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从体验式学习,看中加教育的差异

9144

通过今年暑期在加拿大进行的3周体验式教育学习经历,格物导师 Carol和Eiko 做客“加高党”微信直播平台,为大家做了一场“二人转”式的分享。以下是根据语音整理的文字稿。

Carol老师的分享

从比较宏观角度来讲一下什么是软实力,中国学生和加拿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这些中加学生的不同,从宏观社会、教育理论、包括历史发展角度看待,有什么可以和家长分享的新的观点。

我们组织国内中学生,7月份在加拿大进行的3周体验式学习项目。什么叫体验式学习 (learning by doing),并非只是一个动手动脑那么简单,而是从经验出发,在一些专业设计的活动中,反思形成经验,回归概念和技能的运用,再回归到经验。

这是体验式学习比较经典的架构,学习过程其实还是比较复杂,是需要一定的专业引导。并不是所有生活中的经验都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产生良好学习效果,体验式学习经过专业导师设置的经验,可以多维度观察孩子在课堂、学术学习中所不展示的很多面。

差异
中国孩子有很多优点,和加拿大学生相比,哪些方面可能会对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会造成问题。

1,中国孩子与成人交流意愿低,不太愿意和成年人交流,直接导致沟通能力较弱的问题。 还有就是,自理能力比较差和生活技能相当缺乏 – 加拿大重视的运动,户外体验,社会服务以及领导能力等,这在中国学生中更是一个盲区。

2,心理层面上,也有些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很多学生对学习带着很大的负面情绪,可能因为从小的学习经历不是那么正面、愉快有关。

3,大多数青少年容易与成年人站在对立面,对成年人缺乏信任,可能是因为从小师长对他们的鼓励少,负面评价较多而造成的。这在3周的体验式学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们和加拿大老师的信任是在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启发

如果家长看这个问题,如我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或者我孩子的某些缺点,有时觉得特别挺迷茫,不知从何下手,感觉问题特别严重。我觉得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从中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的不同历程来看,我们可以把问题看得很清楚。 希望能帮家长把距离拉远、更宏观、理智、清晰地看待中加青少年在“软实力”方面的不同。

原因
我认为这其中很多的不同,源于我们完全相异的教育模式。 加拿大以及其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也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转型时,不是一蹴而就。如有家长有听流行音乐,我想你们应该知道Pink Floyd的一首经典作品: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墙上的另一块砖。这首歌是70年底末的歌,投诉的是流水线似的教育,所谓填鸭式教育,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墙上的一块砖。

想说明的是,西方有经历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改革,之前他们也如同今天的中国做过以反复记忆为基础的应试教育。我想传统的教育模式,作为中国家长,再熟悉不过,模式如下:

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基本是基于反复记忆,与真实世界脱节,与学生的生活是没有关系的,不注重技能只注重知识。

但是,加拿大早在30年前就抛弃了这种教育模式,向新型的教育模式转型。 基本现在的西方主流发达国家都已转型进入了新型教育模式阶段。 什么是新型的教育模式? 所谓新型教育模式,就是: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协调,促进和督导的作用。强调学习的经验和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关的,有真实、具体意义的。注重参与社会,学校不是为了以后参与社会工作做准备,“学校即社会”。教育不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而准备,“教育即生活”,注重技能尤其是生活技能 (life skills) 的培养。

在新型教育模式之下,西方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型: 如问题导向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其中体验性学习下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称为服务型学习,用社会服务作为一个工具,进行有意义的,经验的积累,提高反省、批判,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合作式学习,怎么样在团队中学习,怎样达到团队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天很流行的IB课程, 是按照新型教育模式为纲要的一个课程。

结论
中国和加拿大学生,在我们所说的能力或软实力方面的差距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加拿大教育已转型30年了,今天的中国模式还停留在已经被西方所抛弃的传统模式下。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注重经验的,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积累人生的经验,然后从经验中反思,提高的是能力、技能。 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在集中培养知识、专业和应试能力。

教育为什么要转型? 很简单,为了适应当今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今时今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界的共识是:视野开阔、态度积极、实践能力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关心他人与社会的全才。 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广度的全才,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实力”的所有组成部分。

总结一下,中加学生的区别,所说的软实力或性情性格上面的不同,看似是一个文化的结果,或者不同家庭教育的结果,其实是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所造成的不同,想要帮孩子向新型模式下出的成果或西方的青少年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有的放矢的去弥补他们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在经验中学习。

以上分享了不同的教育发展史造成的中加学生在“软实力”方面的不同,以下邀请家长们从全球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再来看所谓“软实力”的问题。

我分享一个小故事,主角是一个很多岁数比较大的人的典型的生命历程,很小出来工作的生命轨迹,大家会注意到几十年前的生命轨迹和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有很大不同。 在这里我想从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看青少年的问题。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重点是要让大家看到,这个老伯伯15岁时在干什么,没记错的话,他当时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新加坡,在餐馆的厨房工作,已经养家糊口。想请家长注意的是:一个15岁的人能做什么? 15岁的人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养活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参加社会工作的。 然而今天的家长,教师,社会有没有允许孩子们做这些? 今天15岁的他们在做什么呢? 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没有被允许来参与这些活动。

美国的社会学家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正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是青少年“无角色化”。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历史角度来看,一百年前其实是有童工的,他们13、14岁已经工作了,已是社会的一份子,担任成人的角色。 而今天我们23、24岁才开始担任成人角色。我们的身体呢? 营养更丰富了,医疗更先进了,孩子青春期已越来越提前,每一代孩子都更加提前。200年前美国孩子的青春期是在16岁,今天的孩子11岁已经发育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早就准备好担当一个成年人的角色了,很早前就开始准备参加(心理、生理)社会各种工作,担当成年人角色,但家长和社会并不认同和承认这个事实, 这就造成青春期的延长(从12岁到23岁)。 身体和心理一步步成熟,可能到了15左右,已经有95%成年人的潜力,但还是被当做儿童来对待。这就是青少年的无角色话,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能量已经在那里了,所以能量只能用在那些被老师或家长们认为的不那么好的地方,如消费,娱乐这些上面。确实我们的社会看重了这些问题,很多商家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以到达某些经济上的利益。但最终问题所在,青少年的能力并没有被完全调动和释放出来,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们的教育模型也在进行调整。

有数据表明,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担任成年人的时候往往比实际早两年,而家长所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担任成年人的时间点往往比实际晚两年,这就造成四年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加大。当然,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出现了这个的青春期的等待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而又回到以前雇佣童工的社会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寻找如何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过渡到成人阶段的的具体方案。 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教育中融入工作和社会的元素就是一种方案。 所以我说体验式教育是很重要的,通过在社会中做一些长期的、持续的、有意义的工作可以弥补青少年 “无角色化”的问题。

Eiko老师的分享

在我们的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怎样从具体被改变,受了怎样的具体的影响,从个案角度给家长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实地的、融入社区活动与学习,怎样可以具体、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


那我们这次夏令营是和多伦多大学一起合作的,针对我们中国孩子的特点,多大导师的教学活动有一些鲜明的特色。那看看我们孩子在加拿大教育环境下的表现,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大家会有一些启发:

一,首先就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始终贯穿我们整个夏令营.

我们孩子有个特点,习惯了国内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上害羞、安静,不愿意交流,针对这点,多大导师们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中心。记得刚开始我们讲Community agreements,就是社区协议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们,我们的夏令营就是个小社区,所有的学生,老师都是社区的一员,作为社区的一员,你认为这个社区应该有怎样的约定呢?这是导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他们按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小组意见写下来并贴在墙上.这个环节其实很简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老师并不去干扰孩子们的意见,更不去批判他们的观点,不给标准答案, 而是完全尊重孩子,即使是有些意思一样但是文字表达不同的意见他们也一并贴在墙上,在这里学生就是中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一直贯穿我们整个夏令营。

很快,学生们知道,在这里,不能在课堂上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自己思考,讲出你的答案,并讲出你的理由去支持这个答案,那么你的答案就是对的。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愿意思考,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导师教学活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导师尽可能接近学生,教学活动紧扣学生的真实生活。

例如老师会细心地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平时干什么,听什么歌曲,喜欢什么电影等等。课堂上他们播放孩子们喜欢的歌手如taylor swift, justin bieber他们的歌曲,然后从中提取单词,一些单词一下子很容易记住。他们还鼓励互动,欢迎中文歌曲,如TF BOYS,让孩子们告诉他们中文歌曲的意思,这样的形式孩子们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愿意参与,英语表达也不知不觉得到锻炼.

还有,导师了解到我们一个孩子TOM每天早上打太极,于是他们特别设计活动,让tom教大家太极。刚开始孩子面对所有队友和外教老师非常紧张,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后来克服自己慢慢适应。第二次就教的有模有样了, 这对孩子真是个很好的锻炼,我相信他会很深刻记住那个场景,将来也会更加自信。而确实,我后来问这个孩子,他自己也很开心,他说他下次教就更有经验了。

所以我觉得贴近孩子真实生活的教学特别有效果,孩子不知不觉就融入了。

三,导师教学活动的第三个特色,我要讲我们夏令营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让学生服务社会,与社区互动。现在国际上盛行的全人教育,就是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来推行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就是服务学习,通过走进社会、亲身参与社区服务,把所学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从而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

我们有个活动, 提供洗车服务为生病的孩子捐款。其实,说实话,他们刚开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高大,而是参与的过程让他们非常兴奋和快乐。大家想象一下, 几个孩子在炎炎烈日下, 站在路边大声喊着”car wash for sick kids”, 他们告诉过往车主我们是提供洗车服务,为生病的孩子捐款。在他们的引导下,车辆开进我们的洗车区。每进来一部车他们就兴奋尖叫,成就感爆棚!那种快乐也让现场的我非常感动。

而车子开进洗车区后,我们学生自己组成一条流水线,先是水枪冲洗,接着手工用泡沫擦洗,然后是擦干,收费,一共4个环节,有些车主还特别下车教他们怎么洗车,蛮有意思的。每一个队友都非常卖力,没一个偷懒的,那天气温很高,大太阳下,他们衣服被汗湿透,脸上的汗水在阳光下也是亮晶晶的,你们知道这些人在家不怎么干活,这个时候却干得热情洋溢。最后我们一共收到500加币,数钱的时候他们比自己收到红包还开心!

为别人提供服务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这个活动同时也锻炼了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活动也是我们这次夏令营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解决我们青少年的”无角色化”问题有很好的启发,参与社会,体验社会,与现实世界互动,对于他们认识自我有很大的帮助。一旦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自然就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这里我插一下,去年我带我们格物学生去美国夏令营,其中我们去食物银行food bank做义工,分装燕麦,就是把一大箱一大箱燕麦,分装成标准化的一小包,我记得是一磅重,然后再装箱,封箱,也是一条流水线,这个活动也评为去年我们夏令营最受欢迎的活动。

四,导师教学活动的第四个特色,我要讲讲导师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这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刻,那天早上,导师带我们来到多大校园的树林,给孩子们一个任务:在这里寻找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要象征领导力!半小时后回到教室,必须带上实物或者实物不方便带到教室就拍张照片也行。当时,大家听到这个任务,全蒙了!无从下手。树林还能有啥啊?!

但是任务还得完成啊,大家默默地在树林里寻找。半小时后回到教室,有带树叶的、带树枝的、带泥土的、带石头的、带树皮的、拍天空照片的、拍大地照片的等等,于是领导力在孩子眼中得到了各种解释,如泥土代表要有好的基础、树皮代表要有好的保护、空气代表要有好的环境、树干代表方向指引等等,大家脑洞大开,每个人讲自己的观点,老师一一肯定,对每个观点不做比较不做讨论,每个答案没有更好的,每个答案都是最棒的!

这个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二种能力就是创造力的源泉!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活动实在太棒了.

那以上基本上就是我要讲的这次暑假体验式夏令营的一些心得。

我也特别了解了学生们对这次活动的反馈:排名前三名的活动是:洗车捐款活动、独木舟课程、学划独木舟;独木舟课程对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是个挑战,我们有个小组,三人划一条船就不小心船翻了,当然水很浅,绝对是安全的区域,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也明白了问题,对他们是很好的一堂体验课。

冰球运动,我们有看冰球比赛、学打冰球、然后孩子们和笔友打冰球友谊赛。刚开始我还怕这个活动冷场,毕竟他们都没有接触过,没想到他们非常积极,观察外国笔友怎么打,在赛场上迅速跑动。看来运动真的没有边界,运动是孩子们最好的沟通语言。

除了向孩子们了解反馈外,我还向家长了解反馈,当然我这里主要讲一下之前我们体验式活动的反馈,今年的反馈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才能显现。参加去年我们体验式活动的家长反馈:例如,有个妈妈告诉我,她一向觉得儿子在学校不积极,没想到去了趟我们夏令营,这个新学期自己去竞选班长了,居然还当上了副班长,班主任告诉她的时候都不相信;还有个孩子,平时特别宅,去年夏令营回来后居然告诉妈妈,要请同学来家里开party,妈妈乐坏了,赶紧和儿子一起张罗聚会的各种安排;

这二个都是上海孩子,我们还有个浙江孩子,去年夏令营时候简直是金口难开,真不爱说话,今年他去加拿大像变了个人,拍照不躲镜头了,落落大方,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妈妈特别开心,因为难得有那么多儿子的照片,而且还张张有笑脸,以前都几乎不拍照的.这些点滴都是真实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改变和进步我非常开心,也是我想继续坚持做体验式学习的动力。

体验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它会播撒种子在孩子心理生根发芽,家长们要耐心等待,观察他们的变化,一定要给予合理的支持,让他慢慢成长。

还想提一下家长们关心的手机和游戏的问题。我们大脑里的多巴胺的分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的分泌将兴奋与开心的信息传递,它和上瘾有关。数据显示,打游戏的时候,多巴胺分泌迅速,玩的人兴奋感快乐感增强。试着让孩子们多运动、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我们夏令营学生也有玩游戏的,但是在我们那些活动里没人玩游戏,还有10几岁的孩子能容易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很多话题,他们的沟通和互动也非常快乐,这些时候多巴胺也在迅速分泌,自然就忘掉游戏了。

【留学采访】同学,你好,开学季,听我说!

9101
他,来加拿大念高中一年,回顾走过经历,他有许多故事分享,他马上进入决定性的12年级,忙着考雅思、选课、准备大学申请之余,他仍答应做一次分享。因为他视马上来到加拿大读中学的留学生为自己的师弟师妹。

概要

一.学业挑战
入学考试
入学前的学业水平测试,轻松应对
学分转换
留心自己国内已修课程的学分转换,重视大学要求课程成绩,及时换课
学科竞赛
根据自己能力参加,留心学校广播及公告栏

二.学校生活
高年级体育课
公校十一十二年级的体育课充满机遇与挑战
理性面对孤独与歧视
明确目标,坚定内心,凭借实力战胜歧视与孤独
社团的重要性
关注社团活动,锻炼自身语言及社交能力

三.个人生活
适应寒冬
衣服准备科学,习惯加拿大寒冬
适度娱乐
合理计划课后和周末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交友
了解鱼龙混杂的留学背景,交友谨慎,教会会提供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交友学习氛围,把握机会


家好,我是Fred。我来多伦多一年了,上多伦多的公校。我现在是十二年级的学生。来这一年有很多心得和不足,刚好趁这个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主要分享三个问题,学业的挑战,学校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

先从学业的挑战开始

入学考试,来加拿大上高中会有一个入学学业考试,考2个部分,英语和数学。这个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的,不可能当玩一样考,因为它决定你的分班,在这个考试展现出的水平决定你在加拿大高中的年级,比如说你的英语数学是10年级的水平,即使你应该上11年级了,你还是要从10年级开始上。所以这个考试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个考试不是想象中那种非常紧张的考试,因为这次考试学生不会非常多,真的是比较轻松的考试。比如考数学的时候,不会的问题可以问老师,不会的单词也可以问老师,老师会帮你把这个单词查出来。考试是非常轻松的,内容也是非常基本的,大家不用太紧张,确实不是很难,只要把你的实力发挥出来就行。
关于数学有些专业的词汇,考试时大都会帮你查出来,给你一个对照表。不会担心这个考试这个单词我不会,考试我通不过。所以对这个考试认真对待但不用太紧张。考试时间大概1到2小时左右。
英语就是听说读写。因为你是国际生,你要读esl,学校会评判你的esl等级,同学们就尽你全力发挥,这个考试是非常严谨的,你也不太可能有特别大的失误或特别大的一次发挥很好。凭你的正常实力他就会给你评判你到底应该上什么等级的esl课。

再说一下关于学分转换的问题,学分是加拿大高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加拿大高中一般一年会修8门课。课程是英语,数学和其他副课,课程是分数过了一定分之后,可以拿到相应一分或半分的学分,这个分数是大学要用的,这个学分就是你这门课你考的分数过了多少分就能拿。
有些同学是10或11年级来上高中,你就要特别注意一下,在国内的学分有没有全部转换成这边的学分,因为没有你在国内就白上了,在这边要多上的。我就是意外的问了一下老师,去办公室问管你这个事情的老师,他碰巧发现我有一分没转过去,,就是法语学分没有转换,他就赶紧帮我转了,这样就特别幸运,就不用把法语再学一遍了。所以你如果及时关注,就可以避免你本来可以不上这门课还要再上这种情况。
我的同班同学跟我一起来的,他之前就不太关注这个事情,上了一个学期后发现上学期选的一门课学分没有算进去,所以还要再上一遍,如果在开学之后就关注就不用这样了,等于浪费了一个学期白上了一门他不用上的课,所以后果就是要再上summer school 再补一门课回来,大家知道summer school是需要付钱的,很贵,所以自己的不关注导致了这些失误。
学分最好在开学的时候赶紧去一定要去办公室问,可以问老师谁是负责这件事情的,学校有辅导员在办公室,会负责这件事情,你问他他肯定会帮助你去,因为他的责任就是改你的学分,帮你换课。
这样就说到第二个问题换课,在加拿大高中课程是活的,不像国内是死的,自己去选课,如果你觉得这个课不适合你,你及时去换课。因为有时候觉得这门课不适合你,或者很难,超出你的水平范围,及时换掉可以保证你的成绩不会特别低。为什么成绩这么重要呢?因为你要上大学,有这个成绩记录。每所大学每个专业会有一些特定要求。每年招生会会给出不同学科分数的要求,比如多伦多大学,会对你十二年级的英语,微积分,方程等这些课程有学分的要求,比如要达到85或90分以上。你在10年级的时候选课程,你觉得很难,你可以立刻换掉,不用一直上。平常选课,比如上十年级或十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是大学没有特别重视的课程,你可以有些小小的失误,你也不用太难过,也不用重修,比如体育拿75分,,其实是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大学重视的课程,你要重视,要注意这科的成绩,比如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等,你如果报了就要认真,非常努力拿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因为这个分数决定上哪个大学和哪个专业,大家一定要注意,有个明确的目标。

再说一下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就像中国一样,有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我相信中国的学生肯定在国内学的比较多,所以参加一个学科竞赛其实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可以给自己一个加分项或者一个痕迹,如果你参加了很多就会有很多加分项,但是要根据你的能力参加。因为我当时刚一去,就报了一个数学竞赛,就发现词我都不太会所以不是很好。第二学期之后,单词背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参加跟第一次比就会有比较大的进步,所以学科竞赛我建议参加,但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决定。
然后这些学科竞赛呢,我上的是公校,不会每天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参加学科竞赛的。相关学科的老师可能会在开学初告诉一次,然后可能广播或公告栏会通知,所以告诉大家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耐心地去听学校广播,以及去看各个公告栏,上面会有非常多的重要的信息,如果你平常不听广播,然后也不去关心周围的事情,很多这样的机会自己就错过了。你会发现没报怎么没人告诉我们,因为在国外,这些事情更多的需要你自己去关心,没有人会替你操心这些事情,所以就要及时听广播和看公告栏了。

我的学业上的问题大概就说这些,因为更多的问题还是要看你认识哪个学校。学校是非常重要的,公校和私校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像我上的就是多伦多最常见的一个公校,所以中国人不是很多,这样就有利有弊啊。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公校,他的升学率、教学水平可能不如非常有名的那些学校好,但是相反的,因为学校不是非常出名,报的中国人就会少一点,所以对于语言的培养稍微会好一点。

公校和私校的区别就是私校中国人会多一点,因为教学质量好。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公校和私校的区别,因为有些东西适合在公校,但不一定适合在私校,因为我不清楚私校的情况。但是我一定会告诉你哪些事情可能是在公校比较常见

我的学校生活

第一个我讲一下高年级的体育课,因为这个涉及到一个文化的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也很有挑战性。就是高年级的体育课,我是指11、12年级的体育课,尤其在公校,中国人也会很少,大家应该没有想到,高年级的体育课,尤其在国外,跟中国完全不一样,它的竞技性是非常强的,就是说美国的有些高中生打篮球上完高中就去NBA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他的身体素质,跟国内高中生来说就是没法比的,他比你跑的快,比你跳的高。而且体育课呢,就全部都是球类或者竞技运动,像棒球啊、橄榄球啊、足球、篮球,扔飞盘还有其他非常多的球类,有些我都不知道中文叫什么。这些跟国内是有很大的区别。
国内就是跑跑步啊、做做操啊,你可能没有适应过这些,当你一下子进入一个高年级那种竞争冲突非常强烈、竞技性强的体育课可能中国学生就会有一点不适应,如果你发现自己很不适应的话我建议你从低年级的9、10年级的体育课先上起,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先适应一下。因为高年级的体育课确实是不太一样的。
高年级的体育课还有一个更衣室文化,本地的学生在更衣室里会有日常聊天啊,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如果你跟他们是同一个文化,你可以很快的融入,在更衣室里成为朋友。但是如果你跟他们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比较难融入这个环境。
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融入不了这种环境,你也不要气馁,因为体育课嘛也不一定要交朋友,你可以先从慢慢学习他们玩的这些运动开始,渐渐的和他们成为朋友,刚开始你发现没有人来找你,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要担心。
体育课就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节课,因为有很强的竞争性,可能会发生一些冲突,有冲突的话这是难免的,不用太担心。

来到这里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孤独或感觉受到歧视,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这么说,歧视肯定是有的,不管在哪个学校,可能在公校会多一点因为中国人少,私校可能会少一点,因为你会认识很多中国同学。
歧视是肯定会有的,孤独也肯定会有。因为你刚一来,不可能立刻跟所有人成为朋友,尤其是你不可能马上跟本地学生成为朋友,因为毕竟你文化的差异摆在那里。肯定会有很长时间很孤独的。
虽然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的建议就是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有很坚韧的内心,要明确你上高中是为了什么,是要上一个好的大学,不光是为了交朋友来的。你要明白,我有这个目的,我就会为这个目的而去奋斗。我要上好大学,那我的重点就放在我怎么样把课上好,当你在你报的学科上面表现的很出众,自然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因为外国这些学生肯定学的不如你好会问你问题,或者其他的中国人可能会问你问题,你们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这种孤独和歧视的问题慢慢就消失了。
我刚上11年级的时候,刚开学,在班里每次都是一个人去,下课一个人回来,也挺孤独的,感觉也会有歧视。但是渐渐地,当你学习很努力,经常去问老师问题,你的口语也有进步的时候,刚好学期末的时候,我们班里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平时随便啦,关系也非常的融洽,都成为朋友,这是渐进的一个过程,这种歧视和孤独不是立马就会消失的。可能有些同学他善于交朋友,可能消失的快一点。
所以说如果大家一开始去发现有孤独和受歧视这种问题,你是不用担心的,因为这种事情你在哪个国家,只要你不是本地人就都会有。只要相信你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提升你自己,这些问题渐渐的都会被解决,但也不会立马就解决,但渐渐的都会解决的。

跟孤独连接在一起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社团的重要性,社团,就是一个课外活动,你加入一个社团,就可以认识这个社团的其他成员,也是交朋友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每个学校都应该有非常多不同的社团,不同的项目。比方说有的是跟文化有关的,比如“中国人俱乐部‘、”韩国俱乐部“,这种社团你可以一来就加入”中国人俱乐部“,因为都是中国人嘛。交不到外国朋友也不至于有什么失落。
当然社团可能在开学初广播通知,也有可能不会。所以社团你可以问一下学校,还是办公室的老师,或者关注一下各个公告栏。像我就比较晚一点,我当初看到科学社的时候,报名已经截止了。所以我就只好到第二学期才加入,虽然我们学校的科学社的活动其实也不是很多,成员一周也就见一次面。但是你加进去了,你平时跟同学见面,有些同学也可能是你其他课程的同学,这样就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也不是一定要学到什么,但是增加了你的语言和交朋友的机会。你一定要自己关注,因为它经常在公告写的。
学校的生活其实大概就是这些问题,其他呢就是你需要自己去体会。

个人生活

这个部分我就是简短的说一下。我主要想说的就是加拿大的冬天很冷,然后也很长,带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我来的时候带了9个箱子的东西,但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也算是吃了个小小的亏吧,所以我跟大家分享,大家没有也不用吃我这个亏。
加拿大冬天的时候室外是非常冷,室内是很暖和的,但特别是像学校这样的公共场所,室内是很暖和的,所以你不可能在腿上穿非常厚的裤子,因为如果你穿了进屋就会很热你也不可能脱掉,这样就比较尴尬,所以你的裤子一定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能穿太厚的裤子。
我的建议是你穿比较长、比较厚一点的外套,然后穿一条略薄一点的裤子,因为冬天你不可能全靠走路,你还要坐车嘛。上了车以后,裤子比较薄就不会热,进了屋你的外套可以脱掉,但裤子不是你想脱掉就可以脱掉。
还有一点我建议你不要在国内带一件冬天穿的外套,因为国内除非你在东北比较冷的地方,但如果你是从南方来,像我是从西安来还算比较北一点,我带的羽绒服还是有点薄。直接在加拿大买羽绒服就好了。建议是这样。
你住的地方是公寓还是HOUSE,因为公寓四季恒温,我在屋里穿短袖和短裤。如果是独立的HOUSE,那每个房间温度不一样的,你就需要多带保暖内衣。
加拿大的冬天很长,要适应。最冷的时候也不出门,就会产生出一些压抑,其实可以去室内的健身房,要适应冬天在室内哪里也去不了的这种情况。
放学之后公校作业比较少,那要干什么呢。我建议要安排固定的事情去做,适当的玩游戏,外出看电影,可以去健身房健身,英语弱那就多背背单词。这里确实没有太多娱乐,周末可以去市区,看看NBA比赛。自己合理规划好学习、娱乐计划的时间。

交朋友

有很多学生家里很有钱,作息有点乱。交朋友要找相同的价值观。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和朱凡博士,让我参加教会活动,这里有非常好的正能量,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
博士发的照片就是教会里丰富的活动。教会会给你带来非常多的帮助,可以学习到很多。我要分享的大概就这些吧。还有一个建议就是熟练使用公共交通,想去哪里都可以去,可以扩大你的活动范围。下载谷歌地图就可以了。

互动环节
问:刚到加拿大需要花多久才适应学校生活?
根据学校和个人而定。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适应了。过了一个学期,我也了解了学校怎么运作的。找什么老师解决什么问题。交到朋友。最长也就一个学期都可以适应,但建立在英语水平上。如果语言不好,就会停留在原地。

问:你有没有交上西人朋友?
我是有交到西人朋友。但作为中国人,在文化背景相近的前提下,不太容易交到太多西人朋友。我的朋友比较多的是韩国人、中国人、西人比较少一点。你不可能全部交西人朋友,跟亚洲人沟通好的话,会更好的跟西人沟通。

问:你认为一开始,除了英语,哪门功课最难?
生物比较难啊。背诵的多。如果你不是一心要学生物专业,就不要报生物。我没听学长的话,我花了一学期连滚带爬刚刚过了80分,后来我就换了机械。生物课的单词都特别长。
宗教课、社会学因为我是11年级过来,不涉及到这两科。我一心准备大学的课程,英语、很多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电脑编程,我是纯理科男。

问:学科竞赛是以什么形式进行?
考试做题。物理竞赛也有在线网上答题,各种不同的选择题。大概过一个月给你分数的通知。这个会对申请大学有帮助。

问:在你认识的同学中,有没有读不下去的留学生?
当然有,非常多!刚一开始觉得孤独就跟一帮不好好学的学生一起翘课,到后面就考试不过,最后就没法留学。我留学时和我在一起上体育课的中国同学,我当时咬牙坚持度过,他就觉得太辛苦受歧视,体育课就没过,他最后就转学了。
很多同学读两年、三年就转学。所以你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你就只能是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进入学校社团是不需要交钱的,但是比如健身俱乐部成为会员是要交钱的。我在多伦多,市区活动多,我都是在学校问有没有义工活动,我就拿着单子直接去参加了。
今天我就分享这些内容,谢谢!

朱凡博士:谢谢嘉宾的分享,祝你在新学年学业进步,考上心目中的大学专业。

鸣谢@放飞心情@赵赵@肖肖@天空@管理员

【留学采访】让我们从迷路 到沮丧 到坚持 到希望!

9085
Hello,各位家长听众们晚上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留学采访节目。我是Donald,是今天的主持人,很高兴收到朱博士的邀请来为大家分享。我现在11年级在加拿大读书已经两年了。今天的嘉宾可谓阵容庞大!包括我在内的四位在加拿大留学了不同时间的留学生,跟各位家长分享我们的故事,让各位家长在送孩子留学前要让孩子知道的留学方面的事项。首先第一位邀请Andy同学,他来加拿大已经半年了,我们来听一听他带来的分享吧。

Andy同学
HELLO,大家好,我是ANDY 同学,是在加拿大留学半年的学生,现在读十年级,我和大家说一下这半年来在加拿大看到的和所想到的,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留学生如何适应当地生活

Andy同学
我想和大家谈一下,留学生如何适应当地生活的主题,为什么留学生会不适应当地生活,我认为有几下几点原因,有语言,环境,饮食,交际,还有时间管理和学习这几个方面。首先从语言开始说起,加拿大以英语为主,很多同学过来会感觉陌生,不熟悉,走在路上或看小说会经常看不懂,这个什么意思,或者查资料或购物,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要多看,多记,多看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单词,并且把他记下来。或者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看到时不熟悉的单词。这样每天积累的话,就会慢慢熟悉起来。

Andy同学
第二个我要说的是环境,刚到加拿大,每个人都会感觉有点陌生,因为不论是周围,也没有朋友,会感觉很孤单,很想家,这时我觉得家长应帮助自己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挺过这个难关。或者孩子自己可以去找一下教会或义工,在教会方面他们都会给你很多的帮助,有很多教会的青年很多都很正能量,他们会愿意用英语跟你交流,帮你解决问题,而且听教会的圣经都会学到很多的英语,因为他们都是用英语来上课的,所以你既可以学到英语,又可以得到很多帮助,并且让自己能有一个宗教信仰也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个就是义工,留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义工,可以帮助自己多认识一些朋友,或得到更多在外面社会工作的经验。也可以帮助自己快速的适应周围。

Andy同学
在这里的饮食差距是很大的,我们不能经常吃到中国菜,所以说刚过来时会有一点不适应, 因为这里的饭比较简单,而且和我们习惯不相同,口味也不相同,我们有时就很难适应,所以有时就会跑到唐人街去吃中国餐,但如果我建议我们应该努力融入当地的饮食习惯,自己可以偶尔去吃吃中餐,调节一下生活,但平时尽量去习惯住宿家庭给的食物,那样更容易帮你熟悉这里的生活,不会那么的不适应。或者说不会不能填饱肚子至少。

Andy同学
还有一点我要谈的是交际,在这里主要是用英语交流,所以说很多学生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因为大家关注点不同,没有话题,有些同学也不敢聊,没有勇气去交流,在我看来如果关注点不同,没有共同话题的话,可以多看看小说,多看看新闻,这样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实事政治,或者是看一些有趣的电影,看小说,看新闻,可以让你了解当地人的三观。了解他们对很多事情的观点,让你自己有话题和他们聊天,那样子就不会显得太生硬,并且能让你自己也很享受这个话题,并且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学到一些知识或者学到一些英语,如果不敢聊的话,我觉得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去和外国人聊天,不要让自己变得那么害羞,这样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就会慢慢和别人熟悉起来,就不会再有和别人不能聊的尴尬了。

Andy同学
还有我要说的就是时间,在这里有很多空闲时间,不知道干什么,也不会分配时间,象我刚来的时候,一下子不能适应这么空闲的时间,每天躺在床上,看看书,玩玩手机,时间就很快过去了,来到这里,一定要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空余时间,我建议在这里培养一到两个兴趣,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分配时间。我现在就特别喜欢弹吉他,我觉得这样子,就可以让我的时间有意义起来。

Andy同学
所以说培养一到两门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子你可以在空余的时间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至少兴趣还能帮助你考大学,或者说帮助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会过得更精彩。还有一点是学习上的时间不会分配,有时候作业多,有时候作业少,或者有时候一个Assignment会持续到一、两个星期,这时候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做分配,如何去分配每个时间,七天的Assignment到了最后一天才赶着作,在这里我的建议就是要做好计划表,计划一下自己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有什么要做的,把每项计划好了,那么安排时间上就很容易,很自如了,就不会显得那么尴尬,或者很急促完成的质量就不好,所以说做好计划表能够帮助你提升自己作业的质量,也会让你感受到更轻松,还有一点就是在学习上,像我刚来的时候就会遇到语言难关,听不懂、抓不住重点,还有在上课的时候无法跟别人进行进行有效的交流,我的方法是这些问题都应该与老师进行一下探讨,当你听不懂的时候问老师,当你抓不住重点的时候问老师,这里的老师基本上应该都会热心得帮你解答你学习上的困难,而且在我们学校有课后辅导班,如果你听不懂或者抓不住重点的时候,就可以去问老师,或者可以问你们班学习特别好的学霸,我相信他们都会很愿意给你帮助的。还有就是提醒一下各位来到这里的话,要带好自己常用的东西和药品,因为这里看医院的机会比较少,费用有时候会比较昂贵,如果生病的话最好带好自己的药物会比较好治疗,也会当做省一点钱,必备品要带好,要做一张单子,关于自己要带什么,想带什么,将来会用到什么,都要带好,不过这边很多东西在当地也可以获得,大家也不要特别担心自己的行李怎么收拾,到时候都会可以买到。这里就是我的分享。

Donald同学
下面我想问一下你几个问题。a. 适应外国生活最重要是什么因素呢?

Andy同学
我觉得适应外国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吃的好、穿的暖、睡的好,这样生活才会无忧无虑,生病的几率大大减少,才会更好有精力去融入当地的社会,去与同学交流,所以说吃好、穿好、睡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是大家在平时加强锻炼,多读书、多看报,丰富一下自己精神和肉体上的生活,才能更好的适应加拿大的生活。

Donald同学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看外国电影会怎么帮助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和对英语的兴趣呢?对你适应加拿大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Andy同学
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看电影,像每个月如果有我喜欢的电影我一定会去电影院捧场,如果电影我有兴趣的话,我会更容易看进去,并且如果对这个电影熟悉的话,更容易听到好电影的剧情,所以更容易让我理解这部电影,所以说虽然一开始这里的电影都挺难看懂的,因为它没有字幕,而且说话也比较快,用的也是很纯正的英语,但你听多了,看多了以后,就发现自己慢慢熟悉了这种语速,而且同样的语速、语言的用法,你可以用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好的,因为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语速和用语都是和电影中非常相似的,你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说英语的,你也可以用在生活中,可以让别人耳目一新,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很容易聊天的人,并且训练好这个听力的语速的话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解人家在说什么,或者更容易听清楚人家在说什么。

Donald同学
你和寄宿家庭的日常相处对你适应本地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Andy同学
寄宿家庭是在我们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在他们那边得到很多很多的帮助,比如说他们会教你在这边一些当地人的规则,或者说当地人的一些语言习惯你可以学习,这样你在外面学习或者旅游的时候就不会触犯到人家的禁忌,或者是在当地寄宿家庭的生活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融入当地文化,所以说大家要多多和寄宿家庭的成员交流,不要只是闷在自己的房子里自己干自己的事,你会发现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也是非常有趣的,你也可以向他们请教各种你不知道的问题,我相信他们都很乐意为你解答的,在我的寄宿家庭就有两位哥哥,他们非常好,每天都会跟我一起聊天,所以说对我帮助特别大,我有什么烦恼,我有什么困难都会跟他们倾诉,他们也确实帮助了我许多,所以说跟寄宿家庭把好关系,也可以让你更好的适应一下加拿大这边的生活。我的回答完了。

谢谢andy同学的回答。下面请来了来加1年的paul同学跟大家分享。

Paul同学
各位家长晚上好,我是paul同学。我今年读十一年级,我来这里读书已经一年了,今天很荣幸我收到朱博士的邀请,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课外活动方面的问题。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关于课外活动方面,我们要怎样去找课外活动,还有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课外活动。

Paul同学
大家都知道加拿大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所以在毕业之前我们需要有四十个小时的义工时间。这也是属于课外活动的一种。然后我觉得真正有有益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有三种,一种是志愿者。

Paul同学
关于志愿者方面我觉得,第一点学校,学校也会给你提供很多做志愿者的机会。比方说在考试前去布置考场,可以帮助老师准备一些东西,也可以帮助同学,如果他们有什么科目不懂的你可以帮助他们去辅导,这也是志愿者的一种。我就帮助过我们英语老师给中国同学辅导英语,所以我的英语老师就给了我一些做志愿者的时间,但我真正觉得有帮助的并不是那些志愿者的时间,而是让我能够学会怎样去教同学和同学相处,这样才是最有帮助的。

Paul同学
第二点就是在学校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别的志愿者工作来做,但是学校之外的志愿者有时候需要老师的推荐信,不是所有的机构都会同意你去做志愿者的,你需要有老师的推荐信才可以去学校外面地方做志愿者。我去过一个商店做了志愿者,那是我们老师给我们的推荐信让我们去那里当志愿者,我们在那里可以说帮忙收拾一下仓库货物,然后把它放到货架上面,也可以帮忙回答一下客人的疑问,我们可以在店里面学到很多。我觉得这种志愿者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Paul同学
第三点关于课外就是学校之外的志愿者我们还有别的途径去找吗?其实有很多机会,比如说我参加过一个青少年志愿者的展览,就是所有那些需要志愿者的组织和还有机构,他们会在那里开一个展览,你可以去那里跟他们聊关于他们机构,问他们是需要怎样志愿者,然后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去当志愿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去接触更多的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志愿者的那些机会。我们可以考虑和选择去做其中几种。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我们想做的志愿者。最后还有一点关于志愿者的,你可以去找你们的朋友和教会,问他们需要有做志愿者的吗?比如说我就问过一个我教会的朋友,他是在实验室里做暑期工,便问他实验室需不需要志愿者的帮忙,他们同意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也可以考虑这方面。以上是我给大家说志愿者问题。

Paul同学
课外活动的第二种是关于运动,在这里我们有很多时间去运动,然而我们会有不同地方去运动。首先我想分享的是学校里面的运动。学校一般会提供很多运动机会,比如说我们会参加学校的一些校队,关于各种各样的运动。我就报名参加了篮球队所以我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整个多伦多市比赛。运动可以让你结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让你了解整个学校和整个多伦多。除了在学校的球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之外,放学之后我们还会有其他的体育运动,比如说在社区他们会提供很多运动场所如说: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之类,社区都会提供而且室外的一般来说都会是免费的提供的。所以放学后我们会去约几个同学去找一个篮球场我们可以在那里打篮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放松的机会吧,因为学习学了一天我们也可以找个机会去参加运动,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社区举办的篮球活动,因为我个人来说比较喜欢篮球,所以我主要找一些篮球的活动比如说集训。关于篮球集训的方面或者参加校外的比赛我有去了解过。我们也有提议去参加比赛。

Paul同学
课外活动的第三种就是关于俱乐部。在这里我所说的俱乐部可能和国内大家理解的俱乐部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说俱乐部是学校给大家提供的,在这里我们同学可以在一起讨论还可以一起表演、一起去准备的俱乐部,是学校内的。比如说学校给我们提供的社团,吉他社、编程社、戏剧社、学生会、还有生态俱乐部。然后就算是学校社团是学校给我们提供的,我们每个星期会找一天或两天在一间教室里一起集中开一个会议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我参加了生态俱乐部还有编程。在编程社里老师也会参加,老师会教我们一些编程的知识,让我们更加了解编程。这也是提高我们兴趣的一种,他不是强制性的我们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

Paul同学
老师会提供各种各样能让我们取了解更多的关于编程的知识,我还参加的生态俱乐部,跟编程不太一样,因为生态俱乐部完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老师并不会给予直接的指导,所以每次我们开会要策划好做的海报和要组织的活动,让其他同学了解我们,对生态俱乐部感兴趣来参与我们的活动。还有关于学生会,可以很好的锻炼自身的领导力和组织里。

Paul同学
我和同学在学生会也会参加活动,在学校里报名,在校外也可以找一些课外活动。社团、学生会、课外活动这三点我觉得是对留学生有很大帮助的,我自己也要做的更好。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Donald同学
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你刚才提到的志愿者活动,在做志愿者活动的时候你会有什么特殊的经历或者是收获是国内学习生活没有的呢?

Paul同学
关于我刚来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我觉得国内外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国内做志愿者有时候比较不负责任,就是说做就做了,就不需要后期收拾或来为此担负什么责任;而在国外的校内或校外做志愿者,一定要负责,在交接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工作做好交给下一个人才可以。

Donald同学点评
国外志愿者:培养责任心

Paul同学
我之前在志愿者的商店里工作,经理会经常跟我谈做志愿者的事项,还会教我要把负责的东西认真做好,不仅做完还要跟上级汇报,这样才算合格的志愿者。所以我每完成一项任务后我会自己先检查,然后再向他汇报并且是要完全按他的指示去做。第二点我要说的是关于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的交流,因为我们是一个群体一起工作,你要协调每个人都同意,这样执行才会顺利会有结果。在国内自己完成就好,但是在国外都是一个团体才能完成的工作,作为组织者,你要跟每个人交谈,理解每个人的想法,然后一起制定计划、一起执行,这些在国内学不到的,我们在国外跟外国人一起相处时真正才会发觉这些要学习的东西。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Donald同学点评
工作配合很重要!那么paul,作为一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在国外的体育活动和国内有什么区别呢?

Paul同学
首先,运动多样性。在国内学校我们通常是打篮球、跑步。我打球不好会被老师训,因为老师认为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在国外学校会提供各种运动让学生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运动,老师或教练也不会训你,而是鼓励你去多训练增强你的能力。

Paul同学
第二点关于中考,在国内体育考试规定的两个项目,你只能练这两项。在国外体育学的是各种各样的项目,那么考试内容也是各种各样的项目,他们考试是要求你必须要理解每一项运动和球类的知识要点,并且学会每一项运动和打球。

Paul同学
最后一点,在国内体育课做的都是很枯燥的练习,比如跳绳、跑步之类,都是要应付体育考试,而国外体育课像是玩一样,然而在玩之中能学习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我们不会只局限于一种枯燥的运动!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谢谢Paul同学,通过你的分享我们可以从志愿者活动,运动和社团三方面看到加拿大留学生活的课外活动!接下来请Botian同学给我们来做分享,谢谢。

Botian同学
大家好,我叫刘博天,我已经来了第四年了,开学是11年级,我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家长跟孩子来了国外后应该怎么样的沟通。然后同学怎么样更好地融入到自己学校的环境中。

1.孩子刚来不熟悉,不宜给太多压力

Botian同学
首先,当一名学生第一年来到国外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适应,就像去野生动物园,他在车里看着外面的动物,外面的动物也在看着里面,他们互相都不熟悉。就是小孩来的第一年都会看着各种陌生的面孔,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多余地给孩子一些压力,像赶紧考试,干这个干那个的。因为小孩刚来的第一年,都要靠着大人,需要大人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有动力熟悉这里的环境。建议同学刚来的时候,他在国内就算分数不理想,但来到国外以后,学习稍微比较简单一些,前面的一到两年,或者一年半,像数学这种东西不需要太过于注意,因为这个比国内学习的简单很多。我就建议这个时间学生可以多出去玩,然后准备好11年级开始努力学习。但是主要还是要练英文,就像前面两位嘉宾说的一样,要多交流或者看电影之类的。

2.来自过多家长过多的压力会产生反作用

Botian同学
家庭关系融洽的问题。如果家长逼迫孩子学英文,孩子就会有些反感,就会觉得来国外是个错误的决定,然后就会想回去,因为什么都不熟悉还要说英文。我的家长我来的时候,他是让我去超市买菜买东西,这样我就要跟收银员或者职员去问一些东西,这样也是可以练习英语。

Botian同学
小孩刚来的时候,建议家长多带他出去玩一玩,这样可以调节一下。因为毕竟刚一下飞机,觉得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下子不太适应,小朋友需要缓解一下压力。跟家长的关系也要融洽一些以后好沟通。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英语什么的。因为到了这边一上大学,跟国内一样,想见孩子也不容易,所以要珍惜,和孩子搞好关系。

Botian同学
家长要求孩子学英语时,建议家长也要多学一些英语,因为将来如果孩子融入的比较快的话,就会在家里自然地带出一些英语,你如果听不懂就不太好,因为当初是你让孩子学英语的,最好自己也要学一学英语。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家长想要孩子中英文都会,又担心孩子忘了中文,或者怕英文不太好,建议用写日记的方法,如果想保留中文,就写中文日记;怕英文不太好,就写英文日记。刚才我说到写日记的事,主要就是怕哪方面忘了就写一写日记,或者一天中文一天英文也是可以的。现在好多中国学生英文没有全学会,中文开始忘掉了,这种情况也是不太好。如果将来打算回国,这样就不好。

Botian同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内一些家长喜欢体罚孩子或者打孩子,建议来这儿了还是不要干了,因为这里的法律是规定不可以打孩子的。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找自己在这边的朋友问一下,或者找群里的嘉宾,或者朱凡博士问一下,怎么样调节一下,尽量不要和孩子的关系搞僵。因为将来的头一两年,家庭里需要相互支持的,家长来这边要是想找工作或者干点什么的话,也是不容易的。

新生刚来会面对的问题

Botian同学
然后讲一下,刚来的学生的事情。男生和女生有两种不一样的交际手法,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外国的环境,但是也是会有好的地方,也有一些坏的地方。女生的事我不大了解,但是大多数女生都愿意和朋友参加聚会,生日聚会或者一起逛街这样的爱好,我也不太确定。但是家长需要保证女生回家不要太晚,因为晚上外面还是会有一些不好的人。

Botian同学
年龄小一点的男生喜欢玩BOX,靠游戏来放松、聊天。游戏分自己单机玩,玩的一会无聊了就不玩了,但是和同学一起玩的游戏大家经常一起聊这个游戏,那就不太容易控制了,这样就把在外面活动的时间都放在游戏上了。家长需要多关注一下吧,给孩子如何定一下规矩。前面的嘉宾也说了多出去交流增强自己的口语,因为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说话之间会顺畅,和他们会慢慢产生亲近感。如果你有一门特长或者你是学霸,那他们会来请教你,还会把自己的朋友介绍你来认识。这点比较重要。

Botian同学
脸书、微信、QQ这类社交软件会帮助你认识新朋友,但是不好的一点就是朋友多了手机信息多了,你就会经常不由自主地看手机,因为手机各种分享不停的在响。上课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另外账户被盗就会发送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所以我建议留学生适度使用手机,课后来问一下同学作业啊,社交活动传递一些信息还是有必要的。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说的有点快 紧张了 不好意思。

Donald同学
谢谢Botian。接下来我想问一下你:你和同学相处有什么困难呢?你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Botian同学
头一年来会遇到对你热情或者不热情的同学。有的同学会用一些语言来欺负你,你也听不懂,他表现的很不友善你就不需要去理他。 如果你想找同学,自己不知道怎么说,你可以找班里的中国同学帮你,因为你们有共同语言嘛。或在ESL班里找老师,因为他们理解力很强,你给出几个单词,老师基本能猜出来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同学,那就想前面Andy说的看电影,还有一种就是看动漫。这边的白人同学不怎么看动漫,他们主要看生活大爆炸,电视里的喜剧节目。所以建议家长来了不要马上安装中文电视,还是要多看一些英语的电视,对孩子的语言提升也有帮助。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谢谢Botian同学的分享。听了前几位嘉宾的分享,一开始来加拿大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和尽快来适应这边的生活与学习。

接下来我跟家长们分享下加拿大作业这方面的问题。我来加拿大两年了,在读11年级。我见了很多家长来加拿大陪孩子读书,我看到过他们很多的困惑,他们认为加拿大学校没有作业啊,或者作业很简单啊,虽然是素质教育但很不实际,像幼儿园班的。

Donald同学
在国内,老师下课布置作业都是习题几到几页,几张卷子。在加拿大作业中也有这部分的,也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但这不是主要部分。虽然在国内我们习惯这种短期作业,在加拿大的长期作业不会让你立刻做完交上来。那么长期作业对学生有什么帮助呢?你一年要完成的长期作业有英语论文、地理地图、美术画一幅画、经济做一份数据表,都有每一科上交的不同的时间,这是非常考验学生的时间管理,因为你会认为交作业的时间还早呢,如果你不安排好时间,到了交作业的期限就要开始熬夜,但是作业完成的很敷衍。所以这是很好的然我们掌握好时间管理技巧的一个训练的过程。很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为什么每天都没有什么作业呢,其实长期作业都有的,每个学生安排好时间段来完成相应的作业进度,就不会让家长产生这样的想法。

Donald同学
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包括我自己都有一个弊病,就是有很多空余时间没有好好利用。但其实在国外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很考验自己的一个自控能力。国外比较宽松,不会像国内那样要求你抄写几遍,你要对自己负责任,这种长期作业的技巧其实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帮助很大,能让你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利用的更充分。说了这么多长期作业,那么秘诀是什么呢?在加拿大有一个作业类似于演讲,就是老师会给你布置一个作业,让你去搜索历史事件,找资料整理好,做一个文稿,在全班做报告,有时候时间长一点有时候短一点,一般是五分钟,而且你要保证你做的内容能吸引你的观众,不能很乏味。这关系到以后工作后的交际能力,我们有一课就是写论文,要指出这个文章里的论点,考验我们正式的写作能力,还要让别人能理解,以后工作中经常能用到。这个能力一般在高中就开始训练你,特别是在国外大学,因为国外大学都是比较紧张,作业很多,写很多论文,如果从中学就开始训练这个能力,到大学就不会有很大压力。像前面说的怎么安排你的时间就很重要,以前我学过商务课,教你怎么做网页。老师会叫你编程做一个网站,可以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但是还是会有一个范围,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但是不会像中国一样给你限制,会控制一个很好的度。像是戏剧课,在国外也不是很多人喜欢表演,老师会开发你的潜能,要有爱心,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这个长期作业。讲了这么多个人的例子,其实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在家长看来不着边际毫无用处的东西,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你的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圆桌会议,在会议上抒发自己不同的见解,还可以学到一些礼仪,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总结来说,国外的这种长期作业给你一个管理时间的能力,看起来好像没有作业很轻松,其实学到很多东西,对将来出社会工作有很大帮助。

Donald同学
可能很多家长听过一些故事就是说在外国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想创造什么老师不可以批评你,因为他们有这个责任给你创造或者说听到你有不同的意见的话你怎么样都可以,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误导我们的一些家长。其实,外国它是控制一个很好的量,怎么样给你创作,怎么样把你设在一个限制里面,不会让你太过于疯狂,也给你有点空间发挥。那么说回刚才自己的例子的话,除了做网站能给你一个发挥的空间,能让你有创造力的发挥的话,一个非常有趣的之前的长期作业就是做戏剧,做戏剧呢,我之前有不同的经历,比如说,外国的话肯定会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还有其他的作品,那么我们之前也会学会怎么样跟别人做演出,怎么样背台词,怎么样通过这个方式来学习其他不同的东西。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我的儿子或者女儿长大之后又不是要做演员,也不是要出去当作家,为什么我要去学这些感觉上没用的东西呢?像演出这种完全毫无实际用处的东西呢?其实,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话题,因为,在外国肯定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不是所有人都很开放,有很多学生也比较内向,也不喜欢演出的,那么,当你的儿子或女儿不喜欢演出但被逼演出的时候,老师就会训练他们,让他们尝试去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或者他们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去挑战一个新的地区,能够探索更多的自己的潜能。而且,通过演出能学到怎么跟别人合作,演出大部分来说都是和别人一起的,要是别人不喜欢演出的话,你还得有爱心,要跟他们,怎么帮他们,不要用任务来压他们,怎么样跟他们相处来把这个任务完成,把这场戏做完。

Donald同学
讲了这么多是想说什么呢?我是想说,外国在给你作业的时候可能在家长看来不实际,幼儿园的水平或者说跟自己孩子想的是不一样的,其实,它是通过一个不同的方式,一个你没有预料的方式训练能力,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到技巧,而不是说今天我的儿子学习怎么样跟别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我就要给他很多题目,给他很多训练训练训练。

Donald同学
外国这种方式是不同的,他通过用不同的作业方式,你的孩子是能够在不同的方面来说学到不同的一些技巧。比如说,我们学校之前有一个圆桌会议,就是在会议上抒发自己 的见解,那么这其中可以学到怎么让别人听讲,或者有什么礼仪,或者怎么样就能在工作之间是可以做到一个交流的,我觉得是从没有预料到的方法给你孩子一个新的技巧,而且是工作上或者大学中非常实用的。

Donald同学
总结的话,外国的教育长期给你一个很好的安排和时间管理的能力、训练,而且能够通过预想不到的方式训练你的一些必须的技巧,所以说,在外国看起来好像是没有作业,很轻松,其实,他教的东西是非常实际的,不是只是用来考试,而是出了社会你可以用到的,而不是像有些中国大学生,出了社会,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一样。谢谢主持人,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现场Dxre R4
请问刚开学要做什么心里准备?

Donald同学
开学时我个人会比较紧张,因为开学会遇到新的同学,新的环境,觉得非常不习惯,一开始还会担心遇到欺凌之类的。但其实,单纯讲心理的话,我觉得直接放轻松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通过课堂的效果,跟同学很快就会熟络起来,至少会有安全感,不会有很大的一个心理挑战,我也明白,大家会有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我个人也是很紧张的类型,但是大家不要担心,相信一切会随着时间好起来,这样的心态的话,我觉得是比较好的。如果第一次来加拿大肯定会非常紧张,我是很能理解的,因为来到异国他乡,一个不同的地方,同学都是不一样的,我可以安慰一下你,特别是在这里你有esl要读,老师肯定会照顾你的,你不用担心,最好就是有不懂的就要问,老师肯定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就不回答你,有些老师会帮你,就算不是英语上的问题而是生活上的问题。所以呢,一开始很紧张,我懂,是很担心的,因为你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上课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但是我能说的只有一切都要放松,这里的人都是非常友善的,他们也预料到你讲英文是不好的,所以他们不会太歧视你,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找老师,谢谢!这是我对这条问题的回答

谢谢Donald的答疑!再次感谢四位留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注与支持。下一期邀请留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访谈,敬请期待!谢谢各位!

【新书速递】北上广等地的分享:带你走出留学误区

8291
“中国人不扎堆的‘名校’,一定不是真正的名校”
“寄宿家庭首选白人家庭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在那边如果不打游戏的话没有共同语言,家长不要去妨碍。”
“中国家长说中国的教育不好,某种程度是抬高了外面”

第十六集 北上广等地的分享:带你走出留学误区

2015年我应邀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围绕着出国留学的话题举办了讲座,期间我同许多家长见面,共同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加拿大留学成功。这一年,我也接受了腾讯大奥网、《看世界》和《虎妈牛娃》杂志的专访,分享我在留学教育和陪伴孩子共起成长方面的心得体会。留学是一门教育,但接受教育的首先是我们做父母的家长们。

一、北京(新浪网):如何规划孩子的留学之路?

“子女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如何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留学梦想,是广大家庭非常关注的问题。假如父母提早的给孩子做一些规划,而且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出国留学的话,相对来说,这种留学成功率是非常高的。请听朱凡博士的分享。”—-新浪教育
……

二、上海(沪江网): 工薪父母帮孩子留学成功的故事

“送孩子出国留学,不再是高收入阶层的专利,不再是一个奢侈品。现在工薪阶层,尤其是新一代,也都争相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书,留学工薪阶层化、低龄化已然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工薪家庭如何成功送孩子出国留学,朱凡老师讲了两个故事。”—-沪江网
……

三、广州(广东电台): 留学教育,先教育父母

“在加拿大读中学的孩子是被父母送出来的。所以,朱博士呼吁:留学教育,先要教育父母。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去,送孩子去什么学校,基本上都是父母的主意。家长如何接受留学教育,透过今天朱博士列举父母对出国留学的八大误区,了解真相,相信家长们己经受教不浅。我们接下来让朱博士回答听众问题”—-广东电台。
……

[伸延阅读] 腾讯专访:好的规划是孩子留学成功的关键

“中国人不扎堆的‘名校’,一定不是真正的名校”
“寄宿家庭首选白人家庭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在那边如果不打游戏的话没有共同语言,家长不要去妨碍。”
“中国家长说中国的教育不好,某种程度是抬高了外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考虑把孩子送出国读书。您或许就是其中一位。逛过大大小小的展会,咨询过许多的留学顾问,打听“过来人”的各种经验。可是像朱凡博士这样精通留学规划与子女教育的专家您也许并不多见。
朱凡博士在加拿大生活20余年, 作为留学专家,他对西方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作为一个父亲,他培养2个子女入读加拿大名校,在子女教育方面有切身的体会。今天大粤网为您采访朱凡博士,看看他对留学有什么不一样的精彩观点。

【留学考验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
腾讯大粤网(以下简称大粤网):在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规划二字,那么您认为留学前与留学中,父母应该如何做哪些准备?
朱凡:首 先是何时出去的问题,有五个因素。第一,孩子有没有这个意愿。第二,作为孩子来说,有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所谓的生存能力就是他自己可以管理自己,照顾自 己,你有没有给他一些零用钱,他怎么去用,很多人是不会的。第三,语言上要准备好。第四,策略上的考虑。孩子假如不想考雅思、托福,国外的大学有规定,假 如没有在当地读满三年或者是四年,必须考雅思,托福。达到多少分,大学才录取,如果在当地读三年、四年就不需要去考托福、雅思,你就这样去着手,(如果不想高考)我自己提倡大概16岁,在这边的初三、高一的阶段。第五,父母还要算一下费用。
其次,尽可能多了解国外的情况,我在我的书里讲到,你要出去之前,把你出去留学的费用拿1/10出来,先给孩子去游学一下,为什么要游学,我说的游学跟旅行社的游学不一样,我的大女儿在当地住了一个月,学校组织的,一直跟着当地的学生一起上课,这样就知道国外是怎样上课的了,就有所准备。第二他知道这个环境,饮食,一些基本的风俗习惯,你去那边起码要读大学四年,如果中学也出去的话,起码是6、7年在外面,你花一个月出去了解一下,这样才知道是否适合。
假如有可能的话,父母一定要去孩子读书的国家去看一看,实在看不了的话,也没有关系,你要去网上看,可以在谷歌里用3D去看一下周边是什么环境,学校附近还有住宿等等的情况。孩子跟家长分开的预备期也得有一段时间去做规划,我是非常鼓励家长最起码在孩子没有出去之前那一年有机会跟他出去一下,看看他个人动手能力,甚至让他自己去安排住啊,因为单独离开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可以看到另外一面。总之如果真的要去留学的话,在时间上宽松一点,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很匆忙的,最短起码也要提前一年半的时间,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调整时期,这个是很重要的。
大粤网:在留学前做了这些功课之后,可能孩子与家长热衷的学校不一样,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朱凡:对 于这些家长来说,这一步怎么走,一方面要很坦诚跟孩子讲,第二要孩子参与,让孩子自己选择学校。我举一个例子,最近我有一个朋友是昆明的,他在两个学校挣 扎了半年,也问了我很多意见,最后我说你的孩子想去哪儿,我说当年我的孩子说A的时候,我就说好,因为他选择了他要负责任,如果你选择了,将来读得不好, 你要付责任。你倒不如鼓励孩子按照他的选择,当然你要给他分析要面对什么困难。毕竟留学我们父母不能代替他,孩子一说这个的时候,你再帮他分析这个学校怎 么样,这个专业怎么样,逼他给你答案。
大粤网:最终是要尊重孩子,但是我一定把前因后果,你为什么选这个,我为什么选这个,把这些事情跟他交代清楚,最后让孩子觉得哪个更加适合自己,让他既有选择,又必须担负责任。
朱凡:对。
大粤网:在孩子留学期间,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朱凡:我发现现在很多时候跟家长聊的时候,他们觉得没有话跟孩子谈,说在家里也不用谈,因为在一起生活,看到就可以了,不用说。但是去到那边的时候紧张了,孩子去了那边,天天要追着孩子视频,开始孩子会接受,慢慢就会讨厌了,只给你报喜不报忧,这需要一种默契和准备。
我经常跟家长说,第一你多做听众,你就知道了他的状态了,第二点多认同,因为在加拿大或者是北美的教育跟我们不一样,是赏识教育,可能他们赏识得过分了一些。在那边做作业做得怎么差,老师说不错,同学之间都有这样的现象,我画画明明画得很差,人家说不错啊,很好啊。
留学孩子为什么很多时候出去变得没有自信了,因为语言的原因,到了那边,如果家长再给他一些压力,他就更加没有自信了。留学期间,家长跟孩子多交流,往往是他后面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谈误区:中国家长常犯的那些错误】
大粤网:您出过一本书叫《轻松留学加拿大》其中下篇“陪洋校长见中国家长”我们想了解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家长有那些观念误区值得我们注意呢?
朱凡:很多时候,家长随便带着孩子参加留学展,一时冲动,就上了贼船,就去了,至于去哪个国家和去哪个学校都没有概念。去了之后,发现很多问题。为什么?面子问题。尤其是在北方,大家的父母一讲,你的孩子在哪里读书,美国英国,好,但是不管你是在美国英国读什么学校。
第 二,以为在选学校的时候是越少华人的学校越好,但是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加拿大的高中,或者是北美的高中,或者是西方的高中,是两条腿走路,我们 到高中只有一条腿——直奔高考。他们在初中的时候没有怎么分,到高中的时候是两条腿。一条是你毕业就是就业,另外一条你毕业之后再读大学。
其实本地学校里的本地人只有50%是继续升读大学、学院,50%是进入社会就业的,因为他觉得他足够了,将来需要什么技术,比如修车,他再去读修车的大专,拿一个修车的文凭就可 以了。另一个方面国外读大学是很贵的,而且国外读大学,国家不给钱,读中学是免费的,这个体制方面我们不能照抄了。但是家长要知道人家的体制是这样的。
中国人出去都是一条腿,就是冲着要考大学才出去,对于这些本地的学校,所谓的排行榜是非官方的,官方是不给排的,因为它要强调两条腿走路,是排就业率高?还是排升学率高?没有办法去排。
所以在当地所谓的好学校,其实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很多,因为中国人的概念中,好学校就是升学率高,被什么大学录取了。凡是在加拿大所谓排名很前的学校都是中国人挤破头去的,我开玩笑说所谓的名校没有中国人,一定不是名校。
第三个,寄宿家庭去找白人的最好。其实也是一个误区,通常来说一个孩子在这边都已经习惯了,和白人家庭的饮食习惯也大不同。科学研究,一个中学生到大学的食 堂,必须要经过3个月胃才能适应。同样有人也做过研究,一个中国的中学生跑到国外去,最起码需要4个月才能习惯。孩子长身体吃不饱,天天只能吃菜园里的东 西怎么行?
我建议最好刚刚去的半年,寄宿家庭一定要找跟亚洲习惯适应的。第一,你的孩 子英语不是很强,你跟人家寄宿家庭有什么谈的,就是饭桌上谈这么几句话,第二,饮食方面你不习惯,很容易想家,很多现在出去的留学生都是城市长大的,不像 农村的孩子能吃苦,以前可以跟父母发泄,现在父母看不见了。所以找一个对于亚洲文化熟悉的,甚至中国人都没有关系,让孩子吃得好,民以食为天,肚子舒服了,其他的都好办了。而且在国外又不像在中国满街大排挡,你让孩子每天到外面吃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长以为住寄宿家庭有机会沟通,其实没有。第一是隐私,你不主动跟人家讲话,人家不会跟你讲话的,更多的时候,这些中国孩子都是关上门自己在网络上沟通,这 样更加没有人去管了,他英语又不行,又不好问,这个又是一个误区,以为离开了中国都希望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太合理。
第四,父母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怎么读书。中国父母很多时候对西方的教育体系不了解,一不了解的话,他就用不上劲儿,你不了解当地的学校,肯定给他很 多错误的指令,因为你是用原来的想法告诉他怎么读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你要知道你现在把孩子送出去的,孩子以前的优势在哪里,你要帮他挖掘出来,但是 这个优势不一定在当地的教育用得上,比如孩子背书是很厉害的,但是用不上,所以你不能再要求他多看书。他经常在网上打游戏,你也不要着急去妨碍,在当地如 果不打游戏的话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现在不串门的,在网上串的。
你要明白西方的教育 很大部分就是关于体育和未来的教育,不管孩子读什么,身体好就绝对有优势,所以他们很强调体育、运动和课外的这些内容。我们原有的体系是书呆子,你不能只是让他多看书、多学习和补习,你反而要鼓励他多跟当地交朋友,多去参与当地的一些集体活动,当然他的语言要可以。我估计很多家长只是追求读大学,但是没有考虑到将来的职业做什么。那边很注重孩子的优势,在所有的学科里其中有一门叫做职业规划,所有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一定强调孩子一定要明白你的优势,你的兴趣,你要为你负责任,这个要设计好,将来才可能有所作为。这点我们中国的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我想家长们要去参与的话,第一个要了解当地教育的特点,第二要明白孩子去到那边,真的有不同面对的挑战,这种挑战我相信很多家长是之前没有想过的,以为很简单,就是读书,其实你知道不是上学那么简单,而是要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新语言、新知识、新环境。我开玩笑说,在中国读书是给孩子加压的,但是在加拿大要给他减压,让他越轻松,让他慢慢 知道怎么去学。

【对比中西方教育 切莫贬低自己抬高他人】
大粤网:谈到留学,有些家长喜欢拿中西方教育做比较,您是如何评价中西方教育的优劣差异的呢?
朱凡:“我们一方水养一方人”,目前我们这边的基础教育非常强调知识的扎实,我把这个跟洋校长讲过,我们这边是叫熟能生巧,要记,要背。她说这个其实是好的,国外是不愿意付出这个代价,任何东西都是要经过努力才能收获,所以我们的基础教育我是非常赞成的。我写过一本书提到‘基础教育在中国,创新教育在国外’。我们这边因为人口的原因,因为传统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书本为主的,你要是把这个丢掉的话,等于没有别的了。我绝对相信我们的文化沉淀了很多的内容, 我们不断地用前人的智慧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个是千万不要丢的,这是非常看好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跟我投诉中国教育怎么样,我说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就把这个教育制度改变,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你一定要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你也要教育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将来你出去打工,你也教育孩子服从打工规则这不是哪个教育的问题,到外面也是有游戏规则的。
中国家长在孩子出去的时候千万不要讲这边的教育很多负面的内容,这个某种程度是抬高了外面,这不是同一个文化、国情和体制上的评比,所以没有办法比的 ,凡是有人跟我说,你看中国的教育不好啊,我们要出去,这样的一种投诉的心态,消费者的心态,一种很不现实的分析,去到哪里都不会成功。而且对于孩子来 说,会发现到了那边水土不服的话,还不如回到中国。我说不要轻易地批评中国的教育,国外也有很多陋习的,我们只是感觉到外面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是一种自卑 和崇洋。加拿大崇尚多元文化,一定尊重你的文化,而且教育每个移民一定要尊重你的文化,你尊重你的文化的话,别人才尊重你。你越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别人也 看不起你,你就自卑了。
我发现很多人出去的时候都是很自卑的,觉得我们这里不行,其实 就是找一个理由,心理觉得坦然,但是他出去之后发现不一样,我是20年前移民的,我们那个时候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你想想,就算在广州和上海都 是不一样的,你在这里生活,你就要服从这里的规则,存在还是有它合理的原因。

【新书速递】如何和留学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8201
儿行千里慈母牵挂,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这样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做父母的都明白,从孩子离开家门去加拿大读高中的那天开始,真正意义上“断奶”刚刚开始,孩子需要各种成长“添加剂”,写信、视频、电话,留守父母与留学生的有效沟通尤其重要。

第十五集 如何和留学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加拿大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多伦多中学有多少在读中国留学生?你可以去政府机构申请查询。2015年,我在北上广三地分享会上,同不少留守父母交流过。光是在多伦多,两个公立教育局的多所公立中学接收中国中学生,加上众多私立学校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有好几千。如何和留学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是众多家长们所关心的话题。

一、当年,我是这样做留守家长的

如何远程“陪读”,对于许多父母而言,与留学国外的孩子沟通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因为他们面临五大难题:不了解当地的教育制度;不了解当地的社会;不了解当地的学校;难以预测孩子在全新环境中的改变;未能及时疏导、分担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压力。
……

二、“三多三少”:我们和留学的儿子是这样沟通的

小崔的儿子从新疆来加拿大念高中10年级的。前不夕,小崔的先生带着孩子专程从卑斯省飞到多伦多,我们一起研究孩子如何选读大学的事。他爷俩不仅给我带了不少新疆特产,还有小崔精心制作的十字锈。今天这篇文章是小崔夫妇俩与低龄留学儿子交流的体会。三口之家,沟通的秘诀在于“三多三少”,读后,感到如同穿上一件暖融融的内衣。
……

三:孩子,我要对你说:适合你的,才是幸福

我孩子是2014年9月,由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去加拿大一所公立学校读11年级。在国内是阳光、快乐、自信的“女汉子”。可是到加拿大半年的时间,由于寄宿家庭的种种原因,变得忧郁、封闭、少言寡语。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中学就去加拿大》一书,结识了亲子教育专家朱凡博士。我便把孩子在加拿大的情况和他讲了,朱博士一边安慰我们,一边和孩子取得联系。在多伦多雪最大的那几天,去学校看望孩子,安慰她、开导她,并和孩子一起做学习规划。同时,还帮助我们家长分析孩子现在所处的环境,以及给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之后,应我们家长的要求,又在春节期间,帮我们联系新学校、新寄宿家庭,然后领着孩子去新学校报到。孩子到新学校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新校服,拍张照片发给我们,照片里孩子笑得特别开心。
……

四、“隔洋”沟通,不“失联”

儿行千里慈母牵挂,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这样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做父母的都明白,从孩子离开家门去加拿大读高中的那天开始,真正意义上“断奶”刚刚开始,孩子需要各种成长“添加剂”,写信、视频、电话,留守父母与留学生的有效沟通尤其重要。以下是摘录各地家长、留学孩子发给我的部分邮件
……

五、西安妈妈:陪读这半年,我的八大收获

室外,狂风怒吼,夹杂着雪粒刷刷地敲打着窗户,今年多伦多的冬天姗姗来迟,仍然让我们这些外乡人领教到多伦多之冬的威力。陪读的生活由夏到冬,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对陪读妈妈来讲,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如同孩子适应新的校园生活一样,经历了一切从新开始的历程。
……

[伸延阅读] 第一次与女儿“隔岸”过年
广州黄妈妈

“您听锣鼓响一片, 声声送旧手, 您看大众多欢畅,个个乐绵绵……” 春节快到了,喜气洋洋的商店响着欢乐的贺年歌,我走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闹市,看着笑容满脸的人们和琳琅满目的商品, 我却不知买什么才好。糖莲子. 糖莲藕. 糖冬瓜. 油角. 煎堆,都是女儿喜欢吃的,但,她今年却在外国上课不能回家,我们第一次与女儿“隔岸” 过年了。
记得女儿曾讲过: 我是多么的喜欢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好多好吃好玩的,还不用担心作业是否已经完成。是呀,孩子在家里是独生女,父母都娇惯得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我们都尽量满足她。女儿最喜欢行花街了,因为有孩子喜爱的玩具及食物。她小时候行花街,通常是左手拿着大风车,右手拿着巨型棒棒糖,骑在爸爸肩上边吃边四处张望,坐累了, 她要下地跑, 蹦跳着在人群中左穿右插,人太多,我怕她丢失,总是小跑跟着她,冷冷的天气也跑出一身汗,但我,累并快乐着。到后来她上初中,就不跟我们行花街了,她会去帮同学卖年货了, 有卖围裙的,卖玩具的,一班同龄人嘻嘻哈哈的在花街叫卖,比跟父母在一起开心多了。
过年逗利是,也是女儿最喜欢的节目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女儿会收到爸爸妈妈的第一封利是,然后穿上新衣服,新鞋,打扮得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小公主,背上新包包跟我们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甜美乖巧的她,见到大人总会笑着说:恭喜您发财啦!祝您万事如意啦!所以她的红包特别多,每年她的红包都自己存起来,所以,小小年纪的她便学“理财”了。
今年是第一次女儿不在家过年,家里,已贴了春联, 买了年桔, 鲜花, 灯笼,还有贺年糕点。我环顾四周, 思绪万千: 家, 还是那个家,年, 还是那个年, 但,缺了那个吱吱喳喳, 蹦蹦跳跳的女儿,这个年,少了一些热闹, 却多了一种感觉— —思念。孩子出国留学了,就像一只放飞的风筝,渴望飞得更高、更远,而风筝另一头的线,却紧紧缠绕着父母的心,稍一触动,心灵深处总有那么一点忐忑,一种思念,更有一份别样的期待。
今天,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上丈夫去快递公司,干什么呢?给孩子寄东西。每逢佳节倍思亲,孩子在国外,我们做家长的十分牵挂,尤其是过年过节,总想寄些东西给孩子。其实,我们寄给孩子的东西都十分普通,比如饼干、果仁、烤鱼片,朱古力等,有时快递公司的人还开玩笑地“批评” 我们,说邮费这么贵,寄这些小孩食品不划算,应该让孩子们早早独立。但我说:我们给孩子寄去的不仅仅是一点小食品,更是父母无尽的思念呀。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一次与女儿“隔岸” 过年,就是这种感觉——思念,它无法形容,却令人魂牵梦绕,它无法摆脱,却已深深植入我的心田。

【新书速递】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被寄宿家庭赶出门

8093

“中国的中学校长是个官,加拿大中学校长是个大管家;中国老师很威严,加拿大老师较平和”。这是一位在加拿大陪读家长的观察。
我去拜访Aden的寄宿家庭Eve,Eve说,“你来得真好,你去看看他的房间。我觉得惨不忍睹,但是因为这是我的家,所以我必须要他收拾干净,如果不是我的家,它怎么乱,就像垃圾岗那样,都与我无关。”

第十四集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被寄宿家庭赶出门

一大早收到John的短讯,“你最好尽快帮Jack和Tom安排新的住处,他们俩今天又犯规了,把我和太太吵醒了。这样的事连续发生,我们实在无法忍受下去”。John夫妇是医院护理人员,三班倒的作息时间。Jack和Tom搬进入住前,和他们“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周日早上十点钟前保持安静。John做寄宿家庭多年,之前入住都是女孩子,但这个学期换了男生,情况就不妙。这俩少年小子早上迟起床,火烧脚式的匆匆忙忙赶时间。人一急自然动作大,加拿大房子木结构,隔音效果差,关门、下楼,声音特响,不把John夫妇吵醒才怪呢?开学不到一个月,又要搬家,谁叫我们的孩子不好好地守规矩?我在电话里答应John,我们尽快处理妥当。

一、事实:我们的孩子从头到尾很少参与选择寄宿家庭

开学以来我有机会跟不少的走读少年留学生聊过,他们告诉我,来加拿大读书之前,他们的父母会在选择学校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但选择寄宿家庭方面他们较少参与。说实在话,家长也很难参与何况孩子呢?
……

二、隔山买牛:我们父母如何选择寄宿家庭的呢?

我的整理一下,我们的家长在我们公众号上留言,要求我们按以下条件替孩子找寄宿家庭的(我们不是寄宿家庭服务中介,但仍然有人问我们一些具体的服务):
讲纯正英语的纯白人、西人
会做中国菜式
家里有同龄孩子
有爱心、负责任,最好是基督徒
有接待过留学生经验,尤其中国留学生
……

三、选择寄宿家庭最基本的六项条件

根据我们帮过一些家长们探访多伦多寄宿家庭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未成年的少年留学生选择寄宿家庭最基本的条件:
位置,距学校和公共交通的距离,乘车距离,
空间,寄宿家庭住宅面积,公共活动面积,
……

四、为什么与寄宿家庭总有矛盾与冲突的?

每个寄宿家庭背景不同,每一个入住学生情况不同,所以,太多的不同放在同一个空间里,矛盾和冲突避免不了的。而且如同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故事一样,留学生里寄宿家庭的故事的版本也不一样。
……

五、四个故事:我们的孩子如何同寄宿家庭相处

故事一:Allan入住一对英国移民家,男主人是退休教授女主人网上教书,俩老人没有孩子,希望家里有个伴。不少人羡慕Allan好运气。但Allan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读不出。Allan英语很差,从ESLA级别开始,他一点儿都听不懂俩位老人家所说的。最要他命的他吃不惯老人家做的饭菜。用他的话来说,寄宿家庭好似喂兔子一样,天天煮红萝卜蔬菜。他们后花园有个菜园子,老人家把菜摘下来直接放在餐桌上,说是最健康的无机绿色食品。吃惯川味的Allan用“老干妈”拌着吃,中午则在学校附近中国杂碎馆吃外卖。
……

六、因为学生不守约,我被迫领受“逐客令”

今年中,我帮一个学生转校,在中学的学生指导中心取得一个寄宿家庭地址。我和读10年级的Wesley顺路探访这个未来3年住处。我们俩对这个新地方还算满意,Wesley还选定一个大房间。我和女主人协商6月中学放假前我带孩子过来办手续。
……

[伸延阅读] 寄宿家庭的家长教孩子如何收拾房间

我去拜访Aden的寄宿家庭Eve,Eve说,“你来得真好,你去看看他的房间。我觉得惨不忍睹,但是因为这是我的家,所以我必须要他收拾干净,如果不是我的家,它怎么乱,就像垃圾岗那样,都与我无关。”
我进到Eden的房间,说老实话是没办法进去的,一推开门,床上是臭袜子,地毯上是一堆吃完东西的垃圾。最让Eve感到心疼的是,“你看,他竟然把球鞋、脏脏的鞋不放在门口,而是靠墙壁放着,我的墙还是刚刚粉刷过的,弄得脏、黑黑的。再看看他的厕所,它都已经堵过几次了,有一次它堵住了,我要叫外面的师傅来帮他清理,以至于他自己都要罚款赔偿差不多一千块加币。因为堵住了。”
这位家长说,“今天,我当着你的面教他怎么收拾房间。”于是,在Eve的督促下,Eden乖乖地把地上的书放到书架里,桌面上垃圾放到垃圾筒,洗完的衣服叠好,忙了好一会儿,房间秩序有点样子,Eve给了他一个吸尘器,叫他把地毯重新吸过,虽然他昨天才吸过尘。Eve说“怎么看得出你是不是吸尘干净的,我一看地毯吸纹路就知道的。还有鞋子放在鞋柜、被子放得整整齐齐,人也舒服。”Eve用英文跟Eden说,“我怎么觉得我好像你妈那样的啰嗦你”Eden傻笑。
我对Eve说,“你算好是好人了,你教他,他听你的,很多孩子你教他,他就是不做。”
“为什么他们不做呢?”
“在家里面他们不需要做。”
“怪不得,我叫他做的时候,他开始很委屈,他说在家里面,他从来都不用收拾这些,他只需要负责学习,其他的事情都是他的保姆,要是保姆不在,他的父母去做,他说他身边的同学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人来收拾东西的。”
我说,“是啊。”
“照你这样说,我要表扬他,因为他愿意听我讲,去收拾自己的房子。”
“是的,所以你不要给他太多压力,一步一步来,不过有一点,他愿意听你的,说明他可以去教育。”
趁孩子下去倒垃圾的时候,我对Eve说,“你要忍受,他有可能几天之后又乱七八糟的,你可能要规定他一个星期要来检查,怎么样去做。”
他说,“Frank,你的孩子是怎么做的?”
“我的孩子也做得不好,不过我的孩子知道,因为他们都是在学校里面住校,学校里面有方法怎么样管理这些孩子。其中有一条就是用零用钱的方法,老师每天都要来检查他们是否做好了清洁,搞好了卫生,否则他一个星期就没有零用钱。没有零用钱,他们就没有办法上街去买东西。学校用这样方法来逼他们管理好自己住的宿舍卫生、清洁。”
“噢,”Eve等孩子倒完垃圾回来,从柜里面拿了一个冰棍,奖励这个孩子说,“你做得很好,叔叔说,你比其他的同学都要努力,我希望你能够一个星期保持做一次,我们看看要是你可以这样做,我们就一起去外面吃东西,我带你去吃中国菜,因为我知道你喜欢吃中国菜,而我做不出中国菜。好吗?”Eden点点头。
寄宿家庭有这样的心思去教孩子怎么收拾房间,这当中也看得出他的那份爱在里面。说老实话,中国很多的留学生来到加拿大,怎么样收拾房间,怎么样调理,这都是必修的课程,亡羊补牢未晚也

后来我有机会跟一个朋友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说,“哎呀,你不要说这些中学生,就算大学生也是这样的。”接着他讲了自己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来到这里读大学,我去接飞机,刚好看见那孩子就在那里打电话,他妈妈从中国打来的,他把电话递给我。你听,我妈要找你,那边我的朋友说,拜托了,麻烦你帮他看看怎么样打开那个箱子。打开箱子?什么意思?不是他收拾的行李吗?对方那头连声说不起,是我帮他去收拾行李,孩子他连箱子怎么打开都不懂。妈妈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他在跟同学聊天。电话里那位朋友说:我已经把孩子交给你了,麻烦你帮他吧。听完这句,我觉得沉甸甸的。后面接着发生的事更令人惊讶,我帮他把行李搬回家,开了行李箱,对孩子说先把衣服挂起来。他说叔叔你可不可以帮把衣服挂起来,我不会,之前在国内读大学,我妈差不多每个星期的周末都学校帮忙清理房间、衣服,我不清理。我一听差点气炸了,撇下他就走。可是没办法,他新来乍道,我只是后悔答应了他的父母。这样孩子送出来不知是祸还是福。但我却给害惨了。

陪读妈妈:手把手教你留学续签

8092

留学,与你相约在加拿大//分享讲座系列(16)

嘉宾: 加拿大留学生陪读家长
语音记录参与义工家长:@米兰昆德拉 @qiqi @胡锦裳 @天空@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公众号

各位家长好!朱博士好,管理员好。首先感谢朱博士强大的号召力,让这么多的家长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真的觉得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是陪着孩子留学到了加拿大,关于续签的事情,我在朱的博士群里请教包括专业人士,他们真好无私啊,他们都告诉我怎么做,所以我自己办完以后就比较明白了。之前在群里也得到了其他家长的帮助,在这里也表达我的谢意,如果没有她们的信息,我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我就把我办理签证的过程跟大家分享。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什么是大签?
大签,是在加拿大合法居留的身份证件。
什么是小签?
小签,是出入加拿大的签证。

申请大、小签程序

要点:
(第一次入境)拿学校offer——申小签——移民办公室——换大签
(第二年办理)拿学校offer——申大签——办小签
一般大小签给的时间是一样的。
如果经常往返中国,小签也很重要的。我们第一次办理小签,是拿着学校的offer去申请的。小签通过后第一次入境加拿大,在机场过海关时有个好像叫做移民办公室的,到那里办理,拿着一页纸去换大签。但是等到第二年学校提供了学习offer,交了学费后,就要先申请大签,大签拿到后才能再办理小签。通常大小签给的时间是一样的,我的情况是一致的,也有的家长拿到的不一样,但是是少数的。

大、小签申请方式

要点:
大签——复杂;
1、纸质申请(未满16岁留学生),时间周期——118天
2、网上申请(16岁以上留学生),时间周期——28天
小签——简单;时间周期——(12—18天左右)
大签办理复杂程度,小签好一点。一种是纸质申请,不满16周岁的留学生,另一种是16岁以上是网上提交申请,办理速度快捷(28天),比纸质周期(118天)要快。小签都是在12-18天区别不大。但是如果家长在网上有账户,那么不满16周岁的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申请办理。或者直接通过中介。填写一个代理人的表格来为孩子申请。我是通过纸质来申请的,3月份提交的申请,一直到前两天(7月份)大签才返回来,等了很长时间打电话去问都是答复让我去网上查询,但我是纸质申请,网上是查不到的。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把材料寄丢了。建议大家还是从网上申请,查询起来比较方便。

大签邮寄、准备资料和注意事项

大签申请途径——纸质、网申两种
第一种:可以从加拿大移民局官网www.cic.tc.ca下载表格,IMM5555E、IMM5709E最新的表格,高中生要下载填写两种表格。
第二种:就是直接在移民局管网上申请,需要创建一个账户,16岁以下的通过代理人的账户来申请。
大签网申资料准备
1、5555文档列表、5709表格
2、纸质表格要签字
3、学习许可的复印件
5555是一个文档列表,上面列着需要提交的资料。5709是填写个人信息的表格,填完后有一个验证,出来后最后一页是有带条码的页面。纸质的还要签字,内容是本人或16岁以下的本人是谁谁的父母,是合法监护人。
五五,一到五五的清单要提供护照的复印件,护照的复印件必须能清楚的显示以下信息,护照的号码,护照的签发日期和失效日期,姓名和出生年月日,还有最近一次进入加拿大境内是加拿大边境人员的盖章,以及其它任何有记录的页面,都必须复印。
然后接着是现有学习许可的复印件,因为已经在这呆了一两年,呆的期间必须有学习许可才可以呆下来,以前的学习许可需要复印。然后学费全额缴清后由温哥华教育局签发的录取信原件。

大签的资金证明——充足的资金、好的成绩单复印件
然后是可使用的资金证明。以前也听群里家长介绍说资金证明很少,5000或是1万加元就可以了。我这次比较幸运,我孩子的offer是一年,是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但我们的大签给了三年,为什么给了三年,我自已猜想,也许是对的,我把自己认为有助于签证官多给大签日期的原因归结一下,我的资金证明比较多一些,当时是四万加元的资金证明。而且是孩子自己的帐号,签证官看这个东西可能很清晰,还有充足的资金,因为一年不需要那么多钱吗,他会认为你以后肯定有意愿一直呆下来,要不然为什么弄那么多钱过来,我想如果想多办几年的话,最起码资金证明要充足一些,5000加元我认为可能有点不够。资金证明里还应包括,缴学费后教育局给的缴费收据。
然后另外一条是最近两个学习阶段的成绩单复印件,这个时候成绩好,对签证官多给几年大签时间是有帮助的,因为我家孩子的成绩比较好,换位思考一下,可能觉得看着舒服就多给几年吧。还有17岁以下学生必须承报监护人公证,这个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相当于国内有一份监护,这边有一份监护,是两页的表格,监护人的公证,如果监护人没有换,应该可以一直用那个。因为监护证没有有效期,如果这边监护人没有换,公证书可以一直用下去。

大签网申缴费——打印缴费收据、资料包备份、提前申请
然后把这些资料准备好后,就可以交费了。大签的交费的是150加币,在CICTC的网站上有我的申请my applycation,然后再选择支付费用,有一个Pay your fees,上去以后把150加币交了以后,还得把官网提供的缴费收据打印出来,收据打印出来后,填好付款人信息,然后把这个东西也夹到申请资料里一起。把150加币的收据附在后面,然后订在一起,作为一份资料。
把所有的资料做完了之后,您最好拍照或扫描,或单独复印一份,留下备份。资料包就准备好了。这时按他的要求寄到移民局。移民局的地址从网上应该能查到。专门有一个study permit案例接收中心。移民局明确说了,会花3-4个月来处理。而且必须在你的学习许可过期之前提交申请。这样的话,保证你在加拿大一直有个合理的身份,而不能在某个空档中你是不合法的,这是不行的。
然后还有就是,在大签下来后,接着就要申请小签。大签收到后,必须尽快复印,或发电子邮件到温哥华教育局。这样才能保证更新孩子下一年的医疗保险。这个也很重要。中间不能有空档。还有,中学生要把学习许可复印件交到所在学校的学生顾问。

大签申请注意事项——资料顺序对应、整齐
这就是我纸质申请大签的经验。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当你把5555列表清单放在首页后,下面所有的子目录和资料是依据5555清单列表中的顺序准备和放置。同一类的文件最好用一个曲别针别得整整齐齐的,别让签证官到处找。如果他找来找去烦了,可能就会额外地给你日期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要让签证官看材料的时候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干净利落。这样可能有助于签证官一高兴,一年的签证他给你三年。这样可能省好多事。
感谢管理员把大家召集到一齐,分享这一点信息。祝各位家长,也能顺利地办理大小签。如果家长读英文有困难,还是要找中介。这边中介费用也不是很高,还能省不少事。一旦要说办不成了,再来一次,时间上大签可能不允许,如果能省事的话,中介还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第一个问题:关于学习许可的银行存款,未成年人办理银行存款是否可以办理为定期存款,避免孩子以后乱花钱?
嘉宾:
我们这个帐户的确是孩子的,存款在里面就是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你去银行时跟他说为了办理签证需要出示一个资金证明,然后他们就把存款相当于结余,他们知道这个事,打印二页纸,然后就把这个东西作为资金证明就可以了,说白了不是定期存款。

第二个问题:学习许可到期的问题怎么处理?
嘉宾:
我曾经在网上看了一下,不知道准不准确,供大家参考,最好是二个学习许可接上。比如这个是9、28到期,那个9、29开始,那是最好的,但这种情况也不容易。我看到网上写的是学习许可后的三个月你还可以待在这,如果超过三个月就是非法的,相当于没有有效允许的情况下延期待在这,没有得到许可。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早点办。
说实话这个大签周期比较长,尤其是纸质邮寄,我们是大概是1月份接到学习交费通知,然后我2月份交的,因为中间有点事情,我3月底才把东西寄出去的,当中没有意识到时间这么长,后来等到8月份我有点着急了,不是8月份是7月底,因为我这个study permit 才收到,我就想到底出了什么差错了,时间周期长又没办法查证的情况下当然会着急。
还有就是如果说家长有网上渠道,最好网上申请,网上申请快,节约很多时间。然后如果说小签,前两天有家长跟我说,他孩子暑假没办法回去,因为小签到期,然后没办法出入境,大签还没到手,没办法办小签,他就没办法回国,对于孩子头一年来假期不能回去,我想各位家长都知道那个心情,反正挺着急的。这就是时间没衔接好的问题,所以各位家长还是要把这个事情能提前办就提前办,如果实在自己不明白就请个中介得了,这边中介也不是很贵。因为说实话从cic.gc.ca网站上提交时全是英文的。如果家长英文一般,弄点小差错出来,办不出了白交了150,还不如请中介。

不过我是在群里请教包括专业人士,他们真好无私啊,他们都告诉我怎么做,所以我就相当于自己办的。因为我自己办完以后就比较明白了。这次小签也是网上申请的,我觉得好象研究研究也还行,也不是自己弄不下来的。但是如果英文的确是一般就不要费这个脑细胞了,实在太麻烦了,委托别人最好了。

宋敏,说出留守父母心声:大洋彼岸,孩子,我们彼此守护

5261

留学,与你相约在加拿大//分享讲座系列(15)

录音整理(义工团):@放飞心情 @肖肖 @吃饭睡觉打豆 @天空 @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

大家好,我是留学生家长宋敏,微信名叫老虎,今天晚上我做一个分享。我的分享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孩子出发前的准备,二是空巢期的调整,三是和孩子的沟通。

孩子出发前的准备

心理上准备
让孩子明白加拿大的中学生活是有一个适应过程,无论是学业,寄宿家庭,还是结交朋友等方面,她都要慢慢适应,初来乍到,就算我们成年人都会有不适应的感受、感觉,朱老师新书《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里有一章讲到“文化休克”现象,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我们这样想,不仅是安慰自己,也是给孩子打预防针,提前让她有点思想准备。
学好英语和学会家务劳动同样重要
英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同样,家务劳动培训也不是一日之功,提早准备,长期培养,十分重要。孩子在父母面前肯定不会是一个特别勤快,特别出色的,出去以后还是会好很多,但有些基本家务,比如切菜,摘菜,洗菜,做饭,最好提前锻炼,让孩子亲自实践。我们孩子过去之后,住的地方不是homestay,是亲戚家,我孩子干活比较利索,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好。父母提前做准备,孩子出去以后,自己也会勤快主动。
减少依赖
有依赖型孩子,家长不必太担心的,出去以后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变得不太依赖了。举个例子,孩子选课,我亲戚没有陪她去,她自己去做测试,去学校选课,同学校里选课顾问讨论,她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其实在家她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内向的孩子,但出去后有些事迫不得已,她自己也知道必须得去做了,反而显得很简单了。这是孩子出发前的准备,其实我做的并不多,包括带过去的东西。
具体物品准备——方形本、铅笔
我看朱博士其中一个群里,家长不停地问带什么衣服什么鞋?告诉你们,大部分准备到那边都用不上的。比如我们带了很多本子,过去发现都不太合适,那边纸的规格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她们那边用那种方的,6开或12开的,咱们这边不太用这种方形的纸。反而你不妨多带点笔,铅笔用的比较多,中性笔用的少。不过,具体这些细节的东西我基本都没有管,她自己过去自己买的。

空巢期的调整

我工作比较忙,孩子走之后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孤独寂寞痛苦啊,我和老公都比较忙,我们还是自己忙自己的事。我同学不大敢给我打电话,怕我掉泪,掉泪的话她也受不了,也跟着掉,所以就没敢给我打电话。我说我没有掉泪,送飞机时候也没有掉眼泪,就是很平常的,走了以后,大家每天微信电话,就没有远离感觉,仿佛孩子仍在身边一样。
她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她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今天老师跟她说了什么话,她每天都给你汇报,不必太担心她出去后你的思念。大人们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很重要。那些特别依赖孩子的母亲,自己找点感兴趣事干。我基本没有出现空巢期的焦虑,悲伤,难受。
关于沟通的花絮
管理员:孩子漂洋过海把学留,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依然这么畅通无代沟,值得学习与深思。家长们有什么经验之谈或者问题的,我们都可以在讨论区里发言,与虎妈一起讨论。
@水滴:孩子不和你交流、微信,总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问她那边的情况,也会很烦,怎么办?
管理员:这位家长不要心急,也许孩子忙于功课作业,真的是一时来不及跟父母谈心。我们来听一下虎妈在这方面的建议。

和孩子的沟通

生活方面的沟通
从生活方面,孩子毕竟比较小,离家这么远,她不适应不习惯的地方比较多,那么孩子受苦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以理解和心疼的心情与她交流。比如我的孩子在春假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回家了。那么应该怎么跟她交流呢?
我当时出于心疼孩子,所以就让她马上买机票回来。孩子就自己上网看机票,结果她回过头来跟我说,她说“我看了机票,发现机票非常贵,而且时间也不是很合适,回来的时候要倒时差,回去的时候又要倒时差,在家里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理智的分析一下就不回来了吧,”其实这个时候你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她是能够感受到的,然后在这之后她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她在生活中遇上的一些困难。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个群,我很感谢朱凡博士和杨老师,以及一些家长给我们的分享。她们让我对那边的情况更加了解。
学习方面的沟通
了解了她的学制以后,可以在她学习上遇上纠结时候给她一个参考意见。做家长要注意:你给的,不应是命令式的,也不要是代劳式的,就是我给你选好了你一定要去,这样是不合适的,应该让她自己去斟酌、去了解。
在心理上,她在那边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遇上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跟她交流。或者她在那边做得不够好的时候,长时间玩手机或者成绩下降的时候应该怎么样与她交流。大部分家长就是给你指令,要求你做到以下规则,第一,第二,第三……,或者我告诉你应该怎么样去做了,但是并不是你告诉她就认为你说得对,或者她就能够去做到。有时她明明知道你是对的,她也不一定照你说的去做了。
心情方面的沟通
换位思考、鼓励
家长和孩子交流,一定设身处地站在她的立场,理解她的感受的情况下去交流,这样无论你的引导,还是鼓励都会起作用的。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大部分家长是指令式的,讲规则的比较多。鼓励呢淡淡的,从语言上的、不深入人心的鼓励比较常见、比较多,这个效果是不太好的。所以说,我觉得与孩子的交流需要大人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更关注她。
反思沟通方式
有家长认为我可以给你付出金钱,付出很多,但是就是没有降下身段走进孩子心里。刚才有个家长就问,孩子不想跟你交流,问多了她就觉得很烦,那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你什么地方让她很烦,她为什么不愿意跟你交流,你是不是把你的焦虑传递给了她,她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给她帮助,而不是批评指责,或者你就是唠叨,增加了她焦虑的心情。她不想跟你交流,你应该要反思自己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想跟父母交流的。但是,做父母的打击孩子一次,她就一天不想跟你交流,第二次打击她,她有可能就变得一个月不想跟你说话了。时间长了,你处处打击她,老师在学校里对她做一些指令和要求,回来你还要给她指令和要求,这个时候她就永远不想跟你说话了。这些家长只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因为当老师接触的孩子很多,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像一张白纸一样,那么这个孩子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完全是家长的原因,学校对她的引导都是很次要的,重点还是家长。
多倾听、理解
但是这个改变一定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改变去理解她。你要去倾听,在她遇上困难时,你帮她解决了困难,或者你帮她宽了心,在她焦虑的时候你给她吃了定心丸,这些都会让她愿意和你交流。比如说,出去之前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坚持住,怎么说都不能回来,你回来你就没学上了,咱就没办法了。你说这些话,给孩子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我给孩子说,不行就回来,回来继续上高中,降一级上高中,只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一定要跟我说。这样的话,孩子是觉得你是理解她的,她难受时你理解她,她会理智做出选择的。
孩子一旦知道学习了,你对她的引导已经让她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让她知道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了,知道做一个善良的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多么重要,她会很自觉,很自律的朝这个方面去做了,家长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我把孩子放在外面,我一点也不担心她会怎么样,她的基本素质已经培养得很好了。我这样说,有的家长可能觉得不平衡,觉得我孩子跟我什么都不说,你孩子怎么跟你交流得这么好。其实我孩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也出现过逆反心理,我及时的反思自己。所以说,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我们一定要做她坚强的后盾。
管理员:当妈的利器之一: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
做孩子的定心丸
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我们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让她知道遇到任何困难时,我们在这里给她包容,拥抱,怀抱。她会很轻松很放松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很多家长现在没有做到。不着急,我也是从孩子小学五年级开始改变的,一直到现在今天这种效果。我很满意,很欣慰,我觉得很幸运,及时地改变了。我周围的很多人帮助了我,我很感激。
现在开始改变,是来得及的。比如我们这次去云南旅游,去旅游时,孩子很高兴和我独处。孩子总是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很喜欢单独和你在一起。我们是13人团体,她总喜欢和我在一起逛,一起谈,边说边谈边逛。在丽江古镇有很多拍婚纱的,不止十对。她问:“妈妈,拍婚纱时是不是可以带着妈妈?”我笑了,但是心里很感动,很激动。我也把我的感动和感激表达给了她。她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十六岁了,能说出这样的话,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虽然她很依赖我,但是到了那边,很少想家。
她很想念我,她每天都说很想念我,但是没有哭哭啼啼那种情况,我也没有。我们都是有理智的表达思念。但是没有那么难受。我俩之间的交流没有因为十个小时的飞机路程而中断或阻碍。我们天天用微信用电话都可以交流。她遇到任何的小事大事好事开心的事都要告诉我。

寄语
我最后给大家一个寄语。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每个父母的人生都会因为孩子而精彩。也希望每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欣慰,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有让人感动的让你欣慰的孩子。

问题:是孩子自己突然提出想留学,还是父母早就有规划准备?
解答:1、先游学后留学;
2、孩子喜欢才会积极主动。
留学对于我来说,我从小就有这个梦想。但是因为家庭和那个时代的原因,没有实现。我一直很想让孩子出去留学。三年前我带着她和我侄女去加拿大度假,待了四十天,这次度假,她俩都喜欢上了加拿大。
我孩子是16年2月去的,侄女将在今年九月份去。她们自己很愿意去,导致她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制,和人的交流,包括和counselor的交流。我要插一句,出去后,和老师交流很重要。孩子去了之后,找到counselor选课后,又去找了她几次,通过交流,counselor知道她在这边数学很好,跳了一级,又给她转了12分,在已经转了20分的情况下,包括美术,计算机,还有一门不记得了,总共三门功课。这十二分很重要。这十二分差不多就是一个学期能修到的学分。
一个学期最多能修到十六分,而且ESL的英语是不算学分的,所以对于ESL学生来讲,最多一学期只能修十二分。所以她通过交流又转过去十二分,她自己感受到了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每个家长和孩子讲讲,出去之后和人交流很重要,情商很重要,不仅仅是你的成绩和智商,你对别人的关注,你和人交流的能力,你善解人意的程度对你的未来都是很重要的。
去留学如果孩子没有这种想法,你强硬的把他送出去,在一开始的适应上还是要困难许多的。家长有条件的话尽量做一下铺垫,比如参加游学团、或者带孩子出国,陪孩子看一些中外教育对比的文章,让孩子有亲身的感受有主观上的留学欲望,有这种想法和要求会更好,而强硬的把他送出去那孩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我能帮到大家的并不多。因为我不在加拿大陪读,也是刚刚开始了解留学的,我就是把自己的情况给大家说一下。
管理员:朱博士常言:先游学后留学。家长带孩子旅游也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加拿大风土人文,让孩子先喜欢这里,那留学时过渡期会更顺利。

问题:孩子在暑假回国后是否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报英语或其他培训班?
解答:1、自律的孩子可不报班
2、自律弱一些的孩子可以报班督促。
因人而异,我教过的孩子当中有的没有报过英语班,但托福雅思成绩考的非常高,这样的孩子自学力很强,有控制力、有自学的欲望,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报培训班,但是这样的孩子很少。
我孩子回国后她想学吉他,她就自己找人打听问在哪里买吉他,怎么报班学吉他。她的英语,开始我们想着自学,因为她在加拿大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挺高的,后来发现自己学习的自律能力有点差,不像报上班以后有人管着学的那么投入,那么可量化,所以她回国后玩了三天后她自己就很空虚,觉得没人管着学习的效果会差一些,然后就去报了一个雅思的培训,这个要看孩子各自的情况,觉得自己管不了自己的还是去报个班吧,毕竟国内的应试技巧还是比国外强的,再说假期没其他事情可做的话,还是报个班不然假期就浪费了。
如果孩子有其他爱好比如学画画、学吉他这些回来报个班也都是挺不错的选择。如果有自己学习读书欲望的这种孩子,在家读书也挺好的,我们学校里的真正的学霸其实很少去报培训班,都是靠自学,他们不是聪明到了过目不忘,或者是不用学,光玩就可以考很高的成绩。他们学习的特点是投入进去的时间很多,同样坐在班里8个小时学习,但是有很多的孩子的心思是游离在学习之外的,但是学霸在8小时里有3小时投入到学习力,也比那个没有深入进去学习的要好很多。所以说能够自学的就自学,如果觉得年龄小或者自控力差就去报个培训班。

问题:给焦虑型的留学生家长几点建议。
解答:1、和孩子一起学习;
2、生活上多关心;
3、相信孩子有能力。
首先,焦虑没有一点好作用。其实焦虑的家长自己理智上也是知道的。有能力帮助学生的、有能力帮助他了解学业的,一定要稳住心神降下姿态,和孩子一起研究留学的一切事物,包括银行卡开户、手机怎么办理、选课怎么选,读不读IB还是AP,哪个学院要雅思多少分。
如果有家长不去了解这些,或者当爸爸的去了解这些事,当妈妈的该怎么办啊,那你就在生活上多给予支持、关心和关爱,让孩子知道我身后有一个坚实的后盾,当然不要给孩子太多的打扰。
另外,不需要焦虑的地方还在于,孩子离开父母出国后,自己交流和管理自我的能力都会发挥出来,因为在国内都有家长包办,这些能力不太需要发挥,而他自己出国后他自己很清楚没有指望了,父母帮不了他了,他就会发挥出来自己的能力。我孩子也是这种情况,她和counselor的交流,她要来了12分的学分。她在这个问问题的过程中,她就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她回国后跟我说她觉得说话的好处了,她所说的说话就是交流的好处,她自己一旦认识到了的话不用你去教,她自己就会主动地去交流。
作为家长咱能做的就是多和孩子、多和寄宿家庭去交流,因为中国孩子问题比较多,比如攀比、不好好学习、逃课等等。我孩子回来跟我说学生两极分化很严重,学习好的成绩都遥遥领先,国内理科强去留学就比较轻松,还有的去了之后就没人管了,花钱、化妆、吃喝玩乐、谈恋爱,他们的目标就是不被开除,逃课或请假的课时不要超过规定的范围内就好。所以家长要多和监护人、寄宿家庭要更多的交流,了解孩子在那边的信息及时做出判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在群里可以问我。我讲的仅是我自身的情况出发,谢谢各位家长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一个普通妈妈的分享。

Jenie:讲一讲我的留学故事,听一听我的专业建议

2183

留学,与你相约在加拿大//分享讲座系列(14)

主持人:Fank
嘉宾: Jennie
录音整理:@肖肖@伦敦9年级小玉妈@朴园主人@南巷清风 @天空 @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公众号

开场白:邀请Jennie来分享两大理由:一、她曾经是小留学生,来加拿大念中学,被西安大略大学Ivy学院录取;二、她现在任职加拿大某大银行,为众多留学生们提供过专业服务。Jennie走过的留学之道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她从金融专业的角度的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帮忙?

各位家长、同学,你们好。首先感谢朱博士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平台来一起沟通,我为大家分享我自身的一些留学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走我走过的弯路。
我十几年前留学时首站是温哥华,梦想着温哥华是个大城市,可一下了飞机有点失望,放眼望去都是平房、野地,没有高楼大厦。其实加拿大就是一个“大农村”,人文都很淳朴,人们都很友善。
朱博士:温哥华叫“温村”,多伦多叫“多村”

一、我的留学观:矛盾、冲突、顺应

寄宿家庭:别太客气啦!
我入住的寄宿家庭是在出国前就选好了的,当地的一家白人。当时我的航班晚点,我出关的时候排队又耽误了些时间,那寄宿家庭的人就先回家了。我出关后看见栏杆上挂着信息传单,一眼就看见了我的名字,上面写着我到达后让我联系传单上的电话。然后寄宿家庭的人就又跑来机场重新来接我。我就很客气,满心感动,人生地不熟,觉得让人家又多跑了一趟。你客气是对的,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很搞笑。
这里的人文和国内有不同的。
国内:客气是表达礼貌
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第一次到别人家做客,人家请你喝水,你不能说“好啊,来一杯吧!”。你要客气一下说“不用麻烦。”那主人再叫一次,那我才说“好的,喝一杯水。”
国外:会因客气吃“大亏”
到寄宿家庭后他们做的第一顿饭,是一种类似饺子的食物,饺子馅是土豆泥和培根,做好后我闻到好香的味道,主人问我“吃饭么”,我就客气地说“不吃”,那主人就真的没有理我,结果我当晚就一直饿着。各位同学要吸取我这个教训,不要太客气。
朱博士:文化冲突——因为客气,来加拿大第一顿饭没吃上。

搭公车:多沟通、多帮助别人
其次我再讲讲自己去学校报到。年龄小一点的同学是由监护人带去学校的。当时寄宿家庭给我画了路线图,告诉我搭公车怎么走。其实搭公车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习以为常的事,他们也不会想太多,但是我第一天开学,那个年代我没有现在可以汇款,可以开好账户,我都是带着一大堆现金,想着到学校附近的银行开个账号把钱存上,那我就没有什么零钱上公交车。
我在车站遇到一位老太太,她跟我聊天时知道我没有买好车票,但我要去市中心的话,我投进去的钱是没有零钱找我的,也不可以找其他乘客去找零钱。那她就非常热心,掏出一堆车票,大概够我一周的车票,然后告诉我去什么地方买车票,还可以买月票等等。当时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可能只是她遇到的众多的留学生中的其中一个,但到今天为止我就觉得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深远,是因为在你很无助的时候有人帮你一把,我到现在都会帮助陌生人和一些小留学生我都会帮他们一把,因为你的举手之劳都不知道带给别人多大的影响。
在这边大家互相帮忙是个很好的人文文化。在搭公车的时候如果四目相望时大家通常会互相打个招呼点头微笑,但我在国内对别人微笑的话,那对方的表情告诉我“你想干嘛,什么意思,你想要什么啊。”这是不一样的地方,给大家分享下。那我就后来准备在银行开户了,那时候我们没有手机的,现在有手机了就比较方便许多,到购物中心,找同学或寄宿家庭都会告诉你在哪里可以办手机非常的方便。

学习圈子:走出舒服圈、安全网
我再分享下面的是,现在初中或高中的留学生到了这边学校后,你不可避免的会走到中国学生这个圈子里,如果你不注意的话会觉的在加拿大生活挺好的,没什么大变化,那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外国人和外国同学。
这一点是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和同学的,当我们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要尽量走出这个舒适的圈子,你觉得生活舒适就是因为这个圈子太安逸了,对于留学生来讲来这里学习,课业与活动不要总是与中国同学在一起,其实这不是太好的做法,因为我们要融入加拿大的大圈子里去,要去开阔眼界,所以对于今后来留学的学生作为一个提醒吧,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一点,收获更多。
在这边读书不管什么原因,需要转学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的。在转学期间同学和家长要做一下功课,比如你为什么要转学等等,如果要转学的话需要到教育局申请,请当地中介或寄宿家庭或监护人来帮忙递交资料。
朱博士:走出“安全网”、“舒服圈子”

大学申请:沟通比成绩重要
至于说申请大学的方面,其实在这边的话,大学的申请跟我们在国内的不一样,这边的话,你一个人可以申请很多所大学,你只要愿意付申请费,你想申请多少家都可以。对于留学生来讲,除了正常需要修的课程,比如你在这边读高中,或是读语言学校以外,你可能还会需要修一个英文,比如托福,雅思。这些东西,我们中国孩子都不怕,大家考试都很厉害。
但是有一点,我是真的想要提醒大家,虽然说你考试可能很厉害,分数很高,但是知识这个东西,这个是老生常谈,你学到自己脑子里面的真的是自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我们一起在温哥华读语言学校。这个男孩子,他的托福雅思成绩很棒,每次都考高分。但是后来等我们一起入了大学之后,他反而跟不上,压力很大,最后这个男孩子并没有完全读完,他就回国了。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他书面厉害,但是说不出来,口语啊,和别人的表达沟通啊,就很差,所以慢慢慢慢,他就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沟通的很少,但是沟通少的话你就会和总体的东西格格不入。所以大家要小心,希望各位家长要提醒孩子,除了应试考试之外,也要注重?

专业选择一:兴趣点更重要
至于说报考大学这件事情,通过我自己的个人经验,还有我身边的一些同学的经验。我真的觉得小同学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在哪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自己的本身经历。我有一个当时一起在温哥华读书的男孩子,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一起考大学,他的爸爸妈妈就觉得说你要去学计算机,十几年前,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大家都要学这个,以后好找工作,好留下来。
在他爸妈的意愿下,这个同学就报了计算机专业,结果他学得很吃力。到最后他有点轻微抑郁了。可能一方面不想辜负爸妈,毕竟大老远把他送出来。另一方面,真的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学得很痛苦。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们都联系不上他。等过了半年以后,我们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在和父母沟通协商完之后,选了另外一个专业,时装设计。
因为他平时喜欢画画,但是我们真没有想到他选了这么一个不一样的专业。这个同学现在在本地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做得非常之好。所以我们到今天聊起来的时候,他就会说,当初我一点也不后悔做了这个决定,虽然我浪费了几年。

专业选择二:尊重孩子的意愿
所以这就衍生出来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一个我们的传统,但有时候对孩子来讲,还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和他真正的兴趣所长。因为只有他乐意的事情,和有强项的事情,他才能做得很好。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份鼓励。他自己有一份激情和热情在里面,其实你不怕他失业,会找不到合适工作。每个人都会发光发亮, 在自己擅长的范畴之内, 所以这个很重要。真的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

专业选择三:综合看——排名、老师
其次想和大家提一下的事就是关于选择大学的时候,你要怎样去选择。这边的话,我们会看到很多排名。每年那个麦考林,一个当地的杂志,他们都会有一些排名,其中会分成两大项,一个是综合排名,还有一些不同的专业排名。
建议一:根据专业排名选学校
我想说的是,很多很牛的大学,我们听起来排名很高,但是你想选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未必是好的。我自己亲身经历就有。我们在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比如说我自己是西安大略大学毕业的,我们这个大学的商科很厉害,商科下面又分会计专业,其他不同的专业。我有同学他们学会计专业的出去找工作,比起本地有一个叫布鲁克大学的,他们的会计就很棒,很厉害,虽然这个大学的整体排名并没有很高,但等到我们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即使说你拿的是西安大略大学商科下面会计专业一等荣誉生毕业证,有的时候还不如 Brock这个学校它下面的会计专业的同学毕业,找工作来的好。大家在雇佣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大家在选专业的时候,不用太在乎综合排名,除非你选的这个学科是综合类的,并没有特别专业性质的话,那没所谓。如果专业性很强的话,我会建议根据专业排名来选择,不要根据大学的综合排名来选择。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
建议二:了解老师选专业
然后就是关于选课的这些老师,这个通常会是在大学里常常会遇到的。我们当地有很多网站,基本每个大学都有的,叫做Knowyour teacher, 这么一个网站,是个公共信息平台。 会有老师的简介, 教什么学科,下面会有历届的学生,可能是你们的学长,学姐,他们留下来对老师的一些看法,教课的一种方式。所以这些都是我鼓励大家在面临大学选课时,你可以先去了解下这些东西,你就会知道,原来这个老师他的讲课方式更适合我一些,或者说那个老师我可能会更喜欢一些。
朱博士:专业比学校综合排名更重要。Jenny是西安大略大学Ivy的。
了解老师是认识专业的途径之一

我的大学生活:开放、活跃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说一说我的大学生活吧。其实我的小留学生生活,大概就是从2001到2002年,其实并没有很久。2002到2006这四年我在西安大略大学,我学的商科。我之所以没有选择会计,是因为我大学里有修高等会计这门课,但是真的不行。所以后来我秉着知道自己兴趣的原则,说算了吧,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在这上面;我就选择了金融行业,我现在也从事银行和金融方面的工作,所以也算是有一个好的着落吧。
大学不一样(一):男女混寝
我对大学的第一个感受就好像是突然间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等到你上了大学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有很多的机会,会遇到很多当地的孩子,不像你上高中和语言学校,有很多中国的孩子。我想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和本地的孩子有很多区别:举个例子,我们第一年读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没有办法找到本地的出租房,我们都会选择住校。第一年在选择住校的时候很夸张,我居然发现是男女混寝的。这个房间是五个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这个套间里全都是女孩子,另一个套间全部都是男孩子,大家单门单户。但是同一个楼层,有男生有女生。当时你就会觉得,加拿大好开放。但是后来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刻意的把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开,除非你想单独去上男校或女校。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在一个正常的空间里一起读书、学习和生活。
大学不一样(二):各种各样的社团
很明显,当地的孩子非常非常的活泼踊跃。因为通常在大学报到的第一个星期,会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在学校里面摆一些接待处,希望大家来参加。会有各个学科的一些学长带着他的学弟学妹,带你在校园里到处走,大家一起比赛啊,玩儿啊,真的就是纯玩儿,让大家很快的互相认识对方,让你不会觉得这个地方很陌生。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地方,但往往我们中国的孩子都会非常的害羞,不太发言,不太参与这些活动。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和同学:要尽量让自己融入这些圈子里去,不然的话会局限你自己相应的发展空间,你会认识很少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而且非常典型的就是在头两年或头一年,加拿大本地的孩子是以玩为主的。他们觉得我好不容易高中毕业,父母不用管我了,我要尽量的享受生活,就会去那些酒吧。那些地方大部分都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但这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绩不好。但往往你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孩子读书都不差,基本上按百分比的话都会在前半段,前50%中国孩子占的比例非常大,但是你看最前面那百分之一二永远是白人的孩子,不会是中国人。
我这么多年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同学我周围这么多人厉害的总是他们?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数学或国内的所谓奥数还蛮感兴趣的,我就参加了一些相关的社团,是以兴趣为主的,并没有什么比赛的。我参加之后就觉得自己被羞辱了。首先没有中国同学,全部都是白人同学,他们的发散思维真的强大到了你根本跟不上的程度。老师给你非常大和完全开放的平台,让你各种试,完全尝试自己去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我的同学们,他们能想到的东西跟我想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从小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就是解题要用某种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解题就可以了。他们的教育就是我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能把这个题解答出来,我不管你写两页或者是两行,只要你能把这个题解出来,你得到的分数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简短了几个步骤,你就会得分高。而且老师也常常说,别人写两页,这个人写两行,写两页的也未必吃亏。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思维在通过这两页纸之后对你的生活学习有哪些更大的帮助。所以这个是我们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样的。
大学选课:自主安排——排课表
大学生活主要就是你要自主啦,如何选择课表啦,还有课外活动之类的。说到注册课表的事情,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因为我的妈妈是老师,我在国内的时候,总是觉得上课就是要早上8点钟到,有个固定的时间点,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吃饭。后来我发现我订的早上8点半的课,基本上只有我和老师,我的同学们很少去参加,可能偶尔会有几个中国同学去参加这个课程。因为你在大学里选的课程,时间和课表是你自己选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下午或者晚上才开始上课。但是我那个时候就很中规中距,按国内的要求排的自己是早上8点钟上课。所以在大学的第一年就出现了好多次我跟老师单挑的这个场景,有时候只有我和一两个同学,有的时候只有我自己在下面听课。当然到了大二就没有这样了,因为其实这样也蛮傻的。
除了这个选课之外,我也建议各位要主动了解你的同学,你的老师,各种兴趣小组,各种社团。尽量选择去参加一些不一样的社团,比如说你可能会参加探险,航天科技等那些不一样的东西,不要总是参加中国人的社团,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想认识更多的人。
大学学分:自我管理——赚学分
关于大学读书,学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管理的学分,可能会很多年都毕业不了。学分怎么赚?不是说平时你不来上学,光参加考试就可以的,这样毕不了业。其实国外的大学比国内要求严格,是因为很多方面都会记入你的学分,比如期末考试考满分,但是你其他东西都不参加,这一年总体结束的时候也只打了20%的分数,离100%还差得很远,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东西都会计入学分,比如说你的出勤率,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发一张纸让大家签名,如果你签名了,这个学期的某一次的出勤分数你就会赚到了。
朱博士:参加Club Day,认识社团
大学课堂:个体参与 + 团队合作
然后课堂的参与度:比如说你是不是回答问题?是不是在小组讨论?大家一起课堂讨论的时候你会举手发言?
中国的孩子真的发言不多,可能一方面因为语言的问题,大家害羞,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真的不需要害羞。因为你想想看,当地的同学只会英文,但是我们还会中文,其实我们比他们牛很多了,所以不要害怕有口音,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有口音很正常,但是你说的越多,你就会慢慢没有口音,你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课堂的参与度是一方面,还有小组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因为在这边有很多很多是要整组的同学,不是只你自己,而是跟四五个同学一起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个是来打你们的分数的,所以你自己做的好事没有用的。这边很注重团队,你的团队做的怎么样?你自己做的好只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你跟大家融不到一起,你的团队做的很差,一样得不到高分。
还有你平时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当然老师会有一些简单的小作业是要你独立自己完成,我只能来说从自己的经验来讲,自己独立完成和小组完成的作业参半,50/50这样。然后是各种考试,你的考试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期中期末考试就完了,会有临时抽查、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更可怕的是各种论文。
朱博士: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对半
大学论文:课程选择——专业 & 非专业
论文的话,选择性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这边读大学的头一两年会要求你修一些工科的东西,必须说你学理科,就像我自己学金融,其实数学这类东西我会学很多,精算啊会学很多。但是同样的他会要求你第一年第二年,甚至第三年还是要求你学跟文科想关的东西,然后你要写论文。当时我有同学突然间发现学校有学中文,然后就说我们中国人学中文分数还会低吗?必须选这一科。果然就是这么巧,这个同学反而是因为中文这一科没有过。原因是什么呢?教这门课的老师也是中国人,不是说中国人为难中国人,但是实在想说你学的这个是有专业性的。
千万不要因为他是中文你就低估了它的专业性,因为当时很多同学们选的是商务中文,哇!简直高深到——选这门课的中国同学好像都才六七十分吧,本来想指望这门课帮他们拉高分的,反而没做到。我自己很搞笑,语言课选择了日文,我想随便学个语言,日文的片假名好像跟中文繁体差不多。我还曾经做过很笨的事情,考试的时候,实在想不起来片假名怎么写,就干脆写个中文在那里,结果就被老师圈出来,说:“同学,这个是中文,我看得懂。”因为有个老师是日本人,其实蛮有趣的。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尽量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到今天为止,简单的日文我还是听得懂的,所以也蛮好的。
大学学习:多发言、多提问、多找老师
其次我想提醒大家,在读大学的过程当中做笔记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做笔记的话会知道重点。老师讲课并不是完全按照书本来讲的,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看过加拿大这边的书,每一学科的书都是超厚!超大!在考试前不可能每一科都看一遍,所以做好笔记很重要!再其次,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关于厚脸皮这个问题。中国人我发现大家,通常面子薄,有些东西不太好讲,不太好意思,怕麻烦别人。但是我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这样,特别是在你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懂就要问,上课就是要经常发言,下课就是要和老师们多接触,然后多去找老师,多去问。为什么呢?
因为这边的话,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他会安排一些固定的时间是在办公室坐着,等着来解答,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去找老师问问题。老师的门上通常会贴出来一个小方格,让你自己画,比如说你想定这15分钟,你就写下你的名字在旁边,或者你想定之后的15分钟,大家都排名写在下面。
其实你跟老师问这些问题的好处:
首先,老师会一个一个解答你的问题;
其次,你跟老师的关系走得近,你在大学刚刚去发简历找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跟这个老师这么熟,其实真的有好处的。因为很多大学的老师,他们有一些是兼职在大企业里做总裁和顾问的工作。所以到那时候你的老师可以帮你写一封推荐信,是非常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所以尽量和老师多问一些东西,而且到时候你找工作的时候,老师毕竟在这个行业,算是比较精尖的人才,他会给你指出很多能够避免你走弯路的地方,所以尽量多和你的老师接触,你的同学接触,这是一个非常对自己日后有利的事情。
大学生活:扩大社交圈——多多参加社团活动
其次聊一聊关于课外活动,比如说这边有很多社团、义工,我觉得大家要尽量多参加一些当地的,加拿大本地的白人的社团。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我有一个学妹,现在应该是大学二三年级,这个女孩子当时听我跟她这么讲。
参加了很多白人的当地的社团,当这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她跟我聊天,她说:哇!你知道吗?我很感谢你,跟我说这个东西,参加社团。她参加的什么社团,我不记得了,我记得的是,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上一级届总理哈珀,哈珀有几个儿子,其中他的小儿子,竟然是跟她是同校的校友。在加拿大大家不知道,但是后来熟了才知道,总理的儿子原来跟我参加一个社团,我们一起做社工,大家一起讨论一些东西,跟正常的同学一样,但是突然间你发下自己身边坐的是总理的儿子的话,哇!天呐!
所以我想说,在大学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时光,所以也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首先知道自己想要学的是什么东西?我的的兴趣?我的专业?我的所长在哪里?然后根据这些,计划好自己每一步要走的路,不要浪费很多时间,正常大学毕业,然后把自己的社交圈给扩开、打开,这样的话对我们以后来讲,让你的路程走得更平坦一些,遇到的机遇会更宽一些。

二、我的金融观:专业、适合

下面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银行方面的基本常识。在加拿大,首先1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可以直接开设银行账号的。一般一定有监护人或父母代替开设信托账号,其次每一家银行都会有些不同类型的银行账号,提供不同的服务。

加拿大五大银行:账号不同,服务不同
每一家银行都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银行帐号,比如说,它都会叫做学生帐号,但是并不都是一样的服务,所以各位同学在开设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去看一下它里面都包括什么样的服务项目,有一些不必要的额外收费,这些东西你要了解怎么样避免,比如说这个帐号是不是有最低余额的要求,然后每一个月的交易次数是多少,然后其次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因为在加拿大本身来讲有五大本地行,当然也有很多的境外银行,比如说像我自己在汇丰加拿大工作,所以你在选择这些银行的时候,你要先了解到你的这个银行都包括就是你选择的这个帐号类型都包括什么。

如何选择:多了解、学习
(一)了解类型的不同
那户口的类型的话这边也分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支票户口、储蓄户口、投资户口。
银行卡分两种,一种是一般我们叫做借记卡,还有一种是信用卡。
它的区别主要在于借记卡是在花你现在银行帐号的钱,就是通常我们会连接我们的支票帐户,那你的信用卡就是提前消费之后你在把它还掉。
(二)关于限额——固定标准
一般来讲留学生的话银行是不会批给你信用卡,因为你在本地是没有信用度的,然后其次你的信用卡和你的借记卡如果你有的话一般都会有一个额度的限制,所以你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额度,而不是说我的银行卡上有钱,我想取多少都可以,这是一个误区。
就比如说就汇丰来讲,我们一般银行卡的话,银行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个人的要求,把你的卡每天的提款额度、提现额度、转账的额度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会给你设好,比如说最低点的你可能一天只能取200块,而不是说你换一家银行你就可以多取,是不可以的,当天无论你换哪家银行,你就算用那家银行的提款机你也只能取200块。
(三)关于签字——不被模仿
然后关于签字,我们很多人在国内可能不涉及到,特别是各位同学不涉及到签字这个问题,但是在这边,你会发现签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你去银行办事情你要签字,你去授权别人做某一样东西你要签字,签字的话有时候大家就很紧张,我应该怎么签?我应该怎么样才合适?才是正确的?
其实签字并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我记得很清楚,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因为这个事情纠结了很久,后来有一天我的一个本地老师就跟我讲:“其实Jennie,你知道吗,如果你愿意的话,在你签字的部分你可以画一只小乌龟的,只要你每次画的一样就可以,这就是你的签字。”
所以我就建议各位同学在签字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一些不会被别人容易模仿的,比如说我们签中文,当然如果你的中文签的工工整整的话,很难避免不被别人模仿,所以你签字的时候可以考虑字迹稍稍潦草一下,也是作为一个保护的作用在里面。
(四)关于信用度——不贪小便宜
那么其次说到保护,保护自己的信用度在北美或者在加拿大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个直接影响到日后你的移民申请,你可能会做房屋、车的贷款,你找工作啊,当你每走这一步的时候,对方都会去调一下你的信用报告,所以之前你有没有好好保护和建立你的信用度在这个国家真的很重要。
首先说我们怎么注意呢:
第一不要随便跟别人透露个人信息。
第二不要随便贪自己的小便宜,申请一些油卡、信用卡。
因为这边在大学的话他们这种公司通常会接触很多学生,他就会觉得反正学生无所谓,学生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们做市场推广,他可能说你到加油站啊,他就会说你帮我签个卡、帮我签个字,那我就给你一张油卡,给你10块钱、50块钱,或者给你一个什么卡,里面有一些小小的优惠在里面,那很多同学就觉得挺好的,反正签个字就有免费的东西拿,不拿白不拿,但是他们拿了你的信息,拿了你的签字,他就有权去调你的信用度,来帮你申请这个东西,很多东西不是免费的,真的没有免费的东西,所以大家真的要小心的保护自己的信用度。
朱博士:留学生的理财误区个案。我们家长中有不少是汇丰银行的客户
(五)关于小误区——尊重、节约
再分享下其他会出现的误区。比如说逢年过节通常父母或留学生会带一些小礼物送给老师和同学以表达感谢,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要注意宗教信仰,因为我就犯过这类错误。我从国内带了一些小的吊饰,有小佛和小观音这类有中国特色的包装很精美的小礼物,但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徒,是不能接受这类礼物的。然后客气不等同于礼貌,所以我们要有礼貌、要表现出绅士风度,要帮助别人,但不要太客气。就像国内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别人表扬你或你做错了,都要敢于承认错误,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是中国孩子通常表现都很含蓄的部分了。
其次就是中国孩子在这边花钱比本地孩子要大手大脚,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家长给的钱又多。中国孩子得到的是父母给的零花钱,本地孩子是通过自己劳动帮助父母或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赚来的钱,所以他们对于钱的概念与国内孩子不太一样的,中国孩子会认为钱是父母赚的,给我钱我就要用了的。而本地孩子会想买一个东西会想我要端三个小时的盘子,帮我爸剪草,帮我妈做一些事情才能赚到这笔钱。那还没有出国的孩子和家长在这方面可以稍微转变一下,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个理念,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小,但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我们没能力给孩子钱,而是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六)关于汇款——不越界
有关于汇款的问题,家长在留学前先把海外的账号开好,等孩子留学后陆陆续续给孩子汇款。那汇款和带现金入境需要注意:第一,携带大笔现金入境海关是有权扣款的,不要超过一万元的上限,汇款也很方便但要注意国内购汇的五万元的额度,如果用亲友张三、李四帮你汇款的话汇了十几笔,很快你就会收到银监局的电话了。加拿大本地的各大银行和税务局还有中国银监局都是联网的,每年每个人的账号不能超过五笔汇款,必须是直系亲属(父母、姐妹、配偶、子女)给你汇款才可以。不能是什么邻居、同事、朋友之类的人汇款给你,这牵扯到资金来源的问题,父母都要提前了解好。
(七)关于联名账户
汇丰中国为卓越理财客户提供海外账号的开户服务,可以提供全球转账服务,中国汇丰和加拿大汇丰之间是转账的形式,不是汇款,所以没有手续费并且即时到账。
关于国内银行卡里存好人民币,到了加拿大提取现金,操作简单是可以直接提款,然而每笔结算就要看当时的汇率,不一定划算,但这个方法可以当作后补,如果来不及在加拿大开户,可以用国内母子卡,孩子在这边可以直接提款。
还有父母问那钱是一次性汇给孩子还是分批呢,那一次性汇款孩子手里那么大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乱花钱的,或者被人骗财。家长想掌控资金的话您可以和孩子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您在中国和加拿大都各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这两边都是联网的,每一笔从中国转钱到加拿大,孩子花的每一笔钱,家长都可以在网上监控到资金去向。
也有父母会说已经在汇丰中国有单名账户,再和孩子开一个中国联名账户,再在加拿大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加币换好了先放在家长自己的单名账户里,孩子需要用多少钱了,再从中国联名账户里把钱转到加拿大联名账户里,这样就更好的管理资金,避免孩子乱花钱、被骗财等等。
具体细节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请管理员收集后我再统一回答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第一次分享自己这十多年留学和工作的历程和心得,感谢大家的倾听,也很感谢朱凡博士的邀请,感谢管理员后台做出的协调。

【新书速递】当青春期遇上留学期,家长们切记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

8061

当你把孩子送去国外接受西方的全盘教育,最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的孩子有可能吃不饱,感到加拿大教育没有中国教育那种从早学到晚,作业做不完,考试不断:日考、周考、月考、中考、期末考;他们也许会反胃,不适应加拿大轻松的学习环境。诸如此类。当孩子向你诉苦时,你心中有数,,教育他/她要调整好自己,时间是最好的厨师,既来之则安之,总会找到适当的途径和办法的。

第十三章 当青春期遇上留学期,家长们切记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

“她现在是反叛年龄,只是在微信中讲片言只语,她不想我太多干预她的一切,我只在朋友口中了解她。我理解的,我在她这年龄,比她更甚。”

一、懂得为自己规划的孩子,为何父母反而不高兴

留学不是要孩子变成外国人,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做人。留学的过程如同一个催熟的过程,你的孩子会渐渐长大成熟的。我们不能像老母鸡那样总是把孩子护在翅膀下,那有可能会将孩子“捂死”。放手要看孩子的成熟程度。老鹰把小鹰推出巢穴,也是很讲究时机的:太早,小鹰的翅膀未长全,硬推出去会跌死;太晚,小鹰的翅膀僵硬了,很难再学会飞翔。在国内的精英教育意识下,父母们把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机会让给了学校、老师,但是在孩子留学国外的情况下,父母要转换意识,更多地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二、辣妈Jessisie讲述:陪读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

2015年8月我和孩子一起飞往加拿大求学,孩子入读多伦多一所公立中学,我也加入到陪读家长的行列。对于即将开始的生活,我们都充满了憧憬,以为孩子从此就可以愉快的接受轻松自由的西方教育了。然而,时光飞驰,一转眼半年过去了,这其中,却是有苦恼,有困惑,有迷茫,有争执,百般滋味,不一而足。庆幸的是,一路走来虽是磕磕绊绊,但总算还是在慢慢前行。
……

三、留守家长黄妈妈分享:当青春期遇上留学期

告别童稚,长大成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少男少女来说,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关键、最困难.同时也是最需要父母理解和帮助的时期。14岁,我那刚处于青春期的女儿,要求独自一人去加拿大留学了。
……

四、李妈妈:我家儿子抗议学校收费一次行动

“妈,学校太过分了,这事我们一定要抗争,要维权”。
儿子16岁到加拿大上高中,现在12年级,正在申请大学。他在微信里简短的留言让我坐立不安。“发生什么事情了?”赶紧联系,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

[伸延阅读] 一顿西餐吃出来的领悟

这顿饭给我的感悟:当你把孩子送去国外接受西方的全盘教育,最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的孩子有可能吃不饱,感到加拿大教育没有中国教育那种从早学到晚,作业做不完,考试不断:日考、周考、月考、中考、期末考;他们也许会反胃,不适应加拿大轻松的学习环境。诸如此类。当孩子向你诉苦时,你心中有数,,教育他/她要调整好自己,时间是最好的厨师,既来之则安之,总会找到适当的途径和办法的。

年初,我带着加拿大校长来中国“家访”,在上海到了午饭时间,家长说要请校长一行吃饭,学校校长对家长说:“不用太客气了,非常感谢您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假如真的要吃,也是我们请你。”
这位家长说不行,他要我去翻译,说有一句老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翻译这句话的时候还加上了一句,说这是中国人的好客之道,客人从远方来,如果主人不宴请会觉得心里面过意不去。我又加多了一点,告诉他们,在中国,我们对教师是很尊重的,因为师者嘛,有一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们如同他们孩子的父母一样,老师来到这里,家长无论如何也要请吃饭。
加拿大校长笑着说:“你们这些家长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里面,让我们的学校得以发展。”
发展部主任也开玩笑说:“要是学校里的本地学生对我们老师也有这么好,我们就轻松很多了。大家知道,在加拿大,由于西方崇尚个人自由、人权等,所以不会因为你是老师就高看一眼,不会像在中国或者东方文化里面有这样崇高的地位。他们觉得老师是一个职业而已,不像我们把老师放到一个崇高的位置。”
这个家长对我说:“你问问老师他们喜欢吃中餐还是西餐。”
我就问校长:“你们是喜欢中国的食物还是西方的食物,也就是吃中式餐还是吃西式餐?
校长很坦白地说:“其实我无所谓的,对我来说很喜欢中国餐,我在唐人街的时候,有时候也去吃中国餐。”我跟家长说:“随你们方便吧,中餐、西餐都可以,不过我们下午还有一个约会,我们需要吃快一点。”
家长就说:“这样吧,我们吃西餐吧,一方面外国人可能习惯吃西餐,另外吃西餐时间也会快一点。”
校长也同意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吃西餐比中餐更加容易适应一些。
点餐的时候,餐牌到了校长他们那边,有头盘、主菜、甜点,研究了半天,每个人点了各自喜欢的。到了家长那边,他把餐牌递给我说:“朱先生,您帮我点一下吧!我真的不懂要吃什么好,因为对西餐一窍不通,只是因为老师是外国来的,所以我尊重他们,请他们吃西餐。”
我帮他们点了一份普通一点的牛扒
服务员询问牛扒的做法,要烤到几成熟。家长望了我一眼,我替他拿主意。我说:“熟一点吧。要是生的话,可能会血淋淋的。
结果服务员说:“熟的话可能会尝不到我们的新鲜味,我建议你不要太熟吧,半熟。”
这个家长说:“好吧,那就听你的,半成熟吧!”
饭菜端上来了,当主菜来的时候,我看三位加拿大人吃得津津有味,但是中国家长一刀切下去,看到血淋淋的半熟牛肉,便皱着眉头,没吃一会儿,他就放下了刀叉。
这顿饭很快吃完了,校长非常满意,一再道谢,不过,我知道家长有没有吃饱。因为我听到他用上海话跟太太说,一会找个地方吃碗汤面。

从这一顿饭我却有另一种的领悟,每种教育制度,不管是加拿大教育制度(我们把它称为西式教育)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或者教育体系(我们称它为中式教育),都有它的各种特点,当然每种教育体系都不可能说它是完美的,假如把它移植到另一种土壤,必定会产生很多冲突和矛盾,像这位家长吃血淋淋的西餐肯定是吃不惯,过一段时间他会不会习惯呢?他可能会习惯,因为他是在中国吃西餐,可以加以改良,煮熟些或者加些他喜欢的佐料。
对于加拿大的这些老师来说,在外国吃中餐是好奇,在中国吃西餐他们也可以接受,可能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像他们地道的西餐那么完美。
但有一个共通点:改变原有习惯,适应当地口味。
目前在中国,一方面有一些人干脆把孩子送出去,这就是全盘的西餐了,当然全盘的西餐就要去适应,毕竟在中国吃的西餐可能跟外国地道的西餐不一样。另一方面把孩子送入国内的所谓的国际学校,甚至双语学校等,这些似乎有点像在中国开西餐店,肯定没国外那么地道,但这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还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所以也有它的生存空间或者有它的合理成分。
有些人可能没有机会去选择中式西餐,甚至没有机会选择到国外去留学这种西式西餐,只能在中国老老实实享用中餐,或者偶尔改善一下吃这种中国式的西餐了。但有一点要记住,不管是多么地道的中餐,都有它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人说中餐过于油腻、过于咸,甚至有人说川菜太辣、粤菜太清淡等,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方,吃到了不同地方的地方小吃,其实本身中餐也有它不完美的地方,但它有自己的特色,它的特色可能就是它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就是中国的文化特点。同样,当一个中国人去吃西式西餐的时候,到了国外你也许从好奇到吃腻。我记得有一年在加拿大懒得煮饭,差不多一个星期天天都吃麦当劳,一直吃到一进去闻到薯条都会有反胃的感觉,但是我知道必须要适应。

诸位家长,当你把孩子送去国外接受西方的全盘教育,最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的孩子有可能吃不饱,感到加拿大教育没有中国教育那种从早学到晚,作业做不完,考试不断:日考、周考、月考、中考、期末考;他们也许会反胃,不适应加拿大轻松的学习环境。诸如此类。当孩子向你诉苦时,你心中有数,,教育他/她要调整好自己,时间是最好的厨师,既来之则安之,总会找到适当的途径和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