是公立学校以本地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主导,留学生这部分的教育主要靠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这部分的教育远未达到要求。
6、在这些常识充分消化以后,要多创造机会实践并逐步变成一种励孩子多走出去
留学生初来乍到,因为文化背景及语言的原因,在融入环境最初肯定会感到艰难及挫折感,这时候很需要走出去把吸收的道德生活信息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小留学生可以通过义工活动,学校俱乐部,当地流行的社交工具如snapchat,INS等拓展健康社交及提升学习效率。

三、朱博士感悟
移民会面对生存的压力,小留学生也面对学业上的生存压力; 移民面对的语言的问题,小留学生也同样面对语言问题;移民面对找工作和跟同事相处的问题,同样的,小留学生也面对如何和同学、老师相处……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遇之后肯定会有冲击!然后再慢慢融合。

我们都已自己的文化为好的,我又是学历史专业,所以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就特别浓厚!我们两千多年的文化从没有中断过,哪怕曾经有一些外族的统治,但是根上的文化一直传承下来,如同参天大树般。当你把在这个参天大树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送到另一个环境去,比如北美,而北美本身就是移民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我是客家人,客家有一个围村,它的原意就是保护和传承,一代一代繁衍,而北美文化没有围村的概念,这边所有的文化敞开,就像大学没有围墙一样的开放。相对于外国人到中国,我们留学生在加拿大的适应,相对容易些。

如何从不同文化的冲突中进一步走向融合,华人、华侨同样面临的困扰,但是今天他们能够一代、一代地生活着,背后有许多见证的故事。所以,今天,我们有幸听到王平老师的分享,谢谢他无私奉献!

留学,冲突的开始!

10158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加拿大念中学,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入读加拿大大学。我相信,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来加拿大留学,是想替下一代选择一种较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环境有原因

说实话,加拿大中学教育相对而言,真的宽松、自由。因为它跟这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国情有关。

加拿大地大物博人口少。它的地域比中国大,但人口却比中国少,全国人口只有3,600万左右。我的故乡广东省,人口就超过一亿,是加国人口的三倍。教育,离不开社会背景。人少,竞争不那么激烈,加上国家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教育上投入一直居于世界发达国家前列。加拿大是联邦制,教育归各省负责。以我所居住的安大略省为例,每年省政府在教育上拨款,大约占财政支出25%。我在多伦多有居所,每年要交地税,税单上特别列出,有多少款项属于教育税款的。加国政府把教育投入置于公共支出的优先领域,这一点,有别于咱们国内,国情不同。

加拿大重视教育规划。中学基础教育实行“两条脚走路”:毕业,升学或者就业。加国人口老化,社会需要大量劳动生力军。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高中12年级毕业班,与他/她合照毕业像的本地同学,可能一半是选择毕业后到社会就业,或者读二年大专再找工作的。

所以,没有升学压力,课程可自由选择,读书自然会轻松些。

加拿大立国只有150年,是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早期移民来自欧洲,所以加拿大教育观念基本上沿袭英伦传统。其中,在中学阶段的体现,就是教育双导向(Pathway),毕业后两种出路。与此相配合的中学教学内容分为应用型知识和学术型知识。综合来看,这是一种通识、通才教育,或者称之为素质、人文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你只要围绕着应试学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专注其知识,训练熟习。加国中学注重体育、文艺、人文教育,主张有创意的批判性思维、良好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所以,刚从国内来的同学,会在选课时不理解加拿大中学教育的理念,似乎学分制下的加国中学,不分主科、副科。他们甚至互相之间开玩笑说,来这里上中学,有点儿是在上技校、体校、艺校,再加一些大学预科专业讲究。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才明白,这是加拿大中学教育特色。

所以,,学分制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你去学习,专长得以培养,考试压力也相对减少些。

求学,不是件轻松的事

轻松的表面其实内里充满着挑战,因为,求学,在哪里学都要付出代付的,读书,在哪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你年幼的孩子,在异国他乡、另一种教育体制下的求学,其压力不亚于“中考”和“高考”。

加拿大没有高考,中学选什么课,决定大学读什么专业;大学录取由学生一贯表现决定而非一考定终生。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校园文化等等,留学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教育,是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西方文化价值观崇尚独立、民主和自由,这些价值观,一直在主导着加拿大的教育的理念。从小父母培养孩子自立自主,学校教导学生独立思维和团队合作,老师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来陪读的家长会发现,本地的学生比起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

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学生和家长,各尽其责,多方互动。加拿大老师常常提醒我们,学校传授知识场所,不会包揽家庭教育的责任,教师只是一种职业,不会追着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成长。即便是毕业班,学校也不会象中国高中那样“保驾护航”。从全民高度尊师重教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来到相对平等师生关系、相等平和学习氛围的加拿大中学,你的孩子体验会是不一样的。

以我自己为例子,我有三个孩子。他们在中国长大,在加拿大完成中学。在加拿大,三个孩子分别入读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如同我们现在多伦多监护人团队所照顾的小留学生那样,三姐弟他们经历过语言上障碍、文化上代沟、交友的困难、与老师互动的困难、没有刷题、没有补习班……等等。

我们大人也不例外,也曾经历与现时的众多留守家长、陪读父母那样的心焦、焦虑、矛盾、后悔、困扰,有一段时间,老是担惊受怕,度日如年。这些故事,你可以在我写的《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一书中看到。

留学,冲突的开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东方走进西方,小留学生在加拿大中学读书,文化代沟、语言障碍、政治见解、不同经历……容易造成留学生在校园里同本地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中加教育制度不同、教育理念不一、教育内容有别、教育方法存异……留学生需要一年半截的适应。

小留学生多是千禧独生儿,在父母身边时,“读书挂帅”,人情世故,接人待物等社会生存之功课还未来得及速成,勿忙地进驻异城陌生的寄宿家庭,频繁更换寄宿家庭,甚至被劝退、赶出寄宿家庭,时有发现。

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为人父母的我们,在面对“青春期”与“留学期”交集、留学亲子带来焦虑等家庭教育新挑战同时,也是时候了解和明白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的前因后果,以便给你身在异国他乡的未成年的孩子,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两个背景

1、《文明的冲突》,我曾经读过一本名著

它是上个世纪末,由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写的。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于我们明白文化的冲突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的孩子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制造麻烦的。但不可否认,我们本身的文化铬印对于即便是多元文化的加拿大也是一种冲击的。

2,“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我一直感兴趣的研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用“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这个专有名词,来描述这种心理反应现象。他说:“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

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 开始会感到异国情调的新鲜、刺激、做什么都有激情。但是,这段兴奋期过后,一般都会进入文化休克期。

留学生与“文化休克”。留学新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环境的改变。一个人在全新环境下容易出现造压力和焦虑,如同一个人远足或登山时,没有充分的准备容易出现缺氧缺水供血不足的短暂“休克”。

“文明冲突”也罢,“文化休克”也罢,“教育代沟”也罢,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调适。做父母的,群策群力,帮助孩子尽快从休克醒过来,尽快跨过代沟,进入适应期。

全新系列话题预告

越来越多小留学生在加拿大中学读书,文化代沟、语言障碍、政治见解、不同经历……容易造成留学生在校园里同本地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刚刚发生事件大家都在热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周末一起聊聊这个敏感的话题

为什么加拿大没有教师节?

9162
上周日(9月10日),中国的教师节,我收到家长、学生们的祝福。有留学生问:为什么加拿大没有教师节?我想,原因有二:1、没有现实需要,2、没有文化传统。不过,从学生发问中也带出我了的思考:从教师一职,可以看出加中中学教育差异。当然,作为留学家长你该如何同你孩子就读的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是本文的重点。

我有幸作为中国教师节诞生的见证人,非常理解当年,我的母校之一:暨南大学,一班热血青年(当中在我的好友朱川同学),骑自行车去北京呼吁全社会重视教育和教师的义举。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刚恢复高考,但当年教师的地位(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属于社会阶层里的“下九流”,又名“臭老九”。于是,后来国家立法,有了“教育法”;立例,有了“教师节”。

今天的留学生父母,大多是70或80后,或许对这段历史还有些印象吧,他们的孩子,现在的小留学生们,对于上个世纪的事有陌生感,也缺乏认同感。
因为,最重要的是,中国老师地位,今非昔比!

虽然,今天纪念教师节没在当年我在大学做老师时的迫切感,但不要忘记,“尊师重教”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意思的是,我在做学生时,分别在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不同阶段,专程去山东曲孚,探访过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夫子是对老师一种尊称,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即教师的模范,皆因他给教师一职,立下了标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中华文化传统里,教师地位之崇高,有其深厚的根源,后来的教师节也算是对历史一个呼应。

问题来了。
在中国,不少学校都会在墙壁上挂上老师们的照片,并特别会注明那些省级、市级或区级的优秀老师,但在加拿大很少看到这种广告式的张贴。

在加拿大,教师,这个职业,似乎没有被高举到那么神圣的位置。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职业也就没有必要分高低贵贬。何况,加拿大中学教师的收入却是不错。如果教龄超过15年,时薪90到100加元,在世界教师薪水收入中排名第四位,比美国中学老师还高。
家长们在学校见到的教学老师,他们也是从教育局派来的,工资不是由学校发而是由教育局发的。同中国的老师不同,他们不一定在一所学校教书到退休为止,会在教育局属下学校流动。还有一点,老师虽然受雇于教育局,分派不同学校上课,但他们也会隶属一个自己的工会。一旦利益受损,教师工会,为教师维护利益。教师罢工、罢教,时有发生的事,不及为奇。

所以,教师节,在加拿大没有纪念的理由!

老师是一种职业,强调职业操守。通常,上第一堂课,加拿大老师会负责任地告诉你他/她对该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参阅上一篇公众号的文章)
开学一段时间后的老师、家长见面会,老师也会向你展示学生进展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我接触过一些老师会将自己上课的内容录成视频放在学校网站或老师个人网页上,方便那些缺课浏览或者那些堂上听不明白的学生翻看。偶尔,我们也会收到有些老师打来电话,询问我们所照顾的学生当天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课堂上,是不是病了?有些负责任老师也会主动问我们反应学生在堂上没有认真听课的情况。

问题又来了
在国内,学生与任教老师的关系,尤其是教毕业班的老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非常容易理解的,是一种互动关系。

不过,在加拿大的中学里面,辅导老师更象个指挥官,根据学生未来的去向,帮助做一些规划,然后学生拿着这样一张蓝图,再和任课老师做互动,去共同搭建孩子通往大学的通道。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生、老师、家长,三方互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我们不能把家庭教育的内容和责任推卸给学校教育,在中国不可能的事,在加拿大同样也行不通的。
一位在加拿大公校任教多年的Alice曾经跟我说过,加拿大老师对留学生学生的要求和留学生家长的期待。当中,你可以理解到两地老师的不一样。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1,、准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这个她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上课表现好坏、学习成绩优劣是另一回事;
2,作业须按时、按量完成,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讨老师欢心;
3、参与课堂上讨论,多与同学交流。她提醒少年留学生改变国内填鸭式等待被人喂食的习惯,主动参与,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打分除了出勤分外还有表现分、合作分的;
4、学会对自己负责,老师不是保姆。她又提醒留学生,这里老师不会督促你干这做那,象中国老师那样(有一个孩子做好作业忘记交,第二再补交,老师拒绝接受,孩子少了一次学习成绩。);
5、随时可以请教老师,直接同老师沟通的学生最受老师欢迎。
老师对家长的期待
1、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给学校“扔下不管”;
2、学校是传授知识场所,孩子的习惯培养、价值观形成还是靠父母;
3、老师乐于与家长定期沟通,不要出现问题才临时临急报佛脚。

有一年,我陪女儿入读中学校长在中国走访留学家庭。在开家长会的间隙,我问过校长三人:“你们对中国家长的印象怎么样?”校长说,第一,她觉得中国的家长跟加拿大家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总会把最好的给孩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是,是最好的;第二,他们很紧张孩子的学习,总希望学校留下大量的作业给孩子,老是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他们老是觉得孩子太放松了,没什么事情做,好像是在浪费时间。“我这样自己分析,其实他们也是一种很懒的做法,希望学校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了,家长就不用管了。”第三,中国的家长很希望学校就像保姆一样,帮他们去照看好孩子,所以他们对于学校严格的寄宿纪律觉得是好的,其中有一个家长说好,越严越好,因为你要帮我们管好这些孩子。“这让我觉得有很大的责任,这个大家庭里面,我就是代替他们做家长管教孩子,做保姆照顾孩子,做老师培养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位陪读家长,不到半年,已经观察到:
来到加拿大读高中的孩子,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这里的老师不会催着你做任何事情,小到每学期的选课,大到大学专业选择与规划,全靠自己操心,你不去找老师,他们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来主动帮你。是加拿大的老师太无情了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是本地学生已经习惯的方式,只是对于国内的孩子,还需要时间来适应。
加国非常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幼儿园开始,就必须要学会自己收拾东西,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9年级有职业体验课,10年级有Planning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点及职业规划,所以,对于选课及大学专业的选择,很多本地生早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们的逻辑是:这是需要自己规划和决定的事情,如果需要帮助或意见时,才会去找老师,听取老师的建议与想法。所以,对于中国的孩子除了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还要学会求助。
教育,Education,就是说学会怎样去学习,因为未来不明朗,你现在所学的东西可能过几年不一定用得上,所以学习就是学会怎么样去学,但中国有这样的限制,中国是考试教育,即学习是学会怎么样去考试,可能真的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们有很大的区别了。在加拿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如何实现教育中开启智慧,训练求知能力,培养学习习惯,有别于中国的理念和做法。
例如,加拿大的教育是要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在课堂里,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中心,老师则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如果老师“说”得太多、“做”得太多,那都是不受欢迎的。学生期望做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活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两人活动等,他们可以尽情地“说话”,尽情地“动手”。学生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问难。这意味着老师肚子里要有满满一桶水,才不至于处于尴尬的境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极具责任心,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方法指导、小组活动的具体要求及其评估方式,都要一一过问,并给予全面指导。
这些年,我同不少加拿大学中老师打过交道,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这里的老师不会称学生“同学们”而是称为“伙计”或“朋友”,更多情况下直呼其名。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关系。老师不是课堂上的“主人”或“主角”,维持课堂纪律之余,还要求学生“听我讲”、“不要讲话,”、“留意背熟这些重点”等在国内我们常听到老师向学生大声强调的声音。
有人说,中国在课堂上使用的是传统学习方法,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学生是否掌握课本内容为重点,老师传播信息,学生接收信息,单向单行的学习模式。加拿大中学教育在过去的20多年来,完善形成了一种探索式教育摸式。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将课堂上学习内容视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这样,学生变为中心,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服务者。或者说,是知识的传递者,课堂上的引导者。

最大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跟学校老师沟通?
新生入学时,学校都会给学生发一本学校手册(Agenda),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联系方式,部门电话、电子邮箱号码等等,等等。远在彼岸的你可以同学校保持联络沟的。
1,参加课程说明会,帮助你了解学校开设什么课程
翻开安省教育厅公布的《安省高中9一12年级课程介绍》,你会发现近300门课程适合9-12年级学生选修的。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丰富教师资源对于加拿大本地学生和家长是一种挑战。我儿子就读的学校专门举办高中课程说明会,我在欣赏三个校长精彩表演之余,对中学主要类别的课程也有了印象。
2,参加学校委员会每月会议,有助于了解学校主要动向和安排
开学后一周,收到校长发来电邮,被应邀参加学校委员会(School Council Meeting) 每月例会。
根据规定,公立学校都设立一个学校委员会,它是由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以及学校所在社区代表等成员组成。公立学校是由政府投资和运营的,这个学校委员会起到监督这个学校运作的作用。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在列席会议时提出的。如果你的提议被接纳,有可能会写入下次会议议事日程,被讨论和表决的。
3,出席家长、老师见面会,表达家长重视孩子学业
加拿大学校的家长、老师一对一见面会,有别于国内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家长、老师见面会的时间各个学校有所不同,每一个老师都会给你5–10分钟的时间,告诉你的孩子情况是怎样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改进。所有的老师都没有任何一句话说你的孩子在班里面表现是第几名,好还是不好,他只是会告诉你,你的孩子在哪方面需要改进。
我参加过多次的加拿大高中家长、老师见面会,可以告诉你我的三大感受:第一,你总会听到表扬声音,那怕孩子成绩强差人意,每个老师都是发出正面肯定评论。加国教育理念是赏识教育,老师以鼓励为主。在老师眼睛里,每个孩子,就像父母看孩子一样, 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尽了力就可以,家长不要有攀比心态。第二,每个任科老师对于孩子了解非常清楚,但时间很仓促,谈话不能很深入。我的感觉就是,你有问题当然要参加,听取老师的意见,你没有问题也可以参加,表示你对孩子学业的重视。但一般见面时间5–10分钟不等,家长们不要有再高期待。第三,见面会上老师会发学生成绩单,但加拿大实施公平教育,学生成绩不会有排名等级的,你不要指望问老师,我的孩子这份成绩是什么的名次。因为在老师眼中,仅用成绩优劣排名方式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是不全面的,还会给成绩差的学生造成无形的伤害。
4,参加上级部门问卷调查,表达你对学校的关心
放暑假前,我收到校长转发来邮件通知,家长可以上教育局网站,参加关于学校风气、学校与家长关系、家长对老师表现等问卷调查。我打开教育局网站链接,逐项选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该问卷中问及作为家长你认为你孩子不喜欢就读学校的十个原因,例如:种族或性别歧视、家庭收入或背景等。问卷用匿名方式进行,不失为家长与教育管理部门沟通的方式。后来,我儿子也告诉我,他们在学校也要填写这份问卷,只不过,问卷内容是针对学生发问的。看来,学校上级部门从多个角度了解学校教职员工的表现。
5,学校邮件收阅并回复致谢,有助于保证沟通畅顺
差不多每周我都会收到学校发来的邮件,这是家长了解学校最新动态的平台。出于尊敬学校老师的辛勤工作,我每次收到邮件阅读完毕,都会回复致谢的。同时,这一小小举动,有助保障日后我们沟通的畅顺。

留学生家长不懂英语,该如何跟老师沟通?
1、懂英语的好办,写封邮件去学校,跟老师谈谈你的想法,加拿大老师喜欢家长高度参与孩子的学习。
2、在当地陪读的即便英语不好也可以去学校跟老师沟通,学校一般会提供翻译帮助的,实在不行,拉上孩子当翻译。
3、英语水平弱些,在国内的家长们,还是要靠你家孩子做拐杖,希望从孩子只言片语里拼凑成清晰图画,当然,你还可以委托别人帮忙。
同加拿大老师沟通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但切记,中外老师角色有差异
在中国我们的家长大都知道如何跟老师沟通,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家长们习惯跟老师有沟通的。学校会通过校讯通、家校本、家长会和家委会等,跟家长联系。不过在中国,通常家长的责任把孩子送上学,其余的事似乎都是交给了学校。中国老师比较权威。
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育手段等诸多不同,加拿大老师角色同中国老师角色不一样。教师只是一份职业,公立学校的教师还有教师工会,你会听到教师罢教、按章工作等消息。这一点,在中国是非夷所思,不可能发生的事。
在加拿大你随时可以约见相关的老师,包括:
1
Home room teacher班主任
2
Student adviser or counselor 学生辅导员、顾问
3
Course teacher任课老师
4
School head or president 校长

“你要告诉你的孩子,不要指望老师记住你,但是你要记住老师的名字,老师有可能会记住但是也有可能记不住,但是你要记住老师的名字,当你讲能老师的名字,老师会觉得很开心的,另外一个因为你是新同学,你希望得到老师的照顾,你记住他的名字多少有些安全感。孩子在学校里面,尤其是新留学生,都希望除了有同学的互相照顾之外,也希望老师去记住他,你先记住老师的名字,老师就慢慢也会记得你的名字。”这是一位西人邻居的分享。告诉孩子记住老师的名字,这个建议很特别,我们通常只是希望老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但是我的邻居却教导她的孩子要记住老师的名字。

——来自一位邻居的分享

进入课室,要知道,课堂规矩和课程要求?

9076
开学后,进入课室,来加拿大读中学的新生,你遇上我前面的文章所讲的:
开学第一天,上课听不懂,或者,选课,没选好,要选的没有,没选的硬给你,甚至,觉得无聊……开学后遇上的困难是这些……,中了枪不要紧,人家的地盘不是你做主了。
但记住:留学,就是留下血泪,学会成长!

1、加拿大高中课堂有Classroom Rules & Expectations

每个老师都会发给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Classroom Rules & Expectations),但形式不一,精神基本上一致的。
今天,我看了一位同学发来的“班规”一共有7条:
1、发言先要举手,
2、老师讲课学生不可随便讲话,
3、电子音乐播放器、电话等不得堂上使用,
4、维护好课堂学习环境,
5、做好上课准备,只可带笔记本、稿纸、文具、电脑移动储存卡等入教室,不准带食物进教室,
6、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7、请在上课前或下课后去洗手间。

多年前,我家小儿子Donald开学日从学校拿回科学课的课堂规则(Classroom Agreement)。
与上面那一份干巴巴的“班规”不同,这是科学老师发的“课堂协议书”,比较人性化一大堆具体要求。例如,在老师先提出他的要求,然后紧接着的空白处由同学填写上自己的具体行动内容。例如第一点,他要求:“进入课室前做好一切准备”,Donald补充具体行动是:“带文具、课本,及时缴交作业”。不但如此,,家长还要跟学生一样,背书签上自己的大名。
我见过一位ESL英语老师制订的班规(The Rules),我大开眼界,他足足写了十多条,满满的两页纸。
主要规矩一一罗列如下:课室限制使用电子产品;饮品食品不允许,嚼过香口香糖绝不能玷贴在桌椅下面,课室保持清洁;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迟到者须得老师批准才准进入教室,无故缺席承担无学分受惩罚等后果;交作业有要求,除了准时还要用文件夹存放妥善放在老师案头;参与课堂互动,不要认为乖乖地安静坐在一角就平安无事;尊敬老师、尊重同学,不得无事生非,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我一边阅读,一边感慨,不得不佩服这个英语老师的细心,例如,学生迟到,进入课室必须要先敲门,待老师看见你并示意后,你才能静悄悄地进入教室。最后,这个老师强调制定这份“班规”的原则:尊重。正如他解释,尊重除了尊敬老师外,还要尊重同学,不要做出取乐别人、嘲笑别人、取笑别人失误。“师者父母也”,这位老师苦口婆心管教孩子,例如递东西给同学而不是扔过去作罢,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先得到认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地球是圆的,地球村里的中外学校规章制度只会因循文化制度、国情不一而变得多姿多彩,没有例外,也不会因为你的自由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民主的存在要有契约、协议的合理土壤。强性的规定还是人性化的规定都是要尊重和遵守的。因为道理是一样的。当然,中国学校是“家长式”的统一管理,加拿大学校是“契约式”的平衡管理。经家长和学生签名的契约式班规,是加拿大高中课堂特色之一。
有一次,一位学生做好作业忘记交,后来补交,老师收了,但没有打分,这位学生发现学习进度表上少了一次成绩,马上找老师。老师微笑道,你忘记了我们的“班规”吗,每迟交一天扣除这次作业分数5%,最多迟交3天,扣除15%。当该课程单元已经完成转向另一个单元,或者堂上即时交的,任何迟交作业我不能接受。我现在作业退还给你,这次作业你是没有成绩的。那个学生有些不服气,跟我诉苦。我看了他那老师课堂规定,提醒他,除了准时交作业以外,这里还说,交作业要直接交到老师手里,放在老师信箱或讲坛上,老师不会接受的。
加拿大老师不是“保姆式保驾护航”,一般不会催你交作业的。
对了,入读教会学校、私立学校,还有校服不同要求。
所以,家长,有必要提醒你们孩子:你了解你入读学校的“校规”和所选课目“班规”吗?

2、上课前,先看明白课程说明表,一个容易忽略的细节

加拿大高中每一门课都会有一份课程说明的。通常这份课程说明会在上课的第一周发给选课学生。
课程说明会告诉学生该课程的内容、上课要求、考核比例、评分标准,等等。如同你参加一项游戏,游戏规则先给你罗列说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所以,课程说明也列有任课老师的姓名,教室号码,学校电话和老师的分机号,电邮地址等联系方式。
学校不仅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签上大名,还要求家长签名,共同监督。

以九年级数学课程说明为例
数学是加拿大高中必修课中的重点课程, 数学课程说明主要内容有:
1、学习用具预备:计算器一个,当然,如果学生没有自己购买计算器考试时学校可以提供;
2、考勤与成绩挂钩:按时上课,迟到旷课须事后父母/监护人须向学校报告及解释理由,即使请假缺课也不能不做作业;
3、交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前直接交到老师手里,迟交作业会按5%至15%的比例扣成绩:
4、成绩考核按四大内容划分:知识/理想、思考/探索、沟通和运用,分别的比例为30%、20%、20、和30%;
5、学习成绩计算方法:平常上课表现,占一学期成绩的70%,期末考试,占学期成绩的30%。

课程说明里面的一个细节
加拿大中学教育由各省负责的,作为加拿大最大教育部门之一的安省教育厅有专门文件,《安省高中9-12年级课程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9 to 12 Program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2000),帮助大家了解高中课程设计的大纲,如何对学生成绩考核测试的。例如其中专门章节“测试、评估和报告”(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Reporting) 文件告诉我们,安省教育厅规定每科目的成绩考核内容要包括四个部分:
Knowledge & Understanding知识和理解,
Thinking & Inquiry思考探索,
Communication沟通交流,
Application/Making Connections联系运用。

为便于大家了解加拿大高中课程设计专家的理念,特摘录一段英语原文:
(The Achievement Chart The achievement chart for each discipline is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policy document for that discipline. The chart provides a reference point for all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o assess and evaluate student achievement.
Each chart is organized into four broad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Thinking/Inquiry,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Making Connections.(The names of the categories differ slightly from one discipline to another, reflecting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s.) The achievement chart also describes the levels of achie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expectations within each category. The descript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level serve as a guide for gathering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nd enable teachers to make consistent judgments about the quality of student work and to provide clear and specific feedback to students and parents.)

这四部分的内容比重按年级和科目而不同
又再以九年级数学课程说明则为例,一般成绩内容考核是:以满分100%为标准,其中细分,有:知识和理解占30%,思考探索占20%,沟通交流占20%,联系运用占30%。期中一份学生报告(STUDENT REPORT) 给学生的,当中的学习分类(Category)列明,你的孩子在数学学习在这四个方面的成绩,会有记录。

明白每门课程权重比例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由于一门课中的四部分内容考核比重不同,当我们在指导孩子时就有所侧重了。
例如,我知道自己的孩子第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因受制于英语水平,他在沟通方面比较吃亏,所以,我要他多花点时间在英语方面,与此同时,要他在发挥自己在中国打好的数学基础,多运用,积极参与提问题及回答问道,并乐于帮助同学,这样,他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我从数学老师发来的学生报告中,清楚地看到我儿子在9年级数学原理这门课中有那些是强项那些是弱项。他在课程的沟通内容部分老师曾经给过他很低分,这个分数甚至低于全班的平均分,但他在知识和运用方面却是较强数学四部分内容总成绩加起来也有92分。
第二,扬长避短制订目标。
我知道,随着他英语水平提高,他有自信,在同老师、同学沟通方面走得更顺畅,而他发挥自己在其他方面例如知识基础和运用等的专长和优势,尽量得分,这样,他的学习全面进步的,成绩也较理想。
第三,对指导其他留学生也有帮助。
从安省教育厅规定每科目的成绩考核四个部分,我明白,为什么去年我有两个新来的学生,英语水平都差不多,同样选修10数学,但因为其中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运用方面的成绩比较好,另一个在思考和沟通方面分数较高,同样选修10数学,结果,前者的得分会比后者高了。
家长们要留意到这一个细节,你对自己孩子的帮助更加到位。

最后,选录Cath同学发来的文字:“我的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不知道说些啥……
老师同学都很友善……ESL班里成群的中国人和走廊各种外国面孔……一天四节课,迷四次路,热情的学哥学姐带路两次,走迷宫一样的找教室[捂脸]〔一条路走了5次都没找到出口在哪〕
看着同学不知道怎么说话…对着新同学的窘迫…一知半解的听老师上课……从开始自信满满全都听得懂到Art上迷迷糊糊只能看周围同学怎么做……religion从茫然到信心大开回答问题……听着天马行空的回答绞尽脑汁却只能想出几个还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恰当……Drama各种玩游戏还学了粤语和persian的1-10数数[机智]课堂时间感觉过的超级快
四堂课对我来说根本不算啥……即使算上午饭时的闲逛〔各种迷路找出口〕也没多长时间,只感觉一下子就下课了哈哈哈哈除了找教室〔要论找教室的乐趣哈哈哈哈〕和语言,其他都还好
我发现我有问题……………
我好像不会怎么跟人交流[捂脸]……不光是因为英语问题…[捂脸] My poor spoken English [捂脸]不知道说些啥好
总之希望明天会更好……

一句话,留学,就是留下血泪,学会成长!

【Cathy留学加拿大】与朱博士对话(三)

9084
朱凡,英文名Frank,加拿大籍华人,历史学博士,出生于广州,后移民加拿大,现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他在留学教育、规划、居住安顿等方面帮助过不少来加拿大读书的中国家庭。他的教育专著《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爸爸,你可以不一样》等出版后,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其《中学就去加拿大—-我将两个女儿送入加拿大名校》、《轻松留学加拿大》和《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分析了多个详实的留学案例,从中提炼了很多从选择出国时间到择校、从监护人的职责到学生选课等等的经验和教训,力求帮助留学家庭提前看到未来3~4年的全貌,帮助孩子不仅能够成功留学,还要留学成功。

凯茜,英文名Cathy,来自中国大陆的高一学生,出国前考入本省重点高中,现就读于约克天主教育局St. Robert Catholic high school十年级 。

写在前面的话:
我在这个秋天,把未满15岁的女儿送到了枫叶国。我的女儿凯茜,是一个非常聪明又很单纯的孩子,她积极向上努力证明自己。此时,我的女儿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内的一所以文科见长的重点高中就读。
面对诸多的亲朋好友的不解,在他们眼里,女儿是已经跨入985院校一支脚的优秀学生,为什么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又最后能读成什么样子?我的内心其实也非常忐忑不安,恐惧、忧愁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让我辗转反侧;直到读了朱博士的《轻松留学加拿大》,托书之名认识了朱博士,且得到了朱博士的很多帮助后,心才略略的安稳下来,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帮助那些和我一样曾经焦虑不安的家长,我会把朱博士与女儿的对话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家长朋友们。本专题配合朱博士与你面对面系列,会更加有助于家长理解。

专题三 妈妈哭晕在厕所,选课全是副科

[Cathy]:朱老师,我发现我选的课全是副科,整个选砸了;我还有一个11年级的小伙伴,他比我还悲剧,现实太骨感,他正考虑回国呢?

[朱博士]:你认为选课砸了,我可以理解?但因为选课选的不好,要回国,怎么回事?

[Cathy]:先说说我吧!我十年级总共选了八门课,看门数还行,与国内差不多,可是您知道吗?我八门课里除了ESL英语D和E之外,只有一门主科,十年级数学,其它都是副科,宗教,科学,历史,drama和艺术。我将来是想学理科,我只想学好语数英化物等等这些的课,我将来又不搞艺术,占用我那么多的时间学表演和艺术,多浪费我的时间啊!

[朱博士]:Cathy ,我先给你科普一下吧!你知道加拿大和中国的高中教育是不同的。加拿大这边没有中国的主课和副科之说;他们这边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也就是说的用两条腿的走路。毕业之后,要么工作要么毕业。这边都是用这样的导向去设计整个高中的通识教育,或者有事人美其名日素质教育。在通识教育里边,自然就没有那么多那种叫做学术性的课程或者说大学精英的这个专门的课程,更多的都是一些很普及的又必须要知道的这种课程,诸如音乐艺术体育,甚至可能是一些生活上的东西。我再告诉你,这里上的体育课,不仅是一种竞技性的东西,更多是一种技能,叫做体育与健康,讲到营养等方面的。
而咱们中国就很明显,因为我们是一条腿走路,所有的同学最后都冲向大学,所有的课程都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面设置学科,高考的课目是主科,高考不考的科目是副科。在加拿大这边,这只是加拿大两条腿当中里边的一条腿,就是我说的很学术性的东西,但是在毕业要求的时候,还是需要有配这种就业课程。类似艺术文艺音乐体育等甚至一些实用的技能性的东西,这是他在整个课程里面设计当中要包含的内容。

[Cathy]:朱老师,我明白了,这就是您之前告诉我的这边的游戏规则。可是我怎么跟我家里人讲呢?他们说我在这边浪费那多么时间,把原本是当成兴趣爱好的副科当成主科学习简直是不务正业!

[朱博士]:中国的家长都会这么说,你这么告诉他们吧!加拿大的教育跟中国的教育真的不大一样,我们不评价他好与不好。但是既然来到这边,要上这个课,就必须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去做。等于你来到加拿大吃西餐,那你说这个西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对的导致你没胃口,对不起,这个没办法,因为他是适合在加拿大人吃西餐的口味。

[Cathy]:好的,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课程呢?

[朱博士]:嗯,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问题。先简单和你说一下,加拿大教育,其实用素质教育来去形容,是不足以的。用通识教育的好像又不够分量,好像又没有学术味道。所以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找到一个什么术语来形容加拿大的教育,我这几天因为有机会见这些的学生的升学指导老师,我很坦率问他们,加拿大的中学教育的怎么样去形容呢?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形容,这就是加拿大教育或者说北美教育。我说不是,因为一讲到中国教育大家马上蹦出一个词来叫做应试教育。也就是说用考试,做为一个的这个评估手段。然后在所有教学内容当中,里面掺杂很多的能够可以给予评估的这样一些学术的课程,因为这个能够看得见能够摸得着能够有一些的原理,能够有一些的技能,能够有一些的这个条条框框对与错。我们就用这种的方法考试,然后把这些科目给整成考试的科目。
老师呢,他是来自印度的,他说我非常明白你所说的,因为在印度,在韩国在中国,我们都是实行这一种的教育的方法,那这种方法的话,对于我们所在那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但是这些的同学把这种习惯带到这边的时候他们肯定的是不会明白的,为什么我们会用另外一套的方法,这套的方法呢,他说,就是一种的叫做批判性思维。
就是要去思考,不给你一个能够看得见能够摸得着这个答案,而是说,你要自己去明白这个课里边为什么会这样的说为什么会这样想?当然学术性很强的这些科目,很容易的,比如说公式里的东西,原理的那些,是很容易的,但是很多的东西都不是这种公式原理的话,那人就变得好像机械那样的迟钝了,所以必须要用另外一些不是非驴就非马,白或者黑那么截然分开的东西,而是有些中间的东西来描述。所以这个时候,就说一些的艺术的东西,美术的东西,音乐的东西。这些,是通过你的这种的批判性去想去学,然后,你就会开始觉得有种不一样的这种知识和学问,在这个训练的过程当中,你也学会了一些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好的习惯。

[Cathy]:朱老师,您还是在和我说中加高中的不同,今天没有时间了,下次我再告诉您我的小伙伴要打道回国的悲摧经历吧!

[朱博士]:好的,你先试着开导一下他吧!不能在加拿大上学却坚持用中国的规则,记住我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那还是那句话,我重复一遍又一遍,来加拿大留学先别想学什么?先学好英语再说!等下次我给你再详细讲讲这边选课的原则吧!你也要学会加拿大的思维,多想想,多问问,其实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吧!

[Cathy]:朱老师,我试着理顺一下,也试着开导一下我的那个悲催的小伙伴,下次汇报给您!谢谢老师,再见!

[朱博士]:再见!

从开学第一天,看中加教育的不同—-顺便讲一下开学之日的八件事

9048
朱博士面对面之开学第一天

盼望着,盼望着,9月5号了,开学第一天终于到了。家长和学生都欣欣然的松了一口气儿,终于要进行来加村上学的仪式了!头天晚上有家长在群里写道,“我激动的小心脏啊,扑通扑通的跳着,陪孩子进行仪式时所要摆的Pose都已经想好了……….,”我叫她,打算!别失望,因为公立学校你进不去!是的,你没听错,从孩子第一天进入学校大门,你就基本上不可能知道学校里边会发生什么事情?家长出入学校要预约。
平复一下你们激动的心情,听我来和你们聊聊这一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吧!

开学第一天会发生什么?开始上课前奏国歌;第一天每节课上七十五分钟;午餐要排队;要遵守课规,最尴尬的是下课后要在迷宫里穿行。你会觉得你上课时完全听不懂,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可是听得懂的就更好。第一天你会学会了每节课你都会做同一个动作,就是介绍你自己从哪里来,你叫什么名字,所以呢,你要想好你的英文名字。你如果不用英文名字的话,那你一定要想好你的中文名字的发音,因为第一天老师他要记住你,同学也要记住你。第一天你会发现你可能找不到课室,然后以至于迟到,第一天放学的时候,当你准备要拿你的书包出来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的密码找不到了,不知道怎样去操作?

开学第一天,失望,没有仪式感!

在饭堂或礼堂里的新生聚会,会看到校长来欢迎。
咦,画风和国内不太一样啊,怎么没进自已的班级?对不起,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同学,没有班主任,你要一切看通知。

01
找到你的储物柜locker
因为你会把书包里边带来的电脑午饭放在里边。特别注意使用密码锁,记住你的密码。关于这点,请看此文最后延伸阅读。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请自己脑补一下场面。

02
拿着time table课程表
或者时间表里边告诉你的第一节课的课室,找到你的homeroom。就是类似于国内的经常做的主要的课室,找到homeroom teacher,第一节课通常都是这个老师负责颁布一些事项。有些学校会说去体育馆集中开会,有一些在学校的礼堂,但总会有一个欢迎新生的形式。请注意九年级才叫做新生,对于其它国际留学生来说,可能是在ESL课堂中会有集中,也有可能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集中,向不同的级别的ESL 的同学介绍学校。
让他们知道在学校里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帮助,也会有懂中文的老师们介绍,假如大家有什么困难需要找谁,在某个地点可以找到哪些帮助。第一天也会有很多学校都专门成立一个新生俱乐部,不管你是九年级还是十年级,反正都是新生,就是把新生们聚在一起,互相的认识和介绍这个学校。

So开学第一天,留学生要注意的找到自己的课室参加这种ESL的聚会,还要知道了谁是你的ESL老师,有问题的就能找到的老师。

03
这里没有开学仪式,只有奏国歌
跟中国开学第一天不一样,这边没有升旗仪式。但是有唱国歌的形式,这点又跟中国不一样。不一定聚在一起听国歌,但每一天学校可能在开课之前,比如说八点半上课,那可能在八点半之后五分钟就会奏国歌。九点上课可能九点钟过五分钟奏国歌。
奏国歌时跟在中国的一样,当你听到现在是奏国歌的时候,就一定要站立起来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也不要讲话。每一天上课之前都会有奏国歌。不管怎么样,虽然可能有些同学觉得很繁琐,为什么天天都要奏国歌?但是,这个是加拿大的文化,从法律上来说我们只能一定要遵守。

04
第一天做为留学生的你们,尤其要留意到学校的广播系统
这边的学校有几种方法集中通知学校发生的事情。第一个是每天早上广播;第二个是学校的学生服务中心的布告板,每个学校都有,在那里会张贴一些东西;第三个是学校的网站里面会有一些的消息。不过通常我发现同学们的都很少关注学校的网站。

05
上课时间变长还要串教室,好辛苦
中国的高中每节课是四十五分钟,那这边每节课都比中国时间长,起码要七十五分钟。最难过的是,这边没有固定的教室,是实行走班制。也就是说,你的不同的课要到不同的课室去上。所以第一节课的课室可能是A课室,第二节课可能是在二楼的某个地方的B课室上课,一天四节课有四个不同的课室。你要经常走动,每七十五分钟之后,你就要换一个课室上课。在这边也是课间十分钟,你可以在这十分钟里找到你的课室和去洗手间。

尴尬-终生都难忘的第一天
对于很多的留学生来说,第一个星期的第一天,都会发现学校是迷宫,找不到课室。请你们记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奇怪,你们一定要记住,要多问。要问那些象老师样子的人,下节课的课室在哪里?假如你迷失了方向,要留意看号码。所以,开学第一天,你要留意每节课室的号码,要多问,否则你就迟到了!
家长朋友,如果你收到学校通知说,你的孩子今天迟到了,不要怪他啊。
因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找不到课室了。开学第一天,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换课室的时候迟到,更不必纠结。第一节课你不会迟到,因为你肯定找到,那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课你都会迟到的。

06
午餐且没有午休
午餐时间
一般这边的每个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人数不同,安排中午吃午饭的时间,这又跟咱们中国不太一样,我们中国吃中午饭的时间是统一的,而且还有午休,这边没有午休。假如学校大,会分成第一段吃饭时间第二段吃饭时间第三段吃饭时间,因为大家都会用到学校的饭堂,所以你要看清楚你的课表里面是第几节吃饭时间,你小心留意或者跟着你的同学。
第一天在学校吃午餐,你可能会兴奋。因为吃饭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同的校园文化,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午餐,聚在一起三五知己的自愿一起。你会看到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不同语言的人都会坐在一起,这个也很正常,没什么特别的。你要是开放一点,可以跟其他的不同肤色或者不同语言的人聊一聊,坐在他旁边。有些人愿意,有些不愿意。
家长们,我特别提醒你们,不要强迫孩子,尤其第一天就说一定要跟当地孩子交朋友,这个通常是有点难度的,除非你的孩子主动,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

排队时间
第一天,最大的困难是饭菜需要微波炉加热的话,会需要排队。有些公立学校资源有限,所以可能要排很长的队伍,所以告诉你的孩子,要知道排队的时间,或者说要带的不用加热的饭菜。有的学校的饭堂也会提供简单的披萨,薯条汉堡包和饮料。所以这里也跟国内的学校不一样,食物丰富程度不一样,私立学校不一样,和中国相似,可以主菜分餐。
午餐大众化
在我的书里面,我曾经说过我的一个邻居,他提醒我,他说开学第一天,给孩子准备的午餐,一定要平常不要太怪啊!我这几年发现其实他的这个忠告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为他怕我们做这东西,比如说太浓的味道,这种味道会引起当地孩子的反感。现在中国的孩子彼此在一起,彼此已经接受,比如韭菜饺子甚至也能彼此接受。不过这一点还要留意,所以准备午餐还是要以大众化为主。
午后犯困别玩手机

07
午饭后继续下午学习
下午通常也是两节课,特别要跟同学讲讲,假如上午的两节课,你听不懂,或者说糊里糊涂就过去啦,那下午的话,你会觉得很难过了。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犯困。因为刚吃完东西,并且你上午已经用了大量的时间听了三小时的课,所以你会觉得特别的累,尤其要是时差还没倒好的话,很容易想睡觉,因为这时候正值中国深夜的时间 。
加拿大这边的学校,是非常尊重孩子自由的,每一个同学可以带着手机进去,犯困的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就自觉或者不自觉打开手机了,我提醒你们别这样做。因为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他觉得你上学是你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不会特别的监督你,除非你特别过分了不听课,他才会发出警告,但是收不收手机,要看每个学校和老师。我记得有个数学老师特别严格,他的课是不允许带手机,计算器他的课是免费提供。

08
最最重要的事情来了-重视课规
是的,所有的四节课的任课老师,他都会给你发一张上这门课的课规,或者说这门课所必须要须知的东西,通常都是一页纸。会告诉你他的要求,通常都会分成两大部分,不能做的事情,包括有些老师会要求你不能吃东西,上洗手间,有些国内的家长可能看电影看多了,感觉国外的课堂很宽松,但事实不是这样的,甚至曾有一个老师说过,他的课在一学期内不能超过三次去洗手间的请假。也就说在他的课堂上,有事请假超过三次的话,他就当做你犯了纪律,所以每个老师的规定不一样。课堂纪律这边还包括了对于手机等等这样的或者说有什么事情要去举手啊,大概有十条左右的一些的规定。因为加拿大这边讲究民主,他也不可能讲那么多的事情。
另外,除了这种纪律性的要求之外,他们可能还会有一个交作业的时间等等,那就是第二部分对于学习的要求,通常都会告诉你这门课程他是怎么打分的。他会先把上这门课的游戏规则讲给你,课规第一部分是讲课堂上纪律和要求,第二部分是讲的游戏规则。通常都是百分之七十的平时成绩,百分之三十的期末成绩。但有些老师可能把平时成绩会占少一点占百分之六十等等,学习方面的规定,那大部分就是说他的这个作业里的打分的要求比例,还有他是怎么样一个分数构成。每个老师他都会告诉你他的要求,因为在加拿大这边老师是有绝对权威的,他打出的分数是连校长都无法更改的。
一开始对于班规或者课程的规矩,大家可能都会不太明白,但没关系的,你要透过这个看到加拿大的高中跟中国高中有什么不一样。而通常这份课规,一定要家长签名学生签名意思说你同意才会执行这个。

建议

第一天因为你全程紧张,所以第一天下课回来,你特别想回家睡一觉。可能没有中国学校里边的那种轻松的气氛,也许可能紧张的只是你一个人。因为毕竟你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但不管怎么样,开学第一天。对你来说那就是留学生活里边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很多开心事的事或很多囧事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要是可以的话,发张图片给家里面,然后告诉他们,你的开学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印象

开学第一天真的就已经体现出中加两种文化的不同,因为在国内高中开学第一天,是类似于动员大会的感觉。高中的校长会告诉你,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有目标,要进入高考冲刺,为考进好大学做准备。但从学生个人角度,你会有一个感觉,好像校长说的这些东西都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程序,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都要遵守纪律站的整整齐齐。进到课室里面,你就会觉得那无形的鞭子已经举起,高考的指挥棒已经开始指挥着你走的方向,只要你跟着这个指挥棒,就基本上不会错。
在加拿大高中,开学第一天松松散散,除了唱歌的时候一定站起来,都没人管你,更没有人督促你,所以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你觉得好像很轻松,但是我要告诉你,来到加拿大,一切都要靠自己了,你真的要学着自己长大,因为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没人告诉你吃什么,除了天主教学校规定要穿校服有类似中国的严格管理影子之外,在课堂上没人逼你学习,甚至可能上学第一天最大最大的体会是没有作业。

反思

从开学第一天,可以看出两种教育制度的不同
我们一直在纠结,中加教育的区别,是不是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其实,那只是讲出两种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手段不一样,并未能触及到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
一旦谈到教育理念,自然绕不过社会制度、文化传统。
我一直在教育的表面层面讲两者的差异,只看树木不见森林,肤浅得很。其实教育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教育带着社会功能的,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社会体制的产物。例如,加拿大社会价值观是个人自由、民主和平等,这样,集体主义、权威主义、统一思想等在东方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现象,在加拿大形成极大的反差。所以,有关开学第一天,看到感受到那些散慢、自由,即使班规也是君子之约式的,即使有作业也没有催逼你交,刷题、补习与否是你个人的选择……所有这些都是对中国留学生的冲击!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如果说留学一种全新形式的学习,我只会反复强调学好英语重中之重。如果说出国是改变人生,我则会提醒,悠着点,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第一天四节课,挣扎地生存下来,已经交足功课了!

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们孩子留学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