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话留学

7155

相约在加拿大读中学/系列讲座(11)

主持人:朱凡老师
嘉宾: 李池湘
本期整理义工:@肖肖 @伦敦9年级小玉妈 @吃饭睡觉打豆 @春暖花开 @一念花开 @天空 @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

李池湘是我广州的好朋友。她曾经为女儿出国留学事情咨询过我,也为女儿初来时不习惯向我讨教过。转眼间,二年过去了。她的女儿在加拿大留学生活如鱼得水,表现出色。

嘉宾介绍:
李池湘,著名粵劇演員、广东南方电视台《阿湘講戲》《好戲連台》节目主持.曾主演過的粵劇有《萍蹤俠影》、《芙蓉仙子》、《宋皇告狀》、《倫文敘傳奇》等長劇參加的電視連續劇有:《羊城衛士》、《阿東傳奇》、《開心廿四味》、《外來媳婦本地郎》.《仔大仔世界》.《七十二家房客》等. 還在中國南方週末報撰寫《粵韻飄香__李池湘專欄》三年.

女儿的趣事:我要跟王子聊天!

我记得小时候有件事情,我印象挺深的,睡前故事都是讲公主王子的故事嘛。有一天,她那时五岁,问我:妈妈,你能告诉我王子的电话号码吗?我要跟他聊天。一下子我都不知如何告诉她。她问得我不知所措,我就随便告诉她是1234567。她就真的去打电话,我听见她还真的打电话,跟别人聊天。我就奇怪,真有这个号码吗?“是啊,妈妈,原来王子的声音还挺好听的。”我就拿起电话听,原来这是广州的政府热线电话12345。这件事情我印象深刻。

我跟女儿的关系:融洽做朋友

女儿比较喜欢尝试,什么新鲜事物都会去尝试。平常我都比较忙,因为我是演员嘛,到处演出。但是我女儿七八岁时就跟着我到处走。我们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去玩。去美国很多城市演出,她都跟着,例如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费城,三藩市还有很多地方。
不如你们问问题,我来讲吧。我们关系很密切。因为从小就和她做朋友,一起沟通,一起玩,不摆妈妈的款。有时候她指出我的缺点,我也指出她的缺点。我穿什么衣服,她都给我意见。她就比较有主见。

留守家长准备篇:申请学校

当时我找了很多的中介公司,人家说货比三家,我就去看中介的价钱怎么样?每个中介公司价钱都不一样,有的是5万,有的六万。后来是中旅集团,这个公司是三万八,比较便宜,是朱凡先生介绍的,所以就到了这个公司。
各方面都挺顺利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学校要早一点去报名,因为好的学校学位比较紧张,当时我提前一年报名,一直催中介跟学校沟通,但是中介拖了一点,所以我们第一志愿的学校就没报上,只能上了第二志愿的学校,这个就没有办法了。

留守家长第一关:沟通解决寄宿问题

我女儿刚去加拿大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住宿家庭那一关。她一开始去那个家庭就觉得不习惯,因为在家里是小皇帝嘛!啥都是他的,家里的东西都不用问都是他的,她想弹钢琴,但那家的儿子要弹,她想吃中国菜,但他们家都是吃印度菜,我女儿吃不惯,还拍照片给我“你看你看,黄黄的,好难看!”。所以有点失落,去的那个家庭有点儿失落,那个饮食习惯都不一样啊。还有呢?她晚上想去散步,但是那个家庭就不允许她晚上一个人出去,怕她不安全。但我女儿就不干了,告诉我,“不行,我要换家庭。”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她就自己在网上跟学校沟通,换了另外一个家庭。
沟通一:尊重女儿,自己网上沟通换家庭

第二次换的这个家庭上学只能给她备一个小面包,对她来说,那怎么得了呢?因为我的女儿胃口很大,很能吃的。怎么可以呢?这样她就饿,饿……,我说没事儿,你有一个卡的吗。我备了一个卡,我是主卡,她是子卡,那个卡她可以自己用的,然后我说你可以用这个卡自己买东西吃呀,在外面吃,不在他家里吃,只能这样了。然后她就每一顿都在外面吃,她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打包回家里,留着明天吃。她第二天一打开那个冰箱,就发现那个食物不翼而飞了。原来那个家庭的孩子把它吃了,她又哭了,我吃不饱,我不高兴。还有,这个家庭的人不跟她聊天,反正就对她不好。 所以我说,你看,这个也是让她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有责任对你好的,他跟你是陌生人,没有感情,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只有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的付出,无条件的对你好,你们做什么我们都可以无条件的原谅你。
沟通二:相信女儿,在对比的经历中成长

这个教训对她挺大的,所以她那个月是很难熬的。因为我们给那个寄宿家庭的费用是每个月算的,所以呢,她要住满一个月,才可以再换一个家庭?这一次呢,她就学乖了,再换一个家庭怎么样呢?她就找到一个她的同学,她在加拿大那边有一个同学,她经常去她那里玩的,她那个家庭的太太挺好的,是一个人住的,一个西方的太太,是一个拍电影的导演,这个太太就对她们挺好,女儿請太太接受她到家里住,太太答應了。一个月以后,她就就换到这里。

那一个月,她哭了无数次。这是一个教训,好了,她到了那个太太的家庭呢,就很快乐。因为那个太太呢,很浪漫,非常浪漫。她说她吃饭的时候呢,那个太太突然就把那个筷子放下来,你们停一下,就说,我突然想起一首诗,我把这首诗念给你们听,我念完这首诗你们再吃饭,你们会吃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太太你看她的生活多浪漫。
上个月我去加拿大演出,我也收到老太太的邀请到她家里去,她很热情的,我们刚一下车就听到她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她家里很漂亮的,好多鲜花从门口一直摆到屋里,桌子上也摆了好多盆花,我们就坐在花间一起用餐。她的餐具是从法国买回来的,富丽堂皇的
她煮的饭和菜都好有艺术的感觉,搭配很好看,那天我唱粤曲又表演变魔术,她念诗这顿饭吃的好夸张好浪漫。她对我女儿很关心,如果我女儿对饭菜感觉不可口,她会给她钱让她去买东西吃。
沟通三:倾听女儿,找同学换寄宿家庭

留守家长第二关:鼓励解决学习问题

我女儿在学校里读书都很好的,连续两年获得奖状。开始去留学是觉得英语是优势,但去了才发觉课堂上听老师讲话听不太清楚,优势没了,词汇不如本地同学会的多。但她的数学比较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数学老师特别喜欢她。放假回来她都会报读英语培训,通过雅思课程学习,词汇量强了许多。她的法语也很好,到了第二年她的成绩都很好了,老师也都满意她。她也会经常做义工,因为我是演员就经常会做义演,做义工是经常的事,做义工还会对她的英语有提升。
学习秘诀:做义工提升英语

我做的咖啡牛奶鸡蛋很好吃的,既有咖啡的香味也有奶香、还有鸡蛋的香滑,她都慢慢学了。还有可乐煮鸡翅,也挺好的,这个可乐鸡翅凡是小朋友都喜欢吃,因为它是甜甜的很香很香,真的挺好的,其实妈妈们都可以尝试,卖相很不错,颜色黄黄的真的很好吃。而且加拿大这边水产都很便宜的,那些龙虾啊蟹啊,比我们这边都好。她自己也会煮番茄炒鸡蛋,还有豆腐鱼头汤,还有肉酱芝士焗意大利面,她煮的挺好吃的。因为我除了做越剧之外也考了厨师的牌照,是中山的,所以在电视台已经主持美食节目二十多年了,是家庭主妇嘛我,煮的菜还可以,所以对她也有影响。
生活秘诀:做美食提升生活能力

留守家长第三关:沟通解决生活问题

我觉得小孩她去读书求学是一个方面,我一直都没有给她压力。其实我注重的是她的身体,我觉得没有好的身体成绩好都没有用,所以成绩就能过得去就算了,其实我一直都没有给她一个目标,哎呀,你要什么什么学的怎么样,我就每一次都问她你的身体怎么样,脸色怎么样,因为她这个月就16了,还有十几天,那15、6岁是长身体发育的时候,所以是最重要的时候。
我就问她身体怎么样,因为她爱美啊,那个暗疮青春痘啊,所以我就要她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外面的炸鸡、牛扒、猪扒、烤鱼那些的。反正饮食方面都要注意。因为西餐它就会营养很高,但是烧的炸的烤的比较多,其实中国人的体质去那边有一点点比较不适应,所以要多吃水果、多吃青菜、多喝水。多伦多的水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凉的,有点去火的,它是雪山的水地下水,但是去火的,所以要她多喝水,这样对小孩的身体好,读书重要身体也重要。

我跟女儿的关系:融洽做朋友

女儿比较喜欢尝试,什么新鲜事物都会去尝试。平常我都比较忙,因为我是演员嘛,到处演出。但是我女儿七八岁时就跟着我到处走。我们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去玩。去美国很多城市演出,她都跟着,例如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费城,三藩市还有很多地方。
不如你们问问题,我来讲吧。我们关系很密切。因为从小就和她做朋友,一起沟通,一起玩,不摆妈妈的款。有时候她指出我的缺点,我也指出她的缺点。我穿什么衣服,她都给我意见。她就比较有主见。

(朱博士)留学价值:学会自立、学懂生活、参与社会
还有一样我觉得孩子的生存能力比在国内的时候应该是提高了好多。她出去以后就两年,两年以后她每一次放假都是自己回家的,我们是越来越放心的。我去加拿大的时候,她带我去哪里,用导航没有去过的地方她都能找到,又会叫滴滴之类的叫车那样的,很快就能到目的地挺顺应的。还有她还做义工,会认识好多朋友。她还有帮人家带孩子。

还有就是朱凡先生的两本书,我觉得我们大家都要读一读,我受他的影响挺大的。比如他的《中学就到加拿大》就提到早点去早点适应就挺对的,我女儿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还有他最近的一本新书《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我觉得也挺好的。大家也知道原来那边的高中跟我们也是有区别的,大家看完后也有一点心理准备,我觉得孩子先去还是挺好的。
最后一个问题我就是想讲一讲,就是孩子的消费观。她在国内的时候,我很多朋友的孩子都是攀比的。都是比什么名牌啊,现在像我女儿那样15、6岁的年纪的孩子穿的鞋子都是很贵的。但是我女儿出去以后可能她接触的朋友都是比较朴素的,加拿大的教育也是挺好的,他们不攀比,所以我女儿的衣服啊,其他消费都不是很高。她有时候还问我,妈妈你喜欢这件衣服吗?我说挺好啊,给我买。她说不行,你要等3天,我说为什么,她说3天以后就减价了,减价了以后再买。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她不会乱消费、乱花钱。因此我觉得加拿大的教育挺好。

结束语
无论多忙都要照顾好孩子,看着孩子成长
好啦,时间差不多了,我今晚还要参加一个粤曲大赛,做评委,今天就到这里,我以后有机会再做分享。其实我是很忙的,但是作为家长,不论你多忙都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