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大沟通—-留学孩子与留守妈妈的对话

10278
“朱博士前天晚上发您的四个文件收到没?不好意思可能没有按您的要求着笔,主要是我觉得要说学会跟孩子沟通,我至今仍没有觉得很好的学会,我们有时候也会有些小问题。再则,我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育背景,我想理论和技巧的话,群里的专家和老师们更有发言权。因为关于留学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喜欢的沟通方式我女儿已经根据我们的经历和她自己的感受总结出来了,所以我就从普通家长在孩子初留学的经历来讲自己的感受,主要是我那天在群里看到那几位孩子初留学的家长比较焦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我自己。如有不当还请谅解!”—-二年前,我在杭州分享活动中认识的一位嘉兴留守妈妈:一勤,素心无澜。

留守妈妈:
“我是这样和留学的孩子沟通的”

“你是如何学会和留学的孩子沟通的”——接到朱博士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有些懵,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因为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只是一直在努力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支持孩子。”

回想起来,孩子从小到大一直跟我聊的很多,也喜欢跟我分享她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时是母女,有时也像闺蜜一样没大没小,沟通应该说很顺畅,也比较有效。但即便这样,在她出国上学最初的那段日子却也因种种原因陷入沟通困境。无助焦虑时也曾向朱博士、其他有经验的家长朋友求教,几经挣扎、反思,努力修补后才渐渐改善,直至现在虽然我和女儿依然无话不谈,但也要常防踩到“雷区”。
不知这是不是与青春期留学的孩子沟通交流的必经之路。
记得去年8月20日,未满15周岁的女儿独自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留给我们一个瘦弱而坚定的背影飞向了温哥华,从此,我们之间的交流几乎全仰仗手里这个小小的屏幕。一开始的一段日子,女儿虽因时差、水土不服之类的小事而身体稍有不适,但一切新鲜,女儿本身也是比较开朗的性格,所以除了隔三差五按出去前的约定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微信群里发几张照片,简单说说每天发生的事,牵挂的日子也就在来来回回的那些没大没小嘻嘻哈哈的信息中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因为社团的事,女儿过去以后第一次和我呛呛上了。起因是我希望女儿多参加社团,因为根据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参加社团可以认识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这样可以尽快结交朋友。女儿却回复我说想参加的社团都满员了,剩下一个排球队,可是自己体力不行没敢参加。而我觉得还可以再努力,找老师先去排上队,说不定有退出的同学就可以补进去了,也埋怨她九年级功课那么轻松,一个社团都不参加岂不可惜,也浪费时间。结果女儿回复我一句“课都没上明白,参加个什么社团。你们听谁说的课业不重,没过来感受就不要听别人瞎bb。还有,你们真以为想参加什么社团就有什么社团啊。该干嘛干嘛,好好学习洗洗睡吧”,然后就没声音了。第二天没声音,第三天没声音。后面几天,因为换住家的事,我打电话过去询问,却总是拒接;发信息问她吃的怎样、银行汇款查询的事办的怎样、换住家的事办的怎样、学校课程怎样等等,每次都是我发一大段话,孩子就回复“嗯”或者“知道了”,再无多言。到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她很晚了QQ头像还亮着,就提醒她早点睡,结果她回复“我就觉得你真心累,我晚一点睡有原因的呀,不然我神经兮兮的晚睡?”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孩子怎么变的好陌生,怎么去了才没几天,好像换了个孩子,原来那个乖巧开朗、老跟我腻的女儿怎么变成了小炮筒,一说话满嘴火药味。心里的委屈瞬间爆发:我这么吃不好睡不好牵挂你,你把我当成什么啊!
既莫名其妙又焦虑无助的情况下,我向朱博士求助,朱博士的意思是孩子有疑惑,社团的事就先放一下。我心想,也是,这么僵下去也不行呀,孩子说课都听不懂,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孩子一贯的表现,相信孩子说的也是实话,既然她现在不愿意谈这些事,那与其老盯着她说这些事导致她对我们反感而不愿意说话,到最后心的距离也越拉越远,不如先放放,总有她感兴趣愿意说的事情吧。对,那就挑她感兴趣的说!
因为之前听女儿说过美术课在画一幅画,我也知道她最喜欢画画。于是,我给她发了条信息“嗨,你的画记得发我欣赏哦”,信息后面还特地打了两个鼓掌欢迎的表情。这回,女儿马上回复了,说画了一半,不过可以先给我看下。于是,我趁机夸奖她画的很细腻认真,线条很美,但是其他我看不懂,向她请教怎么欣赏,又加了两个害羞的表情,于是她很快发来一段她的构思以及自己的画和其他同学的区别……我表示很惊叹、欣赏,又简单叮嘱她早点休息。这回,女儿发来一个“爱你么么哒”的表情,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这样一来,我们的“信号”又连上了,但从此,我也更加小心地不再遇事急于直接指责她什么或者去流露出不信任她自觉努力学习的态度。
因为这段插曲让我反省到,女儿刚去那里,除了要应付学习,还要适应新的环境,处理很多生活上的事,还要跟监护人、教育局不停反映住家的事等等,这些都要她自己搞定,而我由于不了解这些详细情况,又希望什么都能了解,什么都想她能尽快办好,于是不停地问,不停地催办。是不是我过于想要掌控她的一切而没有设身处地去理解她一个人在那边完成所有这些事的不容易?!
后来有一天,女儿在聊天时才告诉我“你呀,总是自顾自发一大堆话和心灵鸡汤,我每天上课注意力很集中,生怕没听懂或漏了什么,回来还要做作业,还要去办这些那些的事,一天就很累了,还要应付你噼里啪啦的信息,烦心时哪里有什么好心情再来跟你说这些那些的事呀。再说你要说的其实我都懂,鸡汤喝太多也会腻的”。
孩子这话让我惭愧,至今仍时常拿来提醒自己,对她尽量少些指点,多些理解;婉转批评,多点信任;少提要求,多点支持。记得女儿曾经跟我说:妈妈,有些跤是必须自己摔了后才会长记性,才知道该怎么不摔第二次的。所以,我的体会是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信任孩子,多理解孩子,唯有这样,孩子才会信任我们、亲近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沟通机会,才能建立亲子间的良性循环。

小留学女儿:
留学成功取决于良好的沟通

“朱博士好,今天孩子放学后我跟她说了我要整理点留守妈妈的感受分享给其他妈妈,有助于孩子在那边更好的适应,结果孩子说不如她也来分享点心得,可以给那边的孩子,留守妈妈也可以了解孩子需要,我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于是她的感受和建议就新鲜出炉了”。—-有大爱的母亲,自然就有热心帮助别人的女儿

开始时,女儿随便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看法,隔了一天,她认真地在电脑里敲打出一篇文章

1,留学前(全家讨论,双方经过沟通清楚对方的想法)

● 孩子自己想要什么,制定基本目标。可以只是最基础的好好学习,因为融入当地环境后,随着孩子三观的变化,眼界的提高,孩子的目标会改变。(制定目标是为了让孩子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让孩子知道做事的底线,孩子一定要知道什么事是绝对不可做的,并且清楚知道后果。(例如毒品,酒精,香烟。我见过身边的人因为喝酒而被遣返的)
● 目标+底线=良好的开端
● 对金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比起花钱,更重要的是大概知道孩子会在哪些方面花钱(男生:游戏,女生:化妆护肤品,服装 。特别注意如果家长就有购买奢侈品习惯的话,孩子也会按父母的消费标准来消费。或者孩子的朋友圈就是高消费圈,孩子的金钱观会改变)。如果孩子的住家不负责任,那么吃饭也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交友能力,辨明是非能力。(个人建议孩子有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再考虑出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心理不够强大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就此堕落。我和international office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快乐的在这里生活,而不是碌碌无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有基本的语言能力)

2,留学中

生活
学习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
三观重塑
三观重塑
生存
语言(听说读写)
自我管理
方法
语言

沟通

沟通很重要

A.家庭

● 家人能提供的只有金钱和关心。
● 明确告诉孩子,父母随时都在。孩子说什么父母都愿意倾听(让孩子安心,有安全感)。
● 耐心倾听,不要急着表达自己想法。孩子不傻,知道父母是关心,但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希望有人能耐心聆听(听比说更重要)。
● 青春期的孩子有逆反心理。不能一味的谩骂,谩骂只会浪费双方的时间精力。家长需要明确的是,在国外孩子孤身一人,只能靠自己。谩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家长需要简洁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抓重点,尽量不要发很长的语音文字,或者图片。
● 孩子需要空间做自己的事。
● 不管再怎么担心挂念孩子,都要告诉孩子父母信任他,尊重他。同时明确对孩子的要求和底线。
● 每周定期视频或者语音,注意因人而异。内向的孩子需要父母引导孩子述说自己的情况,多沟通,给孩子安全感。外向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予空间,适应新生活。

B.学习

● 刚出国的孩子会有思乡情绪。这点要因人而异,我身边的朋友有刚过来一个月每天晚上哭的,也有我这种完全没有感觉的。父母注意对孩子情绪的疏导,但是出来了孩子就要学会长大。
● 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考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时候孩子对新的学习模式是有心无力,不能只以分数论好坏,课堂评价,及老师的评语非常重要。新留学生的生活永远比成绩更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刚出国的孩子会经历一个迷茫期。给孩子治愈自己的时间(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未来的规划,放松自己的罪恶感与愧疚感)。
具体概括为: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连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具体的方向和目标。被小事影响情绪,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
(孩子有迷茫情绪,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每个留学生都会有一个这样的阶段!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C.朋友

● 一定要告诉孩子,交友很重要。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尝试与西人孩子交朋友,但不可以强求(这里说一点,我个人不喜欢称加拿大人为外国人,因为这是他们的领土,我更喜欢称他们为西人)。
● 我的经验是,西人孩子年龄越大越好相处。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靠谱的华人朋友很重要(同样,有的孩子虽然长着亚洲面孔,但他们已经是加拿大人了,他们是CBC)。他们能让孩子有归属感,华人老生能帮助孩子生活学习的更顺利(例如在哪里做义工,如何选课,甚至作业怎么做等等)。
● 朋友圈很重要,家长孩子都需要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融入一个新的圈子很难,要离开一个圈子也很难,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

D.住家

● 家长孩子都需要明白,好住家可遇不可求。你的朋友可以告诉你很多有用的信息(我现在的住家就是通过我朋友介绍的)。初来乍到,不管住家好还是不好,都建议让孩子多与住家沟通(每个人对于好住家的定义都不同。请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作为一个好住家必备的条件),住家不是孩子的父母,没有责任和义务宠爱孩子,西方文化也与中国文化不同,家长首先要明确概念。
● 如果住家条件确实不好,且沟通无效,建议和教育局反应+熟悉住家周围的超市,餐厅。但是教育局大多数时候都会偏向住家,所以请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很多事情并不会顺利解决。
● 孩子如果和住家发生了矛盾,通常两边都有责任,家长不能片面武断下结论,一定要参考实际情况!也许双方都有隐瞒或者双方之间有误会。
●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共同努力找到一个负责的监护人(这里说的负责是指起码能帮助孩子解决住家问题)。
● 孩子需要自己找关于住家的注意事项

感受:
为留学小别离,今天含泪播种;重交流懂沟通,明天欢呼收获!最后,引用Rita同学的祝福: ‘祝每个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顺利,平安,快乐!”

道歉!《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缺货

10275
10月初,我在新浪教育做了关于加拿大低龄留学讲座之后,新浪朋友告诉我,有家长反应,我的新书《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在网上买不到,负责该书出版中国商务出版社李总编告诉我,该书正在加印中。我在加拿大向中国的家长们说一声道歉了!

我算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四年前,我写了本育儿心得《爸爸,你可以不一样》,还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爸爸帮”,与此时同,内地电视台正在热播《爸爸去那儿》的综艺节目。

去年今春,我出版了去加拿大读中学的系列书,反应低龄留学的电视剧《小别离》引起热议。无独有偶。潮流给了我又一次机遇,感恩与责任并重!

《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这是一本针对低龄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所写的关于留学加拿大高中的书。

目录

第一章 新生怎样去报到?
一、入读只考英语和数学?
二、跳级、升级和平级,专家看孩子的能力水平
三、加拿大中学不是按成绩分班级的
四、选好课,进课堂,只是没有固定班级的“走班上课”
五、新生报到以后,孩子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安置事项?
[延伸阅读] 加拿大中学教育制度与中国的有什么不一样?

第二章 孩子来了以后如何选课?
一、儿子数学规划和四大选课技巧
二、享受选课自由,发掘个人兴趣
三、没选好课,结果要多读一年才被大学录取
四、9–12年级如何选课?听听专家的建议
[延伸阅读] 选课和学分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第三章 开学给孩子“打包午餐”要低调!
一、爸爸:开学第一天陪孩子上学
二、儿子:“走堂上课”找不到教室,差一点迟到
三、邻居: 给孩子“打包午餐”(pack lunch)要低调!
[延伸阅读] 因为一份免疫记录,学生差点被暂停上学

第四章 第一天上课听不懂怎么办?
一、第一天上课听不懂,怎么办?
二、加拿大老师给新生的三个建议
三、开学以后,家长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延伸阅读] 加拿大高中最难和最易的一门课是什么?

第五章 来加拿大上学先学好英语再说!
一、曾经在ESL班,她从ABC学起,今天她已是加拿大名校毕业生
二、不要着急跳出ESL班
三、英语不行,不要介意留级重读
四、学好中学英语三个途径
[延伸阅读]我在教会学英语,收获丰盛

第六章 加拿大高中课堂是怎么样的?
一、课堂纪律松散,自由自在?看完“校规”和“班规”,你就知道自己错了!
二、留学生想做沉默“羔羊”,老师偏要提问、逼我参与讨论、参加演讲……
三、花钱来“自学”,怎么一回事?
四、上课前,先看明白课程说明表,一个容易忽略的细节
五、留学生如何做堂上笔记,Peter老师有10点建议
[延伸阅读] 逃学旷课,等着去教育局接受处分吧

第七章 加拿大高中是如何做作业的?
一、搞懂评分标准和要求,才动手做作业
二、重视成绩比重较大的“大作业”
三、小组作业学习沟通、合作和协调的团队精神
四、每一份作业都有背后的意义,这就值得做好
[延伸阅读] 孩子不会做作业,怎么办?

第八章 加拿大高中是如何测试考试的?
一、拿高分秘密,靠的是70%平时努力和30%期末考!
二、知识理解、思考探索、沟通和联系运用,测试和考试都是围绕这四大内容的
三、谁说加拿大高中不重视期末考?看看校长和老师分别给家长和学生的电邮吧!
四、“省考”怎么一回事?
五、考试不及格怎么办?
[延伸阅读] 如何全面综合地看孩子成绩?

第九章 读书在哪都不是件轻松事!
一、加拿大课程把我孩子的自信全摧毁了
二、读书,在哪都不是件轻松事
三、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留学压力
[延伸阅读] 来加拿大读中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是些什么人?

第十章 新生如何跟当地同学交上朋友?
一、左邻右里,结伴上学
二、寻求帮助,旧生帮新生
三、上课专挑坐在当地学生旁边,下课参加学生俱乐部
四、英语差、数学强,做“小老师”用辅导当地学生的数学
五、到本地学生家做客,体验多元文化
六、我家老二Garbo的分享
七、留学生在中学跟同学交往中的困惑
[延伸阅读] “老生”常谈:作为留学生,我是如何同当地学生建立友谊的?

第十一章 孩子该如何投入校园生活和参加课外活动?
一、花点时间带你逛一圈学校(School tour)认识你就读的学校
二、你知道你所在学校的优势“王牌”学生社团俱乐部吗?
三、我们这一年参与组织的一系列校外活动。
[延伸阅读] 感恩,因为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第十二章 我们该怎样跟学校老师沟通?
一、我们是这样同学校、老师沟通的
二、留学生家长不懂英语,该如何跟老师沟通?
三、一个加拿大老师对学生的5点要求和家长的3项期待
四、当渥太华发生恐怖枪案后我孩子就读中学校长做了2件事
[延伸阅读] 加拿大的校长和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十三章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被寄宿家庭赶出门?
一、事实:我们的孩子从头到尾很少参与选择寄宿家庭
二、隔山买牛:我们父母如何选择寄宿家庭的呢?
三、选择寄宿家庭最基本的六项条件
四、为什么与寄宿家庭总有矛盾与冲突的?
五、四个故事:我们的孩子如何同寄宿家庭相处
六、因为学生不守约,我被迫领受“逐客令”
[延伸阅读] 寄宿家庭的家长教孩子如何收拾房间

第十四章 当青春期遇上留学期家长们怎么办?
一、懂得为自己规划的孩子,为何父母反而不高兴
二、辣妈讲述:陪读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
三、留守家长:当青春期遇上留学期
四、李妈妈:我家儿子抗议学校收费一次行动
[延伸阅读] 一顿西餐吃出来的领悟

第十五章 如何和留学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一、当年,我是这样做留守家长的
二、“三多三少”:我们和留学的儿子是这样沟通的
三、孩子,我要对你说:适合你的,才是幸福
四、“隔洋”沟通,不“失联”
五、西安妈妈:陪读这半年,我的八大收获
[延伸阅读] 第一次与女儿“隔岸”过年

第十六章 北上广等地的分享:带你走出留学误区
一、北京(新浪网):如何规划孩子的留学之路
二、上海(沪江网):工薪父母帮孩子留学成功的故事
三、广州(省电台): 留学教育,先教育父母
[延伸阅读] 1. 腾讯专访:好的规划是孩子留学成功的关键
2.《看世界》杂志专访:“猪爸”朱凡:“父亲的角色”很重要
3.《虎妈牛娃》杂志专访:如何成功留学,对孩子和父母的心里话

尾声:一年后的故事

后记

最新消息,以下这位国内义工朋友尚有少量新书,你们可以联系她

带你走进职业世界(2): 服装设计师

10213
前段时间,在@加拿大朱凡 群里,家长们热议大学专业如何选择?曾经是小留学生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教育系研究生的@Carol 老师自告奋勇,决定和朱博士创建的@加高党 合作,根据群里家长们的排列次序,走访各种热门职业人物。今天是这个职业人物专访系列之二。

格物体验式学习平台 (微信号:growedu)联合加高党推出高中生职业规划专栏,通过采访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打通高中生与真实职场的对话通道,为高中生选择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提供最直接、最权威的信息。

你以为学设计是场风花雪月的事?业内女神告诉你真相!

本期嘉宾

Queenie Lee, 毕业于美国哥伦布艺术设计学院 (Columbu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现任美国知名内衣品牌的创新总监。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干练、美丽、成功、幸福,是很多人眼中的“女神级”人物,从事世界著名内衣品牌的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已有超过十个年头,同一使命,从美国又到亚洲、可谓服装界的资深行家。

采访正文

Carol
不如我们这样开始,先谈谈你的工作,“创新总监”这个在别的行业甚少听到的头衔到底是做什么的?
Queenie
我做的工作其实还是蛮实际、具体的,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 设计、创新就是天马行空。我们所服务的是一个个零售品牌,而对零售品牌来说,能够很快地吸引市场、产生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目标,所以我们不会化太多的资本和时间去研究一个很长时间后才能被市场消化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任何事都要追求速度,所以我们的创新很多时候是在研究其他行业已经应用的技术和概念,然后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品牌中去。
很多人认为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很浪漫,通过想象、画画就能产生一件新的衣服。真相是,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设计分两种,一种是概念的创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服装设计”,只要构思、画画就行。但是在我们今天的时装行业里,大部分的设计其实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把构思变成实物,可以称之为“技术设计”。也就是你要做很多琐碎、具体的、技术性的工作,例如选择面料、寻找不同的部件组成一个完成的产品等。所以如今设计其实是跟 “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的。

Carol
原来如此,外行人对设计的了解真的太少了!那设计跟美术的相关度又是怎样?如果想要学设计,需要什么样的美术基础?
Queenie
其实美术基础并不非常重要。虽然艺术或设计院校都会要求申请者递交一个美术作品集(portfolio)。但是院校们看重得并不是你的绘画技能有多强,而是你对艺术、设计的兴趣有多浓厚。在北美申请设计院校的学生通常已经画了好几年画了,学校可以通过你平时的作品看到你是否在这方面有持续的、长久的热情。我看到过很多人,一坐下来就找纸笔开始画画,这些就是天生适合学设计的人。我认为用画画来表达自己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有些人很小就开始有这方面的表达能力,这些人就是好苗子。

Carol
你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设计师?有没有“天赋”一说?
Queenie
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非常敏感,对人的需求有很强的洞察力,对情绪也应该有细微的感受力,有很强的表达、沟通能力。我认为确实有“天赋”一说。很多人天生比较情绪化、内心敏感、观察力强。这些都是做设计师的重要条件。还有一项对设计师来说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逻辑。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一个非常有逻辑的人。因为你必须能够让大多数人认同你的想法和观点,这当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逻辑。

Carol
如今的服装设计就业市场如何?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哪些地方是这些工作的集中地?
Queenie
坦白的说,服装设计专业出来的毕业生会面临一定的“养活自己”的挑战。想当年我毕业的时候 (十几年前)在美国,我们在一些大型的时装品牌做初级设计师的起薪只是美国的最低工资,当时好像只有15,000美元的年薪,现在估计也不会超过3万。如果你可以从众多年轻时装设计师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大牌的主要设计师或创建自己的品牌,那前途和收入当然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概率是非常微小的。大多数的设计师不会成为著名设计师,这就是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当初选择了做技术设计,因为总是有公司需要把概念变成实物,而且这个领域的范围比较广,所以职位也相对比较多。
如果做时装设计,当然在世界公认的时装之都会比较容易发展事业,例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和米兰。现在首尔也正在成为一个时装之都。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从事技术设计,那么在世界的商业中心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例如: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等。

Carol
在北美,作为一个少数族裔或者说华人设计师,你觉得我们的优势和弱点分别在哪里?
Queenie
我们的优点就是我们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如果我们的设计融入自己的文化在里面,就会很新颖,容易脱颖而出。其次就是作为华人我们一般比较勤奋努力,这也能在职业道路上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的弱点在于,作为留学生(我当时也是留学生),表达能力没有主流学生强,我们有时也不够自信或者是太过傲慢(我发现现在往往是两个极端)。因为设计师必须很好地沟通和展示自己的想法,所以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确实是一个障碍。我当时是非常刻苦地练习英文的!

Carol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在加拿大求学,加拿大没有你刚才提及的时装之都,是不是在时装设计就业方面会有局限?
Queenie
确实如此!但是加拿大在工业设计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因为加拿大有很多的原材料,例如木材,所以家具和其他木制品的设计应该有很大的市场。但这就不是时装设计的范畴了,属于工业设。还有就是现在很多时装设计毕业生都选择创业。得益于互联网,时尚方面的创业就不受地域限制。若是在加拿大从事时装设计,这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Carol老师结语
在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设计专业确实对“天赋”有所要求,高情商又要高智商,几个年轻人能两者兼备?但若认准了这条路,也请勇敢地走下去,毕竟创意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式很多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技术和互联网的告诉发展也将为这个行业产生不可低估的推动力。

主题:“和睦共处”—-谁为我们预备今年的感恩节大餐?!

10031.fw
10月8日至10日,我们教会(TCDC)组织大家在美丽的湖旁举办感恩节营会。每一年的营会都有一个主题,今年我们的主题是“和睦相处”(Dwelling in Unity),选自《圣经》“诗篇”(Psalms) 133: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Behold, how good and how pleasant it is for brothers to dwell tighter in unity)。感恩节是加拿大重要节日之一。传统的加拿大人会在感恩节家庭团聚,享用丰盛的火鸡大餐。教会是个家,谁又为我们准备感恩节的属灵大餐呢?作为营会的负责人之一,或许我可透露少许,教会为本地新旧移民和来自中港台大中留学生们,三天两晚的感恩节营的精心安排。

一、餐前:金秋美景

十月是加拿大最迷人的月份,金秋郊外到处都是梦一般、美景如画的世界。

驱车前往营地沿途,你看见车窗外不远处,一片片的枫叶聚集一起,青绿色、橘黄色、深红色,五彩缤纷让你目不暇接;进入营地下车直入往园林深处走去,迷离的秋色更让你仿佛置身于秋天童话里。营地旁一条婉延的小河,河水慢慢地流动着,几把木制的座椅安放在岸边,如果你乐意,坐上去,静静地欣赏眼前那一幕。走过小河是一面大湖,清晨,太阳从湖面跳跃出来;傍晚,从另一个高处看着远处的太阳一点点下沉。晚上,约上几个好友,躺卧在草地上,满天繁星迎面扑来。有人打开手机里星空软件,一堂生动形象的天文观星学现场直播起来。

众里寻秋千百度,蓦然回道在身边处。

置身于久违的大自然里,宛如身处在一个大课堂,造物主在其间,现身说法。神,造天造地造人的雅伟神,透过小径林荫秋风的轻言细语,窗前屋外花草的浅吟低咏,成群结队飞过的秋雁,欢蹦乱跳的小松鼠,他,一位欢迎我们归家慈爱的父亲,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二、主菜:唱诗歌,听讲道、分享会

我们教会在多伦多是个不起眼里的小教会,大学的教室就是我们聚会的“教堂”。有时候我们甚至在大学的数学大楼C层聚会,牧师笑称说我们似乎是“地下教会”。但奇妙的是,神的爱却吸引不小追求真理的人来到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教会。

今年,我们营会邀请来的两位讲员,极有份量:《使我生命焕然一新》作者,服侍神多年的何牧师和被大中留学生视为知己年青的朱牧师。

“和睦共处”,一个极具挑战、值得追求的丰富主题。不过:
—-如果你刚刚收看过美国候选总统电视辩论,你马上对这个话题十分失望,世界充满你死我活的对立,何来和睦?奢望共处?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会明白甚至认同,我们对越亲的人越没耐心,越加挑剔。你怎么努力维系,家并不是宁静温馨的港湾。
—-刚刚踏入职业的你,应该体会到职场上那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吧?
—-大学生也并非宅居象牙塔里,你会发现同室友、项目同学的相处,其挑战不亚于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至于低龄留学生,与人相处己经先天不足,例如,与寄宿家庭的矛盾绝对是令不少留守父母最为头痛的事。
…………
然而,在人看来绝不可能的事,在神眼中皆有可能的事实。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学习、实践,因为我们是一班追求真理的。

加拿大感恩节,庆丰收,话感恩,阖家团圆,吃团圆饭,而那团圆饭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菜就是烤火鸡!我上网查了一下,如何做出美味可口感恩节火鸡,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甚至有人按照中国人的做法,列出煎炸炖煮各种做法。但是,不管怎么样,万变不离宗,感恩,才是主旋律。
透过营会里活动:唱赞诗,聆听牧者的讲道、弟兄姐妹见证、朋友们的分享,感恩我们有机会去品尝神为你我预备的属灵大餐。并非是凭各自解读、各自领悟,而是整体,同一肢体去经历、享用。

三、甜品:老中青少,一齐精彩

这次营会,活动丰富,安排除迎新活动、团体游戏外,还有太极拳和书法兴趣小组、涉足探险、攀岩、球类、桌游、迷你高尔夫、观星,等,动静皆有老少咸宜,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同心合力,一同学习如何按照《圣经》教导“和睦相处”!

延伸阅读
感恩,因为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清晨,透过百叶窗看到窗台外面的一株小枫树叶子开始转变颜色了。之前青一色的枫叶有的变成浅绿色、浅黄色、浅红色。欣赏五颜六色的枫叶树成了我的爱好。
枫叶红了的时候,感恩节已经在敲门了。

在加拿大感恩节是一家团聚喜庆的节日。同样,今年我们多伦多教会也组织一帮大学、中学留学生们和当地华人家庭一起,在湖光山色的营地,欢度我们与众不同的感恩节。
我们这个感恩节营,白天有游戏有运动,聆听人生的道理之余,还享用火鸡大餐,晚上是唱诗歌做哑剧,静观天空繁星,静听草地虫儿低鸣,思考、分享……

感恩节的主题是感恩。

1957年加拿大政府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是要表达对1602年第一批英格兰移民得到原著民帮助的感激,因为他们刚来不久就遇上严冬,过半数人因寒冷和饥饿死之,生存下来的得到原著民的帮助,他们学会种植、打猎,建筑房屋,一年后,新移民用丰盛收获感谢原著民的帮助。

今天,我们的留学生们也在过感恩节,但有没有想过:我们要感恩谁?感谢什么?

我们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一代,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玩的,有钱的任性没钱的任情,名校名牌,出国留学也包括在这份清单上,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真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做父母的呢,你有没有想当然的答案?
我实在不敢。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必然的理所当然!
感恩,是人生一门必修课。感谢加拿大让我补上了这一课。

顺祝大家感恩节快乐!

留学的代价

9303
低龄留学,有什么代价?有人说是钱,没有一定的财力,中产以上,谈什么出国留学。也有人说是家庭分开,青壮年父母提前“空巢”。还有人说,青春期加上留学期提前“断奶”,“小皇帝”没人管,容易出问题。留学,既是学业一种的选择,也是人生一次变化,投入不菲,代价一定有的,只是大小的问题,作为低龄留学决策者父母,心里一定要有可承受的风险的尺度和底线。
陪读,也算是留学的一种代价。今天,我有机会同四位陪读妈妈聊天,从她们的故事,我看到加拿大中学留学生潮中的另一面。(当然,尊重她们的隐私,所有家长都是匿名的)

一、陪读让我挽回差点失控的孩子
我是孩子初二的时候关注留学,在留学这件事上,一直是家长的热情远高于孩子。无数次去上海听留学讲座,接触知名留学机构,到后来几乎有留学讲座必听。通过反复甄别,选择加拿大,理由是政治中立,环境安全,留学生移民政策比较理想。全家实地考察,选择温哥华,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再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我们是男孩,个性偏安静,三线城市重点中学成绩中等,考市最好重点高中有难度,这也是让我从迟疑到坚定选择孩子高中留学的触发点,所以出发点已经不纯粹。
2014年8月孩子开始留学,孩子住homestay,中东家庭,(去了之后才知道素食),当时中介说可以换,入住之后才知道留学生真的很多,homestay很紧张,更换很困难。
我们在孩子就读10年级期间看过他两次,一直很瘦也很沉默,不自信并且跟我们有距离感,我心理忐忑,想着也许成长了。10年级的暑假他有summer school,我比较不放心决定陪他一个月,那一个月跟我住一起,每天一下课就进入房间锁掉,关起门的那个空间才完全属于他,不知疲倦的游戏和动漫,我问他很喜欢吗?他说只有在游戏和动漫里他才可以找到快乐。我终于看到孩子的真实生活,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根本无法接受,这一年虽然都在上学,但几乎不学习,成绩以通过为目标,没有任何追求。
我和先生沟通了详细情况,我主张回国,否则孩子耽误了,先生说不能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怎么办?有办法吗?我失眠了,想起孩子成长一路过来,我没法听之任之,孩子需要我,商量之后决定陪读。
现在我陪读了一年了,孩子变化很多,除了睡觉,他已经习惯打开房门,也开始有他的目标,每天累成狗开始学习了。这里,我也反省了以前国内的各种“为你好”的各种安排,开始无条件尊重孩子,哪怕我认为不好,行不通,都忍住,做到只给建议不加干涉,成绩上没有我们期待的好,但终于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
温哥华陪读妈妈的感悟:当决定我们的孩子留学的时候,请问清楚这是你的决定还是孩子的决定!

二、(多伦多)节省成本,关键时刻我才出手
我们这代人基本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成才。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越来越好,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我的感受是:留学不能盲目跟风,家长和孩子要充分沟通,想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留学,为什么留学,什么时候留学,如果留学是家长陪读还是住Homestay等等。拿我女儿来说吧,初中学的有点压抑,整天为了排名和班级的荣誉而努力,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考虑到不会在国内上大学,孩子又比较独立有主见,决定让她出国上高中,使她在能自由呼吸,自主学习,亦学亦乐的环境中成长。
因初来乍到需要适应的东西非常多,弄不好孩子会觉得孤单无助,缺乏自信。这时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多鼓励多沟通(有陪读的稍微好些)。女儿住Home stay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每天都会和她微信聊天,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取得好成绩了,表扬她肯定她;遇困难了鼓励她帮助她。除了学校上学每次出门到家都会发信息报平安,以免我们担忧。
十年级暑假回国, 我朋友问她留学怎样?她答,非常满意,一脸的幸福和自豪。说自己的学校如何,如何好,喜欢教她的老师,喜欢同学。学校里结识了一群爱学习的好朋友。课外不仅参加学校的Club和Council,还自己找各种各样的Program和Volunteer,周末也不闲,过得很充实。
考虑到女儿周末画画在路上花费太多时间,及寄宿家庭的伙食实在太差,同时也助她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于是从15年1月开始做一名陪读妈妈。进入12年级,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成绩要越高越好,确保想申请大学的要求。占用时间最多的还是学校英语,周末要画6小时的画,准备Portfolio,因不满4年还要准备雅思考试。每天都要到很晚睡觉。一个字累!
我的感受是:留学不能盲目跟风,家长和孩子要充分沟通,想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留学,为什么留学,什么时候留学,如果留学是家长陪读还是住Homestay等等。

三、陪读,我和留学的孩子一同成长
原本我们也是计划孩子初二结束,再到加拿大读10年级,因为之前也有两个朋友的女儿是这样的情况。一个考上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初二结束出国),一个考到多伦多大学(高一读了半年出国)。因为本身家庭已有思想准备,所以在小学5年级开始强化英语,请了一位美国的老师(在国内大学教英语)给孩子上美国的教材,也是一个基本过渡。我当时在当当网上买了大量的书(包括朱凡老师所有的书,看他的心得体会和他对加拿大社会的一些分析),研究学习,低龄孩子留学注意事项,也是我这个家长的准备工作。后来10多本书读完后,发现如果家长愿意陪同,还是尽早出来为好。所以我们最终提前一年出来。当时包括对于学校的选择,心理有了基本概念:如果孩子能够考上私校,则最好。于是在小学毕业那年寒假,带着孩子走访温哥华的几个私校,和招生老师约谈,了解学校的特点,招生的条件,顺便让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自我介绍,带孩子的一些证书和作品。那年下半年在国内考ssat,结果不太理想,面谈的几个学校最终都给了wait list。当时,一边要马上过来,一边心仪的学校还没有着落。我们和朱凡老师再次沟通(因为当时维多利亚的私校是预备方案),托朱凡老师的帮忙,我们有机会和维多利亚的私校有了面谈机会(在国内家长见面会),结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们5月登陆,孩子上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公校7年级。最终在决定去维多利亚前,再次和孩子商量,留温哥华的公校,还是去借宿的私校读八年级,因为她去借宿,说实在我们家长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孩子参观完公校的中学后,明确告诉我们去借宿私校。问她原因:1,私校管理会严格而又亲近些,因为相对学校里的学生少,教师配比高;2,对于Esl学生,私校政策会更灵活一些。有机会早些跳出Esl,上正常课。我孩子在维多利亚读了两个月后,学校就让她take科学(正常班);3,私校的中国孩子,相对公校,比例会低一些,有利于语言进步。我们同意她的看法。最终决定去私校借宿。其实对于我们而言,私校给予的一些资源,是其它地方可能无法提供的,多层次的活动和教育。这些是最宝贵的人文资源,我们比较认同这些,更好的培育孩子的soul。孩子在维多利亚读了几个月后,再次考了ssat,我们再次申请温哥华的私校,最终去年成功转到温哥华目前最好的私校之一。所以孩子出国留学前,自己和孩子互相沟通,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当地的教育系统,都很值得。其中我们分别和私校的招生老师面谈,公校的一些孩子,家长面谈,都是很有启发。
我的观点是:陪同>寄宿>homestay。这也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话题。当时觉得陪同,就是考虑自己事业有成,为了什么?建立家庭,为了什么?有了孩子,为了什么?如果陪同孩子8-12年级,5年大概2000个日夜,是否值得?因为不愿陪同,也是一个放弃和得到的平衡。1,放弃自己更大空间的事业成长,但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阅历,和孩子分享一些理念,培养她的三观,值不值得?2,放弃全家团聚的日子,和孩子在异国他乡。让自己在他乡再次成长,让孩子更加珍惜团聚的日子。值不值得?我也是考虑了一段时间,最终做出选择,其实那刻,确定陪同,我内心反而是期待和憧憬,因为有新的挑战。另外,关于homestay,我两年时间,听了不少homestay的家庭的故事,有些已成“事故”!心里不免戚戚。有多少人能像朱凡老师那样?全方位照顾,不但学习,更重要的教会孩子融入社会,积极心态。教育是个良心活!所以有朋友问我,到加拿大读书,想找寄宿家庭,我告诉他们,不要找便宜的,要找贵的,要找能安排孩子课余时间的,homestay如果只管吃住,除非孩子有极强的目标和自律,而且在国内交朋友,自己有标准的那种孩子(不会被带坏)。
我的观点是:陪同,优于寄宿,更优胜于homestay。低龄留学,最好有父母陪伴!

四、陪读,不是“被下岗”,而是重新“上岗”
我的陪读故事是源自于女儿的留学规划。
我在孩子五年级时就考虑高中要出去了,我研究国外的顶级私校,了解学术类考试,有门槛的雅思或托福考试,帮助学校判断孩子未来的学术能力以及未来能走多远。还准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放弃了钢琴,选择了舞蹈,一直到现在。加拿大校园文化多元性,你要考察校园已有的社团俱乐部,如果孩子比较擅长的某项文体活动就比较容易融进团队,有了归属感并且有了自信心被别人所接纳。当然,每个孩子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家长不必为适应学校而去放弃孩子的特长。你的孩子真有的专长而学校没有相似乎的社团、俱乐部,学校会鼓励你的孩子创建一个新的俱乐部,丰富学校校园文化。我的孩子很快利用中文的文化优势,入学不久成为当地华人学生联合会机构的小元老。他们这个机构为湖南省一个贫困山区的优秀高中生募捐了七万多人民币,通过他们在国内和加拿大的义卖义演等活动,而不是单纯靠父母资助,所以他们获得了国内一些教育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也锻炼了自我,也成熟了许多。比如他们会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两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会给家长打电话最初我很担心,我会觉得才十五岁的孩子怎么和三十来岁的家长沟通呢?当我听到孩子和其他家长对话,我很感动。女儿首先会更加了解家庭的孩子的情况,然后介绍他们的项目,让家长不用担心。她在电话里说,我们会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到您的孩子,就这样慢慢拉近和家长的距离之后去询问家长对孩子未来高中和大学的打算。他们机构希望能够帮助有困难家庭的孩子,改变他们的命运,成就和他父母不同的人生。一旦你放手,你会发现,其实孩子的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实在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指手划脚的。今年暑假我的女儿有一段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有两份实习,为了她将来的大学专业做准备,我们家长放心,我们只要作为观众者鼓掌,为孩子成熟而喝彩就足够。
我自己从小路上走过来。我知道体制内转轨是很难的,太有挑战性了,在高校做了二十多年教师,在03-04年到加拿大做访学之后,2013-14年我又到加拿大做访学。我的家庭、还有孩子、在国内条件发展的程度,都已经是可以说不用担忧,没有心理压力,但我依然选择让孩子留学。当时中国的低龄留学热开始掀起来,我连续买了北美的寄宿高中协会的年鉴,浏览学校官网,我发现我应该在孩子高中阶段让她出来留学。
孩子留学,我也要考虑自己是留在体制内还是陪孩子出国,但是人不可兼得,有利就有弊,在选择出国这个决定时我已经有一定的底气了的,结合自己的特长申请移民顾问专业,与这边的同学一起开了公司,开展各种机构合作。
刚来时,朋友建议我,你别总在家呆着,你出去找点事儿干吧!我觉得,我做访问学者,还需要做什么吗?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和孩子沟通不那么通畅,和孩子一说起什么,我的心情就很焦虑。我发现自己走回到父母那一代家长的老路上。自己没事干,对孩子什么事都要插手。我走出家门,报读移民顾问课程,结合我的专业优势和我的工作经验,我想做移民和留学顾问。陪读妈妈要认识了解加拿大社会,一是做义工,二是上学。我两者兼备。当我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转的机制,我有发言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融入新环境!
感悟:有人开玩笑,陪读妈妈是“被下岗”。你看我,又做义工又上课,学有所成,找到新职业,何来下岗?

延伸阅读
我反对父母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留学
飞机起飞之前都会有安全示范,空姐总会叮嘱我们,万一发生空难,大人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救生衣穿好,再给孩子穿上,为什么呢?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孩子?父母行,孩子才行。
我在加拿大多伦多从事留学生成长监护服务,看到太多的例子,以致于我不得不呼吁:各位家长,出国留学,量力而为。

近期收到有打算把孩子送到加拿大留学的父母、家长们的来电、来信,向我咨询出国留学的事。我喜欢用视频和家长沟通。
今次是一对内地的家长,夫妇俩都是公务员,他们问我:“孩子什么年龄、哪个学业阶段适合出国?”我告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书里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解答,我反而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国呢?”
这对夫妇是工薪阶层,我个人并不赞成为了将孩子送出国留学,而把自己搞成苦行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累死累活。
男家长一脸苦笑:“朱先生,其实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现在送孩子出国留学成风,我们家孩子到了中考后,班上的同学走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些觉得家里没有能力将自己送出国的孩子。我们不想让孩子觉得委屈,觉得忽略了她,也想过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加上我们多年的积蓄,也把孩子送出去。”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问他们:“那你们准备了多少资金?”
“200万人民币吧。”男家长抬了抬头,很坦诚地告诉我。
“200万?”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加拿大的私立中学一年所有的花费要30多万,几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要给孩子准备上大学的钱,大学稍微便宜一些,但一年也要20多万,这样一算就能发现200万够不够。”我给这对家长的建议是慎重考虑,当然也可以考虑孩子稍晚些再出去,比如说到了高二(相当于加拿大的十年级)再出去。
这时女家长苦笑了一下:“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懂。我们也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里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因为中国的老师最喜欢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之类的东西,所有我们家孩子特羡慕能去国外念书的同学,因为那边教学方法不一样,环境相对宽松,不像在国内压力这么大。孩子不时在我们面前唠叨几句,说哪个同学又出国了如何,如何……”
我还是建议他们在这事上好好考虑下。在我看来,父母行,孩子就行;父母不行,孩子会比较艰难。父母把所有的积蓄,甚至把房子卖掉拿去给孩子读书,是不是明智之举。

教育是一种消费,从孩子登陆到太平洋彼岸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家长开始在烧铁,衣食住行、学费杂费。虽然你会说教育也是一种投资,但这是长线投资,而且回报不会像把钱存在银行里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回报的高低都是未知数。

一句话:我个人并不主张父母砸锅卖铁将孩子送出国留学。假如父母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失去了,我想孩子在国外念书压力会感到非常大的,那让她怎么能安心学习?
我们平时坐飞机的时候,空姐会叮嘱我们万一发生空难,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救生衣穿好,再给孩子穿上,为什么呢?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孩子?
所以我对这对家长夫妇的建议是:别为了送孩子出国而把房子卖掉,孩子先在中国上学,学好英语,在高中毕业后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可以去国外读大学;要是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依旧有限,在国内念完大学后去国外读研究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到那时孩子甚至可以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奖学金,这样不是尽最大努力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了吗?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低收入的家庭也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说:在2009年以前中低家庭收入留学生仅占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飙升到34%,很多的家长不计成本送子女出国留学,是期待他们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或者也是家长自己退休之后有一个好的照顾吧,不过现在也有一个问题给我们思考,中国本身每年有700万的毕业生挤破了头找工作,假如这些家长们再花上一两百万人民币把孩子送出国,真的值得吗?
出国留学,应该量力而行。每个家长和孩子应该明白,不是为了面子而选择出国留学,而是知道出国后去学习人家的什么东西。弄懂这些,非常重要。

当然,精明的读者会提出异议,你应该劝这对夫妇不要选择贵族私立寄宿学校,而是选读公立学校,花费不是减少一半吗?
是的,如果下次,这对夫妇真的计算清楚,我会再设身处地提出另一种选择的。

带你走进职业世界

9283
格物体验式学习平台 (微信号:growedu)联合加高党推出高中生职业规划专栏,通过采访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打通高中生与真实职场的对话通道,为高中生选择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提供最直接、最权威的信息。

想要学精算?霸道总裁揭开行业面纱,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本期嘉宾

钟伯方,加拿大精算师协会、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商学士: 精算专业),有着在加拿大及亚洲20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先后在加拿大最大保险公司Manulife和其他大型保险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CEO)和其他高管职位。
我们这期的嘉宾经历特别 – 出身在越南的华人家庭,受越战影响,12岁举家以难民身份移民加拿大。 加拿大通过精算这个职业给了这个聪颖的男孩公平竞争的机会。 多年后,这个加拿大的新移民成为了保险行业的“霸道总裁”。

采访正文

虽然私底下已是多年的朋友,在办公室见面还是第一次。 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的CEO,钟伯方当然是日理万机,但听说是给学生们提一些精算学习方面的建议,居然爽快答应道 “明天中午,办公室,准时见!”
坐在位于香港金钟的忠利保险大厦的CEO办公室里,隔着玻璃墙就能望见外面一排排的精算师埋头工作。 面对眼前干练、机敏的钟伯方,Carol老师抛出问题。

Carol
先说说你的大学经历吧,在哪所大学完成的精算专业? 加拿大通常有哪些不同的精算课程?

我是在加拿大的温尼泊(Winnipeg)读的精算专业,当时读的是曼尼托巴大学 (University of Manitoba)。 我是以商科学士 (B.Com)毕业的,读的是精算方向。 在加拿大有些大学把精算课程放在商科里面,结合商科课程,有些把精算专业放在理科专业里,或直接隶属于数学系。 所以,精算学科毕业生可能有不同的学位,例如商科学士或理学士。

Carol
选择读精算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学术能力? 数学要特别好吗? 精算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是否很难毕业?

精算专业当然对学术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理科的底子,特别是数学肯定不能差。 但是就大学精算课程来说,它不是一个难度非常大或者极具有挑战性的课程。 成为精算师的最大障碍,不是大学课程是否能完成,而是大学毕业后的5-7年的精算考试是否能通过。 这样说吧,大学课程不难,但是精算考试很难! 精算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最终能完成精算师考试的,不足50%。

Carol
精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致如何? 哪些公司对口招聘精算专业人才?

主要有两类:研究方向和商业方向。 研究方向的工作基本在一些政府机构、世界银行、或是联合国这样的组织工作,主要帮助这些机构做一些人口、医疗和退休保障方面的研究。 这个方向经常需要再攻读一个硕士或是博士学位,对学术研究的能力非常注重。
商业方向的话,主要有两种公司长期需要精算专业毕业生:精算咨询公司和保险公司,这两种雇用精算师的企业都是非常大型的企业。 也有人直接进入华尔街等做证券交易或投行的,但是是少数。

Carol
精算职业的就业情况如何? 在加拿大和亚洲,特别是中国,就业前景怎样?

精算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就业非常好的专业。 在加拿大,属于需求强势的专业之一,所以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 当然随着精算专业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公司的筛选也随之更加严格,但总体来说是一个就业机会比较好的行业。 在亚洲的话,特别是中国,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市场需要大量的有国际背景的优秀精算师,作为保险公司CEO, 我一直都在不停招聘精算人才。 在亚洲,精算师就业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牛市。 在任何国家,好的精算师永远不需要找工作,都是工作来找你的!

Carol
从个人经历出发,你当时为什么选读精算专业?

我当时的分析是这样的:第一,精算行业是一个接近百分之百“公平竞争”、“唯才适用”的行业。 每一次的精算考试的阅卷都是除去姓名、性别、年龄、宗族等信息的,留下的只有冷酷的数字,过就是过,不过就是不过。 谁能最终成为拥有“金饭碗”的精算师凭的完全是能力。 我不敢说其他行业也能百分之百如此。 第二,精算师是和律师、医生等并列的顶尖职业之一,有非常好的收入,职业发展也相当好。就像我一样,很多保险公司的CEO都是精算师出身。 第三,精算职业是一个允许你只读四年大学,一毕业就能工作的职业 – 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专业学习。 很多其他的高层次专业不行,比如医生、律师、建筑师,都是要读七八年才能出来工作,才能有收入、有工作经验的。 这对我当时的背景和情况来说,是最明智不过的选择。

Carol
精算考试大学毕业后还要考5-7年,完成那么多年的考试是不是很艰难? 有什么必胜秘笈吗?

精算考试虽然在技术上有很大难度,但我认为它其实考的是决心。 没有长期的、清晰的目标和巨大的决心是不可能通过考试的。 因为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考试是很难做到的。 你会看到你身边的朋友,下班后多姿多彩的生活,但你只能埋头学习。 坚持5-7年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那些清楚做精算师到底为了什么的,比如有现实的养家糊口的压力、或者希望通过职业改变命运的人往往能成功。 那些着迷于精算的学术挑战的,也往往能完成。 但是那些觉得不知做什么行业好,听别人说精算好,就尝试一下的人往往是半途而废的。

Carol
那如果一旦不能通过5-7年的精算考试,没有能最终成为精算师,转行难吗?

不难, 事实上,大部分的精算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没有成为精算师,但是他们仍在企业或研究机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刚才提到,精算毕业生大多就职于非常大型的企业或者机构,在这样的大机构里工作是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技能的, 所以良好工作经验所积累的竞争力是无可厚非的。 我有很多朋友,没有完成精算师考试,但也成为了高管或者进入了其他行业,因为做精算培训生的工作经验是摆在那里的,这些工作经验、技能很容易转换。

Carol
什么样性格特点的人能成为一个好的精算师?

那得看你如何定义什么是一个“好的精算师”。 在我的定义里,一个好的精算师必须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对单一事件对经济大局的影响有很好的判断。 因为精算的目的是管理风险,而风险的特点就是不可预期。 你必须随时地保持警惕、随时地捕捉各种有用的信息。 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已经没有能够参考的书,你必须自己去搜集信息,自己引导自己学习。 一个好的精算师永远不能停止学习,他必须终生学习。 所以我认为,成为一个好的精算师,必须有一个好奇的头脑、终生学习的态度和机敏的判断力。

Carol
作为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你对在读大学生有何建议? 如何才能从应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很多年轻人只顾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对就业没有一点好处。 你如果想进入保险公司工作,你必须在大学阶段就了解保险行业,你如果想去基金公司工作,那么你也应该对基金公司的运作有大概的了解。 这些信息,你可以通过看报纸和阅读行业杂志来了解。 作为精算专业学生,你还可以去一些医院、老人院做义工,因为在这些地方你能够了解和精算息息相关的医疗和退休保障问题。 总之,在读书之余,要了解社会!

Carol
作为一个走上职业巅峰的成功人士,你对于当今想要在职场上获取成功的年轻人,有什么特别的建议?

首先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从一入职就有了一个专门爱做困难工作的名声。 我会对我的上司说,有什么搞不定的工作,别人不愿意做的,就给我做! 在及其困难的任务中我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能。 第二,就是要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学习。 没有人是能免于失败的,就算我们这些跨国大公司,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团队,我们也一直都在失败,我们的项目很多都是失败的,但是在失败中我们学习、改进。 个人也一样,必须有失败的经验,不要害怕失败。 第三,要在工作中寻找可以长期学习的榜样。 这也是为什么精算师的职业是很好的训练,因为大机构里有很多高层次的专业人士,与他们一起工作可以快阔眼界、学到很多实在的工作技能。 要找机会和行业领袖一起工作,在过程中学习他们。

Carol老师结语
听了业内翘楚的一席话,意识到两个关键点:第一,精算专业可谓是真正的“学霸”专业, 除去大学的四年学习,还要经历长达7年,有时甚至是10年(很多精算师需要10年才能通过考试)的继续学习才能最终拿到 “精算师”的头衔,而且在其后也是学无止境的自我教育,在我看来非“学霸”还真不能完成。 第二,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相对来说公平竞争的行业,而且大学阶段的全日制学习只有四年,之后就能有经济收入和社会经验,看来确实是家境一般的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靠谱道路!

留学的价值

9273
这是我在微信平台主持的“相约在加拿大”留学分享讲座系列第18期文字整理稿。留学的价值如何衡量,是每个打算把孩子送出来或者已经孩子已经出来的每个家庭应该关注的话题。不管怎么样,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帮助低龄小留学生,希望他们能成功留学,实现留学的价值。今天,我们邀请来分享的嘉宾Veronica来自北京,先后在加拿大公校和私校就读,现在是多伦多大学一年级学生。

一、升读加拿大大学不比国内高考轻松
留学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国内的同学发朋友圈说课业繁忙,其实在国外更加艰难。因为我们在申请大学前除了兼顾好学业还要自己找推荐人写推荐信,上网查学校信息,如果错过时间点后期补的话会很困难。要兼顾的东西很多啊。很多家长认为高考没考好那就出国留学吧,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一种认识。高考与留学一样不能轻视!

二、国内所学对留学都有帮助的,不要因为选择出国而轻易放弃或轻视
国内理科与国外很相似,比如生物,国内学的比较深就有优势。如果我们在语言上不能与西人去比,那就把我们在国内理科该学好的就一定要学好。如果出国前就不好好学了,学习状态也不紧凑了,那在国外就不会有优势了。我就很有感触,我就是上课没怎么听,但我成绩很好。前一个学期还是和在国内一样拼了命地往前学往前冲,第一个学期实话实说,其实融入很快,我们那个学校是公校,华人不是很多,其实融入很快,把国内学习劲头给带过去了。所以说哪怕出国留学,即使明天要出国,今天如果还要在学校上课,一定要把课上好,非常重要,这个劲头一定要保持下来。

三、国内学习一般的,不要幻想到国外一定就比当地学生学得好
如果在国内学习比较一般,在国外并没有竞争力,有家长误解认为国外孩子素质教育,就是学、玩,作业也不多,回家就是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国内孩子拼,就会比他们容易得到高分。实际也不是这样的。我之前入读的公校,有很多印度人,华人是学,印度人是拼命学。我们同学中开玩笑说,印度人他们拼起来不要命。所以,一定要理解到:无论在哪儿,特别爱学习的孩子一定会特别爱学习,不会说,在国外竞争就小,大家不是那么往前冲,不是那么认为上大学是很重要。我觉得这一点这个也是观念问题,在出国之前一定要清楚地了解。

四、不会自主学习的孩子千万不要出来
因为在国内是填鸭式的,有一些也会有自主学习,但是不像国外,毕竟在国内有父母管着。国外有同学是住在学校宿舍,有些住在寄宿家庭home stay,家里人不会很管,很约束你。说几点到几点要学习,今天要背几个单词才能睡觉,作业题做完才可以,几点关灯,不能熬夜,不能打游戏,不能上网什么的。国外没有,哪怕是父母想管,也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说一定要在国内把自主学习的习惯一定要养成好。就是在国外,有父母没父母在是一样的。你在别人家里住着,在学校住着,面对各种诱惑,比如说网络的,很多男生打游戏,说国外的美服打得很快。刘墉讲得好:不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无菌室里。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如果在国内一直是一个无菌环境,什么是无菌环境,就是不让他接触这个,不让他接触那个,不让他接触电脑,不让他接触网络,接触网络也是在管着。到了国外就是有菌的环境,就像脱缰的野马,很快就冲出去了,非常恐怖。我觉得在国内要自主是非常重要的。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且养成习惯。否则没有父母和国内老师的监督,在国外会摔得很惨。

五、留学,让我看清自己的根在哪
出来留学,我才知道,认同中国文化,认同自己的根的重要性。我讲一个自己经过的故事,我后来转学到私校,一次上社会课,老师是一个白人。非常正统,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加拿大本地接受的。他当时是在讲加拿大的移民,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加拿大移民是呈什么比例长的分析。课堂上,他把台湾单独列出来。我当时就感觉有点奇怪,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他当时讲台湾,没有讲是一个省也没有讲是一个国家。我反问老师,台湾是一个国家吗?他说是,是一个国家。我立即就觉得有问题。我今天一定要纠正他的错误。我今天纠正了他一个人,有可能这个老师就会告诉更多人,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台湾是一个国家。但是,我们知道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很多家长,包括我父母会说,在国外少谈政治问题因为很敏感。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动这个很敏感的神经,当时我们班也有一个台湾人。但是我觉得,今天我如果不站出来,下一次还是不会站出来,以后这一辈子在国外我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站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站出来,告诉这个老师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后当时我就也没有很生气,我就打断老师说,老师,我想告诉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是有理有据的,我们不是想抢占这个国土,不是,台湾就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后来在私校发生的。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个来自上海的老师,他已经加入加拿大籍了,一个数学老师。当时还有一个来自台湾的老师,这个台湾老师在他的屋里摆上台湾的青天白日旗,上课也会讲一些比较政治化的东西。后来我们有一个 Country day类似于传统节日的活动,就是各个国家来宣传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体育馆里。这个台湾老师就一定要放台湾的国旗,然后还告诉了校长,台湾一定要放国旗,他才准备去,不然他会很生气。上海的老师也很生气,就说,我们是有底线的,就说台湾这个问题是我们的一个底线,不能越过去的。国内来的孩子也很挺老师。在国外,可能有的时候人家会讲中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要站出来告诉他们。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情况,可能没有来过中国,可能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你要告诉了一个人,这个人会告诉很多人,他们身边的人。中国并不是像小道消息传的那样,中国也是一个很好的国家。

六、公校私校,各有千秋,有利自己的升学规划才是最适合的
我是刚出国是去公校。我在北京读的是名校,在国外也不能选一个排名靠后的学校。我入读安省700多所学校排名前十的一所学校。排名非常重要。因为在国内中考的时候,也是报名怎么报,从排名开始往下报。当时想法很简单,公校,华人少,有地方练语言。但是真正到了加拿大,真正进到那种环境中,去感受学校的氛围,好像又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它排名在多少,排名哪怕在第一名第五十名和第一百名,我觉得这个区别好像可能也不是太大。因为我后来去的私校,都没有参与排名,也不是说那种拔尖的学校,但对我升读大学很有帮助!
选排名学校我觉得首先这种观念要改,一说要进入公校先看排名。当时有个菲莎研究所,我当时就是看菲莎研究所,看我能报的学校有哪几所。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对的,我觉得有能力的,应该先到实地去看看。因为周围问问题需要用英语问,所有对英语提高还是有帮助的。我在公校吃饭的时候,华人会坐在一个圈子里。我们当时坐的是一个长桌,平时聊天也都是中文。人是很有母语情绪的。在国外听到中国话,你恨不得扑过去拥抱一下,就是那种感觉。公校国际生很少。但在公校有一点不是很好。在公校有可能会延迟毕业。当时我去的时候,雅思成绩也还可以。当时让我上ESL D,我们当时还有一个ESL D同学是在加拿大呆了五六年的,然后回国了一段时间,再回去就要继续读ESL。我们当时和ESL的老师聊天,ESL的老师说是会有一些延迟国际生毕业的情况,因为他们会有一些什么ESL补贴。所以学校会更愿意让你读ESL。我去的时候觉得挺委屈的。因为我觉得我在国外学的东西很难,我在国内读的是实验班。我想我在国内学的东西那么难,而我十一年级了,应该学十一年级的课程,而我学的是国际生学的历史。我觉得学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那一年我很委屈。我应该学更难的东西,比他们更超前的东西。可是我没有机会去学这些东西。公校没有机会给我去学。我们那年去公校的,除了我,十一年级大概还有三四个中国学生。今年除了我,只有一个是按时毕业的,其他人全都要多读。我觉得如果说十一年级或十一年级以后来加拿大的同学,就要很慎重地考虑公校。除非愿意多花一年时间,花在语言学习、适应环境这方面。公校,就我之前说的学校为例,十一年级生物,当时我们班满满当当三十人。因为教育局要求最多就是三十人。老师几乎就是来上课,坐在那儿,有同学问问题,就是呼拉一下围上去,你要问如果不提前找老师,几乎就是问不到。因为人太多了,老师又不愿意留下来,花时间给你看东看西。当时十一年级数学,我们班有二十五人左右。十二年级高等函数是十八九人。人都很多。老师哪怕要你解决也不可能一个个地去解决。你的问题要么留到课后私底下找同学解决,要么就是上课提前去学校找老师,老师会提早来学校。
我后来去了私立学校,高中四个年级不到二百个人,我然后当时十二年级生物,就六个同学在班里。教室里非常空旷,老师每天上课前都会先问你们有问题吗,然后挨个叫你的名字,比如说我叫Veronica,他会问Veronica你有没有问题,昨天学的什么有没有懂。然后笔记记得非常清楚,有个同学有个部分学得不太好,老师会说你昨天那个听没听懂,把你作业拿来我看一下,其实我们加拿大不是每天都收作业。我十一年级地理也只有六个人。

七、我的短路:与寄宿家庭相处
我在公立学校有寄宿家庭,在私校也有另外一家寄宿家庭。公校转学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和寄宿家庭相处出现一些摩擦。是一位老人,做饭也挺好吃,但她会限制我周末不能和同学出去玩,不能打车等等,后来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张,因为下午三点放学也会有很多时间在家里,所以要花时间和寄宿家庭沟通、相处。
我第二个寄宿家庭也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平时生活不怎么管我,不会限制我出去玩,但要提前告诉她。不好的地方就是她在食物方面,会使用过期的食物。比如我说吃橘子,她买了好多好多放在冰箱,大概快有一个月来不及吃就坏了,我问她可不可以把这些丢了再买新的,她说不可以,你要都吃光不能浪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记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哪怕你孤身一人在国外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你把自己看成什么人别人就会把你看成是什么人!过期食物你不讲,那寄宿家庭也没发现过期,你还吃那你就自己认栽,如果寄宿家庭发现是过期的食物你还吃,也不说,那寄宿家庭会认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给你买更好的食物。遇到类似情况你一定要找寄宿家庭和老师去多沟通。
后来,我征得父母同意,搬出来,和一个毕业了的师姐合租住了。

八、关于大学专业的选择,我父母给了我实现自己梦想的空间
我出国前梦想学生物工程,当我真正开始留学后,我跟我的课程顾问请求给我生物课,她不愿意给国际生,因为生物课很多单词需要大量去背,那我就追着要来这门课,上课后发现生物课真的很难!第二学期我就换掉了,我发现我其实不适合学理科。我自己反思我当初的梦想真的是我想要的么!想要做一辈子的事么?
我后来选了两个专业,精算毕业出来可以就业,国际关系可能要过度一段时间。我就问家里,他们就说我怎么做都支持我。我自己就想我做精算师等我老了会是个什么样子,我连睡觉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包括我还请教朱凡博士,后来我就想我要学我想学的,但是我也强调要考虑家里的因素,但是父母也要站在子女角度考虑,应该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你都把孩子送出国了,在这个关键点想要夹断她的梦想的翅膀?所以,支持孩子让他们学喜欢的专业,追求自己的梦想。

问:私校的学习方式对我什么帮助?
私校,学生少,老师少。老师会专门花时间让我们提问题,你要带着问题来,在私校让我习惯提出好多问题。私校给我很大提升空间。我是我们学校唯一报剑桥课程的历史考试,一对一的辅导。我们学校有三个人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就我一个华人,学校会量身定做,为我们辅导。在私校内有问题可以找副校长反馈,当天预约当天见,在公校要提前一周左右预约才能见到校长,只有10分钟时间沟通。

问:你课外有什么活动?
上体育课加入了羽毛球队,预赛打了第一名,决赛打的不好。学校里专门有个老师等着我们去打球,教我们技巧。第二年我们打了多伦多第三名。游泳课我学会了各种泳姿。
问:能介绍一下做义工的情况吗?
我是高二留学,所以我没什么时间去做义工。私校会发布一个展板,你在上面签名,而且到场参加就可以,非常便利吧。老师在12年级会提醒没完成义工时间的学生。

问:私校华人学生多怎么办?你都怎么与华人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但又不扎堆在华人圈?
华人少的地方同样也会聚堆。因为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和人文。我所经历的华人私校,我有问题找不到老师时,我就会和华人同学讲中文研究这个问题。再比如12年级历史课,有两个中国同学夜里打电话找国内的教材,把国外历史用中文学习了一遍,我非常不推荐,虽然是下策,但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要正视华人多这个现象,我之前就是中午吃饭时间去超市买东西练英语,买点食物送给门口的流浪汉,和他聊十分钟练英语。华人多久不能练好英语,那在国内岂不是都不能讲英语了。华人学生很难真正脱离华人圈。你不参与他们,会招来一些闲言碎语。本地人聊的东西你也可能插不上话,因为他们关心的不见得也是你关心的话题。华人多,但并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就好。

问:普遍认为公校压分,私校给分高,两种学校的成绩影响申请大学吗?
大家可能比较盯的多大、滑铁卢大学等等,我当时申请的女皇、西安大略等大学,都是进入学校网站,按照学校要求时间提交申请资料。
每所学校都会经过教育局检查,比如学校给的平均分特别高,教育局就会来检查,但是成绩都是有效的。我认识的一个同学在公校平均分90多分,比如说学生的各种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分数自然就高,不是说所有的学生,我们学校还有60分的学生。
正常大学平均85分以上才有机会申请,但所有要求都不一定是真正的录取线,如果你84分可能会被录取,而85分不一定会被录取。

问:小留学生在国外生活读书,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才会不与中国文化脱节?
很多留学生都对国内的事情很关心。做到不脱节可以通过微信、网络多了解国内时事。我每天都会跟家人视频,他们会跟我讲家里、国内发生什么事啊,这也是接触国内新闻的一种途径。亲情不会因为距离而变淡,但也要经常维护,关系才会更紧密。父母供你出国,所以你对父母的爱也要多与家人沟通。

问:公校和私校的老师有何不同之处?
没有太多不同。都是有教师证、都是安省要求的老师资格。唯一的区别是老师管30个人和管6个人的班,一天上3-4节课那老师的激情是不一样的。

问:如何选择专业,请给下一季的留学生几点经验之谈。
喜好很重要。兴趣才是动力,假如我历史特别好,我一定要学生物工程,可能到最后毕业都是个问题,所以认清自己的能力是第二点,第三点是就业前景也要考虑,你毕业了,回国后待好几年找不到工作也是个问题。
家长把孩子放出去了,就要真正的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作为孩子,家长把你放飞了,你就真的飞的没影了,把家忘得一干二净,忘了有人供着你留学,等着你成龙成凤。

【中英文双语专访】我们是怎么样帮助留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

9182
主持人: Donald(加拿大11年级学生)
嘉宾:Stanley、Pam(大学英语老师)
翻译:Albert
录音文字:@赵赵、@洋洋、@小雀斑、@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

开场白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到两位教英语的老师: stanley和Pam上来@加拿大朱凡微信语音平台,就中国留学生关心的英语学习问题同大家交流。他们俩在多伦多大学所教的学生,大部分是中国留学生,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他们也非常清楚的知道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不足和弊病。今年暑假,他们为有需要的中学生举办为期三周的雅思英语课程,反应热烈。他们又是怎么样地帮助留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请听此专访。

熟习中西文化的背景,有助于他们明白中国学生的障碍
Stanley:我是澳大利亚出生的中国人,从墨尔本大学毕业,得到生理学学位,后来参加莫纳时大学拿到了商业系统的硕士学位,再后来一家工程公司工作,通过工作我发现在个人层面去打交道和沟通很重要的,我曾经到南京的一所学校教书,为不同年龄、各行各业的人提供英语的训练,教过中学生出国留学,还有商业的管理人士学好英语与国外客户沟通
Pam:我也是从澳大利亚出生长大的,父母是香港人。中文是我的第二语言,用有限的中文与大家分享,请大家包容。我也在墨尔本大学毕业,读的教育学学士,主攻教其他语言的学生学习英语。毕业实习,我在一所学校专门教新来的学生学习英语。他们就会上一个20周的英语提高课程,帮助他们提升英语知识与技术,帮助他们准备去到本地的学校去学习。在那里的经历让我觉得很了不起,可以认识各个国家的学生,包括难民和豁免的国家来的人。作为中国人,我也非常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人,所以,我在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中国南京,在南京工业大学教学生英语,主持大学里的英语角,帮助他们利用英语来沟通,还在英语机构里教学。
我十岁的时候,跟我父母一起去到福州,那时候我就读了一年的四年级,那是我第一次学中文,后来我十六岁的时候又有机会在香港也读了一年的书。我经历过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教育方式,还有他们不同的教育系统,就使我能够从两方面学到不同的教育方式的长处,也应用在我自己的教学方式。学中文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我也更加的能够敏感到,一些学生学英语时候的困难。
My name is Stanley, and I am what they call an ABC, which stands for Australian Born Chinese. I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with a Science degree in Physiology. I later attended Monash University’s Masters of Business Systems program. After graduation I was offered a job at an Engineering company which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cellular panels. I later went into documentary filmmaking. Although documentaries are able to reach people on a mass level, I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reaching out to people on a more personal level, and that is how I began my teaching career. I taught in a Private English school in Nanjing called Canilx . This school offers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to people of all ages and of all walks of life. I have taught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were preparing to leave china to a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I have taught business managers whose sole purpose wa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English speaking counterparts. Later on, my wife and I migrated to Canada, where we are currently involved in a lot of student work both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and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We both teach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under the Centre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Hi, I’m Pam. I was also born and brought up in Australia and of Chinese descent. I learned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order to avoid having extra translation, I will try my best to answer in my limited Chinese. Please forgive my limitations. My background is in Education, I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with a Bachelor of Education degree, specializing in TESOL, which is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During my teacher training,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and teach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chools in Australia, including an English Language school, which caters for students who are new to Australia. The school supports newly-arrived ESL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age who have been in Australia less than 6 months. Eligible students are offered a 20 week intensive, full time program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knowledge and skills before enrolling in a mainstream school. I had an amazing experience there and met many students from all different countries, including refugees from war torn countries.
Being of Chinese descent, I had a heart for the Chinese people. So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I went to Nanjing, China to teach English. So for about two years, I taught English to Master Students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well as at a local business language school. While I was there, I conducted English Corners at the universit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nverse and mingle with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从暑假雅思学习课程,发现中国学生的通病,用考试方法学英语
Pam:今年暑假,我们为有需要的中学生举办为期三周的雅思英语课程。之前,因为移居加拿大需要,Stanley专门考了两次雅思,分别是8.5分和9分。我们本身没有参加过任何机构雅思课程,凭着我们的理想,明白学生英语上的不足,专门做了准备。据一位学生分享,他参加了我们组织的和外面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他说我们的的训练课程,专注在基本功、英语基础方面,比如词语和句子的结构,还有口语的互动,很有意思。相反,培训机构的雅思课程训练专注点是在考试的策略,怎么样拿到一个高的雅思分数,因为专注点是找雅思考试的一些规律,去拿高分,所以是用中文去教。考试完了,就忘记。对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帮助不大。
我个人相信,明白这些考试的策略确实是重要的,但是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解决方法。当同学们去到大学,要去应付学习的压力的时候,若是之前没有好好建立起他们英语沟通技能的基础,就会非常吃力地去应付这些大学的课程。在我们的雅思课程训练,我们去锻炼同学们在写作、阅读、听力、还有口语方面去帮助他们,我们选用的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有很广的题目,比如说分享、教导,题目包括不同的人际关系,人格词。科学的题目:科技方面,人体构造、自然环境等等。这些课程训练不单单是锻炼学生们的英语,也帮助他们去接触很广的一些内容,比如在科学、美术、人体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等,帮助他们对这些题目有所接触。当我们带领他们去做这些阅读、写作训练的时候,最终也帮助这些同学去明白应该如何学习,如何帮助他们最终。
Stanley: 新学期开始了,跟我们参加雅思课程锻炼的一个同学和我们分享,当他回到自己的高中去读书的时候,他可以回忆起这个夏天在雅思课程训练里学到的一些技能,应该明白怎样去学习现在所面对的科目。在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课堂的士气,如果课堂士气是很高的,那每一个学生都会觉得学习、参与是非常兴奋的,课堂学习气氛高的时候,同学们就容易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关系和每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教导学生们学习英语之外,我们也组织了不同的活动,去促进他们的团队精神。这些活动也鼓励学生去发掘学习的乐趣。活动包括运动、问题解决的游戏、文字游戏、桌游,我们也看到不同的人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是当他们发现学习是一个很享受的的事情,可以参与在不同的健康的活动当中。
我们雅思课程不是专门为了盈利而教学,我们希望帮助到真正愿意去学习的学生,而不是他们的家长非要让他们报名而学习的。我们的课程也希望栽培和带领留学生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这一期暑假课程结束后我们还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其他活动,让他们帮助刚刚来到加拿大的学生了解我们的课程与活动,他们都非常热情并且也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During the summer, Stanley and Pam organized an IELTS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at would you say are the differences b/w the program that you offered compared to the program other organizations would provide?
We personally have not attended other IELTS program, but we had a student who had attended both our IELTS program as well as another one offered elsewhere.
From his feedback, he identified that our program focuses on the basics and fundamentals, e.g. vocabulary, sentence structure, interacting in English, while the other program focused on the strategies of getting a high IELTS mark, and because their focus was on ‘beating’ the system, they taught the classes in Chinese.
I personally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a high mark, but that is only a short term solution. Once the student gets into University, he or she will have a hard time coping with their studies because they have not focused in building up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our IELTS program, we drilled the students in writing,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e books that we chose and teaching material offered subjects that ranged in all kind of topics, from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types of personalitie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human brain to the environment. So not only does our IELTS program drill our students in English, but it also exposes them to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 science, arts, human physiology, sociology,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Being familiar with these topics, when going through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exercises in the IELTS program, will eventually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ir teachers are talking about when they finally attend regular school classes.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joined the summer IELTS program recently shared with us that when he went back to regular school for the fall semester, he was able to recall what he had learnt in IELTS and apply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the subject at hand.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fostering good studying habits, is to build up morale in the class. As long as the morale is high, then each student is excited to learn and to participate. Morale is built up when the students learn to build up a 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one another, and that is why apart from teaching the students English, we had also organized some activities that promoted team work, these activities also encouraged these students to have fun while learning. Some of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d sports,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word games and board games. We have observed that people learn the best when they are having fun being engaged in healthy activit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s one major factor in helping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Throughout the summer program, the students were extremely supportive to us as their teachers and that in turn helped them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English. In turn, we have observed in the past that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build up a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teachers or their peers,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ir English levels, but also impede the improvement of others.
Lastly, the objective of our IELTS program is not to make money, but to offer an environment whom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building up health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teacher and fellow classmates. And thus our classes are small because we filter out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learn, from those who only come because their parents force them to come.
The objective of this IELTS program is to build up a group of people who will also learn to care for the needs of people. Essentially this IELTS program hopes to build up leaders of the future who care and who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For example,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summer program, we had a group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China who were new to Canada. We organized a day activity for these new comers. These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in English. During the activity, there were some new students whose command of English was extremely weak, and he would have sat through the whole activity without understanding anything. This is the case for many who had just come from abroad to Canada. But at that moment, we were able to assign one of students from our IELTS class to translate and befriend this student so that he would not be ‘lost in translation’. Our student was eager to help and was extremely effective.

不一样的活动,发挥优势帮助在多伦多的留学生
Pam: 大概七年前,我和我丈夫移民到加拿大多伦多,这边有很多外地来的学生,很多国际学生,我们给多伦多大学的国际学生一些英语的帮助,也帮助一些大学生、中学生在加拿大的生活。
现在我们开始已经参与在许多不同 的学生工作,不论是在大学的层面还是高中学的层面。我们两个现在都在多伦多大学教英文,一个叫做国际阅历中心去交英文。我们是怎么样地帮助留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呢?
有句话说得好,”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意思是: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亮孩子心中的火,让他发光发热。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养、激发他们的潜力;反观中国教学方式要死记硬背一些知识,那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西方的教育容易失去自律,东方的教育比较死板。
我记得我在中国教书是进入教室教80个学生英语口语,但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每个人都讲英语。我就把他们分成5个小组分别讲,但是过了5分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不参与小组任务,我就去问为什么你们都不讲话,他们说彼此不认识,小组里也没有人主动组织,我就指定他们每个人做什么去。像这种小组任务,在澳大利亚教的小学生叫他们组织自己的小组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些二十几岁的学生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来到我的口语课堂就坐在那里听我讲半个小时,他们被训练地很乖很安静地听我讲,这是与西方教学差别很大的一点。所以要准备来加拿大留学,要做好演讲的准备,要愿意跟不同的同学、小组一起合作,要主动!你要明白在西方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开始锻炼做不同的演讲,让学生每次有机会时跟同学、老师介绍玩具等等,比如你怎么得来的玩具,玩具怎么玩等等。要学会组织小组,安排好时间,因为大学没有老师监管你、鞭策你,你要在小组里跟着大家一起成长。
There’s a phrase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 a key figure in 20th Century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Western Education focuses a lot on independent learning, creativity, interaction and initiation. The teacher plays a role in helping students harness their potential. While the Eastern Education system is much more to do with rote learning.
Both systems hav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Western Education, although is much more creative and dynamic, at times lacks discipline. Eastern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very disciplined, can be quite rigid.
I remember when I first entered into a classroom of 80 masters students. I was meant to teach them spoken English, there is no way you can teach spoken English to a class that size, that was the first mistake, with 80 students, how they even get a chance to speak? However, I had no choice, so I had to think of other ways to make it work. I decided to split them up into small groups of 5. Since these were adults in their early to mid 20s, I asked them to form their own groups, just to gather themselves in groups of 5. After about 5 minutes, I notic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m had not moved into their groups. When I asked what was wrong, it turns out that they didn’t really know their classmates and no one took their initiative to form a group. I the end I had to point at them, 1,2,3,4,5, you you you you you, you’re one group! The kids that I had taught back home had no problem forming their own groups, but this group of 25 year olds were too scared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y came to the spoken English class expecting to just listen to me lecture for 3 hours! From that, I realized that all this time, these students have been trained to do one thing and they do it very well. That is to sit there quietly and passively listen to the teacher.
That is one of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education.
So when students come over to study, they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endless presentations, they must be willing to work with other people, work in groups, offer ideas, show initiation. 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kids in the Western world have been trained to do that since they were 5. I remember when I was in school, even before grade 1, every kid was given a day to do what we call ‘show and tell’, so if you were scheduled for Monday, every Monday, you would bring something to show the class and tell them about it. And every student was given this opportunity.
So to do well in the west, you will have to learn to show initiation, nobody is going to force you or monitor you, particularly when you get to University, your teacher is not going to keep track on how you’re doing. You have to manage your own time, you have to form your own groups. This can be quite intimidating. But if you are prepared, you have nothing to worry about,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know what they’re doing and learn from them.

中国学生学英语主要的问题
Stanley: 我觉得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最大的问题呢,就是他们缺乏自信而不敢放胆去讲或者锻炼他们的英文。很多这些同学其实可以很好的用中文去表达自己,当他们来到国外突然转换环境,不能用英语去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有一份里面还要插进这样的感受,但是那些英语突破不好意思的感受,还有这些不敢放胆去表达障碍的同学,往往在他们的英语水平上面有所突破。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多伦多大学做英语辅导的时候,我们也去用一些英语活动去加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我们发现当他们自信心有所加强时,他们学习英语表现也有一个很大提升。所以很多时候,中国的同学很喜欢聚在一起,因为他们可以用中文去表达自己,他们往往容易有倾向聚集在一起。所以我常常鼓励中国的同学去找一些本地加拿大的朋友,他们可以用英语去沟通去交流,当然我也明白他们好多人有困难,他们觉得很难去明白本地加拿大同学在说什么,因为目前来说他们的英语还是不够好。所以他们的确有这样的困难,去找到一些本地的加拿大朋友,但是加拿大其实特别在多伦多区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中心,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从各国各地来的人,他们不是说中文的,比如说一些韩国学生,日本同学、还有其他国家学生,伊朗、巴西同学。他们的母语不是说中文的,他们跟中国的学生有个共同点,就是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当大家的母语不是英文的时候,就有一个共同点,所以可以感受到一份自然和亲切,可以彼此说英文。我也认识很多同学,他们勇敢的去寻找的朋友,他们寻找的朋友就不是说中文的,他们认识的朋友跟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很大一个进步。在来加拿大短短一年,他们可以从夜校语言转到本地语言的一个环境。我们也曾经加过一些大学的学生,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最终成为他们国家的英语教师。这是因为他们愿意勇敢的去找不同的朋友,这些朋友不是说自己母语的朋友。
What would you say are the main problems that Chinese students’ face in terms of learning English?
The lack of confidence to speak and practice their English is in my opinion the greatest obstacle for Chinese students. Some of these students express themselves very well in Chinese, and they suddenly feel inferior when they can’t express themselves in English. Those who can overcome the barrier of being self conscious usually see an improvement in their English level. When we teach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e try to use English activities to boost up their confidence and we have found that when their confidence is raised, they perform a lot better.
Also, as a result of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these Chinese students would usually stick with other Chinese who speak their own language.
I have often encouraged Chinese students to find local Canadian friends so that they can practice their English. However I understand that many of them are afraid that they can’t understand the local Canadians, so they are not as confident in finding local canadian friends. However, Canada, especially Toronto is a very multicultural hub. You can always find someone who doesn’t speak Chinese, like a Korean student, Japanese student, Brazilian student, Iranian student. All these students share something in common, and that is English is not their first language. If English is not their first language, then you are on common ground and you don’t have to feel uncomfortable in speaking English. I have known many students who have ventured off in looking for friends who don’t speak their language, and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in one year of coming to Canada they have changed from an ESL environment to a completely local English environment.
We have even taught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level, who eventually becam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ir own countries, all because they chose friends who did not speak in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

高中英语没学好就升读大学,隐患重重
Stanley: 我们教过不同的大学学生,他们从高中养成英语的习惯是会影响到他们大学学习的。多伦多学校的教育评委,正在研究报告,有些同学们仅仅过他们在高中的英语考试合极线,这些同学往往更大可能在大学里英语成绩不好而退学,很多同学在退学后,很害怕告诉他们的父母亲,因为最终他们花了很多钱,没有成就到任何事情。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关于大学生因为忽略英语基础而受到影响。在几年前澳大利亚一个大学里曾经有一个博士生,他碰到很多问题去学习,因为他的英语不太好所以很难去表达自己,最后英语水平不够的原因,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还有很多忧虑,这些压力最终太多的时候,使他承受不了了,他最终选择用枪去射击他的同班同学。所以这是非常极端的例子,在澳大利亚很少听过枪支的罪案,但是这个例子帮我们看到,一个人没办法适应英语的环境,很难用英语去沟通,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悲剧。
How does the performance of a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affect their future at university (as you have taught multiple students at university ) ?
There is 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currently being conducted by the Toronto school board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ir current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who barely passed their English exam in high school had a much higher tendency to drop out f university. Many students who drop out are too afraid to tell their parents and they ended up squandering a lot of money yet achieving nothing.
A more extreme ex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uffering from the neglect of building a stronger English foundation can be shown in a case that happened a few years back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min ash university. A Chinese PhD student had a lot of trouble with his English, and as a result he was under a lot of stress and pressure. This stress finally erupted and he began to shoot his fellow students. It is very rare to hear of firearm related cases but this was caused as a result of hi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to relate properly with people.

给中国家长和留学生的建议
Pam: 语言跟文化其实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学生想提高他们的英语,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一些群体,其实他们除了在学校以外的本地人相处,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义工,也可以参加体育班、体育队、或参与教会里面。这些不同的活动,给同学们有机会建立健康的友谊,在不同方面还是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与这边有好的习惯的人建立这些友谊。
Stanley:在我的教书经验里,我发现那些真正对西方文化有兴趣的同学们,通常很快在英语水平上突飞猛进。我曾经认识一些同学,他们花时间去看英语节目,那不单单他们英语水平提升了,而他们用词这些心里程度、地道用词也提升了。但是观看这些英语的娱乐节目,在电视上还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现在越来越多有这样的趋势:电视节目、网上节目,有一些不好的粗俗语言或者是一些不好的性的一些镜头,如果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会建议去看一些90年代所制作电视节目,虽然现今电视节目虽然有些娱乐性,但是确实对心灵来说毫无价值,我们必须选择看的节目要有智慧。
另一点的建议就是参加教会,我发现参加教会其实是非常有益处的一件事。我鼓励这些父母亲和这些孩子一起来参加教会,我观察到那些愿意参加教会的同学往往在英语程度上进步快,比那些不愿意参加教会的同学进步更快、更大,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子,对于每个人来说,但是从我观察上来说,确实留意到有这个现象,教会不单单关于宗教,参加教会跟其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也是建立好的习惯,从圣经里面帮助年轻人建立好的习惯。 所以在教会这样子一个环境里提供给年轻人一个团体,这些团体里的人都是有健康的思想,和这些好习惯。那因为不喜欢好的习惯的人,往往不愿意参加教会,所以在教会里取舍意识其实很强,取舍意识非常重要,不单单可以帮助与其他人有一个很舒畅的关系,也会有一个意愿和其他人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友谊。
那关于学习英语,另外一个可能性想建议这些父母亲可以考虑将孩子,让他们到更小的加拿大一些镇上去生活,那边会更少人讲中文,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必须学习英语去生活,这些小镇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时间,在小镇待一两年之后,他们英语水平已足够去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时间,这时候可以到比较大的城市,比如多伦多大学去学习。我们所分享的就到这个地步了,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问如果没有我们就结束今天的演讲了。
What suggestions can you give to Chinese parents & students?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Therefore, in order for a student to improve in their English,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y become part of a community where they can interact with local people outside of the school context.
Students can sign up for volunteer programs, or sport groups, or attend church. These als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build up healthy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who have good habits.
From my teaching experience, I have noticed that those who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western culture will usually excel in their English standard. We have known students who spend time watching English speaking entertainment, and not only does their English improve, but the nuances, the slang also improves. However, the only set back with the content on TV is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using foul language and sexual content. In order to avoid this habit, I would recommend TV programs that were made in the 90s. A lot of programs nowadays on TV is very entertaining but is really garbage for the mind, so choose your programs wisely.
I attend church, and I have found it to be very beneficial, and so I also encourage parents and students to attend church. What I have observed is that those who willingly attend church do much better in terms of English and school work than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attend church. Although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everyone, but from my observations, that is the case. Of course, church is not just about religion, but it is about learning to build up a 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one another, and building up good habits that are taught in the bible.
The church also provides a community of people with healthy habits. People who do not engage in healthy habits will not want to attend church in the first plac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only when you are with people that you are comfortable with, you can then have the desire to build up healthy relationships.
In terms of English, another option that parents can consider is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maller Canadian towns where there are less people speaking Chinese. Then your child will be forced to learn English. After 1 or 2 years of high school experience, their English would have improved enough for them to be transferred to a university in a larger city such as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问:小孩准备一年后去读11年级,是在国内考雅思好?还是加拿大考?
Pam:无论在国内外考雅思都没有问题的,重要的是准备好,因为考试费用很贵,加拿大报名考雅思需要300元加币,没准备好就报考万一没有通过对下一次报考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Stanley:雅思成绩两年有效这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刚到加拿大学习一段语言之后再去考试对学生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在国内先考一次,可以了解到英语水平需要哪些提升。
Pam:大部分的学生比较弱的是听力、口语,可以在阅读是讲出来单词,多练习多说多读。

问::请问老师们有什么针对中学生的英文书推荐看的?
Stanley:现在孩子喜欢看漫画,可以找一些好的、健康的漫画书,这也是一种方法。《Asterix》、《TinTin》。
Pam:我在学中文时就是看漫画《叮当》,我有兴趣我就愿意看。
Stanley:还有的年轻人喜欢看侦探小说比如《Sherlock Holmes》,不过刚开始不要直接看原著,可以看简化版的,慢慢的来熟悉;英语水平好一些的可以看原著因为书里所用的单词都很好!

问:近期有什么活动可以推荐,有助于孩子建立友谊?
Pam:我们比较了解的就是加拿大不同的竞技活动,在开学前可以参加不同的夏令营,可以认识新的同学,通过参与不同的游戏跟其他人相处,所以鼓励学生多报名参与夏令营和课外活动。

我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9171
Richard随家长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读小学、中学和大学,经历过一系列的挑战。滑铁卢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行业。现为保险理财专家。从自身经历同你分享如何适应留学生活、扩展交友,他会从专业角度提醒留学生如果安全留学。

一个小插曲,非常凑巧要在今天分享加拿大医疗体系自己体验了一下。我是因为胆囊的问题,所以呕吐,起初以为只是胃不舒服而已,所以没有太重视,但是晚上有吐了10次以上,所以感觉严重了很多,我怕是食物中毒就叫了救护车去的医院。作为本地人,救护车的费用要45,如果是非居民的话要200多块叫一次救护车。因为是晚上急诊,所以诊费也比较贵,再加上用药。但是因为是加拿大公民,所以账单就全免了。
题归正转,自1998年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从少数讲粤语的中国同学到人山人海的中国移民以及留学生, 加拿大的校园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小学到高中,最后大学毕业,我经历了一个移民和留学的狂潮。作为在加拿大长大的中国人,可以清晰地看见留学生与本地人的区别。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更多的家长了解加拿大,了解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面临的心理挑战。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Richard. 1988年出生于哈尔滨,1998年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来到加拿大的第四天到学校报道,读小学5年纪。像很多现在留学加拿大的学生一样,我面临非常严重的语言障碍,我课间无法和同学交流,也没法参与他们的课外运动,只能自己坐在外面看着别人玩。上课的时候什么也听不懂。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师提醒我们第二天不用上课,因为老师要开会,大家都在欢呼,为了表现和大家合群,我也鼓起掌来。但第二天我又背上了书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老师看到我非常奇怪,一直告诉我今天不上课。语言的障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要面临的挑战,但如何正确看待语言问题却是很多学生不具备的心理素质。
很多留学生都非常害怕讲英文,怕被别人嘲笑,但其实如果可以正视这个缺陷,并且清楚的认识到你是一个会2门语言以上的人才,英语讲得不好便不是一个什么丢人的事了。语言需要环境,现在留学生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抱团。他们不愿意跟别人一起交流,只愿意和其他的留学生沟通。虽然人在加拿大,但是每天讨论的话题都是中国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等。虽然我也很喜欢看中国的电影以及综艺节目,但是在我的生活中,美剧占有的成分更加多一些,而讨论比较火的美剧也是一个可以和陌生人很快拉近距离的方法。如果可以达到娱乐效果的同时,可以和本地人产生话题,并且提高英文,何乐而不为呢?

你带病坚持来分享,感动,那用你的方法,只是这个软件不好互动,你先讲吧。

上了初中以后,发现学校有了更多来着中国的同学,但是他们通常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团体,他们通常不喜欢和本地人接触,或许是因为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我的经历中,我个人感觉年纪越小,和本地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越大,在人格发展成熟后,在加拿大留学的高中生很难再融入外国人的圈子,除非拥有强大的内心和不敏感的性格。
国人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没有非常注重强制性背诵,或者督促检查作业的习惯。如果没有较高的自觉程度,很多中国学生会选择不做作业。我很欣赏他们的务实的态度,老师们从来不会要求我们背诵化学周期表,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给一个表格,减少没有必要的学习压力。虽然老师没有很严格,但是这种学术上的自由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自律,在考大学和上大学的时候就会暴露无遗。加拿大的大学是根据12年纪平时的成绩而定的,而12年级是否可以就读大学预备的ap课程也是根据11年级的成绩而定的。如果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平常的考试中就会体现出来,到考大学的时候就会非常吃力,即使考上大学,大学里强度突然间加强,学生很难适应,再加上语言障碍,更是雪上加霜。
在大学里,中国留学生抱团的现象更加严重。他们的语言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提高,也不太会主动和外国人打交道。如果说在加拿大读初中和高中是一个很好融入西方社会的时机,那大学又一次给了我们机会。大学的活动很丰富,也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论是一起做学校布置的集体作业,还是住在一个宿舍楼的同学们,都会有非常多的机会和本地人交流,成为朋友。我希望更多的留学生可以走出他们自己感觉舒适的界限,尝试交一些外国朋友,尝试了解他们的文化。如果已经选择在加拿大留学,就努力变成一个加拿大人。
我看到过,高中或者初中来加拿大读书的,后期英文非常好的,都是因为他们跟本地人的接触比较多。而且性格非常开朗大方。中国学生语法普遍都比本地人强很多。像我们看似非常简单的,they are, they’re, their的区别,在本地人当中非常难分辨,但书上的英语的缺点就是没有反馈,没有双向的交流。理论知道的事情,实际做起来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口语上的欠缺,还有写作上的欠缺,除了发音连贯以外,更多的是思维方式。

在你眼中的中国留学生的毛病?
抱团,喜欢和自己的人打交道,不愿意走出自己舒服的圈子,尝试新鲜事物。

你大概花了多长时间才适应学校生活?
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是单独授课的,因为我的英文不好,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在ESL,然后转入正常的课程中。

当年你读书的学校中国人、华人多吗?
当时即使ESL毕业,再转入正常的课程当中,都非常难听懂。因为语速非常快,单词量也不够。
我在小学的时候,华人很少。到了初中才渐渐多起来,到了高中就有很多中国人了。我建议到这边来的留学生可以运用当时我的老师教我的一个方法。去找一些初中甚至小学生看的小说。然后用”五指方法”辨别是否这本书适合你。

“五指方法”
五指方法就是 随便打开一页,然后看生词,如果一页里的生词超过5个以上,就选择更简单的一本书去读。如果可以保证每个星期看一本,对英语的提高非常有效。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
因为在大学里,你会写很多论文,学术文章,这些都需要非常强的写作能力。加上以后写简历,信件等等。

这个五指方法你用了多么时间?
这个方法我用了1年,读了非常多的小学生的小说。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当时读的最多的系列就是goosebumps, 这个书就是讲很多西方社会小孩子会觉得的恐怖惊悚故事。

请问留学生在当地怎么找家庭医生?
关于刚才家庭医生的问题。如果是大学生,学校有校医。如果是高中生,初中生的话。不同的社区都有walk in clinic,就是不需要预约的诊所。

请问留学生或陪读家长在多伦多居住期间生病,但是没有通过救护车送往医院,而是自己前往医院,是不是不能看病?
如果没叫救护车也可以去医院的急诊。
急诊分两个程序,一般自己进医院去看病的,等待时间非常长。如果你是救护车带进去的,会优先看一下,然后酌情处理。
我是因为在救护车上有呕吐,直接送到里面的急诊室,医生马上就过来看了。一般自己开车去急诊,等待时间在2到3个小时之间才会被医生看一下。

刚刚想到除了中国人抱团的行为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让我们融入西方社会的就是,缺乏回馈社会的精神。
这个是体现在对环保的意识,垃圾分类,义工,对陌生人的帮助,等等。
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归属感
过路客、寄居者
是的,但是外国人看不出来。他们只看到了中国学生到这边接受了他们的教育,但是从来不关心自己居住的城市和社区还有周边的人。
哎呦,说到国人的痛点了。缺乏回馈社会的精神比较普遍
而且他们觉得给了钱,交那个贵学费。
这种心理状态非常正常,但是如果要真的融入这个社会,必须从心理改变,把这里当做自己要居住发展的家。这样的心态会让你对学英语更积极,对他们的文化,他们做的事情更加感兴趣。有了这样的代入感,学习才更加有趣。
消费者,别人为他们服务。

说一下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经常遇见的问题。
因为中文他她它读音上是没有区别的。我会经常不记得转换He/She. His/her还有就是写作上时态的转换,没有连贯性的写出一个时态。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或者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论文,可以避免的。
在高中里,英语课的写作,老师评分会分为style(写作结构) grammar(语法)和creativity(创作力)综合打分的。
从这个角度看,想要拿高分,语法是可以修改,算是中国人的强项。但是在结构和创作力就非常欠缺了。所以中国人普遍分数较低。要想像本地人一样写作,就要多读他们的小说。背下你觉得特别优美的句型和描述。

12年级英语怎样学,太难拿高分
这个有一个策略性的取舍。在加拿大读书很公平,不需要每一门分数都非常高。大部分留学生在后期会选择商科,经济,数学,工程等大学专业。他们在12年级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达到入取分数线。因为12年纪的英语非常难,很多本土的学生也只能拿到75-80左右。所以中国学生的优势是选更多的理科去拉分。

当年你的情况可以分享一下吗?
针对12年级英语如何拿高分,我个人认为可以充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我当年读12年级的时候,作业是莎士比亚的剧本,或者有名的小说的读后感。这些你可以在sparknotes.com找到大纲简介。剧本分析,里面的意义分析。

那理科不太强的留学生靠哪科来拉分啊?
这些专业的学习辅助工具可以让你更快的看到精髓,然后加上你自己的见解,可以拿到高分。
理科不太强的留学生就要靠综合成绩了。体育,音乐,画画,社会科学,这些比较主观的课程拉分
主观的课程的老师通常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非常包容。如果你不迟到,认真记笔记,喜欢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他们会以你的学习态度作为一个基准线,给分会比较高。
我当时数学75分左右,不是非常厉害。但是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生物,社会科学 等等科目。我最后进入滑铁卢大学的平均分数是86分。

前面您说到高分,想起来前段时间北美留学生被遣返,因为作业有抄袭的部分。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待?
这个问题在中国留学生里特别普遍。我刚刚帮助一个多伦多大学的女生去校董会辩论。就是因为有很多老师歧视中国学生,觉得中国人抄袭。
首先,很多中国学生不尊重知识产权,这是非常严重的。再有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果学会引用,并且可以适当的改变句型,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避免很多抄袭的嫌疑。
学校会有教你如果用不同方式的引用。MLA, APA等等。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学习如何引用
D.X:请问MLA和APA是什么?
再有一个留学生经常和我提起的顾虑就是 高中老师故意刁难。在公立学校,因为英语不是很过关,但是别的成绩非常好。因为分数太低没法报考好的大学。通常去公立学校读 都要重读一年,才放好一点的分数。所以很多留学生都会让我帮他们转学去私立学校。扬长避短,早点考入大学。

MLA是引用文学作品的主要格式。APA是技术论文的引用格式。

问个医疗的问题:好多人以为保险急救卡相当于医保卡,这样理解对不对?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再集中说一下到这里的留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大学里没有积极办理学生保险,一旦生病,连自己的保险号码都不知道。这个非常不应该。因为在你的学费里已经包含的费用,但是自己太懒没有申请,没法报销医疗费。

中学生?
中学留学生的保险是这样的一个程序。到了学校,可以自己买,也可以让学校帮你买。通常学校会多收一点钱。这个保险买了之后,自己去看病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付钱,拿着收据去报销。保险公司会寄支票给你。

是否要提供病例?国内是需要提供的。
你去看家庭医生的费用就可以报销。这个不需要病例,你去看医生,诊费就是可以报销的。
如果你去看病,然后买药的费用,或者医生建议你买的医疗设备,你就要出示医生的病例了
报销比例是多少?
每个不同的内容有一个上限。每家公司不同,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我举个例子。
有一家公司 保额2百万。紧急医疗服务 无上限。私人看护最高赔偿1万5. 处方药是30天的量,不能超过1万。 救护车赔偿是125. 非紧急医疗服务是3000上限。年度全身检查 150 上限。看懂了就明白医疗保险的保障承担哪些。看不懂,那就可劲儿地在国外砸钱看病!
专科的医疗服务,理疗,正骨疗法,针灸,语言治疗师,心理医生。 每个 上限600
我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把保险当做一个占便宜的服务。如果不需要的服务,你硬要去看,是可以报销,但是在你的医疗记录就会有显示。以后你在购买保险,或者任何需要你医疗记录的地方你就有这个记录了。
比如说,感觉自己花了钱,针灸花了600,但是心理医生我没法拿这个钱,就去找了个心理医生再报销600. 在你的档案中,你就是一个找过心理治疗师的病人。
如果以后在加拿大生活,购买人寿或者投资保险,问到你的时候,你就必须回答看过心理医生,根据情况会影响你的保费。

有什么留学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大家?
加拿大和任何国家都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因为加拿大华人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杂。留学生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感觉非常自由,但自己要保持分辨是非的能力。
喝酒千万不要开车,抓到就是1万块钱的律师费才有可能打掉官司。
大麻在加拿大很容易就买到。建议未成年的学生不要尝试。
还有就是如果家长来看孩子,一定要购买医疗保险。加拿大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如果没有政府的医疗保险,每次看病花个几百块再正常不过;而如果严重一点需要住院,账单更是惊人,随便就能达到几万加币。

最后问题:大学里每一年衔接要留意什么方面?给现在的小留学生一些建议或忠告。
留学生保险的事,你还有什么要补充?
自己勤快点,找房子的方面,可以省很多钱。手机方面不同的公司计划也可以省不少钱。看似小的开销,如果来了没有做出比较适合自己的选择,会多花很多冤枉钱的。
留学生保险最主要,看条款。在不确定可不可以报销的情况下,问保险公司。不要占便宜,尝试骗保或者报销所以费用。留学生保险都是先支付,后报销的。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保险卡就免费看病啦。

好多人以为保险急救卡相当于医保卡,这样理解对不对?
性质是一样的。留学生的保险卡就是加拿大的医保卡大部分包括的。但是加拿大的医保卡可以当做卡刷。留学生的保险卡只能后报销。

昨晚才看完急诊,今天早上又送飞机,还给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在加拿大可以积极生活,融入社会。刚来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问题,如果有生活上或者学校的问题,我很乐意帮助大家。现在加拿大中国人也多,资源丰富。我会尽量帮助大家在加拿大愉快留学。

寄宿家庭:你在他乡还好吗?我好的不得了!

9162
如何与寄宿家庭和睦相处是低龄留学生一门必修课。当我第一次见她向别人介绍她的寄宿家庭女主人时说,这是我加拿大的“妈妈”,我感受到她与寄宿家庭亲密关系,我第一次看见她带西人房东参加我们华人教会聚会,通常是加拿大寄宿家庭带留学生参加他们的教会聚会的,我觉得应该邀请她同大家做一次分享。果然,她答应了。她,王艺茜Langer,多伦多大学应届毕业生。

分享内容
1. 如何拉近与房东距离之帮忙洗碗
2. 如何练习口语之没事多唠嗑
3.尊重共同生活的空间
4.水到渠成之接触房东朋友, 参与西方文化及活动

如何拉近与房东距离之帮忙洗碗

一开始见到我的房东,感觉她是一位很好的女士。 她是和我们住在一起的,由于她子女长大离开,所以她自己住在一楼把她家的客厅改成她的卧室,楼上的三间房间都租给了3个中国女学生,我是其中的一个。我和其他两个女生都在同一所college上学,我是为了完成最后一学期的预科。房东允许我们使用她厨房里面的一切用具,只是要求用完了之后要洗碗。由于学校包周一到周五伙食,所以只有在周末的时间会比较多的使用厨房。很显然,她一开始的预想是大家“相敬如宾”地使用厨房,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所以当她看到我把她的碗一块洗了的时候,她非常惊讶和高兴,和我说谢谢以及我很友好之类的。但是我觉得需要洗的不是很多,而且并没有花费很大的功夫,所以一直有帮忙。这件小小的事情,把我们之间单纯的房东租客关系改变,她开始把我视作她的children(孩子)。 也许有人会想,为什么我出国留学要浪费时间帮房东洗碗?我把自己碗洗了就好。把洗碗这件小事分得特别清楚的后果是,失去了更加亲近的机会。 而在我上大学搬走之后,后面新搬进来的女生们则是印证了这一点。 有几个同学是只洗自己的碗,和房东的分得清清楚楚, 就算房东只有一只脏杯子也绝对不会碰。还有一些女生在家里没有做家务的习惯,所以就把这个习惯也一起带到了这个“家”,却忽略了房东是没有义务借她们碗筷之后还要帮她们洗的。后来,我上大学回去拜访房东的时候,她也会和我说起来这个问题。其实想想,对于房东来说,我愿意帮忙洗碗的意义,更在于我把这个地方当家一般贡献力量,我的举动也表示了我待她像家人一般尊重。所以她也开始洗我没有及时洗的碗了,也开始邀请我和她一起吃晚饭。以至于偶尔在我洗碗的时候,她也会冲一杯茶在厨房和我一起聊天。

如何联系口语之没事多唠叨

由于洗碗的关系,我们经常聊天,所以我的英语流利度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事,她教了我一些俚语(类似中国成语)。 相互更加熟悉了之后,我们也就不局限于在厨房聊了,她也会邀请我去她房间一起看电视,聊天。另一方面,我也开始问一些生活的问题,并且向她虚心求教:比如如何做蔬菜沙拉,有什么酱(我见到了很多中国没有的蔬菜),超市如何购物,不同奶酪之间有什么区别等(房东养育了5个小孩,但是都已经成年所以搬离了,她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妈妈)。而她也非常开心地教我,带我一起做蛋糕,一起做披萨,亦会带我一起去超市购物,识别不同的奶酪等等。然后又是各种认识新的单词。期间她也会举办一些烧烤派对,也会很热情邀请我参加。我很积极地去了,并且要求一起准备食物。因为,我毕竟是去免费蹭吃蹭喝,所以买食材什么的有点奇怪,所以就贡献了劳动力,她非常开心。我回想了一下,我那时候的英语应该不是很好,因为我词汇量不大, 很多东西都要靠描述,但是房东也很有耐心地帮我,引导我聊天。更因为有她的带领, 我的词汇量进步非常大。在我搬走后住进来的女生,有一些非常地宅,喜欢呆在自己房间,没事绝对不出来。虽然房东在开派对时也邀请她们,有的女生帮忙,有的女生是等一切准备就绪才下来。这里我的感觉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房东不应该要求你帮忙,但是如果你主动帮忙,她会很开心, 而且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懂事,有礼貌的孩子。因为你很感恩邀请,并且没有把这个当作理所当然。况且帮忙准备食材,也是一种学习呀!

尊重共同生活的空间,爱护房东的一切公用物品

加拿大的房子隔音效果非常差,因为都是木板墙(公寓也是如此)。 那时我的房间和厕所相邻,所以我甚至可以清楚地听到厕所喷头洒水的声音。房东很喜欢泡澡,但是她从来不会和我们学生抢厕所,所以她一般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泡澡。等到我们回来,她也已经用好。 我和我的室友们也都会有协商。 每次当我需要比较长时间用厕所的时候,我都会告诉我的两个室友一声我接下来需要用很久,她们有没有要上册说什么的。我们三个人共享一个洗手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室友急需用厕所的情况。所以我住Homestay期间,在洗手间的使用问题上没有什么矛盾。这是一种相互尊重。对于洗漱,洗澡,吹头发什么的我也会在晚上9点前完成,只是为了确保不会影响到室友的休息。隔音效果这一点和中国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适应。而对于室友有时候很晚地使用洗手间以至于影响到我休息,我也会直接温柔地告诉她们,可不可以早点使用。室友一般也都会理解。所以我和室友的关系也很好一直到现在。 以上我所有的行为总结起来就是:不影响他人,这样没有什么争执,大家都好。特别是在房屋条件很容易影响其他人休息的情况下,一定要稍微轻一点。
除了尊重共同生活空间外,更是要爱护房东贡献的公用物品和遵守房屋规则。
有一个女生就因为没有做到一些重要的规则而被房东要求搬离了。这个女生平时用了碗从来不洗(我们都是学校吃饭,所以房东没负责伙食),房东一开始帮她洗了并且提醒了她。虽然说,房东不会给她什么脸色,只是偶尔也会和我说道说她应该自己洗碗。她生活也非常“随性”。有一次,她在超市买了冷冻披萨,并不知道要加热多久,然后就用微波炉加热了半小时,期间人回到了楼上,以至于后来整个房子都是黑烟,报警器响了,把房东吓坏了。幸运的是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还有一次则是烧菜什么的,把一口锅完全用坏了,也是因为人不在。房东也并没有要她赔偿。而后来主要造成她被要求离开,是因为她违反了一条很重要的规则:“禁止男生留宿”。房东家都是中国的女学生,所以她并不允许男生在这个家里过夜,因为她要对其他学生负责。第一次,这个女生带男生回来过夜后,房东严肃告诉她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住在这里的还有其他的女生, 女生态度良好地道歉了。 第二次,这个女生其实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还是把男生带回来留宿,房东严肃警告了她。第三次, 她还是明知故犯,晚上十点多把男生送走,结果那男生半夜12点多她又开门让他进来留宿。房东非常生气就让她提前搬走了。 我想说的是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共同生活空间,不能太随心而不顾她人感受。有一些房东命令禁止的,不要去挑战,因为她真的会付诸行动。

水到渠成之接触房东朋友,参与西方文化活动

在我搬离homestay之后,我大概每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看学习情况),会回到房东家和房东一起晚餐,她会很有爱地专门为了我准备一顿大餐和我聊聊近况。在我大一时,有一次因为考试而没有时间去拜访,她就专门煲了汤送到我学校宿舍让我补脑。说实话,那时候真的非常地感动, 可以说,她是我的“加拿大妈妈”。因为她,我也有机会在万圣节的时候,一起去和她闺蜜以及她闺蜜的儿子女儿,装扮起来去一家一家讨要糖果,或者在她家门口帮忙发送糖果,亲身体验了一把之前在初中英语课上学到的万圣节是怎样的一种氛围。 房东也邀请了我参加她二女儿的婚礼,因为我一直跟着我房东活动,所以有幸见识到了西方人结婚的整个流程,包括她们的教堂仪式,拍结婚照(老外是结婚当天拍结婚照的。。。)以及晚宴(才知道新娘,新郎,伴郎已经伴娘会坐在正前方一排面对大家吃饭,这个场景一开始看到还真的让我惊讶。)以及冬天的时候,和房东闺蜜还有她家小朋友一起在公园里雪坡上面玩滑雪板,这种就是坐在一块板上从山坡上滑下来的运动,是加拿大小朋友还有大人在冬天除了滑雪之外的经济玩法。因为这边公园都会有很大坡度,夏天是草地,冬天则是游乐天堂了。房东也会带我去参加了这边的街区文化活动等等。 我真的觉得我很幸运可以有人帮我当家人一般去体验。 满打满算,其实我只在这个homestay 住了5个月而已,但是这种相互尊重和付出让我知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希望今年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1,在寄宿家庭食物不对个人口味,怎么办?
食物不对口问题。 先直接和房东协商, 态度要委婉一点,但你的意思要表达清楚。 首先肯定她做的食物很好吃( 除非你真的觉得难吃到受不了就不要肯定了), 然后问房东还有什么其他拿手菜吗? 或者你超级想吃什么, 房东可不可以满足一下。 如果你想吃中餐但是房东不会做, 你可以先和她一起做。 等房东会做了之后再要求她做你适应的。 注意用please( 请)这个单词。 各种协商都没用的话, 你可以自力更生自己做。 或者想其他办法了(这个看实际情况)。

2,收听中的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或者经历过,当听到孩子向你投诉寄宿家庭:洗澡时间只有10分、不能自己烧开水、一周洗一次衣服、吃隔夜饭菜、吃不饱、……… 你会怎么办?
嘉宾:建议给新来加拿大的高中同学: 上课问题不懂请直接提问不要害羞, 每天请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 不会的请寻求帮助(无论向老师还是向同学)。 语言要有自信, 虽然你们现在不会。但是好多人都是到读大学才出来的, 英语最后还不是很溜? 千万不要抄作业, 虽然你不会(这不是你抄作业的理由)。 请积极参加这边各种活动, 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乐趣:)

3,家里网络有限制吗,比如晚上到几点就不让用网络?网速太慢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嘉宾:住宿家庭一般不会断你网的。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 你又因为学习需要,则一定要和房东反映。 就说你有学习需要。 网速慢的话你可以建议房东换网络公司。 你就说网速太慢影响到你了。 网络公司在每年9月份会给学生优惠。 可以让房东和网络公司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