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如何起步,且听这四位过来人的分享

近日,我邀请四位iDC嘉宾专门为大家上了一堂加拿大留学生职业规划“先修课”。

每年加拿大大学申请季,不少留学家庭因为如何选择大学专业而发愁,其中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是大学专业如何与未来职业挂钩。职业规划是每个大学生将会面临的,但因为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不同,对不少留学家庭却是一道难题。

为此,上两周,我特别邀请到因其过去几年聚焦培养了众多海外留学生的金融人才被称为“加拿大金融界的黄埔军校”的iDC创办人Sherry  Kang老师,和她带来的三位毕业生,做了一场视频分享讲座:“留学生如何规划—-职业大一大二篇”。

四位都是留学过来人,现在从事不同行业,他们就如何规划大学专业和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如何利用大学资源积累相关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规划怎么帮助大一大二的留学生,等等,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还回答了线上听众的问题。

(以下是讲座内容整理,为了方便叙述,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Sherry  康老师的分享

我来自广州,2000年留学加拿大,在约克大学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和MBA;前加拿大BMO (蒙特利尔银行)人力资源总监,,现在是 iDC 创始人。

我做事喜欢规划,读书时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是进入加拿大投行做人力资源方面工作。

因为本科专业属文科,希望工作是商业机构,所以,后来,我又在约克大学著名的舒力克(Schulich)商学院读金融研究生。

怎么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有助于我批判性思维,我总能找到与众不同思考;商科金融数理分析又让我学会严谨分析,学会用数据说话。

当然,读人力资源是自己兴趣,但又担心就业,所以再读个MBA。

我最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工作,做了一段时间人力资源总监,我又开始新的人生规划。

当时,我看到不少从国内来的留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困惑,觉得自己曾经是留学生,对找工作的困难,深有同感。后来,自己在职场上打拼多年,面试过无数应聘者,了解大企业用人需求。于是,2018年辞去高薪职位,创办公司iDC,我希望通过职业规划、职业培训,帮助更多需要的留学生。

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就业有什么关系? 

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大概25岁左右开始工作,做到65岁加拿大为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我们约有花在工作上时间是40年。加拿大法定工作时间一周37.5小时,40年为45000小时。试想一下,我们人生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所以,找份自己乐意做职业,是不是十分重要?当然,职业与专业有连带关系,尤其是一些为职业而设置的专业,例如,商科,所以,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关键。

在华人圈子流行一种讲法: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那么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女生学会计,男生学计算机。作为女生,我学过会计,觉得很难学一下。我喜欢用数字说明,但更喜欢同人打交道。

会计是商科里最热门的一个分支,但我也看到不少学会计的同学最后放弃,转学金融、市场或经济。

后来,我做职业规划导师,我发现,虽然在商科里,但会计、金融、管理和经济,选不同课程的学生,最后对职业选择方向都不同。

所以,职业规划第一课,了解自己。

学习之外,大一大二要积极参加社团或者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吗(volunteer)?参加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我大学只参加约克大学心理学咨询中心,帮助社区有需要的人士,我投入时间不少,而且坚持二年义工,我将这些写在个人简历上,结果被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招进去做人力资源实习工作。我个人体会,学校社会实践宜精不宜多,尤其注意所参与的活动与你未来可能的职业有关系内容,因为你会将这些活动写入个人简历里的。

嘉宾Ken Wang的分享

我是2015年从北京来的,先是提前三个月在多伦多大学士嘉宝校区读一个英语项目,然后被录取为该校计算机科学专业。现在是加拿大Google (谷歌公司) 软件工程师

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就业有什么关系?怎么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我选这个专业一是受我父亲影响,二是自己感兴趣,三是考虑将来好就业。

说到我的特长,当然是数理。我中学非常偏理科,数理很高分,但文科较弱。虽然从小玩电脑,那个男孩会对计算机有抵触的?不过,讲到电脑专业那与玩电脑游戏,那可不是一码事。

因为高三学了一门Ap电脑编程课,发现对计算机编程与代码很感兴趣。所以,在发现自己的过程中,多听前辈的意见,也多作探索性尝试。

我大学四年是不断探索的四年。举例来说,我喜欢电脑专业,但并不所有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我都喜欢。大二有一门建网站课,内容既讲前端介面设计,也讲后端交换逻辑。我喜欢做背后工作,不喜欢前端工作,因为自己不擅长而不喜欢,因此这门课只得了80分,是我所有课里最低的一门。但计算机科学里建网站,离不开前端后端的配合。所以,大三大四我还要再选这门课。这次我抱着培养自己兴趣的心态。结果,发现自己也可以做好。后来在工作中也明白,不是所有工作项目都是你喜欢的或者说你可挑选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不断尝试。这种尝试越早,代价越少。比如,大学尝试一门课,喜欢与否也只是五门课其中一门,占了你1/5学习时间,只要合格还是有学分的。在不断探索中挖掘兴趣。但如果你毕业后,做一份工作才发现不喜欢,那代价就大了。所以,我鼓励大家,在了解自己的大学四年,多尝试,多探索。

学习之外,大一大二要积极参加社团或者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吗(volunteer)?参加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分配时间?

多大学习竞争激烈压力很大,但多大社团俱乐部特别多,课外活动频繁,所以要有轻重先后次序。我在多大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实践,例如专业性较强设计比赛,时间短,又能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出来。个人简历也有东西可以讲。

我是Co-op项目,找实习重要。我在大一大二要开始找实习,但可能没有准备好,虽然有面试机会,但没有被录用。现在回头看,应该是太急了点。大一上完知识基础课,大二上完了知识应用课,大三去实习比较合适。我三段实习一年时间都是在IBM完成的。

另外,在实习中确定自己未来行业和工种,就要早点投入工作准备。例如,我了解到计算机科学毕业生大都去做程序员,与否录取要靠面试。在规定时间内的线上写代码,然后面试官会问你一些问题你再做出回应。在线写代码,学校较少训练,但网上有不少练习题库,我找来一大堆,刷题练习,熟能生巧,最后面试时顺利通过了。

嘉宾 Sylvia Xiong的分享

我从武汉外国语学校毕业后,因为学校与阿尔伯特大学有合作,我就报读该大学。选择金融专业是听了该校友做的一次分享,觉得金融分析、股票分析蛮有意思的。本科毕业后,申请读多伦多大学金融分析研究生。我现在是丰业银行风险管理高级经理。

怎么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加拿大大学比较灵活,学分制给了我们探索便利。例如,阿尔伯塔大学我们商科课程大一是在文理文院上基础课程,大二才细分专业方向。我透过尝试课程了解自己能力。大一时,我对数学和经济学有兴趣,但学了一个学期,发现自己对偏文科的经济学不如数学那样得心应手,学起来很吃力,花了不少时间也只得B,大二就不再选修。另外一门会计,我上了一节课就放弃,太难了。但相反,我对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等越学越有兴趣。

了解自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了了解自己对专业课程选择方面,我还在大学实习时接触到不同实习机构,了解未来职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阿省是石油资源大省,阿大专业不少与此相关。商学院不少同学毕业后留在当地从事与石油资源行业有关会计、财务工作。我看他们,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环境相对轻松。一个字,爽!但不知为什么,我不太喜欢这种氛围,我喜欢挑战。在职业方面我喜欢的金融工作在阿省相对简单,我想看到更加全面的图画,例如金融机器是如何运作,资产管理、股市运作、投资产品、金融信息和风险控制,等等。所以,我选择来多伦多。

同样,在职业规划中认识职业是一门必修课。这也是探索的过程。我利用带薪实习机会,完成了这个职业选择的探索。

Sherry老师说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定位,城市行业因此形成不同特色。例如,多伦多如同中国上海,是金融高科技为中心,草原省份以石油为城市产业。选择职业时要考察城市产业,尤其是龙头产业。到了多伦多大学读金融研究生,我才发现在这里有那么多的银行金融机构,就业岗位多,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到自己所喜欢的金融专业在这里有那么广泛分支和方向,光是投行,也分前台、中台和后台,各自分工不同。我有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感觉,视野大扩展。

学习之外,大一大二要积极参加社团或者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吗(volunteer)?参加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分配时间?

我大二参加不少社团,结果影响学习,成绩下降,都是B。但又不得不承认,参加社团等社会实践对我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留学生不同本地学生,他们有本地做义工等经历。我们只能靠大学课外活动经历去填补本地社会实践的经历。事实上,我的第一份Co-op工作能够被录取,面试官对我在大学组织大型社团活动经历印象深刻。

有了第一份工作,后面的实习容易得多。也为后来读研做了铺垫。金融硕士十分看重本科社会实践和实习的经历。职业规划是否做到精准,实习是一种检验。我在国家银行的实习是做风险管理项目,跟我后来很快找到正式工作,有密切的关系。用Sherry老师的话来形容,你已经被第一个顾主挑选过,第二个顾主相放心录用你。

嘉宾Bingbo的分享

2012年来加拿大读高中,二年毕业后申请多伦多大学,金融经济学和统计学双专业。之前家里人希望我读工科,我个人对科例从历史感兴趣,最终选择与社会科学接近的经济学专业。我有数学方面优势,后来多选了统计学,一方面考虑在数学框架下,学宏观微观经济学,文理组合学起来有趣,另一方面考虑,金融与统计容易找工作。我现在是丰业银行资金分析师。

应该选热门专业还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于热门专业,我个人觉得要小心。有一次回多大,同师弟师妹们分享过这个话题。当时有个来自国内的同学问我关于精算师职业规划问题。他父母说这是个热门专业。但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当中在不少坑的。一来念完四年,不一定能考上精算师,其次,就业市场对该职业需求降温。也不知道学生家长从那得来的信息。

我觉得,与其追求不确定的所谓热门,还不如追随自己梦想和兴趣,选择自己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专业和职业上。我现在是做到了。

学习之外,大一大二要积极参加社团或者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吗(volunteer)?参加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分配时间?

学校社团分两类,综合普通的例如中国留学生同学会,和专业类别的,像我参加的投资俱乐部,学用结合。我参加社会活动不多,大一大二帮教授做研究助理。

现在回顾,如果不是继续深造,还是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的。从中打开人脉圈,获取我们留学生缺乏的本地信息。我发现,本地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比我们有优势。必竟我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对当地信息也不熟悉了解。我们人脉圈子很小,大都靠同学、同乡或者老师那里了解有限的职业信息。

小结

有家长私信我,听完了四位嘉宾分享,收获丰硕,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活动。

己经完成大学申请的高中生颇有启发道,原来,在加拿大,选择专业与规划职业关系那么紧密,我很幸运,可以两者同时起步。

延伸阅读:

来加拿大念高中,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再谈高中留学生系统规划:职业、专业和学业, 由远到近,三点一线的设计

大学申请季,被家长问及最多的问题:在加拿大,孩子选的专业,好就业吗?

那个年代,大学里不会教的一门课

父母都是为你好,但你不必全单照收!

留学的归留学,移民的归移民,但在加拿大,不妨合而为一的规划

原来,在加拿大,留学生移民规划有这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