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是否必须陪读,因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个人认为,无论陪读如否,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距离不是最重要的,若没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即使陪伴在身边,也是咫尺天涯。
家庭教育是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石
我曾经是一名陪读妈妈,在多伦多陪孩子度过了两年的高中生活,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回到国内,成为留守父母中的一员。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有幸结识了一些小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同时,由于职业的关系,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年轻人,既有“别人家的牛娃”也有所谓的“问题孩子”。虽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鲜活的个性,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我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孩子的资质以及家庭背景不同,那些个人能力发展比较理想,个性发展良性的孩子,都与原生家庭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与父母有着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如此,这种亲密关系,也使整个家庭的生活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古今中外,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庭教育是不能缺席的,被看作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石。其中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有效的沟通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针对那些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一个家庭,随着孩子的到来,成员间的沟通关系就开始逐步建立,到孩子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时,这种沟通体系应该基本就建立起来了。我观察到,那些出了国仍然与父母有密切交流的孩子,在国内时与父母的沟通就顺畅;反之,一旦出国父母就失去联系的孩子,在国内时就不太与家人交流,只不过出国这件事,因为时空差异,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
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能保持单一模式
现在的孩子同我们年轻时相比,读的书更多,接触的信息更丰富,而且由于网络的发达,他们接触的信息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这就使我们当家长的感到孩子难教育,道理都懂,你说一句,他有三句等着,而且还认为父母的观点落伍,但是做起事来往往是另一种风格。高晓松曾经在他的节目里调侃一个年轻人:“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把西方那套拿出来,要钱的时候又把东方那套拿出来。”我曾经与一个留过学的年轻人聊天,他自己的留学生活丰富多彩,讲起来可谓滔滔不绝,但说起与父母的关系,他告诉我,父母懂的他都懂,他知道的父母不知道,还过多干涉他的生活,所以他不与父母做什么深度沟通。
身为留学生的父母,我们最大的焦虑来自于对孩子具体情况的不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都经历了什么?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当我们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时,如果再听到一些负面的新闻或信息,家长的焦虑简直无以复加。我认识一个孩子,到了新年级选课的阶段,父母发信息催问,孩子要么不回复,要么说自己知道,然后就没了下文,做妈妈的心急如焚,联系到我。与孩子沟通后得知,孩子其实有自己的计划,而且已经请教过学哥学姐,他觉得父母不懂还催促他,索性不回复信息了。我赶紧把知道的情况告诉孩子妈妈,才消除了她的紧张。由此可见,及时沟通和了解信息对我们家长,尤其是留学生家长是多么重要。
随着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不能保持单一模式,需要不断变化调整。我经常开玩笑说,这其实是件技术活儿,需要我们做父母的保持学习能力,不断变换思路,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记得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沟通以每天晚饭时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经历的趣闻为主,在欢笑声中,我们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同时,我们对每件事情的观察角度和认知对他有一定影响,有些事情其实在随意的聊天中就有了某些刻意的引导。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妈,我觉得你很狡猾,什么事情看似你听取我的意见,实际上到最后都变成按你的想法来做,以后你再问我想法,我不告诉你了,反正说了也没用!听到孩子的心声,吓了我一跳,同时也意识到孩子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了。其后,在与一个牛娃妈妈沟通时我请教她,是如何与女儿保持那么好的交流,而且两人的关系亲密的像姐妹?她告诉我,在孩子刚进入初中,学校开始相应的青春期教育时起,她与孩子就沟通问题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去标签化交流,她自己不能贴标签,认为孩子的所有想法都是青春期叛逆,而孩子也不要贴标签,认为父母的话都是唠叨和阻止自己的行动;每次遇到问题,就事论事,分析利弊,谁说的有道理,就按谁的方法尝试,即使错了,也不许抱怨,重新分析,重新尝试。后来我与孩子的交流也学习了这种方法,并且根据我们的性格特点做了一些补充,我和孩子都属于个性比较强的人,所以我们约定,如果一件事双方有争论,发生激烈争执,那就暂时搁置,不下结论,等我们冷静时候再讨论,但无论如何都不许给对方贴标签。后来陪读的那个时期,正是孩子青春期发育阶段,再加上留学本身遇到的问题是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的,与孩子的争执比以往更多,庆幸的是我们一直坚持不贴标签的原则,所以即使有冲突,我们的沟通渠道仍然畅通。
代沟是两代人沟通无法避免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做父母的并不是些老古董,也一样用着最新的手机电脑,接触最新的信息,但是与孩子为什么仍然有沟通障碍呢?除了两代人认知的角度不同外,可能还有一个信息汲取和选择的差异问题。最近有一个时髦的说法是“每个人都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是否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在获取信息时,只愿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意味着,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能视而不见,而我们获得的认为对他们有帮助的信息,孩子们根本不感兴趣。于是就出现这样的状况,每天我们都被大量信息所轰炸,真正交流起来却无话可说。了解的兴趣点,可能是交流得以展开的另一个条件。此时需要我们做父母的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话,无论我们自己心里怎么想,都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而不是只听了开头就忙着指导和建议。记得陪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孩子跟我聊天时比较喜欢讲年轻人追求的潮牌,虽然我对此也比较感兴趣,但客观地说,当妈妈的还是希望孩子多说说学习方面的事,当时也仅仅因为我对此比较感兴趣而没打断他。后来发现,我的孩子并没有因此而耽误正事,谈论潮牌也是我们休闲时的一个有趣话题;对我来讲,收获就更大,与上文提到的留学生能展开比较深度的交流,恰是因为一见面我就开玩笑说他穿了那么新潮的衣服,那孩子睁大了双眼告诉我,阿姨,你是唯一准确叫出这衣服牌子的中年人!由此我们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交流发现,我们的孩子不都是闲暇时只会打游戏,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尤其是小留学生,他们面对大量的信息,接触到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时,会去思考,有时会感到茫然无措,很希望有可信任的人为他们解惑。如果做父母的能为孩子指点迷津,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个很重要的帮助。有个朋友开玩笑地告诉我,她儿子留学后变得深沉了,开始思考国家、民族、爱国主义等宏大问题,每天都有一系列的为什么与她讨论。这个朋友做的非常好,每每孩子与她讨论那些宏大的问题时,她从不敷衍,从历史的原因以及现实的角度跟孩子分析问题,帮助孩子在理解宏大问题的基础上,学习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友好相处,那个孩子在同学中很受欢迎。
给孩子传递有意义的信息
而面对大量信息,很考验一个人的分辨和分析能力,汲取那些对我们有帮助的知识,摒弃那些除了让我们变得更焦虑之外并无其他意义的信息,这个能力是我们网络时代的父母需要学习的。最近读到一些关于留学生抑郁自杀的信息,为了克服焦虑,我也在训练自己的分辨和分析能力,有一篇文章我认为写的很好,是一个留学生家长写的,文中的主要观点是如何不让焦虑控制学习和生活,其中我认为很有用的一个观点是,事情,需要把事和情分开,可以花时间和精力在如何做事方面,而情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评价,成败的后果等少去考虑…我把这篇文章发给了孩子,希望对他目前面临的大学学习压力有所帮助。
当孩子觉得家长与他沟通的内容对他有帮助和指导时,更愿意把他的问题,特别是苦恼告诉家长。得到孩子的信任,当他们敞开心扉时,其实也给了他们一个情绪宣泄的渠道,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即使家长没有更好的建议,对孩子来讲,也是缓解压力的一个方法,在吐槽的同时可能他们自己已经渐渐理出了思路。
倾听的好处还在于充分了解孩子的心路历程,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让父母可以有的放矢。记得我儿子雅思考试前,我因为焦虑,几乎每天都唠叨让他准备复习,结果引起孩子的逆反,两人经常为此闹得不欢而散。此时孩子爸爸出面了,通过以往的交流,他认为孩子是靠谱的,对自己的事情心中有数,于是他与孩子深谈了一次,同时建议我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再督促孩子。孩子听进去了爸爸的话,我也适时闭嘴,后来他果然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绩。当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智慧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时,孩子是很幸运的。我曾经听过一个小留学生朋友讲的有趣故事,几个男孩子相约在参加完高中毕业典礼后到酒店住一宿,聊聊人生,打打游戏,到酒店开房时已经是深夜,刷了一个孩子的信用卡,那孩子的爸爸收到刷卡信息后,得知孩子半夜在酒店开房,当时就发了一个信息,四个字:早点休息。这孩子和他的同伴看到信息后一起狂笑,不但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爸爸霸气!我想,这肯定是因为知子莫若父吧。
微信群拉近我们的距离
如今我回到了国内,陪伴孩子的成长,使我比较了解他,虽然远离,却也是比较放心的。现在我们主要通过微信联系,我们家建立了微信小群,在群里主要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我们出游的照片,吃的美食,甚至家里的花开了我都会发到小群里,孩子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也想让他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他仍能感受到家的氛围。
目前,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有很多,纪伯伦说父母是弓,孩子是从弓上发出的箭;还有人说,孩子是父母放出去的风筝,飞的再高,总有一根线牵在父母手中。我们中国人似乎更接受后者。对父母而言,不一定是要牢牢把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无论孩子飞的多高,走的多远,总想让他知道身后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不一定要常常回来,但她是每个家庭成员心中最温暖最温柔的地方,对远方的游子而言,更是心中最浓的乡愁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