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低龄留学教育分享讲座,我己经连续做了五年。每次回国,都时间紧凑,来回奔波于各个城市。太太开玩笑对我说,你不是奔驰汽车,是“奔六”的人了,要悠着点。我嘴上答应,行动上却不配合,总把行程排得满满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得到各方的认可,虽累也是值得的。
我喜欢站着分享,只为尊重专门来捧场的家长们
5月5日启程,经过十几个小时身心俱疲的飞行,一下飞机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气息,我的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来不及休息和倒时差,直奔今年讲座的第一站-重庆。
一位好朋友关切地通过短信提醒我:尽量坐着讲,讲座期间要多喝水。但实际上,我做讲座不喜欢坐着,有一种做报告的感觉。
我喜欢站着分享,首先是要尊重专门来捧场的家长们,再者,我需要知道大家对于讲座内容的反馈,透过他们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还是打嗑睡,我会及时调整内容。
记得上海那一场讲座因为飞机晚点的缘故,被迫推迟到了晚上大家下班的时间,许多家长是在一天繁重的工作之后又赶到讲座的现场。但是,那晚听众的热情程度大大出乎了主办方的预料。
上海讲座现场
主办方给我的要求是尽量在一个小时之内讲完,这样能保障一些坐地铁来的家长们能够在地铁结束运营之前赶回家,而且下班之后过来听讲座,身心都比较疲惫,早点结束讲座不会影响休息和第二天的上班。事实上,那次讲座之后的互动时间远远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期。
主办方非常贴心,还做了一次现场同步直播,让那些因时间关系无法到现场的听众能够得以了解这次讲座的内容。
我喜欢给观众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尤其是在没有把握现场听众是种什么样的角色的情况下,我会在讲座开始前进行一个大致的调查,来了解听讲座的家长的大概情况。调查一般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你们的孩子是已经在加拿大了,还是在国内准备出去留学?”然后根据观众的情况和他们所要了解的情况的需求来调整当天讲座的内容。
我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带给大家最有价值的内容。
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做讲座的时候,喜欢在短时间内抓住听众的心理。
因为讲座的时间有限,听众多数是赶很远的路或是请了假特意跑过来听讲座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解决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问题,尽量通过讲座高效地解决听众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根据听众群的不同,及时调整自己的讲座内容就成为一种必需,正是因为讲座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才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因为我来自留学前线,真实的个案是国内家长们最想听的
我来自留学前线,掌握第一手小留学生的大量资料,我也明白,家长们最想听的是什么。所以,我五年来分享的主题,从“浅层思维”到“深层思维”,内容不雷同,而且每次都会临场发挥,根据当时的听众,做相应的修改与调整。
从第一站重庆,到最后一站的北京,一共八次大规模的分享讲座主题,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低龄留学教育,或者是国际化教育这个话题展开。
不同城市家长的关注点与需求完全不同。
在每一个城市里面,我都会根据观众的不同来调整自己讲座的内容和重点。从重庆到南京,郑州、武汉,北京等等不同城市进行的讲座来看,我发现就像不同的地方,人有不同的口味一样,不同城市的听众也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说来自二、三线城市的观众,他们更关注一些实操性的东西,诸如说什么时候适合去加拿大,出去之后读什么样的学校?公校好还是私校好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实际,甚至有的家长会指着一个学校的名字,问我对这个学校有什么看法?有的家长还会问,自己的孩子在国内读几年级,如果去加拿大应该接着读几年级等等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
广州讲座现场
而对于来自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家长,他们对留学中的实操问题并不太关注,或者已经通过网络等其他渠道有所了解,他们更关注对低龄留学的理性思考。
中小城市的家长,他们的热情和他们的问题一样直接,比如说做完讲座,他们会热情的拉着你去吃一顿饭等等,甚至有的家长还带来了本地的特产。
我在感动于他们的热情和淳朴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家长对孩子低龄留学的推
崇和热情,以及因为对低龄留学缺乏相关的信息支撑而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更为个性化和针对性的信息。因此,讲座后虽然身心疲惫,我仍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和邀请。
我对自己的要求:每场讲座都要有不同的亮点
这次巡回讲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对于低龄留学信息的极大渴求。为了最大程度上满足听众的需求,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我所有的讲座并不是千篇一律,内容根据听众需求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对我来说也有很大的压力。
巡回讲座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要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点去进行。为了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准时的开展讲座,我给主办方提议,所有的巡回讲座在国内的站点,交通方式尽量由飞机改成高铁,因为相对飞机来说高铁更加准时一点。
巡回的讲座,更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
最后一场讲座在北京进行,这一场讲座更多的压力来自于时间的紧张。因为我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分享和与观众的互动,同时讲座一结束就要赶往机场,坐飞机返回多伦多。
记得去年在北京的时候,我用了大概一个小时做分享,用了两个小时与家长进行互动。互动之后,又被几个家长邀请到一家火锅店,大家又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探讨,整场活动下来,基本上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
深圳讲座现场,霸气的海报
更多的时间,留给家长互动与提问
这一次,我想留更多的时间参与家长的互动,因为对更多的家长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信息需求,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个体问题的解决。针对这种需求,我现场调整了讲座与互动环节所占时间的比例,用了半个小时简单扼要地讲了一下主要内容,具体细节没有展开。
鉴于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出国留学,你准备好了没有?”许多家长更关心的是如何选择寄宿家庭,以及如何进行学校的选择,当天也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够与孩子面对面的去谈论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个方面分析留学准备的问题。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第一就是爱上英语,另外一个就是在一天之内,至少有四个小时,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第三就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锻炼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他。
当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主持人的催促,我只是简单的把内容介绍了一下,随后回答了一些家长提出的比较简短的问题,但是讲座结束后,还是被一群热情的听众围住,好在我北京的表妹和表妹夫,把我从人群中拉了出来,直奔机场。
北京讲座现场,被热情的家长们包围着
由于堵车,从分享的地方到北京的机场,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在车上,表妹与表妹夫也向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加拿大升学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即将面临着升学专业的选择等等一系列问题。我开玩笑的对表妹说,我还以为你们把我解救了,出来让我休息一下呢,结果从另外一个忙碌状态又进入这样一个繁忙的状态。
墨迹晕染分割线
总体来看,虽然这次活动安排非常紧凑,非常忙碌,但是能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所了解的事情,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感觉还是非常有收获,非常有意义的。讲座之后,各个巡回站点的热心家长也都纷纷把讲座现场的照片、图片通过微信等方式发送给我。事实上,能够把多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他们,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大家的鼓励其实就是我从事这项活动的动力,更是我能够坚持连续五年回国内做讲座的一个动力。
摘录二则家长在群里留言
1. 今天听了朱老师的分享,内容很接地气,没有半点忽悠,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了不少。看得出朱老师的用心,是希望我们送孩子去加拿大读中学是理性的选择。__上海家长
2. 朱老师三个孩子在中国成长,虽然他是加拿大人,却仍然在送孩子回加念书的事上,精心规划。相比之下,我们把孩子出国的事全推给中介,太危险。__深圳家长
做讲座不仅仅是让大家了解一些关于留学的知识,更多的是能够与一些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能够让他们能更清楚的明白,在低龄留学的过程中别人走过的路,从而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使后来者在低龄留学道路上少走弯路,我认为我也是起到了这样一个桥梁的作用。
当然,每一年回国,时间还是有限的。回来后,我和团队的成员开始构思:希望尽快开设一个中学留学的咨询窗口,每周提供一定名额,先到先得,限时30分钟。一对一的网上解答,或者可以弥补一年才见面一次的交流沟通!
真心希望孩子能够留学顺利,在追梦的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