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如何学会选课

选课
二月底三月初是春季学期的开始,也是多伦多高中的选课时间。一般的公立学校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帮助学生选课的老师,但一位老师负责如此多的学生,而且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学业规划都做到清晰了解,所以只能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具体的操作还需学生自己进行。但每一年都有学生对选课产生迷惑,甚至一年后才发现选择错误而影响升学计划。
我在之前写的几本书里分享过,我是如何帮自己的儿子及其他留学生选课,但是,说与做永远,都是两个概念,况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未来规划,因而选课时无法一概而论,但总体来看,一些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一致的。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从选课所遵守的原则及思路方面来谈一谈,希望能给留学生们从宏观上有一定的借鉴和引导。

选课原则
来加拿大读高中,学会选课可以说是学生在学好英语之后的另一项重要必修课,只是这门必修课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需要留学生们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其中必须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满足加拿大高中毕业要求。加拿大高中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是其特色之一,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也会使学生陷入选择困难。事实上,加拿大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按照安省中学毕业的要求,高中毕业需要有30个学分,其中必修课18个学分,选修课12个学分。不管孩子未来的规划是直通大学,还是读大专或通过大专再转大学,高中毕业是第一硬性要求。如果完不成高中所必需的学分要求,就无法满足高中毕业的要求,大学、大专就都成了无稽之谈。
第二个原则保障足够的英语和数学课学分。在18个必修课学分中包括4个英语学分和3个数学学分。留学生必须留意的是4个英语学分虽然可以包括ESL学分,但一般11、12年级英语的学分是必须要求的,因而,如果四年全待在ESL班里,虽然英语够了四个学分,也仍然达不到要求。尤其是申请大学11、12年级的英语成绩尤为重要。数学的三个学分是指四年高中期间获得3个数学学分就可以达到毕业的要求。这一点跟中国有点不一样,因为中国是每个年级读什么课都是规定好的,不会给你跳,也不会给你降下来的,但在这边都是这种比较灵活的做法。即便如此,如果高中毕业努力的目标是大学,尤其是理工科类大学,3个数学的学分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的情况还必须按照所申请大学的要求来定。
第三个原则是要明白选课的先决条件。这里的先决条件一是在选课过程中有一个自由搭配的条件。这就像在饭店点餐,中国的高中选课就像是点一份套餐,所有的搭配都已经定好,你只要决定选哪一种就行。而加拿大的选课就像是自助餐,你可以自由组合搭配。自由组织搭配的根据就是未来大学或大专准备学习的专业,对于大学专业所需科目之外的,则可以按兴趣来选。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科目没有主副科之分,只有选修和必修。另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些课程有先修课程。比如,如果想选12年级4U的数学,必须先学11年级3U的数学和9、10年级的学术型数学,否则,即便到了12年级也不可能选12年级4U的数学。以音乐为例,如果11、12年级想上音乐课,而之前没有修10年级音乐同样是不行的。因而,根据大学想学的专业来选择12年级课程,再根据12年级课程选择11和10年级课程是科学合理的。以一个将来大学要读理科的同学为例,他 必须要有十年级的科学课,而十年级的科学课必须是学术型的而不是应用型的。通俗来说,应用型的课程不能够并到这个学术的课程,更不能够升级到学术型的,而大学所需要的是学术课程的成绩。反过来,用学术型的课程去申请大专是可以的。
第四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清楚12年级的课程与大学的关系。加拿大大学网站上都会清楚地标明每个所录取专业对高中课程的要求。比如,有的大学计算机专业会明确要求需要12年级英语、两门数学或者一门物理的成绩。如果有意向报考这所大学,在12年级选课时就必须满足该大学的要求,另一个还要满足12年级所选课程的先修课程要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果选12年级数学必须有11年级数学的要求。

四个思路和做法
第一个思路,就是在高中的选课里边,一定要有一个叫做倒推式的思路。就是把大学的专业与中学的专业直接倒过来去推算,中学选什么课,就决定了大学能够选择报读什么样的专业。具体的做法就是,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大学的官网去看。安大略省的好处就是它有一个叫做安省大学的资讯联网(e-info),你只要把大学想读的专业输进去,然后进到里面的界面,它就会告诉你这个大学的专业所对应要求的高中12年级课程。虽然一些大学的总原则是要求看高中12年级的六门课程,但是,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要求六门指定的,它一定会给你一个自由选择度,指定最多的是工程,指定了五门,其他的比如说有一些人文类,那可能就指定一门就是英语,剩下的五门,电脑会根据你12年级所选的其他五门的成绩,自动计算最高的成绩。因为一个学年基本上有八门学科,所以,在八选六里边,你就有两个自由选项。有一次在帮一个同学选课的时候,这个同学就非常固执,她说,我就选大学所需要的六门就行了,所以我12年级的时候就只读六门课程,但是指导老师跟她说,只选六门比较冒险,因为你不一定能够保证六门都是很高的分,申请大学时要看平均分,这个同学是读护理专业,她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两门英语,两门数学,一门生物,一门化学,剩下的两门,她不愿多选。但是老师建议她再多选两门作为备用,最终,学生也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所以这个思路和做法就让我们清楚要去上网查询的重要性。这个倒推的思路就是告诉家长们,假如你打算把孩子送出来,其实盯着的不是学校,盯着的是他将来要读的专业,想读什么专业,在这个方面去帮助他规划高中的课程。
第二个思路是要清楚大学专业在高中所对应的类别。大学的专业对应到高中课程里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人文学科,相当于我们国内所说的文科。二是自然科学学科,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理科。三是商科,包括经济、财会、金融等。四是艺术类,包括美术、音乐等。五就是科技或一些纯技术类。了解了五大类别,在高中选课时对号入座,这样进入大学后课程就很容易地就衔接上了。
第三个思路解决选课中的困惑。困惑一是英语,相信多数留学生课程规划被打乱的原因都是英语,尤其是11、12年级过来读书的孩子,ESL测试级别低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ESL课程里,从而影响正常11、12年级英语的选课。在一般的公立学校,即使入学时ESL测试成绩达到了E,一般情况下,仍会被要求读半年的ESL课程才能进入正常的英语课学习。在短短的一至两年内,既要完成ESL课程,又要完成11、12英语,同时还要备考雅思,参加省考,做义工……,过于紧迫的节奏会打乱预定的毕业计划。困惑二是专业的选择是否适合未来的就业。之前,我们在谈大学专业规划时,一般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但现实面前,许多同学还需顾及未来的职业走向,尤其是一些计划毕业后留在加拿大的同学,在这方面,学校负责辅导选课的老师同样很难把握,毕竟,他/她的职责是学业规划,而非职业规划。难点在于你现在中学里边的选课和大学里边的专业,假如用一个时间段来计算的话,那起码也都是有相当一段时间间隔,多则十年,高中四年,大学四年和工作两年,再来做这种学业规划与未来职业的结合,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叫做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从规划的角度来看,落到中学阶段就是选好课,到了大学就是选好专业和学术方向,谈到职业则是选好第一份工作。以此为思路再回到高中的课程选择的话题,家长就应该用放长线的心态来帮助孩子去选择。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这是个新的事物,毕竟在国内没有这种经历,在指导孩子方面无经验可谈。
第四个思路就是假如你理想中的职业无法在这个阶段满足的话,那就先抓住高中和大学的这种关系,因为毕竟将来在大学里边的专业转换也都是比较正常,也是切实可行的。从大学毕业之后拿到了工作签证后找的职业也都未必要跟大学所读的专业一定要匹配。在如此多不便、不确定的因素下面,专注在目前的高中选课就是一定要把高中毕业条件作为第一,另外一个就是要明白以大学作为目标。作为家长要关注的就是在没有高考的加拿大如何让孩子读到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结论
当然,对于新生而言,这是个新生事物,当中还包括学分转换的问题,转了多少,转了什么,从而还需要修多少必修课,多少个选修课(在选修的三个组别里选择) 。对于旧生而言,大多数是在学校网上选择好提交的,能否如愿以偿按选好课表新一学年直接上课,还得取决于学校的决定。你有选择权,学校有决定权。想当初,你申请公校时,教育局在你的申请表里三选一。同样,学校会根据诸多因素,在尊重你的选择前提下,做出适当的调整和调剂的。一般在新学年开始时,你去Guidance consolers Office取新课程表时,新的Time Table,你才真知道选课的结果。

收获
学会选课,留学已成功一半。因为选好课就是选对一条通向大学之路。所以,值得家长和学生花上半天的时间去明白和理解。必竟,中学是为大学预备的,将来,大学四年,你也会面临许多的选课的挑战。

如果你要更详细了解中学与大学的关系,可以上网找我的这本书看看。听不少人说在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中文书店和华人连锁超市如大统华的书架上也有摆放的。

再谈留学的意义,挖掘留学的含金量

秋天的感悟-min
随着小留学生出国留学潮的涌现,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把孩子送出国门,出国读书的原因通常很简单,留学的价值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去衡量,但是留学的意义却很少有人去深入思考。小留学生越洋出境地选择国外的教育,个中坎坷自不必说,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自然自带光环。而对于一些有备而来,无功而返的家长和孩子开始纠结于选择的失误,即便学成归国也可能因与国内同学相差无几的月薪而又可能陷入再度的迷茫。到底什么才是成功的留学,留学的意义又如何体现?

春节期间走访了几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留学生,他们大都是本科或硕士出来读书的,同时通过团拜活动也与一些当前在读的小留学生进行了座谈。三四十年后再次回头看看留学的意义,通过两代人的交流,把留学的意义放在当下, 与几十年的历史中重新回看,意义似乎也多了层回味。相比之下,当前的留学群体已由当年的家境贫寒,成绩异常优秀一族,或者家境富足,却不学无术之流变成了中产阶级追求未来精英生活或是寻求优质教育的途径,经济的问题不是问题,而现实的压力在于,留学, 值与不值,是从经济上衡量还是从人生体验上衡量,亦或是从对整个国家民族的贡献上或学术交流上来衡量,放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中,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留学是一种经历,磨炼了意志,平淡了心态

王女士,多伦多一私校校长,上个世纪80年代从广州来就读多伦多著名女子学校,UBC商学院毕业,一直从事教育管理。

把留学的意义等同于留学的价值,难免带有功利化的目的,价值是针对个人而言,即留学, 值,还是不值,主要从个人的经济回报及未来的发展方面考虑。而抛开个人的投资与显性回报,那些隐性地收益也许是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个人而言,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未来有无限种可能的存在,人生不会是一眼望穿的平淡,如电影《霍比特人》中所言“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回来时,便从此与众不同”。当年,我是自费留学,很在乎学成归来的回报。还好,那个年代不是每个人有机会出国,所以,留学,让个人履历上镀上一层金。现在,出国留学的初衷虽然仍是十分功利的,但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我所在的中国留学生说出自己的留学感悟:也许,归来后,你会认为留学也不过如此,但你却获得了可以感叹不过如此的资格。对于自身的成长,也有留学生说:可以收获到两样东西,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却动摇不了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

留学是一种体验,开拓了视野,丰富了阅历

李先生,退休注册会计师,来自上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毕业于约克大学。

网上经常也看到有人抱怨,花费巨额资金出国留学,回国后却只能像本地毕业生一样拿着可怜的月薪,留学似乎并不值得。事实上,留学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价值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功利的一种评价方式。知识永远不是只来自于书本,生活与实践才是知识的直接来源,留学是一种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的体验。留学中了解世界有多大,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拥有新的视野,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便因此而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放眼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豪迈,这些意义怎能单纯地通过价值来衡量。

留学是另一种人生旅程,早早地学会自己走路,规划自己的人生

Anthony,北京名校高材生,“中考”成绩年级前十名。现在是多伦多公校十二年学生,计划在加拿大读大学,美国读研究生。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传授知识与学习的能力。而留学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留学生要摆脱国内传统教育的思维去接受新的国家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比如,加拿大教育从高中就开始引导孩子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面对未来的人生挑战。曾经有个同学说,出来留学并不是因为国外教育的轻松,如果语言不过关,是毫无轻松可言的。他认为留学对他的最大意义就是学会了自己走路。因为加拿大高中的选课,其实质就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选择自己的发展兴趣,最终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会选课就学会了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三年的高中决定了四年的大学专业,四年的大学决定的未来十几年的职业走向。有规划的孩子就很清醒自己留学的意义,学会从小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留学是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勇气和接受真实自已的态度

Melody,陕西人,读十年级,一年后觉得不适应留学生活,打算回国。

留学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即便经历失败也能完成一种不同的人生体验,人生本就是一段不断在成功与失败中缓慢前行的进程。留学并不一定代表成功,也许部分留学生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但无论如何,经历了就是一笔人生的财富。在这条路上只要走过就会有所收获,

我见过个别因读不下去,或者适应环境能力太差,无法继续学业的低龄留学生,但尝试了国外的教育至少让他们认识到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毕竟国外与国内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思维模式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在国内时渴望国外教育中的自由,殊不知,这种自由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孩子,对于行为缺乏规范和约束力的低龄学生来说,也许国内较为严格的管束性教育才是最适合他的。对于这些中道回国的孩子来说,留学的意义就在于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在留学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强大到可以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去生活和学习,留学不仅是读书的能力,还包括生活,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这种认清自我能力的意义远远地大于一次小小的成功。发现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和不理想的自己,也接受这个不完美和不理想。相信所有的经历换来的都是成长,从走自己想走的路转到适合自己该走的路,同样也是一种成长。

留学短时期内看是家庭的选择,长期来看更是国家的财富

员先生,早期留学生,多大著名学者,专门研究加拿大华人社团。

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个人的发展上,更多地体现在未来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上。对个体来讲,体现的是一种收获,对国家和社会来讲,则有可能带来的是一个时代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则可能体现在社会生活、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

留学的意义就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会增添一些新的思维,新的血液。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不断出来的留学生对中国精神面貌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在增强国力,民族融合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从清末开始持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发起的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都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知识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都体现在长远意义上对中国的影响,而无法用一时的价值来衡量。

当前的留学潮不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挑战或背离,无论是国内教育还是国外教育都是教给我们一种能够面对未来世界的能力,小到掌握一种语言,大到胸怀天下,都需要我们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接受世界日益多元化的文化。一个同学很羡慕当年父母留学于国外,他说,”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看看”,因为受父母的影响这位同学的心态非常开放,不会纠结于融入本地的学生,在他看来,文化不同自然不容易融入。留学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不是一方融入或改变另一方,但尊重当地文化和本地语言是必须的。好多小留学生感慨说出来后更热爱自己的国家,这就像春节回乡过年一样,无论家在哪里,无论路途多遥远,那都是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出国留学绝不是为了在昔日的同学面前炫耀,更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和未来,爱国,就要为自己的祖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许多小留学生喜欢抱团,聚集出自己本族人的小圈子,其实这样是不合时宜的,既然出来就要勇敢地接受周围的环境,文化融入是很难做到,但文化的交互是可以实现的,我们来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学习不同的思维和语言,这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借鉴。同时,也可以把我们自身的文化与传统的东西展示出来,”中国这么大,也欢迎国外的同学朋友来看看”。这样,留学的意义就从实现个人的目标转向了社会价值上。

不同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陈先生,早期公派自费留学生,海归后又回流加拿大。

春节期间走访的一位老留学生,如今是一位普通的加拿大移民,没有成功人士的辉煌事业,对于留学的感悟,他谈到,留学让他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坦然地面对生活。他说就像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内地人涌入了广州城,作为本地人,我们一度非常排斥外来人,非常轻视外来人。最初他们刚过来时都是做着低等的工作,都是广东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广东人对他们还能容忍,但当他们做出租车司机时,矛盾就出来了,因为他们不会说广东话,本地人顿时感到了有一种外人入侵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逐渐适应这种环境时,这种改变也就被慢慢的接受了。初期留学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在找工作时也觉得自己是外来人,有一种侵入的感觉。但多年的生活已经让我变得很坦然,我明白要不就改变环境,要不就适应环境,我也不羡慕海归回去挣大钱,因为我知道一份收获一份耕耘,我只选择更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也许当前仍有许多小留学生纠结于毕业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事实上,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选择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小留学生会逐渐明白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留与不留只会成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生活目标。留学生父母不必过于纠结孩子去留问题。从这种意义来说,留学是过程的体验,体验是未来选择的参考与依据。

我们的感悟

1, 对于当前盛行的低龄留学的意义,从家庭的角度通常会用值与不值来衡量,对于答案,低龄留学的家长心中自有一杆称。而以上一代人的经历,把留学的意义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去考量,其中的意义更为深远,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真正的留学意义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体现出来的。

2, 清楚出国留学的意义所在,才有利于激发孩子内心的求学动力,毕竟有能力送低龄孩子出国的家庭基本不会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而内在动力才更有利于驱动他们投入时间、精力和热情去学习。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开阔的知识面、抗压的能力,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笔难得而又可贵的人生经历。

3, 教育需要长线思维,而衡量教育成功的意义之所在,则需要放在人生成长的整个阶段来考量。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得父母或学生自身希望通过复制别人的成功道路来实现自已的人生梦想,却往往会忽略人的内在动能才是驱动你真正前进的动力。

小留学生的春节//留守父母的过年

IMG_9085
亲情是一种神奇的存在,过年回家是一个特殊的路线,小留学生出国之前在国内都已熟悉了过年的节奏:不用做作业,一觉睡到自然醒,收不完的红包,吃不完的美食,这一切随着留学海外似乎瞬间就成了回忆。在尚未褪去儿时过年记忆的年龄,就要在这万家团圆的节日隔着手机屏幕体会万里之遥的欢乐,在尚未读懂离愁的岁月却要独自面对远离亲人的落寞,独享着一份不可言说的节日孤独,小留学在异国的春节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

上篇:加拿大小留学生的春节
加拿大中学里有一些西人或华人私立学校,里面汇聚了不少的华人留学生,部分学校为了迎合这些小留学生的需求,会为春节设定专门的假期,这样,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学生便可在这个假期中回国过年,感受真正的节日气氛。但春节期间紧凑的时间,昂贵的机票,真正能回去与家人团聚的留学生自然为数不多。
留在这儿的孩子在家长眼里似乎只剩下一个节日的名称,缺少了实际的意义。事实上,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多伦多的华人很多,节日氛围同样很浓,超市里也挂着大红的灯笼,唐人街更是有着国内大城市已经见不到的古老春节民俗,但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形单影只的小留学生们似乎并不愿感受这份海外的热闹,少了跟亲人一起团聚过节的仪式感,自然也就少了些许的期待,年的味道因此变成了思乡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尤其是公校的学生,过节就是隔着一道手机屏幕享受着家人与同学的欢乐,关上手机,享受着国外一如既往的学习和生活,体会着只有自己才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尤其是国内的春节正是国外孩子期末考试阶段及新学期的开始,忙碌的学习及国内外的时差,让他们连看春节晚会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放学后可以看重播,但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或对着手机屏幕,再精彩的节目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加拿大也有春节
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国家,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肤色各异的人群,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到这个国家之后也带来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以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体传统宗教节日圣诞节仍是这个国家最大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所有的学校会在这一假日期间放一段时间的假期,类似于中国的年假。但加拿大同时也尊重各个种族的不同文化与传统,虽然没有这种全民的统一假期,但仍能感受到一些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节日,比如,早在中国的小年夜,CN塔就已现出了祝贺中国春节的中国红装饰,一些大的超市如COSTCO货架上也会摆出专门祝贺中国节日的中国红巧克力,Yorkdale Mall也特别布置,“恭喜发财”“福”字等字样,随处可见。
每年一度的盛大“海外春晚”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重头戏,用心的小留学生会提前报名义工活动,顺带可以亲临春晚现场。此外还有不同范围的同乡会、团拜会等,形式各异,也有专门为留学生准备的,多伦多教育局TDSB会组织留学生聚餐,多伦多天立教教育局TCDSB准备了留学生聚会,留学生可以直接报名参与,也可以以义工的形式参与。除晚会类节目外,中国书画艺术展,传统歌舞表演和展示,中国小吃品尝等活动也层出不穷,这里的华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可以体会到不同地区华人过年的风俗和美味。春节期间的华人区和唐人街,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传统的舞狮表演及春节游行活动,欣赏节目的同时还可以顺带了解一下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喜欢热闹的小留学在这里同样可以体味到浓浓的年味。

开心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除了一些华人办的私校专门为小留学生们安排了春节假期,即便没有春节假期的加拿大各公校也会专门为中国的留学生举办各类春节庆祝活动。春节期间,小留学生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活动,有些留学还会把本校的华人同学组织起来,向外国同学和老师展示中国文化元素,传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在这一天教西人同学做中国食物,包饺子,写对联,写毛笔字。还有的女生搞起了旗袍秀,有些男生穿上中国的传统服装,给同学表演了中国功夫 ,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事实上也给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春节这一天,学校允许孩子请假过自己的节日。一些小留学生就会三五做伴,出去逛逛商场,去华人超市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顺便买些自己爱吃的东西,几个朋友一起吃顿火锅或包包饺子,在异域文化里感受不一样的春节。一些寄宿家庭也非常尊重孩子们的节日,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春节,有的孩子还会为寄宿家庭做一顿不是十分地道的水饺。一些华人团体或教会也会把一些小留学生召集起来一起聚餐,陪伴他们过一个没有亲人陪伴却同样温馨的春节
春节的主题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来进行选择。但春晚仍然是这些孩子们最大的期盼,前天的一场雪暴相信会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想,怎么不赶在年三十下,这样学校停课我们也好躲在家里看春晚。春晚与春节在中国已经成了隔不断的联系,除夕夜的春晚时间正是多伦多的白天正课时间,好在晚上的重播可以了却些许遗憾。好吃的孩子可以过一个以食为主的春节,以前的加拿大曾被人描绘为“夏天吃不完的烧烤,冬天吃不完的火锅”,现在的多伦多从早年香港人开的粤菜馆,到现在随处可见的大陆内地各菜系,用满足你的胃缓解思乡的情结完全可以成为现实。爱热闹的孩子当然有更多的选择,不要说华人区和唐人街众多的庆祝活动,仅仅三五好友一起去YORKDALE逛半天,也足以感受到中国的年味,更不用说,电影院里同步上映的贺岁影片了。爱好读书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春节让心灵充实起来,哪怕只是在一个雪花纷纷的下午,独自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杯TIM或STRABUCKS的咖啡,在淡淡的咖啡香味里,埋头于春节后的第一场雅思,同时在这苦涩的清香中慢慢感悟留学中成长的快乐与心灵的充实也自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总之,过年是一种情结,对小留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心态。相信在异国他乡好好过一次中国的传统春节,一定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

年味不浓,储在心中。
何尝不念往年一家团聚吐槽春晚的时光,何尝不念早起着新装,与兄弟姐妹攀比红包,又何尝不念那年夜饭,那爆竹烟花,那来年好好学习的叮嘱。却没有被回忆所吞噬,无法在朋友圈细说思念之苦,很忙,忙着在布告栏上画上腾飞巨龙,贴上大红对联,勾出Happy CNY;忙着在每个教室的桌子下粘上了红包,再三叮嘱学生会同僚定要广播通知;忙着在放学后急急赶回家,打开YouTube看春晚重播。—–同学

想家,也是一种成长的幸福
深知未来还有很多个春节是自己过,待我归家之时,许是派送红包之人,听着面前曾熟悉的吉祥话了。有多少学子会因为一个人的春节而放弃求学之路,落寞回城?既然意已决,何来那么多伤感落泪;既然踏出国,就应预料到深夜一灯一月相伴,此时多少一般年龄的孩子,同是第一年在远离熟悉的地方过着熟悉得不过的节日,我们都一样,走在自己选择的路;同在自己的影子中,一出神一恍惚,度过了春节,历经了成长。—-同学

异乡的夜晚,灯一样很明,追求理想的路上,家只是一个让心驻足的港湾。热闹的异国春节似一杯香醇的咖啡,可饮,但有淡淡的苦涩;孤独的异国春节,似一本厚厚的书,静思下来,可悟。

下篇:留守父母的过年
不知不觉,”加拿大朱凡”公众号己经陪伴大家过了六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快过年了,今天,我们整理部分文章,作为留守父母对留学孩子的新年祝福!

第一次與女兒“隔岸” 過年了

“您聽鑼鼓響一片, 聲聲送舊手, 您看大眾多歡暢,個個樂綿綿……” 春節快到了,喜氣洋洋的商店響著歡樂的賀年歌,我走在熙熙攘攘的繁華鬧市,看著笑容滿臉的人們和琳瑯滿目的商品, 我卻不知買什麼才好。糖蓮子. 糖蓮藕. 糖冬瓜. 油角. 煎堆,都是女兒喜歡吃的,但,她今年卻在外國上課不能回家,我們第一次與女兒“隔岸” 過年了。
記得女兒曾講過: 我是多麼的喜歡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收,好多好吃好玩的,還不用擔心作業是否已經完成。是呀,孩子在家裡是獨生女,父母都嬌慣得很,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我們都盡量滿足她。女兒最喜歡行花街了,因為有孩子喜愛的玩具及食物。她小時候行花街,通常是左手拿著大風車,右手拿著巨型棒棒糖,騎在爸爸肩上邊吃邊四處張望,坐累了, 她要下地跑, 蹦跳著在人群中左穿右插,人太多,我怕她丟失,總是小跑跟著她,冷冷的天氣也跑出一身汗,但我,累并快樂著。到後來她上初中,就不跟我們行花街了,她會去幫同學賣年貨了, 有賣圍裙的,賣玩具的,一班同齡人嘻嘻哈哈的在花街叫賣,比跟父母在一起開心多了。
過年逗利是,也是女兒最喜歡的節目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女兒會收到爸爸媽媽的第一封利是,然後穿上新衣服,新鞋,打扮得像一個美麗的童話小公主,背上新包包跟我們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甜美乖巧的她,見到大人總會笑著說:恭喜您發財啦!祝您萬事如意啦!所以她的紅包特別多,每年她的紅包都自已存起來,所以,小小年紀的她便學“理財”了
今年是第一次女兒不在家過年,家裡,已貼了春聯, 買了年桔, 鮮花, 燈籠,還有賀年糕點。我環顧四周, 思緒萬千: 家, 還是那個家,年, 還是那個年, 但,缺了那個吱吱喳喳, 蹦蹦跳跳的女兒,這個年,少了一些熱鬧, 卻多了一種感覺— —思念。孩子出國留學了,就像一隻放飛的風箏,渴望飛得更高、更遠,而風箏另一頭的線,卻緊緊纏繞著父母的心,稍一觸動,心靈深處總有那麼一點忐忑,一種思念,更有一份別樣的期待。
今天,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上丈夫去快遞公司,幹什麼呢?給孩子寄東西。每逢佳節倍思親,孩子在國外,我們做家長的十分牽掛,尤其是過年過節,總想寄些東西給孩子。其實,我們寄給孩子的東西都十分普通,比如餅乾、果仁、烤魚片,朱古力等,有時快遞公司的人還開玩笑地“批評” 我們,說郵費這麼貴,寄這些小孩食品不划算,應該讓孩子們早早獨立。但我說:我們給孩子寄去的不僅僅是一點小食品,更是父母無盡的思念呀。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次與女兒“隔岸” 過年,就是這種感覺——思念,它無法形容,卻令人魂牽夢繞,它無法擺脫,卻已深深植入我的心田。

大年初一,一位妈妈写信给读10年的儿子
亲爱的儿子:今天是中国的大年初一。今年是你第一年不在家过春节,家里有点静,其实是妈妈有点不习惯,因为从小小,你就是妈妈的小助手,例如每年的红包都是你帮忙封好,你上六年级开始家里的卫生你也分担一些,每年的年三十都是最忙的,你还会帮忙准备除夕大餐……。
儿子,长这么大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你还习惯吗?看到阿姨和朱叔叔他们发的照片,知道你在多伦多过新年也很热闹,妈妈心里也很为你高兴。儿子,写到这里想跟你说,把你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带到多伦多,我儿子一定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从小妈妈就特别注意培养你的好习惯。但是妈妈还是得提醒你一下,你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端正态度还来得及。未来,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利己利人的。现在,你离父母那么远,我还得啰嗦你几句,在学校,学习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有好身体才有好未来,所以,儿子,好好锻炼吧。照顾好自己爱自己,就是爱父母了。儿子,我们彼此约定,你好好读书,我们好好工作,谁也不让谁操心。说这么多,你一定又嫌妈妈烦了,哈哈!
夜深了,祝你新年进步,身体健康!

第一次没和孩子过春节的感受
女儿3月份满14岁,在1月的23号踏上她的求学旅程,在这短短的日子里,我经历了很多的复杂的心理历程,相信所有送孩子出去父母都这样经历过,唉!其中滋味自己体会呀!随着她在寄宿家庭的融洽相处,开学后和同学老师们的愉快见面,我的心也平静下来,在此非常的感谢女儿的监护人Frank在当中所付出的辛苦,才能让一切变得那么的顺利!
我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小的地方,到过春节的时候,大人们的习俗都是吃转转饭,吃饭的前后都是以打麻将为主,关于青少年的团体组织活动基本上是没有,女儿往年在家过春节就是看电视、上上网,做做假期作业,给不到孩子更有益的活动,然而,现在她在加拿大的学校正接受新的教育,学校的体育活动丰富,作业的也都是以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为主,听说已经动手作了两次幻灯片的演讲,所以每当我思念女儿时就会想到这些对比,更多的是把思念和不舍转变成了喜悦和开心,因为这是对她有益处的,在这样的益处面前,肉体上的不愿意割舍就算不得什么了。这就是我第一次没和孩子过春节最深的感受。
父母对孩子就是一个慢慢放手的过程,最后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龙应台书的“目送”里描述的那样,“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呀,就像我们把背影留给我们父母的那样。

妈妈写给女儿的新年寄语
女儿,今天过年了。你一定盼望了好长时间了吧,你是咱家对过春节最有热情的一位,你最喜欢热闹,喜欢贴春联,挂灯笼,喜欢看大人放鞭炮,喜欢当大人的小尾巴跟着大人四处去拜年,而且你还是个贪财的小鬼,总希望压岁钱多多益善。但是从今年开始你可能要有近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无缘于你钟情的春节了。
女儿,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家在国外过春节,你特别想家吧?看到你在朋友圈中发的“独自去上学”,还附带一个可怜的表情。妈妈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但是又看到你们学校也安排了与春节相关的活动。还有你和同学吃的年夜饭,妈妈觉得你虽然少了家人的陪伴,但也体会了与以往不同的春节。
女儿,告别自己的家乡去异国他乡求学,这将是你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妈妈希望你在国外够自立、自强,努力扎实地学好英语,积极去应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保持自己生活与学习上的良好习惯。扬长避短,加强自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虚度美好年华。
女儿,离家这半年,妈妈觉得你自立能力还是特别强的。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自己搞定,不需要求助我们。充分发挥了你女汉子的本色。也充分说明了妈妈一直以来的严格要求和不溺爱是有成效的。
现在你不在妈妈身边,妈妈想宠你都鞭长莫及了。还有一点妈妈要提醒你,好好锻炼身体,千万不要变成重量级美女吆。啰嗦了这么多,算是妈妈对你的新年寄语吧。期待暑假你的归来!
永远爱你的妈妈

儿行千里慈母牵挂,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这样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做父母的都明白,从孩子离开家门去加拿大读高中的那天开始,真正意义上“断奶”刚刚开始,孩子需要各种成长“添加剂”,写信、视频、电话,留守父母与留学生的有效沟通尤其重要。最后,祝所有的留学家庭,节日快乐!

意外事故发生后需要去医院就诊,小留学生该如何应对?

5621_emergency-medicine
许多小留学生从国内过来时父母都会给他们备好常用药物,如感冒、外伤、止痛等类非处方药,以及可能用于应急的非处方类抗生素类药物。小留学生多正处于身体强壮时期,固然很少与医院打交道,但新近发生的案例,值得引起各位家长的足够重视。今天的话题也是要谈一谈,意外事故发生后需要去医院就诊,小留学生该如何应对?

吃鱼被鱼剌卡住了
一天晚上,团队的一个监护人接到一个学生打来的电话,这个小留学生晚上跟朋友聚餐时被鱼刺卡住了,需要去医院门诊。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这种情况去医院看急诊会比较麻烦,监护人便询问孩子能否等到第二天白天去街边的WALK IN CLINIC,那样会方便些,因为等待时间不会太长。该学生小时候在国内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是鱼刺卡在喉咙里出不来也下不去,只能去医院通过医生的简单手术工具把鱼刺取了出来。如今,在国外又遇到了这种情况,父母不在身边,小时候就诊时的阴影仍然让孩子心有余悸,于是给国内的父母电话咨询了一下,父母远在国内,无法真实了解孩子的情况,只能建议监护人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监护人出于孩子的安全考虑自然不敢怠慢。

加拿大的医疗对本地公民来说是免费的,但这种免费让加拿大人又爱又恨,爱自然是因为即便得了重病也不需要担心无钱医治,恨是因为等待时间太长,曾有人以嘲弄的口吻说:肚子疼去医院看病,等排到号肚子就不疼了,这种事情在加拿大是经常发生的。

监护人去之前给孩子暗示了可能的等待时间,正常情况也要两、叁个小时的排队等候时间,如果不是十分紧急,排队时间还可能会更长。果然,挂完号后,护士进行了病情的初步判断,之后给孩子带上了蓝色手带。在加拿大医院排队并不是根据病人到医院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颜色的手带代表不同程度的病情,分别为红色、黄色和蓝色,蓝色为最轻者,排队时间也会最长。漫长的四个小时过后,终于见到了医生,医生对孩子的情况作了简单的询问,根据孩子当时的状况断定只是被鱼刺轻微划伤,回去休息恢复即可。整个过程花费是900加元,四个小时的等待,几分钟的查问病情。出了急诊室,孩子还是不太放心,跟监护人说想做个X光,看看有无鱼刺残留。监护人回去跟医生再次商量,说出了孩子的担忧,为了让孩子安心,医生答应给他做了透视,结果无事,于是叮嘱孩子如果喉咙很痛,就去药店买点消炎药,多休息,整个过程下来花费了七、八个小时。

坐出租时车被撞了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留学生因晚上打出租车出了小的车祸,该同学头部受伤。当晚由同学陪同去医院急诊,因为是交通事故,医院担心会有内伤或其他隐性问题,于是很快安排了检查,结果是有惊无险,医生给开了止痛药,让学生回家休息。第二天,孩子感觉头部仍然很痛,担心脑震荡或其他内伤,于是电话给监护人,想再次去医院进行仔细检查,家长也希望能够回医院再次确诊。
在医院经过简单的护士问询之后,同样带上了蓝色手带,两个多小时后,同一拨医生接待了这位同学,医生很惊讶孩子的再次到来,在他们看来,这种小事故应该在家休息,监护人向医生解释了孩子的需求,希望能做CT检查有无头部内伤。医生说昨晚正常的检查已经做过了,从孩子的反应和其他动作表现来看,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这种情况是不应该来看急诊的,因为急诊是给紧急情况的病人使用的,即便是自费也不应该如此浪费医生的时间,如果对结果怀疑可以去WALK IN CLINIC排队检查,而且CT检查不是根据病人的要求进行,而是应该根据病情,目前的情况根本不需要CT检测。
这次事故的整个医疗费用是两千多加元加上两个晚上候诊时间。还好,医生开了二周病假条(Doctor Note),学生可以在家休息一下。如果二周后,还是不舒服,医生建议,去附近诊所再作检查和做相应的治疗。

在加拿大看病与中国有所不同,尤其是看急诊
针对上述同学看病的情况,我认为很有必要跟家长与留学生聊一聊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和留学生如何就诊。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比较完善,一般分为家庭医生,专科医生,walk in clinic和医院。本地的公民一般会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类医生多为全科医生,就诊前一般需要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而且病人必须按预约时间准时到达,否则,只能等到当天门诊结束才能就诊或者再次重新预约。而最常见的是WALK IN CLINIC,这类诊所街道上随处可见,不预约也可以就诊,但等待时间也会在1-2个小时左右,对于留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要先咨询这家WALK IN CLINIC是否可以接纳学生的医疗保险。专科医生则是指眼科、口腔等具体病症而言的医生,看这类医生,一般要由家庭医生或WALK IN CLINIC医生的推荐。而加拿大的医院则是针对一些重大疾病的住院治疗或急诊,鉴于加拿大的全民公费医疗保障体制,医院接纳的病人较多,看病周期也是非常长。对于本地的居民,如果不是紧急的重大病情,一般是先预约家庭医生或者直接去WALK IN CLINIC,之后由这里的医生推荐去专科医生那儿或者直接去医院。
医院一般接纳急诊病人或者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
急诊流程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挂号”、交费,之后,护士会安排你到一个房间,或临时病床等候。
第二步是初诊,大概要等10~20分钟。这个过程是由一个较高级的护士或实习医生过来检查一下,根据检查结果分别戴上红、黄、蓝三色手带,红色表示病情最紧急,黄色次之,蓝色最轻,也是等待时间最长的。即便是救护车送诊,也只能省掉挂号的一步,其他环节与其他病人类同。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病情,一般的等待时间是一至两个小时,如果病人过多,等待时间还会更长。
第三步是医生问诊,医生会对病情进行详细问诊或检查,这里拒绝过度检查,也就是说医生会根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而不象国内病人可以自己提出检查事项要求。检查结束后,如果需要用药,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开出处方,由病人到外面的药店自行购药,当然,这些都是医保范围之内的。
第四步,看完医生之后,会再次到挂号处结算相关费用,这些只是急诊的挂号费用。回去之后,还要等候医院寄出的其他检查费用账单。所有的费用收据和帐单必须保存完好,之后统一报销费用。虽然留学生都有医疗保险,不用担心额外的费用,但整个就医的流程却不简单。

看病难,似乎成了留学生最为头痛的事情
看病难似乎成了留学生最为头痛的事情,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类不知去何种医院。对于小留学生而言,普通的感冒之类小病,可以自行服用些从国内带过来的感冒、消炎、止痛的药物。对于发烧,即便是高烧,急诊也很少接受治疗的,医生只会叮嘱回去多喝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三至五天仍不退烧,再去医院治疗。所以一发烧就去医院,只会耽误时间。而对于因运动或其他情况出现的受伤,建议留学生适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是白天,建议直接去WALK IN CLINIC,加拿大所有的医生都是持牌的医学院毕业的博士,这里的医生会对病人的病情作初步诊断和治疗,如果病情重需要进一步去医院检查,WALK IN CLINIC的医生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或去看专科医生,病情紧急的还可以帮病人直接叫救护车。而且,这类诊所无需预约,分布在街道和社区,非常方便就医。
二是担心语言问题说不清病情。对于这类问题,建议留学生先把可能用到的词汇准备一下,也可以把可能用到的词汇查出来记到小本上,这样在跟医生表述病情时就不用担心表述不清了。至于过于专业的词汇,医生也会用简单的描述给病人进行讲解,所以,不用过多的担心语言问题。
三是保险保销问题。网上曾有文章说留学生在美国就医花费了天价医疗费。如果没有保险,国外的诊费确实可以称为天价,(见附图)但对于留学生来说,正常的学费里都包含有医疗保险。只用在看完病后把所有单据保留齐全即可。这里虽然没有国内报销的各种限制,关键是单据的齐全,但各家保险公司对于学生看病抓药的费用仍会严格审核。

对留学生及留守父母的一点建议
对留学生及留守父母的一点建议:
一是在国内准备好常用药物,尤其是跌打损伤之类的外用药,因为孩子小,爱运动,又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一些小的外伤在所难免。
二是父母多跟监护人和寄宿家庭沟通,交待好孩子的过往病史及生活中的过敏症状等,以便寄宿家庭在饮食等方面给予适当关注,监护人也可以在孩子突发病情时做到心中有数。
三如果非紧急病症,建议孩子先自我观察,比如上述孩子被鱼刺所卡的问题,孩子说话、吞咽正常,仅是嗓子有点疼痛,由此可以判断没有大的问题,可以先休息,让受伤的喉咙先自行修复,如果一两天之后仍然疼痛,再去就医即可,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孩子年龄小,不知如何处理这些突发情况,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述说,对病情先作大致判断。当然,如果家长无法做到心中有数,果断就医还是十分必须的。
总之,小病不必慌张,大病不可怠慢。

谈到医疗保险问题,需要提醒的是陪读家长,陪读家长的医疗保险需要自己单独购买,鉴于加拿大昂贵的就诊费用,建议各位陪读家长一定要购买好医疗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曾经有一位陪读家长在冬天铲完雪之后,突然头晕,无法行动,由救护车送至医院,虽然有惊无险,但从进去到出来,短短四个小时,输了一瓶止晕液体,做了一个CT检测,总共花费了两千多加币,好在这位家长过来时买了医疗保险,所有费用全被报销,节省了一笔额外支出。

文末给大家推荐一个快速查找等候最短的Walk-in Clinic (无预约诊所)的网站:https://medimap.ca/。登陆之后只需要在 Find Clinics里输入你所在的住址就可以搜索。这个网站有三个附加功能:一是提前登记。可以先上网提前登记排队,登记成功后,你登记的手机就会收到短信,通知你等待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在家等待,差不多时间过去即可,但是这个功能需要在网上支付少许登记费,一般为几加元,这笔费用是无法报销的。二是更多搜索选项。这个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义寻找诊所的范围,比如专科医生、诊所名称,或者距离的选择,比如调成5公里以内等。三是选择家庭医生。通过这项附加功能可以根据病人对医生的评价以及医生的基本情况介绍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生。

留学安全健康,是每个留学生家长最关心的事,作为我们留学生,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这才是本文的意义。
另外,附上一篇曾在“加高党公众号”上发过的文章,谢谢KK的付出。

怀揣大学梦想的你,放慢脚步,先想一想,如何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WechatIMG6
新年过后,,加拿大高中的第一个学期也将接近尾声。圣诞回来后,结束上学期课程,完成学术课程的一些大作业,而后进入期末复习,对于较为重视学术成绩的中国小留学生来说,这一个月应该是最为忙碌的,而偏偏这时候一些回国过圣诞的孩子却杳如黄鹤,不愿再次踏入留学的校门。虽然说,去与留, 都是一种适应性选择,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无关对与错,但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其通过亲身实践来判断孩子是否适合留学这条路,何不早做规划,早做判断,以免造成孩子的留学之路中途而废,打道回府。对父母而言,劳神又费力,对孩子来说,影响了国内正常的学业,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尤其是高中尚未完成学业,如何进入下一步的大学申请?
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加拿大读中学都是冲着来读加拿大大学的。不过,今天,我想谈谈:怀揣大学梦想的你,先放慢脚步,想一想,新国家、新学校,如何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加拿大教育体制的特点
在多数国人看来,加拿大的教育是小学散、高中松、大学严且紧,把孩子高中就送出来留学,目的是在教育宽松的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适应国外的文化和生活,从而轻松申请到一个好的大学,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似乎都是在大学四年的苦读中收获而得的。事实上,加拿大的教育看似各个阶段独立,实质上则是衔接性非常强,高中读不好,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申请和入学后的学业发展,甚至成为加拿大大学高淘汰率的牺牲品。
如果说加拿大的小学是为孩子作基础的阅读和开放式思维训练准备,高中则可以看作是大学的预科,是为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基础准备。加拿大的高中是选课制,与大学类同,而在九、十年级基本以必修课为主,可选的科目很少,由此也可以看出,高中自成体系的教育模式同样存在着由基础向专业的过渡,正如大学大一、大二为基础课,大三、大四,进入专业课选择理论上是一致的,这也是加拿大高中设为四年制的主要原因。高中九、十年级基本开设的科目英语、数学、科学全是必修,这里的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科目,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础知识的准备几乎是相同的。而到了十一、十二年级则进入了较为专业的选修课阶段,所选的专业课程大都对应着大学或COLLEGE的专业课程,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未来大学的预备课程,如果选课没有准备好,后续大学的学习自然不会轻松。
加拿大中学的出口(Pathways)是大学和大专,这里的大学和大专具有较为明显的专业区分,大专多偏重于基本工作技能的学习,与国内的大学专科稍有不同。因而,高中课程选修课就会分为二类,一类对应着未来大学的专业化知识,二是对应着大专的技能类知识。这就出现了除了国内高中具备的基本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之外的烹饪、木工等课程,相对于前者,后者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自然难度就会偏低,得高分也较容易,一些3M\4M的课程也可以用来申请大学,于是一些急功近利,想以高分申请到理想大学的留学生,便会超近道,选择一至二门这类大专类的预备课程。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学相关专业的预科课程在高中没有准备扎实,大学的课程衔接就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高中课程内容本身也是一个较为严密的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的前后连贯与衔接,留学生在11、12年级选课时常会发现有PRE-REQUEST的要求,PRE-REQUEST又称为先修课程,比如,如果选择11年级的数学,它的先修课程就是10年级数学,只有学习了10年级数学才可能选择11年级数学,这种选课体制也是由基础知识的连贯性决定的。而大学申请时专业的选择同样是建立在高中选课的基础之上,比如,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对高中知识准备的要求是基础的英语、高等函数、微积分,部分学校还会要求有一门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这也是高中学习要早做好职业规划的根本原因,根据未来大学的专业来选择高中的选修课程,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连续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做好高中学业规划
针对加拿大的这种高中选课制特点,留学生必需早做准备,早做大学规划,把高中、大学纳入整体化考虑,统筹基础课程和未来的大学专业知识课程。
多年的留学监护中,我留意到国内出来的小留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着明确的学业目标,有备而来的学霸型学生;二是成绩一般,对自身的目标不是十分明确,迫于国内的升学压力,或者心中怀有留学梦,出来探寻另一条升学途径的学生;三是国内成绩本就不理想,升学也无望,没有任何规划,只是片面地、道听途说地了解到国外大学没有高考,升学容易,冒然闯出来的。不管对于三类中的哪一类学生,父母都有着相同的期望值,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来后能申请到一个好的大学或大专,顺带学好一门语言,即便回国,也平增了同龄人间的竞争优势。良好愿景,只有真正成为现实才会有意义,不然,留学也可能会变成水月镜花。
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学业规划也是不同的,对于上述第一类,学术课程在国内有着扎实的基础,因为有备而来,有的学生甚至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雅思成绩。这类学生完全可以从11、12年级插入,出国后直接冲着目标大学做高中最后阶段的大学预备课程准备。比如大学工程类专业一般要求的高中必修课程为英文、数学、微积分、物理、化学。基础好的学生11、12年级直接延续国内的基础课程功底,同时针对目标大学准备好申请大学的必备课程,如果雅思成绩已经通过,英文学习的重点可以放在12年级学术英语及日常交流与学术课程英文能力的准备上即可,其关键点是放在大学职业规划上,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11、12年级的课程。而且,有备而来的学生,因为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出国后可以很快走出ESL班,进入本地孩子的正常课程学习。
对于第二类的孩子,出国后易出现两极的分化,如果学业规划合理,孩子会逐渐明确自身努力的目标,国外较为宽松的课余时间也可以为这类学生提供大量的查缺补漏空间,从而使其尽快进入正常学习轨道,申请上理想大学。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业规划,抱着不甚雄厚的知识基础,极有可能陷入长时间出不了ESL班,耽误正常课程选课,或者为了申请上大学盲目选择与大学衔接性不强的课程,从而最终导致不能按时高中毕业,或者进入大学后因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费力的局面。
对于第三类的孩子,如果国内学业成绩太差,父母就应该提早做好高中后的学业定位,国外的高中多出口对这类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大专课程也许更为明智。而且,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内部也并非孤立的,有着相互交互的关系,大专学分也可以转入大学相关专业学分,当孩子在大专课程学习中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后,也可以转入理想的大学学习。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果不跳出来看,家长和学生极易被这纷繁复杂的路径所迷惑,从而难以作出正确的规划。
把握好高中学习节奏
国内过来的小留学生多数都已经拥有相当的基础课学术基础,尤其是数理化的扎实功底确实可以让这些小留学生出来后较之当地的孩子略胜一筹,这也造成了一些在国内的家长和孩子认为留学轻松,申请名校容易的错觉。真正经历过留学的人都知道,高中毕业容易,打好基础难,大学进去容易,出来难。事实上,这种困境的存在是因为高中阶段学习能力没有培养好,语言准备不充分,所以大学毕业难。解决这一留学困境的逻辑就在于高中阶段做好充分的学术、语言及能力准备,大学学业自然功到渠成。
如何在高中打好基础。加拿大高中毕业的基本条件是完成三十个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通过省英语统考,而申请大学的条件则是在高中毕业基础之上,达到所申请大学要求的4U课程平均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同时还要提供证明英语水平的雅思成绩。对于上述分类的三类学生来说,第一类无疑留学之路是较为轻松的,因为他们只用按着目标规划逐步实现即可。而对于后二类孩子,如果没有成竹在胸的学业基础,那就必需调整好高中学习的节奏。
高中学习的节奏无疑是三部曲,语言准备、专业知识及学业规划。加拿大高中课程选择是一个由宽到窄,由泛到精的过程,宽是基础知识的准备,窄是专业知识的涉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国内基础知识准备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早点规划出来读高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加拿大高中课程对中国孩子来说难易程度有着很大的跨越性。近些年,随着小留学生的增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9、10年级,甚至7、8年级就出来读书的学生。相对于11、12年级出来就读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更为充分的时间来准备基础课程,从而可以更为从容地按照加拿大的高中教育体制顺利过渡到大学课程。而对于基础不太好,高中后两年才出来的孩子,把握好学习的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对于语言的准备,这个节奏一定要快,因为语言是基础,没有好的语言基础,其他科目的学习是很难正常跟进的。这个快,是指快速走出ESL班,快速准备好大学申请的雅思成绩。从而留出足够的时间进入专业课程准备。这个快仅靠压缩学习时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最快也要半年才能走出ESL班,雅思的准备甚至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单纯的快很难解决问题,还要早做准备,早做准备是指在准备出国前,早做语言的准备。加拿大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公校、私校、网校、夏校、夜校,各类学校的成绩也都为加拿大教育局所认可,为大学申请所接受。这也给许多留学规划晚的孩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果,11年级才规划出国留学,则可以在国内完成高中留学申请后,着手准备网上的ESL课程,或者暑假提前来加,参加相关的夏校课程学习,从而,加快语言的准备过程。
把握好高中的学习节奏还要避免速成的夹生饭似的学习。这同样需要一个较好的学习规划,即便9、10年级出来读书,也要规划好何时从语言班出来,何时完成雅思考试,何时完成高中毕业规定的义工活动。身边有不少的留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划,雅思11年级结束仍然没有考过,12年级课业加重,再抽出时间考雅思无疑会增加正常课业的负担。为了平衡课程,只能把一些用来申请大学的重要课程放到12年级的下学期,这样又会耽误申请大学的成绩提交。有的学生甚至到了12年级才发现基本的40小时义工活动还没有完成,为了完成加拿大高中的毕业要求,只能随意凑够时间数,而无法顾及义工的质量与未来大学专业的相关性。
学习过程中适当调整好未来的发展目标
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不代表着一切按步实行。因为孩子的兴趣在这一年龄段并没有呈现出过强的稳定性,同时,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孩子原有目标规划的实现。这时,适当的调整未来发展目标则显得更为理性。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石油深埋在地下,仅靠石油工人钻出来一个洞,便会喷涌而出,主要原因在于来自于地底下的压力。同样的,人要实现一个目标也需要有这样的目标和压力,以此激发出自身的动力。而目标太不切合实际,或者压力过大,就会适得其反。在努力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爱好,适当调整好目标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曾经有一位国内过来的学生,过来时就读的公立学校,对未来的发展没有什么大的概念,于是就广泛参与公立学校设置的课程,慢慢的在学校的手工课上发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但当初出国留学的大目标是读大学,于是在能力、兴趣与大的职业方向上,作出了一个综合的考虑,最终选择了学术与技能相结合的室内建筑设计专业。还有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学业优势在数学方面,兴趣也在与数学有关的学科上,于是,扬长避短,他选择了与自己优势相关的学科,并逐步做好相关的职业规划。
在当前的小留学生中,一些因为在出国前把目标定的太高,出来读书之后,发现语言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目标难以实现,不是去及时调整目标,而是采取各种途径走捷径去实现目标,比如,通过读大学的语言班来弥补高中不够优秀的雅思成绩,或者通过转私校获得某门非优势学科的高分,或是通过选择学校内较易得高分的课程,提升申请大学的平均分等途径。这种因高中基础没能打牢而欠下的学业债务到了大学是需要一点点偿还的。与国内不同的是,加拿大的大学有不少的校外实习班,这种补习班的兴起正源于此。高中学业基础不扎实,大学课程跟起来就十分费劲,只能靠课外补习来吃力地完成学业,或者大学一、二年级时即被淘汰出局。曾经有个留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个学期,四门课程有三门不合格,最终只能重新补习高中课程,因此,根据自身的学业水平、能力以及自身的优势在高中调整好目标和学业方向,是大学学业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读大学,首先是读好高中。
充分参与高中的生活与学习
高中是学习成长的一个阶段,并不仅仅是进入大学前的过渡。加拿大是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中对公立教育投入最高的国家,这种投入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体现在各种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积极参与活动意识的培养中,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加拿大中学教育的着力点。如果让孩子充分融入加拿大的高中生活,孩子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纸优秀的学业成绩单,其他软实力的提升也是加拿大高中教育的优势。而这些软实力从直接表现上来看,或许不能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申请,但从长远来看,却决定着孩子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
我的邻居是一对犹太夫妇,作为医生之家,这个家庭完全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好的私立学校,但他们却愿意把女儿留在一所排名非常一般的公校读书。因为这样能充分享受到加拿大高中教育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丰富的课外俱乐部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方面。
加拿大公立高中都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但我们的小留学生及家长往往容易忽略这些隐性的留学福利,因为国内高中以升大学为第一目标的传统思维使得家长及学生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可以用来申请大学的学术科目上。即便身在公校也很少有留学生参与这些课外的俱乐部活动。孰不知,这些看似与学业无关的活动却是加拿大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学业与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记得我女儿刚来加拿大读高中时,老师告诉她,我们这儿是一个集体,你要学着去适应这个集体,而不是让集体去适应你,对她来说,加拿大的高中生活收获更多的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业。如果只关注结果而不享受教育的过程,仅以学分堆积出来的优秀是很难适应大学及社会需求的。因而,好好读好高中,路才会越走越宽。
高中是知识、能力与习惯的系统化学习,客观评估留学期望值,科学规划留学生活,调整好留学节奏与学习目标,相信每个孩子的留学梦都会很精彩。

用集体的智慧,帮助低龄留学孩子,构筑自身的安全“防骗网”

fraud-escroqueries
越来越便捷的通讯与经济往来方式,使得电信或网络诈骗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加拿大亦不例外,而小留学生的单纯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良好的经济条件更是成为诈骗集团的关注重点,这也因此增添了留守父母担心。

加拿大新近流行的诈骗种类及做法
使馆来电。
近期,频频有人接到自称是大使馆的语音电话,通知是有一份重要文件要取,或者是信息被盗用,需要本人亲自去澄清。语音是中文服务。这种电话骗子同样是以群发的形式进行。笔者及周围的朋友包括外国朋友都接到过,甚至不止一次的接到过这种电话。记得一位外国朋友接到这个电话时,一脸茫然,因为她根本听不懂中文,我接过来一听,是中国大使馆让她去取一份重要文件。这是一种较为低劣的行骗手段,广撒网,深钓鱼。其实,针对这种行骗,接到电话的人只要多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接到类似电话或上网查看近期有无此类行骗行为即可发现。但由于小留学初次独立地面对社会和生活,有些仍然生活在家长和老师构筑的外面的世界如此美好的想象空间,只有他们才会成为诈骗集团深挖的行骗对象。
前几天,监护团队的一名监护人说他的学生接到了一个使馆来电,聪明的是,这位孩子向监护人诉说了此事,虽然监护人告诉他这是诈骗电话,但单纯的孩子很是不信,幸好,监护人同孩子家长沟通,由家长出面,制止孩子可能采取的鲁莽行为。当然,这位小留学生的怀疑自然有他的理由,他认为一个学生,没有钱,有什么可骗的,而且,他们是国际留学生,手里拿的是中国护照,总是难免会出现护照过期或其他等等问题。这其实也正是行骗者心理战术的重要一环。

快递催件。
这同样是近期流行的诈骗电话。电话主要是告之有一封重要快递即将过期,这是最后一遍通知,电话是以英语语音发送的。同样,小留学生仍是受害的重灾区,因为独自在外,有时父母会从国外邮寄零食包裹之类,学生白天上课,可能没法及时接到快递包裹。加拿大快递服务的习惯做法是,如果快递上门家中没人,通常会把包裹放到离住户不远的POST中心,由收件者自己去取。但这种情况下,快递投送人通常会在接收人邮箱中留下字条通知,内容通常包括包裹目前所在的POST位置,以及大致的取件时间,收件人拿着这个取件凭证自己去取。这种骗术,最容易让人上当受骗的。

微信换币。
相比于上两种诈骗,这种属于小范围的,骗子多潜伏于微信朋友圈中。一些中国留学生春节或假期回国收了红包,回加拿大后想通过微信朋友圈,转换成加币。曾经有一位大学生遇到过这种诈骗,对方说你先把钱汇过来,我按多少汇率给你,钱汇过去之后,对方一直都没有转帐过来,虽然,后来这位同学在群里暴光了此事,但因为这种所谓的换汇诈骗是很隐避的,它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年轻留学生易轻信周围人尤其是朋友圈中陌生人的心理。

警方警告。
2017年多伦多曾发生多起中国留学生遭遇的虚拟绑架电信诈骗案,先后有四名中国留学生失联,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犯罪分子不仅了解了学生的相关信息,而且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年轻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无法清晰地甄别信息的真假,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要求事主对银行账户进行处理。最为严重的是通知涉事留学生先离开学校或寄宿家庭,躲藏起来,重新购买电话卡,不与任何外人联系,否则会影响国内家人的生命。这在成人看来,很是低级的游戏,却被一些单纯的留学生当了真,而诈骗集团就此以孩子被绑架为借口,向国内父母索取高额钱财。

信用卡过期通知。
我有时在家里的固定电话中也会接到类似的英文语音电话,通常是通知信用卡发生了欠费、到期、大额消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停止信用卡的使用,或收取高额费用等。一些留学生担心会造成费用的损失,加上对国外信用卡管理制度的不了解,极易 成为上当受骗的对象。

转发优惠卷。
这是我曾亲身经历过的一类诈骗: 利用社交媒体转发优惠。一次看到一则关于转发信息可得COSTCO $ 60元优惠卷的诈骗广告,心想,随手一转可以使多人受惠,于是不加思考便转发了,而收到信息的朋友出于对我的信任也不假思索的再次转发,事后才知道这是一则诈骗广告。

如果要数算下起,估计可以写成一本小说。这也是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一些负面影响。

为什么留学生成为诈骗重点对象?
在与家人聊到这个话题时,太太和孩子们也颇有感触。她们也都有过接听到类似电话或微信的经历。
大女儿是学心理学的,现在从事电脑设计的,因此她对此比较敏感。她说现在有一种机器人电话(Robocall),这种群发的电话,一旦有人回应,就会根据反应再作下一步的计划,比如,如果外国人接到中文电话,因为听不懂自然不会理会。如果是中国人,如果有回应,即便立刻挂断,也可能被判断出是中国人,然后,骗子便会根据这一信息缩小行骗范围并采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留学生为什么会成为诈骗的重点对象?大女儿说,其实不是留学生容易受骗上当,每个人都容易,关键是当你在关注一件事时,容易对所关注事物的相关信息发生兴趣,从而使诈骗信息乘虚而入。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不少老人上当受骗也是其中之原因。小心信息收集。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箴言4:23)

当然,留学生成为诈骗对象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诈骗所涉及的内容似乎与自身有关,正如前面所述的使馆和快递电话,留学生考虑问题较为单纯,极易成为受害人。
二是自身的安全感不强。小小年龄留学在外,多数事情需要自己独自承担,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或学业。所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认真对待,成了多数留学生的自身安全防范心态。
三是留学生与父母远离,万里之距,中间的时差无法规避,问题出现无法及时反馈给父母,这也同样给了诈骗集团可乘之机。
四是人生阅历不足。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从未处理过类似突发事情,总是以自己的处事方式推断外人的行为。而且,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诈骗集团极易获得受骗者的真实个人信息,诈骗集团组织严密,行骗手段多样化,专业化,甚至产业化。小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极易成为诈骗目标。

小留学生应当建立自身的“防骗网”,阻骗术于身外才是最好的规避措施。
关于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二女儿的回答直截了当“只要在加拿大听到中文电话”,立刻挂断并拉入黑名单。事实上,在加拿大尤其是多伦多官方或服务电话一般都会以官方语言英语的形式出现。这一判断方法不无一定的道理,但有的诈骗电话是以英文的语音发送的,所以这种做法虽有效却不是万全之策。

智慧家长帮你的留学孩子建立自身的“防骗网”,阻骗术于身外才是最好的规避措施。

关注政府提示。
政府也在鼓励民众将有关提防电信诈骗的信息进行广泛传播扩散,以防止更多的人受骗。同时告诫民众,一般政府部门都不会以文字短信的形式与人沟通,也不会通过电话或邮件向索取个人资料,或要求立刻付款,更不会用恐吓的方式进行。接到电话者心存疑惑可以从官网上查到官方电话,直接电话求证后再作决定。
加拿大反诈骗中心电话:001-888-495-8501

留意大使馆的提醒。
近期出现的电信诈骗多是犯罪份子以电话录音方式随机拨打,谎称自己是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对此,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称:“如果是总领馆打来的,是关于您证件需要补充这样内容的电话,那么我们在电话里绝对不会向你索要跟你的财产有关的任何信息。就以这一条来区别就效,因为这跟办理证件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001-613-789-3513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001-416-5290068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馆
地址: 515 St. Patrick Street, Ottawa, ON. Canada KIN 5H3
电话: +1(613)789-3434, +1(613)791-0511
传真: +1(613)789-1911, +1(613)789-1414
网址: http://ca.china-embassy.org
电邮: chinaemb_ca@mfa.gov.cn
紧急电话:
驻加拿大使馆:001-613-8788818 (领事服务区域:渥太华地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努纳武特地区);
驻多伦多总领馆:001-416-5290068(领事服务区域: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
驻温哥华总领馆:001-778-2380003(领事服务区域: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育空地区);
驻卡尔加里总领馆:001-403-9986777(领事服务区域:
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切温省、西北地区);
驻蒙特利尔总领馆:001-438-4016980(领事服务区域: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

吸取过来人的经验。
我家的大女儿说当你接到这些信息时,可以去求证。她给了我加拿大防诈骗的网页和电话。我把网页和截个图在文后发给大家参考一下。

相关截图和防骗网站如下:
http://www.rcmp-grc.gc.ca/scams-fraudes/index-eng.htm
http://www.antifraudcentre-centreantifraude.ca/reportincident-signalerincident/index-eng.htm

第二就是多咨询周围的同学、朋友,寄宿家庭和监护人,诈骗是一个团伙,我们也需要以集体的智慧回应。
三是依靠发达的互联网。比如说,输入使馆来电,快递公司来电这些关键词之后就会有一些关于诈骗的信息。
四也是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是跟父母及亲人求证如何处理。大人通常有这方面的经验,父母也更关注孩子的安全,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求证。
五是不要轻信,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随便转账汇款。如不慎上当,立即当地警方报案,如不慎透露信息,可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报案,要求其保护财产安全。同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站上注册,谨慎填写自己的姓名、手机和银行卡号。接到陌生电话,首要任务是先核实信息。

家长的帮助。
家长是孩子安全留学的“后援团”,应经常督促孩子把疑惑的事情在自己的同学亲友群说一下,利用集体的智慧和成人的经验来帮助孩子判断。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总是教育他们要做一个阳光少年,用善良的心对待这个世界,用信任之心、友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树立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而当孩子真正要走入社会后,家长也应把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适时适当地展示给孩子,让他们在相信世界美好的同时,适时提防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结尾:过往生活给我们一个启示
送孩子出来留学的60后和70后家长们,相信你对于家家户户阳台、窗台等安装“防盗网”,木门外安装“防盗门”,这一切都仍有印象吧?曾经有一段时间,央视春晚上某几种牌子防盗门广告大行其道。现在,时代不同了,场景也更换了。但历史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常听老人们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老人们的经验都是从教训中得来的,值得后人们谨记。
从“防盗网”、“防盗门”,我想到的是“防止诈骗网”。这个网,可能看不见的,固定在某个地方的,但却是处处存在的,可移动的。最重要,是父母和孩子,甚至更多人一起来建筑而成的。诈骗是一个团伙,我们也需要以集体的智慧回应。一句话,家长是孩子安全留学的“后援团”,应经常督促孩子把疑惑的事情在自己的同学亲友群说一下,利用集体的智慧和成人的经验来帮助孩子判断。

外面的世界总体是美好的,人心多数是向善的,但正如世界是多样的,人性也是多样的,平静的海面下也会隐藏着暗流和礁石。对小留学生而言,社会同样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这一课程需要用自身的实践来完成,判断一个行为的对错,就像学术课程里判断一道题目的对错一样,需要智慧和经验,更多的是需要学习和思考。作为成人,我们只能给予孩子们一些自身经验范围内的提示,真正的防止被骗还需要他们构筑自身的安全“防骗网”。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致所有挣扎在留学困境中的小留学生及家长们

1086425141
今天的话题是想送给那些挣扎在留学困境中的小留学生及其家长们,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开始。

留学的愿景大都是同样的美好,而留学路上的困难却因人而异。虽然,多数人都在以轻松的口吻谈论着低龄留学,可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小留学生的留学之路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幸福的家庭都是类同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一样,陷入留学困境的小留学生们同样有着各自不同的烦恼和忧愁。这种困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则会导致留而不学,学而不精,甚至个别同学会陷入一种留学的困惑之中。

困境之一:留而不学

对于那些留而不学的孩子,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似乎在肆意挥霍着父母的钱财和自己的青春。他们把留学当作了躲避国内教育压力的途径,来到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每天沉迷于游戏,购物,除了学习之外,各种的攀比,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也影响了整个留学群体的声誉,给外界带来了各种对小留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误解。国内留守的父母也因此而伤心,为当初决定让孩子出国留学而后悔。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留学也没有回头路,既然出来了,就要尽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因而,找出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才是上策。

事实上,抛开社会上对这些孩子的负面看法,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群体,我们会对这些留而不学的孩子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十几岁尚未成年的低龄留学生来说,价值观尚未形成,但基本的正确与否他们已经明白,也就是说已经到了明理的年龄。这也是个爱做梦,爱幻想的年龄,富于理想和抱负,而自我意识却强而不稳,如果这种理想与抱负超出了能力范围,则会造成好高骛远,结果是被现实折磨的心灰意冷,最终自暴自弃。这类孩子是带着问题留学的典型代表,不是国外优越的环境造成了他们的颓废,因为问题绝不是一天出现的,就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一样,这些问题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隐藏在水面下的才是问题的根源,而这却偏偏易被家长所忽视。对于留而不学的孩子,问题一般归于以下几点:一是在国内就沉迷于游戏,国内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没有打好。二是语言不过关,出国后听不懂课,久而久之,便放弃了。三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出国后无法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摆脱孤独感,渐渐交上了一些同样有着坏习惯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家长永远不要抱怨孩子的坏习惯始于朋友圈的不良环境。

相信每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有着梦想中的成功,也都为了理想而努力过,在现实中也挣扎过。对于他们,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引导,他们是一群处在困境中,力求解脱的孩子,就像站在悬崖的边缘,推一下便会掉入万丈深渊,往回拉一把便会重获新生。虽然话说的似乎有点过于严重,但这里只是想提醒各位家长,他们此刻最需要的是你们的关心,因为只有父母才最了解孩子这些问题的根源。也只有父母能真正带他们走出困境,对于在国内就沉迷于游戏的孩子,送出国本身就是父母的不负责任。曾经有一个父母自豪于自家孩子是村子里第一个出国留学的,这种为了面子而不是出于对孩子未来负责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悲哀。但既然已经送出来了,问题就像纸里的火,显现只是早晚的事。对于这类孩子,有一个妈妈的做法值得推荐,这位妈妈得知孩子在国外仍然沉迷于游戏时,果断地放弃自己在国内的事业过来陪读。围追堵截,用尽了各种办法,让孩子减少游戏时间,进入正常的课堂,同时,针对孩子落下的知识通过与学校老师的不断沟通,合理地调整了选课,再加上课外辅导班的跟进,孩子逐渐融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位妈妈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单纯戒掉游戏瘾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学业同时跟进,才能让孩子在另一个空间找到自信,从而使兴趣最终发生转移。

对于因语言不过关听不懂课而放弃学业的孩子。家长同样应给予支持和关注,听不懂课,孩子的痛苦大过于父母的焦虑。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每个孩子的共同愿望,可更多孩子却低估了实现这个愿望道路上的坎坷,也许他们曾经努力过,也为此挣扎过,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乐意生活在一个听不懂又无法开口的环境中。前段时间在一个机构的会客室里见到过一个孩子,当机构工作人员询问他时,孩子一脸茫然,手足无措,可以想像出孩子的窘境,如果课堂上也是这种情形,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尊严,只能坐在教室的角落,默不出声,或者干脆逃课,最终,留而不学。有些父母天真的以为孩子出了国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这个国家的语言,当然,与出国前相比,孩子最终语言能力的进步是必然的,但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却可能是高昂的。

而自理能力太差,也同样可能导致孩子留而不学的结果。个别孩子出国前在家里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除了上学之外,其他全是家中长辈的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孩子出国后住在寄宿家庭很难适应的,如果没法融入寄宿家庭,孩子的孤独可想而知,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与其他的留学生一起抱团取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消磨在朋友的聚会之中。如果交到上进的朋友自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我们经常看到一小群孩子一起在街边游荡,甚至在外偷偷喝酒,即便在图书馆,偶尔也可以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打游戏的现象。坏的习惯会像瘟疫一样地消磨着这些孩子的意志,使他们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最终沦为留而不学一族。

困境之二:学而不精

学而不精亦是留学中的一种现象。所谓学而不精,是指一些孩子也在进行着正常的学习,但在学习态度上不愿下功夫,只满足于眼前的分数。众所周知,加拿大大学的申请靠的是高中的4U及4M课程平均分,一些孩子为了申请上好的大学,把精力放在高分数上,而国外的课程虽然不重,但作业难度却不轻,这里的多数作业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的总结、思考,需要网上查阅资料才能完成。一些孩子单纯的把目光放在分数上,而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在选课时总是以投机的心态选择容易得高分的科目,做作业时也是东拼西凑,或者小组作业选择跟随优秀生一起蹭高分。这种心态下,留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高中培养的能力是今后大学学习的基础,这种学而不精只会给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有些孩子甚至为了分数,不惜从优质的公立学校转到了莨莠不齐的私立学校。高分并不代表着真正的能力,进入大学也并不意味着能够顺利毕业。前段时间网上传出多大学生考试答案一致源于在同一家校外实习班补习一事,究其根源就是高中学习能力没有培养好,基础不扎实,虽然高分进了多大,却没有能力顺利进入大学的学习。学习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只有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学而不精,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问题,更多的还是体现为一种学习能力的欠缺。但有了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培养则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曾经有一个学生为了出国前做好准备,曾咨询我能否买一套教材在国内先学习一下,事实上,加拿大的学习并不是一本教科书就能解决问题的,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孩子出国的目的是很单纯的,他明白自己出来就是为了学习的,有了这种学习态度的保障,这个孩子过来之后很快就步入了正规。另外还有一个孩子为了早点适应这边的课程,在国内就开始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留学前的语言等各项准备,事实也证明,有备而来的留学才是真正的留学,这种备更多地体现为学习态度的准备。

许多家长都在感叹学霸走到哪儿都是学霸,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动力来驱动的。单纯的补习只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并不能激发出孩子自身学习的内动力。真正内动力的培养是靠孩子自身的兴趣与汲取知识的热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这就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当然,态度是与能力相关联的,任何一个有着较强学习能力的孩子首要的条件是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而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可培养出来。因而,这也要求家长在孩子出国前应该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如果在国内本族语言学习环境中尚且存在问题,出来后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下的困难可想而知。正如前面所述的那名作为村里第一位出国留学的学生,在国内就是靠补习班来维持着并不算优秀的成绩,想着出国学习会很轻松,这种盲目的留学结果自然不容乐观。

有的家长觉得国外也有补习班,一样可以维持国内的学习方法,事实上,补习只是一个拐杖,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辅助,但永远不能代替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不然只能成为一个永远不会自己走路的低能儿。从学习能力方面来看,国内外都是一样的,国外更多的体现为孩子自我的学习能力。在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主持人问我的女儿对出国留学生有什么忠告时,我的女儿回答说是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习英语的能力。即便没有英语能力,但至少在过去母语的学习环境中也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在过去的学习中都离不开补习,到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只能是受罪。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小培养的,国内的孩子已经经历过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训练,多数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出来后才能扬长避短,把国内学习数学等工科科目的能力应用到国外其他科目的学习上,知识虽然不同,但能力是相通的,有了学习的能力,知识就仅仅成为能力运用的对象了。

找准问题根源,家长、学生

共同努力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新的一年,给这些挣扎在学习困境中的学生我想提出的建议。

第一就是提高专注力的训练。

加拿大课堂时间比国内长,而且一些学校不限制手机带进教室,这里就需要孩子靠自制力和专注力,有的孩子为了训练自己的专注力会刻意把手机放到储物柜里。我的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有时会把手机故意放到楼下,这也是他自己培养专注力的表现。一个法国的教育家曾说过,注意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训练专注力其实还可以靠参加运动来实现,专注力的训练就是一天只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细,做的认真,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诱惑是随处都在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力,外界的诱惑就是无孔不入。

第二就是学会计划。

计划是最好的准备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有备无患,有计划才能分清重点,最终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同时,我也想在新的一年给留学生家长一些建议。第一,对于如何衡量是否已经做好留学准备的问题。

这也是一些家长经常向我咨询的话题。我给出的建议就是看孩子在国内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如果在国内尚需要补习才能跟得上学校进度,那送出来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但事实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曾经有陪读家长带着成绩一般的孩子过来,结果也是很不错的,因为,相对于国内填压式教育,加拿大高中教育给孩子留下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如果孩子本身有学习的愿望,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补上国内欠缺的知识,重建对学习的信心,任何目标也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孩子来说,这种留学是带有很大风险性的,需要父母的指导与监督能够随时跟进。

第二,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适当调整家长的期望值。

曾经有一个孩子学了两年之后,发现仍然没法适应这边的学习状况,没法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于是在与家长的商量之后,适时调整了自己的学习年限,这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相信每个家长在孩子出国前都会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当发现孩子的努力达不到期望值时,适当引导孩子调整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当孩子发现无法达到目标时,非常容易彻底的放弃。家长应该明白,上大学不一定是所有孩子的出路,调整目标,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相信只要心有希望,就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