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说出留守父母心声:大洋彼岸,孩子,我们彼此守护

5261

留学,与你相约在加拿大//分享讲座系列(15)

录音整理(义工团):@放飞心情 @肖肖 @吃饭睡觉打豆 @天空 @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

大家好,我是留学生家长宋敏,微信名叫老虎,今天晚上我做一个分享。我的分享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孩子出发前的准备,二是空巢期的调整,三是和孩子的沟通。

孩子出发前的准备

心理上准备
让孩子明白加拿大的中学生活是有一个适应过程,无论是学业,寄宿家庭,还是结交朋友等方面,她都要慢慢适应,初来乍到,就算我们成年人都会有不适应的感受、感觉,朱老师新书《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里有一章讲到“文化休克”现象,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我们这样想,不仅是安慰自己,也是给孩子打预防针,提前让她有点思想准备。
学好英语和学会家务劳动同样重要
英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同样,家务劳动培训也不是一日之功,提早准备,长期培养,十分重要。孩子在父母面前肯定不会是一个特别勤快,特别出色的,出去以后还是会好很多,但有些基本家务,比如切菜,摘菜,洗菜,做饭,最好提前锻炼,让孩子亲自实践。我们孩子过去之后,住的地方不是homestay,是亲戚家,我孩子干活比较利索,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好。父母提前做准备,孩子出去以后,自己也会勤快主动。
减少依赖
有依赖型孩子,家长不必太担心的,出去以后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变得不太依赖了。举个例子,孩子选课,我亲戚没有陪她去,她自己去做测试,去学校选课,同学校里选课顾问讨论,她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其实在家她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内向的孩子,但出去后有些事迫不得已,她自己也知道必须得去做了,反而显得很简单了。这是孩子出发前的准备,其实我做的并不多,包括带过去的东西。
具体物品准备——方形本、铅笔
我看朱博士其中一个群里,家长不停地问带什么衣服什么鞋?告诉你们,大部分准备到那边都用不上的。比如我们带了很多本子,过去发现都不太合适,那边纸的规格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她们那边用那种方的,6开或12开的,咱们这边不太用这种方形的纸。反而你不妨多带点笔,铅笔用的比较多,中性笔用的少。不过,具体这些细节的东西我基本都没有管,她自己过去自己买的。

空巢期的调整

我工作比较忙,孩子走之后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孤独寂寞痛苦啊,我和老公都比较忙,我们还是自己忙自己的事。我同学不大敢给我打电话,怕我掉泪,掉泪的话她也受不了,也跟着掉,所以就没敢给我打电话。我说我没有掉泪,送飞机时候也没有掉眼泪,就是很平常的,走了以后,大家每天微信电话,就没有远离感觉,仿佛孩子仍在身边一样。
她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她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今天老师跟她说了什么话,她每天都给你汇报,不必太担心她出去后你的思念。大人们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很重要。那些特别依赖孩子的母亲,自己找点感兴趣事干。我基本没有出现空巢期的焦虑,悲伤,难受。
关于沟通的花絮
管理员:孩子漂洋过海把学留,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依然这么畅通无代沟,值得学习与深思。家长们有什么经验之谈或者问题的,我们都可以在讨论区里发言,与虎妈一起讨论。
@水滴:孩子不和你交流、微信,总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问她那边的情况,也会很烦,怎么办?
管理员:这位家长不要心急,也许孩子忙于功课作业,真的是一时来不及跟父母谈心。我们来听一下虎妈在这方面的建议。

和孩子的沟通

生活方面的沟通
从生活方面,孩子毕竟比较小,离家这么远,她不适应不习惯的地方比较多,那么孩子受苦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以理解和心疼的心情与她交流。比如我的孩子在春假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回家了。那么应该怎么跟她交流呢?
我当时出于心疼孩子,所以就让她马上买机票回来。孩子就自己上网看机票,结果她回过头来跟我说,她说“我看了机票,发现机票非常贵,而且时间也不是很合适,回来的时候要倒时差,回去的时候又要倒时差,在家里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理智的分析一下就不回来了吧,”其实这个时候你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她是能够感受到的,然后在这之后她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她在生活中遇上的一些困难。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个群,我很感谢朱凡博士和杨老师,以及一些家长给我们的分享。她们让我对那边的情况更加了解。
学习方面的沟通
了解了她的学制以后,可以在她学习上遇上纠结时候给她一个参考意见。做家长要注意:你给的,不应是命令式的,也不要是代劳式的,就是我给你选好了你一定要去,这样是不合适的,应该让她自己去斟酌、去了解。
在心理上,她在那边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遇上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跟她交流。或者她在那边做得不够好的时候,长时间玩手机或者成绩下降的时候应该怎么样与她交流。大部分家长就是给你指令,要求你做到以下规则,第一,第二,第三……,或者我告诉你应该怎么样去做了,但是并不是你告诉她就认为你说得对,或者她就能够去做到。有时她明明知道你是对的,她也不一定照你说的去做了。
心情方面的沟通
换位思考、鼓励
家长和孩子交流,一定设身处地站在她的立场,理解她的感受的情况下去交流,这样无论你的引导,还是鼓励都会起作用的。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大部分家长是指令式的,讲规则的比较多。鼓励呢淡淡的,从语言上的、不深入人心的鼓励比较常见、比较多,这个效果是不太好的。所以说,我觉得与孩子的交流需要大人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更关注她。
反思沟通方式
有家长认为我可以给你付出金钱,付出很多,但是就是没有降下身段走进孩子心里。刚才有个家长就问,孩子不想跟你交流,问多了她就觉得很烦,那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你什么地方让她很烦,她为什么不愿意跟你交流,你是不是把你的焦虑传递给了她,她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给她帮助,而不是批评指责,或者你就是唠叨,增加了她焦虑的心情。她不想跟你交流,你应该要反思自己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想跟父母交流的。但是,做父母的打击孩子一次,她就一天不想跟你交流,第二次打击她,她有可能就变得一个月不想跟你说话了。时间长了,你处处打击她,老师在学校里对她做一些指令和要求,回来你还要给她指令和要求,这个时候她就永远不想跟你说话了。这些家长只需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因为当老师接触的孩子很多,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像一张白纸一样,那么这个孩子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完全是家长的原因,学校对她的引导都是很次要的,重点还是家长。
多倾听、理解
但是这个改变一定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改变去理解她。你要去倾听,在她遇上困难时,你帮她解决了困难,或者你帮她宽了心,在她焦虑的时候你给她吃了定心丸,这些都会让她愿意和你交流。比如说,出去之前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坚持住,怎么说都不能回来,你回来你就没学上了,咱就没办法了。你说这些话,给孩子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我给孩子说,不行就回来,回来继续上高中,降一级上高中,只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一定要跟我说。这样的话,孩子是觉得你是理解她的,她难受时你理解她,她会理智做出选择的。
孩子一旦知道学习了,你对她的引导已经让她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让她知道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了,知道做一个善良的人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多么重要,她会很自觉,很自律的朝这个方面去做了,家长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我把孩子放在外面,我一点也不担心她会怎么样,她的基本素质已经培养得很好了。我这样说,有的家长可能觉得不平衡,觉得我孩子跟我什么都不说,你孩子怎么跟你交流得这么好。其实我孩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也出现过逆反心理,我及时的反思自己。所以说,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我们一定要做她坚强的后盾。
管理员:当妈的利器之一: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
做孩子的定心丸
我们是孩子的定心丸。我们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让她知道遇到任何困难时,我们在这里给她包容,拥抱,怀抱。她会很轻松很放松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很多家长现在没有做到。不着急,我也是从孩子小学五年级开始改变的,一直到现在今天这种效果。我很满意,很欣慰,我觉得很幸运,及时地改变了。我周围的很多人帮助了我,我很感激。
现在开始改变,是来得及的。比如我们这次去云南旅游,去旅游时,孩子很高兴和我独处。孩子总是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很喜欢单独和你在一起。我们是13人团体,她总喜欢和我在一起逛,一起谈,边说边谈边逛。在丽江古镇有很多拍婚纱的,不止十对。她问:“妈妈,拍婚纱时是不是可以带着妈妈?”我笑了,但是心里很感动,很激动。我也把我的感动和感激表达给了她。她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十六岁了,能说出这样的话,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欣慰。虽然她很依赖我,但是到了那边,很少想家。
她很想念我,她每天都说很想念我,但是没有哭哭啼啼那种情况,我也没有。我们都是有理智的表达思念。但是没有那么难受。我俩之间的交流没有因为十个小时的飞机路程而中断或阻碍。我们天天用微信用电话都可以交流。她遇到任何的小事大事好事开心的事都要告诉我。

寄语
我最后给大家一个寄语。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每个父母的人生都会因为孩子而精彩。也希望每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欣慰,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有让人感动的让你欣慰的孩子。

问题:是孩子自己突然提出想留学,还是父母早就有规划准备?
解答:1、先游学后留学;
2、孩子喜欢才会积极主动。
留学对于我来说,我从小就有这个梦想。但是因为家庭和那个时代的原因,没有实现。我一直很想让孩子出去留学。三年前我带着她和我侄女去加拿大度假,待了四十天,这次度假,她俩都喜欢上了加拿大。
我孩子是16年2月去的,侄女将在今年九月份去。她们自己很愿意去,导致她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制,和人的交流,包括和counselor的交流。我要插一句,出去后,和老师交流很重要。孩子去了之后,找到counselor选课后,又去找了她几次,通过交流,counselor知道她在这边数学很好,跳了一级,又给她转了12分,在已经转了20分的情况下,包括美术,计算机,还有一门不记得了,总共三门功课。这十二分很重要。这十二分差不多就是一个学期能修到的学分。
一个学期最多能修到十六分,而且ESL的英语是不算学分的,所以对于ESL学生来讲,最多一学期只能修十二分。所以她通过交流又转过去十二分,她自己感受到了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每个家长和孩子讲讲,出去之后和人交流很重要,情商很重要,不仅仅是你的成绩和智商,你对别人的关注,你和人交流的能力,你善解人意的程度对你的未来都是很重要的。
去留学如果孩子没有这种想法,你强硬的把他送出去,在一开始的适应上还是要困难许多的。家长有条件的话尽量做一下铺垫,比如参加游学团、或者带孩子出国,陪孩子看一些中外教育对比的文章,让孩子有亲身的感受有主观上的留学欲望,有这种想法和要求会更好,而强硬的把他送出去那孩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我能帮到大家的并不多。因为我不在加拿大陪读,也是刚刚开始了解留学的,我就是把自己的情况给大家说一下。
管理员:朱博士常言:先游学后留学。家长带孩子旅游也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加拿大风土人文,让孩子先喜欢这里,那留学时过渡期会更顺利。

问题:孩子在暑假回国后是否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报英语或其他培训班?
解答:1、自律的孩子可不报班
2、自律弱一些的孩子可以报班督促。
因人而异,我教过的孩子当中有的没有报过英语班,但托福雅思成绩考的非常高,这样的孩子自学力很强,有控制力、有自学的欲望,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报培训班,但是这样的孩子很少。
我孩子回国后她想学吉他,她就自己找人打听问在哪里买吉他,怎么报班学吉他。她的英语,开始我们想着自学,因为她在加拿大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挺高的,后来发现自己学习的自律能力有点差,不像报上班以后有人管着学的那么投入,那么可量化,所以她回国后玩了三天后她自己就很空虚,觉得没人管着学习的效果会差一些,然后就去报了一个雅思的培训,这个要看孩子各自的情况,觉得自己管不了自己的还是去报个班吧,毕竟国内的应试技巧还是比国外强的,再说假期没其他事情可做的话,还是报个班不然假期就浪费了。
如果孩子有其他爱好比如学画画、学吉他这些回来报个班也都是挺不错的选择。如果有自己学习读书欲望的这种孩子,在家读书也挺好的,我们学校里的真正的学霸其实很少去报培训班,都是靠自学,他们不是聪明到了过目不忘,或者是不用学,光玩就可以考很高的成绩。他们学习的特点是投入进去的时间很多,同样坐在班里8个小时学习,但是有很多的孩子的心思是游离在学习之外的,但是学霸在8小时里有3小时投入到学习力,也比那个没有深入进去学习的要好很多。所以说能够自学的就自学,如果觉得年龄小或者自控力差就去报个培训班。

问题:给焦虑型的留学生家长几点建议。
解答:1、和孩子一起学习;
2、生活上多关心;
3、相信孩子有能力。
首先,焦虑没有一点好作用。其实焦虑的家长自己理智上也是知道的。有能力帮助学生的、有能力帮助他了解学业的,一定要稳住心神降下姿态,和孩子一起研究留学的一切事物,包括银行卡开户、手机怎么办理、选课怎么选,读不读IB还是AP,哪个学院要雅思多少分。
如果有家长不去了解这些,或者当爸爸的去了解这些事,当妈妈的该怎么办啊,那你就在生活上多给予支持、关心和关爱,让孩子知道我身后有一个坚实的后盾,当然不要给孩子太多的打扰。
另外,不需要焦虑的地方还在于,孩子离开父母出国后,自己交流和管理自我的能力都会发挥出来,因为在国内都有家长包办,这些能力不太需要发挥,而他自己出国后他自己很清楚没有指望了,父母帮不了他了,他就会发挥出来自己的能力。我孩子也是这种情况,她和counselor的交流,她要来了12分的学分。她在这个问问题的过程中,她就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她回国后跟我说她觉得说话的好处了,她所说的说话就是交流的好处,她自己一旦认识到了的话不用你去教,她自己就会主动地去交流。
作为家长咱能做的就是多和孩子、多和寄宿家庭去交流,因为中国孩子问题比较多,比如攀比、不好好学习、逃课等等。我孩子回来跟我说学生两极分化很严重,学习好的成绩都遥遥领先,国内理科强去留学就比较轻松,还有的去了之后就没人管了,花钱、化妆、吃喝玩乐、谈恋爱,他们的目标就是不被开除,逃课或请假的课时不要超过规定的范围内就好。所以家长要多和监护人、寄宿家庭要更多的交流,了解孩子在那边的信息及时做出判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在群里可以问我。我讲的仅是我自身的情况出发,谢谢各位家长用宽容的耳朵倾听一个普通妈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