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了!加国留学生放弃UBC 6.4万奖学金 去香港读大学

6101
Jade绝对是学神级人物,10年级开始规划大学申请,11年级修完所有大学预修课程,裸考雅思7.5,厉害了!
Jade,12年级,就读于温哥华一所天主教私立高中。
今年年初,她陆续收到了UBC、多大、港中大、SFU 4所大学的OFFER,UBC还提供了6.4加币的国际生入学奖学金,多大给了2000加币的奖学金,但最后,Jade却决定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医学专业,同时没有任何形式的奖学金。

Jade为什么要放弃UBC和多大,而去港中大读大学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分享吧。

10年级开始规划大学,让我很从容

先从一开始选择大学时说起,从10年级我便开始筹划将来的大学申请,当时有把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香港都考虑在内,从而刷题和背单词时雅思和托福都有一起练(后来证明其实单词使用率都差不多,题型才是真正需要刷的)。

一个一个地研究学校和专业,最后我把视线缩小到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在刷过一次SAT后我放弃了美国,个人觉得学业负担太重,同时抓SAT和GPA两边都效率不高,于是把目光完全放在了加拿大和香港,准备两个地方各报三所大学。

这时候的11年级我已经修完了pre-calc 12, chemistry 12, biology 12, marketing 12,能够用来准备雅思和自主研发项目的时间已经绰绰有余。于是在有序完成前半部分的规划后,我就进入了紧张可也放松的12年级。


大学申请要突出学术成绩以外的优势

大学申请要趁早

在2016年的圣诞年前,我就已经顺利提交完了3所香港巨头学校的申请,港大、港科大、港中大。SFU、UBC、U of T也都是在early round完成入学申请。

雅思考试写作是难点

但是雅思的准备我确实比许多人都晚,大多数同学都早在11年级就完成了雅思的考试,我等到17年2月份才第一次考试。但所幸的是对应试教育确实有一套,研究完别人的攻略之后,我下载了两个app,把剑雅7-11的听力和阅读都有事没事过了一遍,(听力从一开始就快进两遍听,很好笑并且到后面慢下来之后会感觉很轻松),口语和写作我并没有多下功夫,自以为学校seminar 和 term paper 就足够了,但最终成绩告诉了一切。

2月份的总分出来是7.5,听力8.5,阅读7.5,口语和写作都是6.5,因为分数达到要求,我就没有继续往下考试,重新回到正常的学校学习状态。

学术成绩以外的优势也很重要

除了雅思这门语言量化考试之外,我也有注重在自己的专业选择上增彩。

因为学校不提供AP课程,我向学校申请了一门 independent directed study,由导师带领指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年研究。

因为年前爷爷有过胃出血,于是我便开始研究幽门杆菌和胃溃疡的形成,提出了制酸剂/抗酸剂在治疗胃溃疡中有效作用的质疑。在经过五个月的资料搜集和研究中,我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见解,也有幸能在与和2012年曾研究过此项课题的港中大的面试中分享和讨论 (在后来到香港本校与港中大的教授交流中证明,那场面试真的起到了booster的作用)。

确认OFFER之前,校园参观很重要

选择专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择的大学,专业排名(看QS,QS是颇具权威的与英国泰晤士报合作的世界大学排名为主),师资力量、学习资源、实习机会,都是考虑的因素。

UBC录取的是applied biology,多大录取的是life science, SFU,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然而因港中大录取的是医学院,没有人能够对医学院说不,所以其强大的诱惑力从一开始便驱使我偏向港中大,直到收到所有offer后的两个月我才可以平静下心来参照两边大学的水准。

4个OFFER,让我很纠结

UBC 6.4的奖学金确实极具诱惑,使其学费减半,几乎与港中大学费扯平,多大学费高不胜寒,即便其各项指标都在前头,却断想了我想早日独立的意愿。在排名上UBC和港中大并列44/45,两个专业我也都十分钟意,各项指标都平分秋色,一时间也无法确立。

于是在四月初我与UBC的advisor预定了时间答疑,UBC离的近,也确实经常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所以掌心掌背都挺熟悉,然而港中大却似乎在云里雾里。

飞去港中大参观,解开心中的迷雾

于是四月底,在花费一个月时间查询网络还满足不了我对学校的认识之后,我决定到香港与专业的counsellor面谈,(有的时候,亲眼见到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亲自跑到中大去看学校恐怕是我目前为止做过最明智的决定。就好像深入了解一个人需要面对面交流,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一样,真正到一座学府才能感受到它吸引人的所在,它的文化底蕴。

在港中大,教授与学生之间几乎无话不谈,交往如好友,对于生物医学系,专业课学生一节课只有不足30人,这样的小班制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授之间关系都非常好,教授不仅是学业上的老师,在学生的人生规划上也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亦师亦友便描述了这里的教学氛围。

最终选定港中大,医学之梦在这里起航

想想如果就读在UBC,第一年的三百余人的公开课,我实在心有胆怯。其次港中大后期的奖学金和实习机会非常丰厚,并且在和学姐学兄的交流中认识到大一便有实打实的解剖课,逛了好几层实验室之后,我真正的开了眼界,这地方是医学生的天堂啊。

其次我希望能在后期专修生物医学研究和管理与企业策略,港中大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而如果就读于UBC,我需要就读四年后才有可能进入医学院,而国际生在加拿大能进入医学院的案例却是少之又少,更别提有空余时间去攻克商科的课程了。

在参观完港中大后,我对加拿大和香港的这两所大学都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做出我的决定。

Jade小结

希望各位同学在参考大学的时候可以各个方面都去考察,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便在多方面和有经验的人沟通谈话之后,自己也得有自己的立场主见。毕竟上大学已然成年,上个学校怎么能自己没有主意呢?

朱凡博士有话说

相信,很多12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没收到OFFER时着急,当收到多份OFFER时,又很纠结,不知道到底该如何选?下面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1. 开个家庭会议

每年的四月前后,每个星期我都会被邀请到不同的家庭中参与家庭会,如果你也有这样经历,估计会发出内心的微笑。

在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不停的被家庭邀请去做群聊的角色,其实我能做的就是听众,也很感谢大家的信任,只要我能抽出时间,我都愿意在高中最后一年陪伴孩子,孩子上大学之前在家庭中做分享的贡献,也是一种使命,谢谢大家的信任。
面对多份OFFER时,建议家长与孩子坐下来一起沟通,分析每所大学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仅仅是以未来的就业或移民为目标,因为孩子未来的路还是要靠TA们自己走的,未来遇到的困难也需要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2. 鼓励孩子看学校,同专业老师沟通,关注在读学生声音

有一点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最近在邀请同学上来做分享都会特别提出了校园深度游的话题,其实在我们学生分享的第一个嘉宾Jasmine,她分享的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道在几个大学同时录取她之后,马上就去看这些大学,然后再确认自己的最终选择。
今天的Jade的分享就更加明确了,她亲自飞到香港去,去看学校并且跟教授交流,近距离的去接触实验室、课室等等,我相信这样一个对学校做深度的了解,对孩子的选择是会有所帮助的,要是大家记得,我在很多讲座都在说我们只是导演,主角是孩子,孩子能不能把自己人生的这部戏演好,取决于孩子自己的感受。

3. 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一直强调,选择大学时首先是要看专业的,专业才决定大学,这个跟中国或者以往我这辈人选择大学是有点不一样。

想当年我自己选择大学时,我就是先看大学再看专业,以至于在这方面的冲突,尤其是与我父亲是有很大的冲突的,以至于我在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当中也是有很多的纠结,当我决定要去读的中山大学历史系,父亲问我学出来做什么,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学出来能做什么,我当时想,大不了就是去做历史老师啊,或者去做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

假如我们当中有学历史的孩子的家长请你们也不要自卑,因为大家都明白其实专业不等于职业,职业又不等于事业。

而对于我自己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在读大学选专业时,我自己也稍微有一点纠结,尤其是大女儿在美术方面,她有自己的造诣,音乐艺术方面也有造诣,但最后她却选择了读心理学。

所以我非常理解Jade父母,她妈妈也是我在暨南大学的校友,对于父母他们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来多伦多大学比如天气原因等,UBC的六万多奖学金也放弃了,最纠结的是去到香港读大学,因为家长希望在加拿大留学读书都有个想法是留下来移民。我跟这些纠结的父母是一样的,当年我跟我两个女儿讨论这个话题,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我的故事我是主角,我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后悔!

上面图在我的新书里会用到,我们花了心思收集了64所大学学生会网站和当地学生非常流行的校园文化网站,如果不能来到学校亲眼看一看,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对当地的文化都会有所了解。

4. 父母的好意孩子会一辈子记在心里

当父母们开心又痛苦地帮孩子选择大学选择专业,在纠结过程中,很多孩子向我提出“投诉”,“父母把我们送来留学是为我们好,为什么在大学选择的时候不能听听我们的想法呢,我们在这边也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我们的功利心没有父母那么强,远见没有父母那么厉害,甚至人生阅历没有父母那么丰富,但是有一点请让我们从心出发,否则我们怎么知道对与错呢,我们的选择我们不会后悔!”这是孩子们的心声。

家长把孩子送到加拿大念高中的时候,就会经历从讲员变成听众的角色转变,但还是想继续自己的话语权,在大学选择的时候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去影响孩子,我们总以为我们了解孩子,我们总以为自己的决定是为孩子好。
没错!我跟你说,你的孩子会一辈子记得你的好,记在心里!

我这样讲并不是想推掉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是想让大家知道一点就是我们作为父母到了选择大学的这个分水岭,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倒不如务实一点,认真听一听孩子的选择,从今天Jade的分享,包括之前的分享,孩子留学成长这一点恰恰是留学的价值!

当你的孩子对自己的专业有所选择,当你的孩子对于未来的方向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不成熟但是有成长,而这种成长正是留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