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规划的困惑(三):想知道我家孩子是否合适留学?

我打算帮孩子报个暑假游学,想看看孩子是否合适出国留学。老师,你可以分享这方面看法吗?

上周一位家长问道。

我个人是认同这位家长的做法,让孩子先游学、再留学的规划。

下图是在我的2013年出版的《中学就去加拿大》的截图:

先游学,再留学,有条件的家庭, 不妨这样规划。

记得三年疫情前,每年暑假,在多伦多,我只要时间上安排妥当,都会同参加不同机构组织的游学营/团的国内家长和同学见上一面,互相交流。疫情这几年,学生来游学体验少了,家长访校无门,多少影响留学前规划的质量和效果。

出国留学,如果比喻是享用一顿国际教育大餐,游学,就是前菜。前菜,试食少许,刺激胃口,增加食欲。游学,那怕是走马观花,学生家长对加拿大社会文化的概念,对当地学校印象,都是有帮助的。

如果透过游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驱动,尤其是增加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留学小伙伴,相得益彰。

特别鼓励家长参与孩子游学活动。

互联网时代,留学家长不缺乏教育资讯,但,容易闭门造车,知果能亲身略为体验一下,不仅对留学规划战略制订客观,而且对日后,孩子留学可能出现需要调整的留学战术,更加快速灵活。

首先、游学目的是为留学服务。

第一, 孩子是提前去看看将来留学的那个国家,提前适应一下;

第二, 孩子可以先练习一下英语,实地感受一下;

第三, 熟悉一下寄宿生活,学习与人相处,游学期间不管孩子住校园还是住当地的寄宿家庭,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未来留学生活的预演。

其次,也要留意不要夸大游学的意义。

游学与留学,都有个相同的字:“学”,但两者学的东西,大不相同。留学是主菜,要付出的代价才得欣赏其美味。所以,不要高估这种短暂、表面和一次性的游学体验。

参加过游学的同学,当被家长问及是否想留学,大都会点头说好。好玩、轻松,不同安排、新鲜好奇,符合孩子的天性。

但也有被父母安排游学,后来申请来读中学的孩子,在加拿大上学后不适应,而返回到国内的。

孩子有没有很强的出国愿望,可能有,但孩子适合不适合留学,可能只是因为参加了一次游学而得出结论,还是要慎重。

游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孩子去留学打一个前战,提前有个心理上的准备。中国留学生的父母们在帮孩子选择游学活动时,要挑那些真的能够让孩子在当地的学校跟当地的孩子接触的学习型游学活动,千万不要选那种走马观花旅行团式的游学。旅行团式的游学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他们会以为将来留学就跟眼前旅游玩乐那样轻松,会对他们日后的留学生活或多或少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最后分享:我家三个孩子游学经历

我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是加拿大人,但他们一直跟随我们在中国生活,虽然,孩子每年都回加拿大作短期的探亲访友,但是到了他们要回加拿大读高中的时候,我还是特别安排他们参加了不同的游学团。

大女儿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加拿大暑假游学班,两周的时间里,白天在学校里上九年级的课程,晚上住在当地的寄宿家庭,周末寄宿家庭会带她外出游玩。两周后,课程结束了整个团队才有机会游历加拿大的其他地方。因为在多伦多大学参观过,才对这个大学印象特别深,所以她在加拿大高中毕业后坚持报名就读多伦多大学。

二女儿和小儿子没有参加加拿大的游学团,但他们分别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CISV组织的菲律宾和丹麦暑假夏令营,练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与陌生人相处。二女儿从夏令营回来第一时间自己狂补英语,一年后她独自一人返回加拿大入读读九年级。夏令营最大的收获是她学会了独立自理。

小儿子去丹麦游学,目地只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了解不同的地方风土人情。想想看,你的孩子将来要去留学的话,要独立一个人生活,你在国内哪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独立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一个文化里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存,如何跟人沟通,甚至如何跟家人联络、沟通,这些真的有时候要把他放到另外一个地方,你才可以知道他到底适不适合出国,或者到底要不要真的去留学,什么年龄适合去,或者他需要再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比如英语还是某些能力,自立能力等等这些。所以一年后,他入读多伦多一所以犹太人为主的高中,他很快就适应了。

关于游学,有三点建议:

一,游学前应做足功课,尽量把游学目的地与将来孩子要去读书的地方挂上钩,让孩子对当地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游学前同孩子订立目标,告诉他/她在这次游学中要学会什么。例如:如何在陌生的环境里结交新朋友,学会欣赏当地文化,如何在时差不同的情况下与家长有效沟通,等等;

三,游学结束后还要乘胜追击,利用孩子们仍保持的游学热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英语、教会孩子做些简单的菜式,为以后的留学生活做准备。

至于如何评估孩子是适合出国留学,内容之丰富,

并非一篇文章可以承载得下的。

我先后写了五本书,

诸位有心人,不妨找来参考。

又或者

联络我们助理,安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