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真相(三):投入与融入,实际的行动与空泛的期待

josh-gordon-pR166OP_l6g-unsplash
不要泛泛地谈论融入的期待和理想,而是要具体建议投入的目标和行动

上一篇文章谈及家长引导小留学生选择同学、朋友的重要性不亚于选择学校,有家长留言道,“相比于交朋友的选择性,家长更关注于孩子的交友圈,家长更愿意孩子能够主动扩大交友圈,与更多优秀的同龄孩子交往。”联想到开学后不久,我总听到留学家长们抱怨,他们的孩子抱团、扎堆在中国的留学生里,用某个家长的话来形容“从交友圈来看,小留学生好像没有出国一样,都是在中国人的堆里打滚。” 更多家长向我咨询 “如何帮助小留学生真正融入加拿大的留学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今天,我在这里谈一谈投入和融入的话题。

一、不要泛泛地谈论融入的期待和理想,而是要具体建议投入的目标和行动
投入与融入,一字之差,却有先后层次的分别,广度和深度的不同。简言之,我们要引导和帮助留学生专注在学业中投入,努力后最终融入校园生活。
不少家长都留意到,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小留学生们在本族同学中扎堆的现象极为普遍,正如一个小留学生所言:不同肤色的人各自成群。其实,这种现象在本地的老师或者同学看来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对于新来加拿大的小留学生,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但对于期望值较高的家长来说,不免有点焦虑:不是说加拿大人很友善很包容吗?也有家长理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主动去融入,等等。
当然,新的环境里,如何去适应,每个孩子反应各异。新来的同学,自然会在自己熟悉的留学生里面先去适应扎堆、抱团,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也更容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抱团与扎堆不仅表现在课余时间,即便是课堂上,中国的小留学生也喜欢扎堆,因为加拿大的高中课堂形式多样,有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等,跟同种语言的人在一起,可以很轻易地克服因为语言不熟练而带来的理解障碍等,而且文化上的趋同,也使他们在讨论一个话题时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课余时间属于私人放松时间,换成第一语言自由交流更是小留学生们渴望地一种解脱方式。在扎堆的留学生中还有细分,比如同期来的留学生又会单独组成一个小的紧密联合体。因为那些老的留学生可能要关注的话题已经开始跟这种新留学生们所关注的话题又不太一样。比如,他们不会再过多的关注国内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会更多的关注升学, 或者说本地的一些八卦新闻,甚至是其他国家的资讯、游戏等等。而新来的留学生还在一个从本国文化向留学国家文化的过渡与适应期,更多的留恋国内的东西,所谈论的话题也更多地集中的以往的校园生活及同学上。
扎堆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国家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略有不同,喜欢参与的活动也有所不同。比如,加拿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多喜欢冰球、足球、曲棍球队、棒球、滑冰等运动,与国内热衷于篮球和乒乓球、游泳等传统项目的孩子兴趣点有所不同,所以这也是造成同族人扎堆的一个原因。外国老师普遍认为中国学生不喜欢运动,除了专注于学术,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手机游戏了,事实上,好多孩子在国内并不沉迷于游戏,只是出来后,一时找不到课余兴趣,无法融入西人的课外活动中去,玩游戏也是从一开始的打发时间,扎堆找乐子,慢慢地走向沉迷,最终影响了正常的学业。
价值观的不同,文化底蕴的差异也是国内孩子与国外孩子很难融入的一个原因。很难找到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即便有共同的话题,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所差异。比如,加拿大高中阶段的男孩子聚在一起的话题总是聚集于冰球、本土的音乐、电影等,用中国留学生的话来说,连笑点都无法GET到。
加拿大中学在引导和帮助留学生投入到校园学习上有一套制度和方法。一些顶级私立学校,像UCC、Brandsome Hall等在倡导多元文化同时,也会策略性地按比例招收来自于同一个文化的留学生,BSS和St.Andrew在寄宿制学生里会多招一些的国际学生,但是通常的做法是有策略的把不同国籍的学生分开来, 以尽量避免同国家的学生聚在一起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融入。我两个女儿高中时所在的女校St.Margret’s在安排宿舍时会刻意把不同国家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但是有时候孩子在见面的时候仍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聊天. 于是学校规定但凡遇到第三方,尤其第三个人在场的时候,一定要讲学校规定的英语,否则用罚款作为警告。课堂上学生如果违反规定使用了本族语言, 老师会给予警告并记录下来。
当然,学校任何的制度和规定,没有孩子的主动和自觉配合都是没有作用的。家长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主动去融入或者说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像我所期待的那样的融入?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概念。
即作为家长要明白融入的目的和融入的形式。一些家长相当然地认为,与当地的学生尤其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交朋友,每天混迹于西人学生圈才是融入。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真正的融入留学生活,交友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方面。留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融入留学生活,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选择,不能以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孩子。
其次,我们要明白孩子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投入到这个课堂里面,比如投入到课堂的讨论,小组作业。
第一,语言的困难是影响到孩子无法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即便我们成人,也经常会遇到如果自己的乡土方言太重,到了一个讲普通话或另一种方言的城市,也无法快速地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以我为例,每次去北京见朋友或客人总是会提前给他们打招呼,让他们体谅一下我的广式普通话,同时在聊天时,我也会刻意注意一下,放慢语速,尽量让普通话发音更准确,这无疑会增加交流的难度和顺畅性。好在同一个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的熟悉过程和时间也会大大缩短。相比而言,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够主动就可以理解了。家长应该相信,这只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很多同学都曾经分享过这个过程的艰难。家长把他们放到一个没有中国人的地方去留学,他们极容易变成两个极端,要不勇敢的去面对,逼自己快速融入,要不就愈发沉默。一些家长会刻意帮孩子选择偏僻小镇上的学校,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逼迫孩子早日融入,但事实上,每一年我都会收到很多来自于偏僻小镇的留学生家长发来的一些求助邮件,因为发现当初的这种选择其实不大现实。家长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文化环境,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压力, 这种情况下,适应能力稍差的孩子就很难熬的下来。
第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障碍。我们大家知道语言其实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是透过语言去表达的,西方文化里的很多东西跟中国东方文化就不一样,正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造成了语言里面的分级制,这种文化再具体到一个课堂里面,比如西方的孩子个性张扬,因为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长大,追求的是所谓的个性化、自由、民主、平等,不需要看别人,也不需要比较,他们所谓的集体意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不会盲目服从, 这就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文尔雅、中庸之道、谦谦君子很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这里的老师都是说咱们的留学生有点像沉默的羔羊,其实除了语言表述有一些的困难之外,可能更多的是文化的因素。家长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融入的实际困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我的三个孩子,在这方面都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包括我儿子去犹太人的学校,他们学校中国人不多,来的都是新移民,不收留学生,我尝试鼓励他说,你要跟本地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交朋友你才能投入,也才能融入人家圈子,他也尝试了,在九年级的时候,同学说一起去打枪战吧,他也就去了,但他觉得他们玩的很野蛮,比如说:打中了对方,对方觉得疼,就应该不再向他进攻,但在西人孩子看来,你越疼就越要去打你,我儿子不能忍受这种看似过于暴力的玩法,他认为不能拿别人的痛苦取乐。而且,本土的孩子同样扎堆,有朋友圈的,尤其是加拿大的就近入学政策,使得一些同学可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的孩子融入进去,也许有的孩子会因为好奇而暂时接纳他,但多数本地孩子会把我们的孩子作为一个固有朋友圈的入侵者,排斥自然不可避免,与其让孩子为了父母期待的融入而委曲求全,不如让他们顺其自然发展。
第三,与孩子的性格有关。通过对众多孩子的观察,我发现,并不是在国内英语成绩好的孩子出国留学后适应的就快些,对国外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性格。性格开朗的孩子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一些,相比较而言,适应速度也会快一些。当然,融入到校园的生活,不是仅仅盯着他融入到校园的留学生圈, 毕竟这是孩子没有找到新的圈子,或者说能够去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去之前,可能这个就是他的第一个起跑线或者出发点。
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投入五个方向
这里所谓的融入或投入并不仅仅是融入西人的圈子,因为留学的概念很广,留学生在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的语言、知识、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固然有助于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但真正的留学靠融入西人圈是实现不了的。今天讲融入只是留学的一个辅助,并不是全部。对于如何融入,首先要有投入。融入是努力的结果,投入是努力的过程。
第一,投入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留学生的本质业务是学业,所以我们先从课堂谈起。 怎么去投入课堂呢?我最近在指导一些同学如何适应新校园生活的时候,我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老师,一个是对学生。对老师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这节课上课老师的名字,而不是就简单的Sir或Mrs先生小姐或者统称为老师。我开玩笑说,其实这边的老师比中国的老师有更大的打分自主权,所以你要刷存在感,让老师知道你来了,你上课了,你用心了,你准备了,你参与了,你投入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很高兴老师会记住你的名字,但记住任课老师的名字是学生投入到这个课时里面的第一步。记住老师的名字其实是有很多的技巧,我曾经教过一些同学,每个学校都发给学生一个所谓的家校本(记事本),把这个老师的名字,联系方式(一般是校内用的邮箱)记下来,怎并尝试记住老师名字的发音,之后每次进教室的时候“Good morning Mr.AAA” “Good morningMr. BBB”等等这样多次练习。这种交流也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和习惯,那就是eye contact眼睛的对视以及微笑, 这些基本的礼节要重视。对于与本地同学的交流,能够跟你旁边左右经常坐在一起的那个同学稍微的介绍一下,日常见面打个招呼,慢慢从一个握手、一个交换游戏,或者说偶尔赞美对方穿的衣服、指甲等等这些方面入手,可能更容易打开话题的僵局。
第二,投入的深度和广度是什么?需要多久时间?
适应需要时间,所以,给孩子一点时间. 有一个来自北京的孩子有着多数孩子没有的毅力、坚持和吃苦精神, 比如去参加某个活动要坐车,他坚持一定要自己跑步去,因为他想节省钱下来买校服等等。而且他有着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清晰地规划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并为之而不懈努力。初来时住在西人家庭,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经常饿着肚子去学校。但他在ESL的一年里,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努力地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投入了最大的时间和精力,当别的同学因为学习语言中遇到困难而选择逃避,玩游戏时,他总是在坚持着,而他英语上的进步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三, 明白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会融入或者投入的困难和原因。作为家长要反思为什么你的孩子没有像你所期待的那种的融入.
了解孩子面对的现实,从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提出一些指导和意见,。站在家长的角度,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着众多美好的期待,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现实的困难和不易。在课堂和学校的投入方面,前面我说的那个北京孩子做得非常好,放学后他就待在学校直到这个学校关门了他才离开。在他的感觉里要用学校这种氛围来学习,虽然一时不能融入,但他在努力的参与,努力地在自己与学校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就是一种融入前的投入。但更多同学是一下课就飞也似的离开学校,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只把学校当作课堂,课外活动、俱乐部一概不参与。我的看法是,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参与学校的活动,如果语言不过关,即便是家长过来上学也是不会愿意参与的,因为那只会增加自己的失败感。如果是因为兴趣不一致而不是语言问题,家长可以试着孩子适当的参与,学校里有一些活动是从基础班开始的,可以培养出兴趣。
第四,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不要乱开处方.
最近,有个同学转学去了寄宿制私立学校,他非常的不喜欢,情绪上波动大,孩子根本就没办法融入新学校的生活里。这不是语言的问题,也不是文化的问题. 优越的家庭背景造成了他张扬的个性,难与人共处。我跟这个孩子说,当年我的老大从走读转到寄宿学校,她的老师刚接手她的时候讲了一席话,他说,全班九十九个都是老生只有你一个新生,你想我们是迁就你呢还是你迁就我们?因为游戏规则已经定在那里,所以,你不可以指望也不能指望别人都迁就你,因此是你要适应我们这里的习惯、规则、规定。早一天的适应,你就早一天能够融入到新的集体里面,你要是不改变自己,不愿付出的话,让我们迁就你,那你就会跟我们的距离拉的越来越更远。毕竟班级是集体,个人只是个体,个体要在主流上服从集体。我建议孩子给自己定个目标,努力去适应新的集体。结果一个月后再去探望他,他己经全身心投入。他告诉我,他一开始是观察学校的要求和标准,然后尽量的当作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过往清零,然后去迁就新的环境。当周围的同学习惯也接受你之后,再把自己一些好的想法提出来共享,大家就容易接受。看着孩子的进步 ,我也很是欣慰,我又给了他一些学习上的建议,比如,他的数学是强项,但考试得分并不高,我让他做题时一定要符合老师的要求,数学对他来说很简单,有些他自认为有十分的把握,不需要进行验算,但老师的要求是必需有验算步骤,所以,严格遵循要求其实也是一种投入的体现。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融入不进去,就会病急乱投药,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说她的孩子不跟西人交往,是不是应该给他课外报个语言班,让他尽快学会语言就可以交流了。尽早掌握语言自然是好事,但并不代表掌握了语言就可以融入西人同学的圈子,家长要对症下药,看看孩子不愿投入和融入的真正原因。甚至有的家长还把责任推到给孩子选择的学校上来,认为一些私立学校不适合跟本地同学交朋友,不利于孩子的尽快融入,其实,如果把公立学样比喻成大海或河流,私立学校则可以算作一个泳池,不管是大海还是小的泳池,只要孩子愿意投入都一样可以学会游泳。原因往往更多地是主观因素,而不要一味从客观环境上来抱怨。
第五、让孩子明白,投入是必须的,有投入才会有所收获。
语言上的障碍,文化上的差异,习惯上的不同、孩子性格的不一样等等,可能都是造成孩子留学生活投入程度不同的结果。我曾经跟一个抱怨孩子无法融入留学生活的北京朋友我就开玩笑说,你能不能跟你的孩子去分享当初你是怎么从一个外地人变成一个北京人的?他说这是因为有生存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生存需求,自然的就会有这样的目标。我建议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从中得出一些领悟。
投入与融入,不仅仅是一个吃苦的过程还是一个获得与舍弃的选择。在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收获一些东西,同时也要舍弃一些东西。无论是收获还是舍弃都要先有所付出。想要与本地生交朋友,就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本地生的喜好,发展和培养一些共同话题和兴趣。想要在课堂的小组作业里与本地生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在小组作业中承担一部分职能,做出一定的贡献,让本地同学接纳你。
我曾经有个同学她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地的老师和同学接纳自己,她每次回国会带一些国内的工艺品,如瓷器之类的中国特色物品过来给老师和同学展示,并以此为契机向本地的西人同学和老师介绍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渐渐地一些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就会加入进来. 因而, 融入的方式是各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投入。
三、投入(Input/Participate),融入(Into/Melting),目的都是学有所获。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包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色文化,所以家长一味苛求孩子融入西方文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不现实的。以多伦多为例,各个国家的移民一般都是集群而居,不仅是为了生活和交流的方便,也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发展。事实上,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和特质才是留学生应该做的选择。很多英语公立学校的老师也倡导孩子在学校尽可能投入,这种投入其实就是他们所谓的“Participate”, 但回到家有中国朋友相处时没必要刻意用英语。我说可以把这种投入以鸳鸯火锅来比喻,保留自己原来的口味,同时尝试和了解另一种口味。
我曾经有机会跟一些移民聊起关于融入的话题,融入其实是一个身份认可的问题,一个社会化的话题。新老移民的区分,不仅是移民年限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融入程度的区分。曾经有一个华人朋友在这边读小学然后读中学,对他来说其实是游弋于两种文化之中,他说自己有点像生活在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鱼,即能在淡水中生存,也能在咸水中生存,他觉得正因为有这样差异化语言文化的优势,所以他能生活的就游刃有余。当然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更多的自小就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几乎全部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语言都无法自如地掌握,一些华人家庭出于孩子对中国文化缺失的担忧开始让孩子课外加入中文班学习中文,因为,无论身在何处,根永远是中国,根本的东西不能丢。 但保留传统的东西,不是不去投入和融入,出国留学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中文圈子里,这样达不到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的目的,但投入和融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过于刻意而为之,相信,只要有投入就会有收获,但刻意地遗弃自身优势的东西,去追逐一种全盘西化的心态同样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