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儿子的“班规”,我对加拿大中学课堂又有新的印象

Photo 2015-08-20, 1 37 07 PM
当我们把孩子送入加拿大中学,我相信不少的家长都同我一样,对孩子就读的学校一切充满期待,同时也会好奇想知道,孩子上课的课堂会是怎么样的呢?
在我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一个个镜头,那是从美剧、国外电影里看到的画面:教室虽有门但中学生可从自由进出,没有固定的座位,你跟谁都可以聊上几句,喜欢的课随意参与无须规规矩矩举手发言,不喜欢的课那就戴上耳机听自己音乐或者睡觉或者干脆找个借口溜出去呆在洗手间里。哦,对了,饿了,吃块薯片,渴了,开一瓶可乐,不吃不喝也要嘴里嚼着香口香糖。下课了,男生把废纸搓成纸团,比赛谁可以投中角落废纸筒;女生互相取笑谁穿的衣服最出位……我的地盘我做主,喜欢干啥就干啥,孩子们肯定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课堂。
与此同时,我的脑海又浮现另一幅图画,那是我们国内中学课堂的印象……相对比之下,我们国内的课堂有点象军营,呆板、沉闷,充满严肃、紧张气氛。记得小学时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我们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喊一声:“一二三!”同学们触电式地全体马上回应:“闭嘴巴!”老师再说一句:“眼睛看那里?”下面的异口同声地回答“看老师!”班里很快安静下来。你会看见同学们挺直腰杆眼望前方,双手平放书桌上。什么吃东西、喝东西,随便走动,甚至溜进洗手间玩手机,那是不可能的事。人多,大班,习惯了统一性的严格管理,哎!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潜意识中,我承认自己是崇洋的。不过,我心中那幅加拿大课堂想当然的图画,很快被读9年级的儿子Donald从学校带来的第一份“课堂规则”改变了。
scan_0000_rule3
这是Donald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一共有7条:
1、发言先要举手,
2、老师讲课学生不可随便讲话,
3、电子音乐播放器、电话等不得堂上使用,
4、维护好课堂学习环境,
5、做好上课准备,只可带笔记本、稿纸、文具、电脑移动储存卡等入教室,不准带食物进教室,
6、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7、请在上课前或下课后去洗手间。
听儿子说,有同学因为上课讲话被老师“请”到课室外的走廊,也有的同学忘记将手机锁在储物柜里(locker),刚好有来电,电话铃响,结果电话被老师收缴,同学下课后检讨一番才能取回电话。Donald他自己也因为去洗手间迟到一分钟,被老师发现,当天放学后我们收到学校打来的电话。
加拿大中学的班级概念同中国不一样,因为实行学分制,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同选一个课程班学科的自然成了同班同学。流动性的“走堂”,十分自由,但每一科的老师在学生上课前也会向每一位学生派发自己任教班的“班规”。
没过几天,儿子拿回家第二份课堂规则。
scan_0001_rule4

scan_0000_rule5
与前一份干巴巴的“班规”不同,这是科学老师发的“课堂协议书”,不但学生要“细化”老师要点,家长还要跟学生一样,签上大名。在12项的规则中,该老师先提出他的要求,然后空出位置让同学填写上自己的具体行动内容。例如第一点,他要求:“进入课室前做好一切准备”,你会看到儿子补充“细化”:“带文具、课本,及缴交的作业”。
最让我掉眼镜的一份“班规”是Donald英语老师那写得满满的两页纸的规定。
scan_0001_rule1

scan_0000_rule2
大致意思是:课室限制使用电子产品;饮品食品不允许,嚼过香口香糖绝不能玷贴在桌椅下面,课室保持清洁;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迟到者须得老师批准才准进入教室,无故缺席承担无学分受惩罚等后果;交作业有要求,除了准时还要用文件夹存放妥善放在老师案头;参与课堂互动,不要认为乖乖地安静坐在一角就平安无事;尊敬老师、尊重同学,不得无事生非,影响他人正常学习……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师的细心,例如迟到进入课室必须要先敲门、待老师望见你并同意后,你才能静悄悄地进入教室。我十分认同他制定这份“班规”的原则:尊重。正如他解释,尊重除了尊敬老师外,更要尊重同学,不要做出取乐别人、嘲笑别人、取笑别人失误。“师者父母也”,这位老师苦口婆心管教孩子,例如递东西给同学而不是扔过去,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碰别人的东西要先得到认可。
除了各具特色的“班规”外,儿子还带回一本厚厚的“校规”。
scan_0001_dress1

scan_0000_dress2
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学生日程记事本》里前面的内容都是告知学生该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我好奇地翻阅“学生在校衣着规定”那部分,才知道,即使在加拿大公立中学,也有明文规定衣着要求的,虽然公立学校不会跟私立学校那样规定学生穿校服,得体的衣饰还是有细则要求的,当然,学校禁止学生的奇装异服。
看来,加拿大中学的课堂并非我们以为的那种闹剧式的自由。
“没有方圆,不成规矩”。
地球是圆的,地球村里的中外学校规章制度只会因应文化制度等国情不一而变得多姿多彩,不会因为你的自由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民主的存在要有契约、协议的合理土壤。强性的规定还是人性化的规定都是要尊重和遵守的。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中国学校是“家长式”的统一管理,加拿大学校是“契约式”的平衡管理,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什么不一样,不是这篇文章可以承载的。
教室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言归正题看来,我有必要提醒我身边的中国的留学生们:你了解你入读学校的“校规”和所选课目“班规”?
不久之前,有个学生因为穿一件印有粗句字句衣服被叫到校长室,还有一个学生也因做好作业忘记交,第二补交,老师收了,但没有打分,因为该老师的“班规”迟交作业不能接受。小留学生,还是停顿在被人照顾的状态,我们替中国父母多操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