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自控力和人生规划,就问你服不服?

4113
今天是本系列的第三篇,采访对象是Michael。

简短的自我介绍
Michael:我叫Michael,是天津人,来这儿已经有6年了,现在就读11年级。2011年,我在没有读完小学5年级的情况下,就和父母一起出国了。来到加拿大这边,我上了6年级。当时,出国是我父母的主意,我还小,所以也没有什么选择权。我的父母之前从事房地产工作,是比较成功的商人。他们决定出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西方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我们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我父母非常鼓励我们自己去思考,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非常缺乏这一点,为了我们两姐弟的发展,父母就带我们出国了。

刚来到这边的第一年,我其实非常不适应。我不会说英语,好朋友又都还在国内,所以感觉有点孤独。一开始的时候,我会经常通过网络和中国的同学聊天,但是慢慢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能够这么快适应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父母的鼓励。我爸妈很鼓励我去和当地的同学交朋友,这样一来,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融入加拿大的文化环境当中。一开始交朋友的时候,挺不好意思的。后来硬着头皮,交到了几个朋友之后,我就和他们聊天。这样一来,就算我说错了,朋友们也会更正我,教我学会正确的英语表达。

①玩7小时游戏是怎样的体验
Michael:我在国内没有打游戏,但是非常喜欢看课外小说。然而出国之后,花在小说上的时间反而少了,因为这边大多数都是英文小说,一点儿都看不懂。我有一段时间玩游戏玩得比较多,大概是在我八年级到九年级上半学期。最多的时候,我是从放学4点玩到晚上11点,当然这建立在没有什么作业的基础上。后来,我妈有一次说我玩游戏的时间太长了。当时,我心里也知道我玩游戏的时间太长了。我就和我妈说:妈,我知道我玩游戏的时间很长,但是我保证现在开始,我每天只玩2个小时。我当时说完这句话,心里想到其实2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也意识到我不能再花这么长的时间去玩游戏了。到了10年级的时候就慢慢停止,现在11年级就完全不玩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因为玩游戏,所以成绩很差。每次拿到分数卡,和同学的分数一对比,觉得挺丢脸的。偶尔还会因此被取笑,所以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7年级的时候,我觉得学习不学习无所谓。当时我是11,12岁,非常得叛逆。 以至于我整个学期都没怎么听课,以至于我考试题目一道都看不懂,都是瞎蒙的。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不是因为我因此错过了很多知识,而是当时那种懒惰的情绪让我后来进入9年级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②最难的还是看不懂题
Michael:我一直到现在还有的问题,就是我看不懂题目,或者说,我需要反复读题目才看得懂。有时候,题目大概的意思我知道,但是会漏掉细节。有一方面原因也是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英语基础不好,所以我看个书都要查一大堆的单词。看书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后来,我就是会每天记单词,慢慢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这个习惯也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形成的,因为我6,7年级的时候,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学习。所以到了7年级,我爸爸是天天逼着我背英语单词。后来我发现,对我来说最有用的还是和本地学生交流,看英语报纸或者是电视。看电视是一个非常好的捷径,因为读书比看电视要难很多。

③社团活动还能挣钱?
Michael:在9年级暑假的时候,我就把高中毕业前要做的40个小时义工,都超额做完了(50多个小时)。所以9年级的时候,课余时间除了复习和写作业之外,就是玩儿。10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参加课外活动了。之前我参加了一个叫“Junior Achievement”(少年成就)的组织,这是一个我们学生组织的商业组织,类似小公司。我们会想方法卖出一些我们想出来的产品,去年4月份的时候,我们这个公司就停止了,因为我们已经把盈利得来的钱花完了。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有去贷款,后来把贷款还完了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得了一些钱。虽然数额不是很多,但是这个经历和体验都非常好,因为感觉蛮有成就感的,还有了一些工作经验。现在我经常参加不同的学生社团。我的历史非常好,所以课余时间我会给同学补习。除此之外,我会参加艺术俱乐部,也会帮学校画一些东西。

划重点:
认真的人生规划

Michael:我在国内是很自由散漫的学生,让老师非常头痛。出国之后我反而变成了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因为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也很害怕。父母没事也会“吓唬吓唬”我,我当时就怕自己因为做错事而被学校开除,所以特别乖。10年级之前,我基本没有什么自主学习可言,除了一些强制性的作业,其他的都是不管的。但是到了10年级下学期,自己也知道,再不努力就没有机会了。11年级和12年级的分会直接影响到我大学的申请,但是我不可能等到11年级再开始努力。所以我从10年级下学期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保证自己对9,10年级的知识非常了解,这样到了11年级就不会手忙脚乱了。我想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后来自己也就知道了。

我之所以10年级突然大量参加学校社团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有了一个梦想。我想当政治家,这就要求我多参与学校各种活动,来积累相关的社交经验以及锻炼领导能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多参加这种活动并感受这些活动的乐趣。因为领导力不是课堂上学习得来的,而是你要真正参与到社团里面,当社团的管理层才会积累到的经验。

我去年三月份的时候就大概知道自己大学要读什么了。我想读卡尔顿大学的政治科学专业。有几个原因吧,一个是他们的历史专业非常好,而历史是我的强项。单纯历史的话,找工作会比较困难。所以我主要会修政治科学,如此一来历史也会非常有帮助,因为“以史为鉴“这个成语还是很有道理的。

小编按:隐约记得自己初中的时候,游戏一打就是一晚上,根本不带累的,妈妈好心提醒无果后直接拔网线、拉电闸,然而小编我还是意识不到自己真的玩的太多了…对于Michael的自制力,以及他能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的能力,小编真的是大写的服。

感觉自己在国外受了欺负?请怼回去!

4112
今天是本系列的第二篇,采访对象是Ray。

简短的自我介绍
Ray:我来自北京,就读于一外国语实验学校。我来这儿没多长时间,也就一个多学期,现在是第二个学期。现在是读10年级,也就是中考之后出来的。一开始,我也没想过出国留学这事儿,父母也就在我初二的时候提及了一下。会想到出国这茬儿,原因是那时在我们学校国际部,有很多同学都出国了,所以我爸妈也有了这念头。一直拖到临近这边高中交学费的截止日期,我妈才跟我说,要赶紧确定是否出国。

①出来之后适应吗?
Ray: 出国留学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难适应。之前,我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次出国夏令营。其中,美国去了两次,英国去了一次。第一次去美国,我当时是小学三四年级,由于年龄小的原因,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刻了。还有一次是在我初一的时候,去了英国,历时9个星期。第二次去美国,是在我初二的时候,那时在美国待了一个月。这次的美国之旅相比之前那次有了更多的感受也带给我了一些不错的印象。其实参加这三次夏令营的主要目的是想出去看一看,我认为并不是什么坏事,当然父母也很支持。

而这些的夏令营经历对我之后决定留学有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我觉得国外的生活对我有一定的吸引力,让我我想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出国留学。

②平时课少,无聊怎么办?
Ray: 一开始出来,因为放学挺早,学校也没什么晚自习,我就觉得挺无聊的。我的体育还不错,所以我就加入了校队。当然,我也知道我的语言并不是那么好,所以一开始,我就直接和教练说:“我是刚来的国际学生,英文可能不大好,有时候可能需要你解释得多一点。”他们也挺照顾我的。

每个星期中间,有两天是参加校队,另外两天是去中介补英语。我刚来这儿,需要语言上的巩固,再加上我感觉学校的英语课程有点不够。学校是有ESL课,就是给国际学生的。它有三个等级,我是在中间那个等级。这个等级的课程对我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觉得需要一些强化。因为出国最困难的,在我看来应该还是语言吧。一开始是表达不出来,现在是慢慢习惯了。我这人有这么一个过程,就是一开始不敢说,然后憋,憋,憋,最后就是两个极端,要么继续憋,要么就爆发了,就开始逼着去跟别人交流。我大概憋了一两个月,一开始只是和其他留学生交流,后来爆发了之后,就开始和老外说话了。直到现在我和当地学生在交流上基本还算ok。现在上的这个语言课程是中介推荐的,我出国,找学校什么也都是中介搞定,所以它算是一个小的教育机构。

③关于寄宿家庭
Ray: 一开始住在中国寄宿家庭,是我妈特别要求的,就是想让我更好地适应。后来转到西人寄宿家庭,还是因为想提升英语的原因。在学校,我还是觉得英语交流不够,如果换到外国人的寄宿家庭的话,每天一睁眼,你就一定要和他们用英语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语言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现在这个住家还算不错,她偶尔做一做中餐。我没有要求她做中餐什么的,但是她每隔几天就会做一次。反而我跟她说,在吃上不需要太多的改变一切照旧,按照她的方式来。所以我的住家也会做一些其他国家的食物,比如法国菜、意大利菜等等。

④受欺负?必须不能忍
如果说,要给其他留学生什么建议的话,就是不要看扁自己。如果受到“欺负”什么的,就直接和他们说,不要害怕语言不通什么的,其实也不是特别难。我和我的ELL课老师之前有过一个冲突,差点吵起来。原因是因为,那个老师经常拿我开玩笑,玩笑次数太多了, 我就有点不乐意。大部分玩笑会给你一种在损你的感觉(可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比如说,你可能做不好,做不到什么的。那几天,我状态不太好,再加上没有及时调整所以差点和他吵起来。第二天,他发现我有点儿不对劲儿,就是问我为什么这样,我就直接说我不喜欢他经常开我的这种玩笑。我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度,你一旦过了这个度,别人可能就不大会接受。然后,他也认识到了这点并告知于我,这件事情就顺利解决了。

另一个建议是,过来一段时间之后,就应该叫上朋友熟悉当地城市的环境,摸路线。我比较宅,基本学期快结束了才叫上朋友出去溜达。第一次出门,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球,结果在城里迷路了,手机又没电。后来,我是问路人,找到了地铁站,又借手机打了个电话,所以出门,如果不熟悉路线,又恰逢手机没电,最好要背下房东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小编按:Ray同学的适应能力,真的可以用强悍两个字来形容,特别是,刚来不久的他,竟有勇气询问并加入校橄榄球队,真的也算是一个壮举了。从整个访谈的过程中也不难看出来,Ray是一个自信机智的boy,出来人生地不熟也并没多少胆怯,碰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能稳稳的扳回一局;对于homestay也不过多要求,而是尽可能学习适应西人方式,真心赞!

只要你敢,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你实现理想的地方

4111
今天是本系列的一个番外篇,采访对象Dave是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大神一枚,现在在韩国任教。今后我们也会时不时推出类似的番外篇,毕竟膜拜大神也是需要换换口味的。

简短的自我介绍
Dave:我叫Dave, 我很小就跟父母移民加拿大了,基本上算是个CBC(Canadian-born Chinese 加拿大籍华人)吧。我妈妈是约克教育局的中文教师,所以从小一直学中文。

我在多伦多大学读的本科,主修英语和欧洲历史,读研的时候主修成人教育。从小我学语言和写作有天赋,对文科比较感兴趣,选课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科目选的。我家里都是读书人,十分注重教育和培养,家庭环境对我的影响很大。志愿也是当老师或是从事跟教育相关的职业。

①关于上学时的记忆

Dave: 刚上大学时候第一个学期都在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新的课程,科目内容也很深,要花很多时间思考。我都是读课外书帮助解答课程内容的,还有就是多参加校内的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交圈子,多跟学姐学长们交流。大一新的环境谁都会有压力的,但是要找到合适自己解压的方法,比如锻炼身体,阅读课外书籍,多参加社交活动,学着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同学做朋友。如果说要给即将步入大学的同学们什么建议的话,还是要Open mind,多问多学。

研究生阶段还是要学会开拓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专业上和社会时事的论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多跟比自己年长的成年人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经验。要学会跟成年人打交道,多在日常生活运用自己学会的知识。

②真正的大神,从不需要熬夜
Dave:我读文科的所以阅读量很大,一周读书的时间是平时上课的三倍。为了能完成这样大量的学习,我把一天的时间分段成每隔一个小时来安排,所以知道自己一天时刻都在干什么。这是我在上高中就养成的习惯,一直到现在都有用。因为我在高中时期读过很多关于人生的课外书籍,总结出来的方法,可以这样适当安排一天的时间。当时,我就是不想把一天的时间浪费掉,可以更好的利用时间,所以才想要总结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的作息基本很有规律的,周一到周五每晚都12点前睡觉,保证睡眠质量。

③为什么要去韩国
Dave:读研究生的这两年,让我能够更深一层了解教育界的新知识和探讨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案例,对事业上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去韩国也是因为有很好待遇的工作机会,想趁自己年轻多闯闯世界。

去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课,包括了解当地的教育系统,人文和社会各界的相关知识,顺便学了简单的韩语。所以我是做好准备才来的。尽管如此,有些韩国的士司机还是听不太懂“外国人”口音的韩语,有时候会带我走错去了别的地方,哈哈。

出来韩国后,我就把视野放在世界的角度上,不再局限于自己只能在加国就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重要学会了独立和怎么做人。学习还是无止境的,用学习的态度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这样也许会过的充实一些,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

小编按:Dave大神给出的这么多建议中,最深得我心的还是那句“要Open mind”,也能从他的经历里看出来他是以身作则的践行着这一点。留学的我们虽然已经身处他乡,算是踏出了尝试的第一步,但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还是很不可预料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想怎么走。如果因为未知带来的害怕而畏缩不前,那可能真的就不会向前;但如果你能”把视野放在世界的角度上”,世界就都是你的。

专家支招:加国大学申请的五步秘诀

4071
小留学生们来到加拿大,当终于适应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后,来不及喘息,就又要开始筹划大学了。

有的孩子整天忙于应付各门课程的作业、测试与考试,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大学到底学什么专业;有的孩子是自己也没完全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选课也是被动的,看大家都选什么,自己也先选上。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没有提早规划,到12年级才发现因有些课未修,而不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只有2个选择:推迟毕业,补修这门课;否则就只能换专业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倒推,也就是说,首先确认大学的目标专业(可以备选1个或多个),然后锁定几所目标大学,再去目标大学的官网查询,报考不同专业都需要提供哪些科目的成绩,而对于成绩的要求又是什么。

如果孩子能够提前做好这些准备,那么当孩子在12年级申请大学时,就会非常从容和胸有成竹了。

今天,邀请的专家是朱凡博士。

专家介绍:
朱凡,历史学博士,曾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后移民加拿大,并创办全面照顾中国低龄留学生的加拿大森林山教育企业。朱凡博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又是加拿大百年贵族学校圣玛丽特校董兼中国家长联谊会主席,以及多伦多著名公校森林山高中家长委员会委员,并出版多本教育著作。

言归正传,听朱凡博士讲一讲

申请加拿大大学的五步秘诀

分割线

要想成功申请加拿大大学,我们首先要从认识和了解加拿大大学开始,我自己总结了五步曲,从远距离到近距离,从宏观到微观,具体来说就是五个一:

第一步,看一本书;第二步,看一份杂志;第三步,登录一个网站;第四步,参加一次大学展或一日的校园开放日;第五步,定制一次校园深度游。

第一步:看一本书
–Directory of Canadian Universities

《Directory of Canadian Universities》,中文直译为“加拿大大学目录”,而根据书的内容,更为准确的翻译是“加拿大大学和专业总汇”,书很厚,我称之为一本权威的年鉴式加拿大大学和专业的指南。

书的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

1、加拿大大学简介

2、英语授课专业明细,大约包含有1500个专业目录索引,在加拿大官方的语音是法语和英语,有不少专业是法语教学的。

在详细介绍这本书之前,你必须先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教育制度。
加拿大跟中国不一样的对教育制度和体系。因加拿大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他没有中国式中央教育集权的教育部,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是由各省来负责的,所以加拿大10个省,3个特别区,各省教育部的联席会议负责各省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合作,联邦政府会向各省提供教育经费,不过大部分大学的费用是由各省来负责的。

权威机构出版,每年一本,3月更新

加拿大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下面有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的分支,叫做University Canada,他们有一个网站叫做www.universitystudy.ca,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它代表着由97所公立大学和非牟利的私立为目的的私立大学,以及提供学士学位的2个学院来组成的,每一年的3月份University Canada 都会出版一本书,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这本《Directory of Canadian Universities》。

这本书包含全国性的机构和所属的大学,还有区域性的大学联盟所提供的最权威和最及时的资料和资讯,每一年的3月份都会有更新,我刚刚收到2017年的目录总汇,应该是第51期了,也就是说他们从1966年就开始做这样的汇编,非常权威。

这本书是查找加拿大大学最新资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书中还包括针对国际学生方面的学费、宿舍和学生服务等等一些很实用的资料,书的另外重要的一部分它是1500个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就是ENGLISH PROGRAMS BY MAIN AREA OF STUDY,这1500个专业又细分为34个类别,如下图:

很多家长都对于加拿大大学各专业的分类不太清晰,除了我们所理解的文理医科工科科技艺术等等之外,其实更加细分的就是34个类别,大家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该专业在不同学校的设置,以及该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到底是去读本科还是研究生,本科生又分为结业证或是学位授予证。

而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家长在国内上网有时不那么流畅,或者登录国外的网站,还要去借助其他方法等,假如你有一书在手,加拿大全国的90多所大学和1500多个英语授课专业你都可以随时随地的翻阅。

要知道,对于高中生学生的家长,大多已经完全帮不上孩子了,而帮助孩子搜集资料,还是力所能及的哦~~能够让孩子感觉,TA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父母是其强大的后缓军。

小发现:当我对于2017年最新版与2016年做对比时发现,更新不是特别多,只是两个方面要注意:首先是费用,2017年比2016年要增加了很多,这说明物价上涨、留学成本增加。以多伦多大学为例,除了费用有调整,学生的数量也增长了,从2016年的63000增加到了64000人。

第二步:一本杂志—-MACLEAN

MACLEAN是一本新闻评论杂志,有点像美国的时代杂志,但是很特别它每年都会出两期的特刊,一份就是针对加拿大大学的特辑,一份是针对加拿大学院的特辑。

相信大家对于该杂志里对加拿大大学的排行榜不会陌生,因为国内很多的媒体、中介和教育机构都很关注。我自己作为家长,对这个排行都有一种说不清的情节。

回想当初,在大女儿16岁生日的时候,我还曾把刚出炉的MACLEAN杂志作为一个很特别的生日礼物送给她,而且我还写了一篇长文,一起回顾了女儿的高中生活,并告诉她要在12年级时如何做个人规划,在申请大学时又如何写个人简历等等。

推荐MACLEAN,针对加拿大本土大学的权威杂志

针对加拿大大学的排名机构有QS、TIME HIGH EDUCATION、上海交大和台湾大学,加上加拿大本土的MACLEAN,一共5家。我个人比较偏向MACLEAN,因为它的排名只针对加拿大本土的大学,而一些其他的机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加拿大大学和专业。

MACLEAN杂志是从1991年开始对加拿大大学进行学术排名,至今已经进行26年。它是从大学学生录取的平均分数、获奖情况、国际留学生的比例、教师、学校的资源、学校对学生的支持,及大学的知名度等多方面,将加拿大大学分成三大类进行分别排名的:医学博士类、综合大学类、本科类。

2017年在册的49所大学通过这三大类进行了排名。其中医学博士类有15所,综合大学类有15所,本科类19所。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站去看,因为这本杂志目前仅在加拿大可以买到。

这种分类对于我们了解加拿大大学有什么帮助?
要明确一点,这种分类没有好与坏之分!更多的是看到大学的规模和专业的范围。比如医学博士类的学校规模大,资源丰富,设备更新快,经费高!那本科类就不如前两类了。

再说一下专业的排名

MACLEAN杂志是按照六大类专业排名:工程、医学、生命科学、商科、护理、环境科学。2017年的更新后多了几类:心理学、数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

另外还增加了一种排名就是学生最喜欢的大学排名,很有意思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多本地学生对大学的标准和留学生及家长对大学的排名标准非常不同!

第三步,浏览一个网站—-einfo.ca

大家一定会说,刚刚讲第一步时,已经提到了一个网站,加拿大大学网,但那是针对全加拿大的全国性的大学网站,而每个省的同学读书都不一样的。

当升入12年级后,老师通常指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加拿大的网站,无论公立或私立,老师都会在12年级开学前,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在网站上了解加拿大大学和专业。而各省老师会使用不同的网站,以安省为例,使用的是einfo。

这里面收录了36所大学及分校,接近1300多个专业,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先找专业再找学校。

BC省的大学也可以找到,大家看下面的图:

分割线

讲了3步,有点口干舌燥了;文章太长,你是不是也有点累了?

第四步,参加一次大学展或一日的校园开放日;

第五步,定制一次校园深度游。

朱凡博士将在下一期继续分享

朱凡博士总结

如果孩子刚来加拿大读9年级,那不妨买一本书就是加拿大的目录;如果是10年级了,那就买今年的杂志来看排名榜;如果11年级了,那就要熟悉所在省份的大学的官网;如果是毕业班的留学生了,那我们就期待听一听你们大学申请的过程分享啦!

接下来,Coco妈妈也来分享一点干货,算是正餐后的甜点吧~~

如何通过大学官网查找各专业报考要求

以多伦多大学为例:

1、进入多伦多大学官网首页:http://future.utoronto.ca/

2、将鼠标放在顶部导航 “APPLY”,即出现下拉菜单,点击 To Do List,进入新页面
http://future.utoronto.ca/apply/do-list

3、点击–“Program Finder”,进入所有专业的汇总页:

4、汇总页中,专业是按照首字母排序的,也可以按照专业名称直接进行搜索,点击进入即可查询各专业的具体要求。

5、我选择了比较热门的”Engineering Science”

​左边,可以看到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右边可以查到申请该专业需要提交的高中课程要求。

说在最后:

一直相信,每个孩子的特质都是不同的,也都具有无限的潜力;而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也是有差别的,在这里提醒家长们,切不可横向比较。

一定要小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

分享了这么多,就一个目的,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为了自己的梦想,一起努力吧~~

此次朱老师讲座的语音整理成文字要谢谢@吃饭睡觉打豆 @平和 @管理员 三位义工。

陪读这半年,我发现加国留学真真相

3291
加拿大有多少陪读父母?有人估计几人。二年前我曾经采访过多伦多的陪读妈妈,并写过《陪读这半年》的系列,在微博上发表。今天,读了温哥华好友CoCo妈的陪读半年总结,十分感动,中国父母太伟大了。祝已在加拿大的将来加拿大的陪读父母,生活愉快!

很多家长都曾被国内的某些留学中介忽悠,称加拿大的高中课程简单,国内的孩子出来,稍微学学,就是学霸了,考个好大学,会是很轻松的事情。TA们说的是真相,但不是全部真相。

家长们在孩子出国前,大多会向留学中介咨询,而你一定曾听到这样的话:“加拿大的高中课程简单多了,难度上与国内没法比。”
往往一听到这句话,很多家长飘忽不定的心就落下了,出去吧,不让孩子在国内受罪了,每天那么多作业,不停地考试、排名,吃不好,睡不够,身体毁了,自信也没了;再加上一年200-300多天的雾霾(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仿佛,出国留学是最好的选择了,百利而无一害。

再看看这组数据,你就会更铁了心,让孩子出国了:
近日,加拿大又上榜了,2017年度最佳国家排行榜(Best Countries Rankings)公布,瑞士第一,加拿大第二;但在教育方面,加拿大排第一,这主要得益于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还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而在之前,世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进行的食品安全排名中,加拿大名列第一。

加拿大有这么多的好,热情招唤着孩子和家长们~~
但是,我想说,你真的被忽悠了。
在女儿出国之前,我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人家光鲜的外表,背后的努力呢?
这让我想起那句话:TA们说的是真相,但不是全部真相。

在加国学习,确实看似轻松

上课时间晚,每天睡到自然醒
早晨8点上课(有的学校是9点),也不用做早操,进门就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有的更早),放学后有大把时间自由支配,想干啥就干啥。

想学什么课,自己定
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科目学习,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有理由学不好呢?而且一学期只需要修4门课哦。

几十个CLUB可选,玩疯了
每所学校课后都有各种CLUB,玲琅满目,网球足球、合唱乐队、动漫绘画……没有选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是女儿学校在刚开学时发的小册子,介绍各种club

假期多,隔三差五的小长假,不玩干什么?
除了正常的圣诞假、春假、暑假,还有每月至少一天Pro-D Da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y),类似国内的教研活动日,老师背课开会,学生放假一天;还有各种节日,感恩节、老兵纪念日、家庭日……

这是女儿学校的校历,蓝色的字都是假期
看了一下,4月份,一个月就有3个放假日:Good Friday、Easter Monday和Pro-D Day,再扣去4个周末,4月份一共就上17天课,所以国际生家长们常常感叹,我们交了这么多学费啊,学校总是放假,可这是人家的文化,我们也只能接受。
女儿这个春假,各科都没有作业,彻 底 放 假 啦~~
所以,孩子对于时间的有效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有的孩子不参加各种club,窝在家里打游戏;
有的孩子在club间穿梭,看似充实,但把学习耽误了;
有的苦于交不到朋友,总是游走在各种群体边缘;
也的确有孩子能够把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两不误,大学规划心中有。如果你家娃让你这样省心,那就偷着乐吧。
但大多数孩子还是蒙蒙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大学的方向,不知道该怎么选课,只是享受这里清新的空气,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每天忙着交友、聚会,吃吃喝喝逛逛……
那么言归正传,在加拿大学习到底是否真的很轻松呢?真的是那么美好吗?我就以女儿上学的公立高中为例(其他学校没有发言权哈),说说留学这半年多的一点体会吧。

先说说家长最关心的两点:分数和老师

1、要想拿高分,光靠期末考试那张纸,没用

在国内,很多孩子都习惯考前突击,考试前集中复习一晚上,也能拿到个不错的期末总评成绩。
但是在这里,这条路就行不通了,对于一门课的期末总评成绩,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考察内容,期末分数也有不同的评分标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平时成绩很重要。

这是女儿这学期的Science课的期末总评的评分标准
Science课几乎每天都有作业,1周1次Quiz,2周1次Test,对于期末总评得分,平时测验成绩占60%,作业和实验占20%,期末考试仅占20%,所以要学好这门课,基本没有喘息时间,每一天都不能松懈。
有的孩子不注意平时作业和Quiz,到期末时就抓瞎了,虽然突击几天,期末考试成绩还能勉强得A,但总评成绩就可能是B了,有的孩子,可能这门课就直接fail掉了,到那时哭也没用了。

2、老师很优秀,但对学生的管理很宽松

老师跨学科教学,还能再优秀些吗?
在国内,你一定没听说过,体育老师教数学、英语老师教体育和Planning、cooking课老师教体育,而且每一门课还都教得有声有色。而在这边,老师跨学科教课,是很常见的。
对于老师,女儿的评价是,太优秀了,她的EAL英语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修过5个专业,包括法律、犯罪学等,目前正在修第6个专业。这位老师对女儿的影响很大,女儿正在规划,未来上大学,是不是也要修个双学历。

Science课老师上课严谨,爱好旅行与探索,教室的壁报中,除了一些课程相关的图片,还有老师出游时拍的照片。课堂上,老师有时候还会分享一些旅行趣闻。这样爱生活的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一定也是非常正向和积极的。

乐于表扬,夸到你不好意思
与国内完全不同,加国的老师最不吝啬的就是表扬和鼓励学生了,well done/good job常挂在嘴边。
女儿最初很不习惯,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都被老师夸毛了。想想有点可悲,在国内,孩子很少被表扬,一天不被数落,还会有点不习惯。
不过表扬过多,也有副作用哈。孩子们终于逃离国内的课堂,不再每天被老师批评,不再担心各种考试与排名,在加国老师的鼓励下,有的孩子有点盲目自信了,对于自己的学习容易放松要求。
对学生的管理较宽松,没有批评,只有提醒
在一学期的最开始,老师会讲解课堂纪律、作业与考试要求,讲过即不会再重复。
女儿说,从看不到这里的老师严厉地批评学生,或者吼叫。
当你没有交作业时,老师也只是提醒,而不会像国内老师那样追着学生背书、改错、交作业……但是,如果过了老师规定的交作业的期限,有的老师就拒收了。所以,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数是孩子的隐私,都是一对一公布
女儿说,当期中或期末考试结束,发成绩单时,老师都会将学生一个个单独叫到自己的面前,发成绩单,而学生要是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可以当面和老师沟通。
与老师的沟通,以邮件为主,除了家长会,很难见到老师
老师鼓励家长邮件沟通。如果有什么问题,就直接给老师发邮件,不论中文、英文,never mind,老师看到即会回复,因为老师的课排得都比较满,邮件沟通是老师们最推荐的,也将是最高效的。
女儿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棒

这是上学期期中,发Report Card时,英语老师给女儿的评语和建议,满满2页纸,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都给出了细致的指导建议,非常客观,使女儿对自己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
当我看到这张纸时,都惊了,太细致了,我仿佛看到了女儿上课时的情景,比如,最初来时课上发言少,表达不到位等等,这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所以,说老师们爱岗敬业,一点不夸张。
也许你会说,女儿的运气好吧,碰到这么好的老师,也许吧,至少这两个学期,女儿遇到的老师都很负责。

除了分数和老师,我还有2点体会分享给孩子和家长们

3、加国课业难不难?英语说了算

从理科的学习上来说,这边的课程真是不算难,记得女儿10年级数学第一章学的是有理数和实数,也就是代数的内容,国内孩子初一就已经学过了。而且,考试也不用背公式,公式忘了可以直接问老师,这里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但你不要觉得拿高分很容易,是不是觉得我说得有点矛盾?
没错,因为学习每一门课,都像是对英语能力的考验。
举个例子:

这是女儿上学期的一道数学作业题,其实非常简单,但用英语读起来,我还真觉得有点绕,看了女儿画的图,我才一下子明白了

这是早上拍的女儿Science书中的一页,这些内容都是要掌握和熟记下来的,Science课生词多,要保证上课时能够听懂,并能够把相关知识点理解并记住,其实也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英语的基础与能力,确实决定了一个孩子是不是能够快速适应留学的学习与生活,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4、做义工,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女儿学校所属BC省规定,学生修满80学分,并完成30小时的义工时间,即可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
但是我在一次讲座中了解到,如果要申请大学,尤其排名靠前一些的大学,仅完成30小时义工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完成200小时。
没错,200小时起步,据说有的孩子能完成上千小时,所以做义工也需要提前规划。
虽然这个信息我没有得到确切地证实,但是在加拿大,做volunteer,是非常普遍,并被看重的,是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做义工,其实也是一个最好的途径去提高英语,更快融入真实社会。
参与义工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增长个人工作经验,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在加拿大,成功的义工也是社会的榜样,是受人尊敬的。
记得有这样一组数据:
加拿大人口3000多万,共有161000个非牟利机构,而这些机构有一半以上都是靠志愿者参与,或完全靠志愿者来运营。
“Voice of the People”曾发布的全球“义工国家”(义工占国民比例最多的国家)评选中,加拿大仅次于挪威,位居世界第二。

很多刚过来留学的孩子,为找义工机会发愁,做义工就象打零工,今天联系一个3小时的,明天又联系一个2小时的,但也许接下来一两个月都没有找到活,别说200小时了,30小时都觉得费劲。
下面整理了一些可以查询到义工实习机会信息的网站,搜索时要注意年龄限制,可以给家长和孩子一个基本的指引。

1、加拿大Volunteer官网
https://volunteer.ca/

2、http://www.govolunteer.ca/

3、http://www.volunteermarch.com/

4、加拿大义工机会目录,按省份选择

5、温哥华社区志愿者中心
http://volunteerconnections.net/

6、北温哥华社区中心
http://www.nscr.bc.ca/volunteer/youth.html

7、温哥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网站链接
http://www.friendsofthevpl.ca/get_involved/

8、西温纪念图书馆
http://www.nvdpl.ca/friends-library

9、西温地区公共图书馆
https://www.westvanlibrary.ca/youth/teens/volunteer

10、温哥华社区活动
http://www2.vcn.bc.ca/get-involved/volunteer/

11、温哥华水族馆
http://www.vanaqua.org/join/hands-on/volunteer

12、Massey剧院(申请志愿者需满16岁)
http://masseytheatre.com/community-involved.php

13、高贵林家庭博物馆(Mackin House Museum)
http://www.coquitlamheritage.ca/opportunities/

14、本拿比乡村博物馆(Burnaby Village Museum)
http://www.burnabyvillagemuseum.ca/EN/main/about/volunteers.html

15、Famers Market志愿者
http://rcfm.ca/get-involved/volunteer/

16、温哥华儿童医院志愿者
http://www.bcchildrens.ca/Volunteers/default.html

17、温哥华艺术馆志愿者
http://www.vanartgallery.bc.ca/get_involved/volunteer.html

对于高中生,选择义工的关键在于,最好与未来计划申请的大学专业相关。如果希望考入医学院,可以在本地医院或医生办公室做帮手;如果希望学习法律,可以在非盈利机构做义工,专注法律法规相关部门。

墨迹晕染分割线
说在最后

留学好不好,只有来了才知道,开心、痛苦、焦虑、挣扎……各种感受,不在其中,都很难体会。
出来留学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有些是孩子不适应国内的教学体系;有些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被国内体系禁锢;还有些是单纯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苦,想脱离国内的高考制度。
但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留学也是一样,不全是美好,也不全是痛苦。
加拿大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与师资,这是我们最看重的。学好英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孩子留学成功的最重要砝码。

安省高中选课中常见问题解答

3221
Helen老师是我们朱老师的好朋友,她曾经在朱老师主持的讲座里面专门讲了“带你走进加拿大学院”的系列。她也知道现在是大学和学院发榜的时间,不过她更多的是想大家看到从高中到大学/学院的过渡,所以她也特别为在加拿大特别是在安省读高中的同学准备了一系列文章——“如何在加拿大(安省)选择高中课程”。
经Helen老师同意,我们现将这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如对加拿大高中有更多的想法和疑问也可以参考朱凡老师写的《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这本书。

Helen Gu 加拿大籍华人,加拿大本地8年加拿大院校一线招生工作经验,掌握最新加拿大教育资讯、提供加拿大教育系统的权威信息,以及移民局各类签证及移民政策,尤其熟悉多伦多地区各校课程安排、录取要求及就业方向等。帮助学生申请理想学校和办理留学签证及续签,为各年龄段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建议、支持和服务。

前两次讲座,我们对安省高中课程特点,要求及大学相关专业所要求的必修课​等内容进行了讲解。但在实际选课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带来困扰,这次,我们就来解决大家在选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安省高中选课中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时候开始选课?
每年开学选下学期的课程,即9月中旬选2月份课程,2月中旬选第二学年课程,学生需要早点做research,选好必修课安排好选修课,尽量同大学申请方向和课程接轨。

2、去哪里选课?
新生入学,可以直接到Guardians Counsellor办公室面对面选课,以后需要在网上选课,选课前,学生应该了解自己最需要什么课程,或者了解一下最喜欢哪个老师的课,不然以后就不是太容易换课。

3、选的课不合适怎么办?
如果发现以前选的课程不合适,及时准备好Timetable去找学校的Guidance Counselor。在课程还有座位的情况下都是可以更改的。但一般学校的Counsellor开学之初这个时间段是最忙的,所以要求学生先递交选课、改课申请表,然后Counsellor会按照First come first service (先来后到)的原则去叫学生到办公室改课,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去安排好本学期的课程。
换课的理由最好不是:希望去挑老师或者希望和好朋友在一个class班级里,因为这些理由学校一般不接受。

4、没有选到心仪的课,还有机会吗?
如果没有选到心仪的课程,或者因为没有经验或者粗心少报一门必修课,其实还是有很多机会再修相应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读夜校, 夏校或者网校E leaning来完成这个学分,比如多伦多教育局2017年夜校1月9号开始报名,2月6号截止,每周2次课,6月12号就可以拿到期末成绩单,但需要得到学校Guardians counselor 的允许,拿到注册号后上网申请。夏校SummerSchool 需要在5月份报名,以下是夜校、夏校和网课教育局链接:
Summer School (In May)
http://www.tdsb.on.ca/HighSchool/GoingtoHighSchool/NightSchoolandSummerSchool/NightSchool.aspx
http://www.tdsb.on.ca/HighSchool/GoingtoHighSchool/NightSchoolandSummerSchool/SummerSchool.aspx
E learning:
http://schoolweb.tdsb.on.ca/elearning/e-SummerSchool.aspx

5、国际学生每学期可以选几门课?
国际学生每个学期可以选4门课,全年8门课,如果不足8门,学生选择的夜校、网课或夏校都可以免费上,不然每门课需要另外缴费¥1750加币左右学费。

6、法语课是必修课吗?
如果学生9年级来留学,那么French一定是必修课的,10年级来的是可以用国内其它课程转这门课的学分。如果是9年级在读学生,最好在9年级选FSF101 (法语初级课程) 如果没有这门课,就选FSF1P1(French applied )。

7、OSSLT考试是怎么一回事?
OSSLT是安大略高中语文读写测试的简称,全称是The OntarioSecondary School Literacy Test, 检测学生读写能力是否符合高中毕业要求,是由EQAO教育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每年的统考在3月底进行,今年是 3月30号。总共有2份试题,每份考试时间为75分钟,2个半小时。总分为400分,300分合格。一般6月初收到测试结果。
特别要注意这个考试是10年级可以报名的英文读写能力测试,如果能够参加这个考试,尽可能在11年级之前参加,如果没有通过统考,才有机会在11或12年级时选读OntarioSecondary Literacy Course (OLC4O) 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通过率是非常高的,只有通过了OSSLT,才能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所以每年3月的OSSLT考试非常重要,大家熟知的Fraser Institute加拿大中小学排名都是以EOAO组织的这类统考做为评比标准。

8、选课关键点?
最重要的选课关键点是:要了解学校的课程特点和自身的发展方向,规划好课程,当发现某些课程不适合自己,要及时找学校Counselor去换课或Drop课程,只有学校的Counselor可以帮学生完成换课、改课和推荐上Summer school的一系列课程安排。学生要主动预约和联系Counselor把自己的课程全面安排好。

9、关于课程辅导有哪些方式?
依靠学校资源提高学习成绩,每个学校都有一些Program给学生辅导功课,比如:Before class, Afternoonclass 课前课后的辅导,有些课程的老师会提前15分钟上班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有不懂的作业等可以提前去学校提问和学习,有的学校也有Lunch time的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学生的Peer tutoring个别辅导,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和积累义工小时,所以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各项服务提高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