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零用钱多少才合适?

圣诞、元旦、新年、春假,加拿大中国留学生一年中最集中的节日就要到来,假期自然离不开休闲、娱乐的话题,毕竟,对于在外的留学生来说,这也是学期中间休养生息的时间。休假自然离不开消费支出,随着假期的到来,孩子的零花钱到底给多少合适?这也成了一些留守家长的共同关注点。

孩子每月零花钱1000加币,多还是不多?
曾经有一个家长跟我谈起,说孩子总是抱怨钱不够花,又要过节了是不是要给孩子多增加些费用?我问了下孩子每个月的大概支出,她说寄宿家庭费1500加元,零花钱也是1500元。3000加元, 这个数目相当于本地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一个月的税后工资了1500,零花钱的去处对于一个小留学生来说自然是吃喝玩乐。孩子每月零花钱1000加币,多还是不多?我直言:似乎多了些!这位妈妈说不知如何管理孩子的零花钱,我认为,作为父母无论是否在孩子身边都应该知道为什么孩子需要零花钱,他的零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管理好他的零花钱。
我们团队有一位监护人带学生去领馆更换护照,交费时学生说家里给的钱花光了,要他先垫付。后来孩子说实话,家里给好几千加币,他不到三个月全花尽。问他怎么样花掉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在零花钱这个话题上,中国的小留学生普遍缺少理财的观念,主要原因是,这一代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境总体都还不错,独享着父母甚至背后还有祖父母的经济赞助。而且,在国内时,衣食住行均由父母包办,孩子偶尔出去与同学吃饭、娱乐,钱都由孩子伸手,父母支出,开支也不会太大。出国之后,父母不在身边,问题就突显出来了。

管理零花钱三种模式,最大漏洞是……
在此我们可以把小留学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入读公立或私立学校,住寄宿家庭的小留学生,这类孩子的零花钱基本是自己掌管,自由支配;第二类是学校寄宿,零花钱一般由学校代为管理,有的孩子除了交给学校代为保管的零用钱之外,手里还会有一张跟父母绑定的银行卡;第三类是由父母陪读的。当然对于第三类在零花钱上都比较简单,基本有家长陪读的孩子都延续了在国内的零花钱消费模式。

有妈妈陪读,孩子的零花钱很有节制。有一位陪女儿来读书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因为在我的身边,她所有的钱全都由我管的,即便我不在,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吃饭,一个月也不会超出100块钱,因而她也不会对孩子花钱有所限制。另有一位陪读妈妈说她家是男孩对钱没有概念,零花钱主要用在跟同学一起吃吃饭上,一个月不会超过五六十块钱。还有一位家长说她家孩子的零花钱主要用来游戏充值。因而对于有妈妈陪读的孩子来说,零花钱都不会存在多少与合不合理的问题。

学校寄宿的孩子零花钱管理。以我女儿为例,当年她寄宿在学校,除食宿之外,一个学年五千加币的零花钱,当然,她一般是用不完的。她们所在的学校会把零花钱以奖励的形式发放给孩子,又叫ALLOWANCE。如果孩子能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比如,晚上自习时不打电话聊天,每周宿舍卫生检查合格等等,之后每周会有二十块钱的零用钱作为奖励。到了十二年级之后,学校会根据这一年龄段和这一时期孩子的普遍需求,适当放宽,但每周也只有四十来块钱。如果不够,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说明需要支取零花钱的事项和原因,在经过家长同意后,可以在五千加币押金中多支付一些,学校不鼓励孩子用太多的零花钱,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钱不会有太大的概念,要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即够用就可以了。当然这是五年前的状况,现在的零花钱基本也都翻倍了。

记得当年陪加拿大洋校长回国开家长会时,有一个北京的家长曾经投诉,说学校的伙食是不是特别不好,导致孩子经常在校外的唐人街吃。校长对此很是费解,因为一日三餐都是学校解决,除此之外,学生住宿区一直都会备有水果、西点等,而且每天都会更新,甚至宿舍里还有厨房,条件非常不错。当家长说每月孩子的零花钱1000加币左右时,校长追问钱花到哪里了,这在五年前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我心里很明白,这类学校管理很严格,学生只有周末才可能出校门,即使每周都去唐人街吃饭也花不了这么多,家长这才说孩子要买包包、衣服等。父母也知道孩子大手大脚,只是觉得孩子一个人在外不容易,不忍心拒绝孩子要零花钱的要求。孩子用的是父母的副卡,每次支出都是父母的账单,孩子没有任何的概念。校长建议父母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胃,胃口大了之后就不会缩小了,现在每月给他1000加币,将来工作后如果不能挣这么多钱,消费水平下降孩子肯定心里会有很大的落差,这种没节制的给钱,看似一时满足了孩子的愿望,长久下去,等到孩子长大懂事之后,自己也会认为父母是在害他。我也建议家长把学校的预付押金加大些,取消手中的副卡,用这种方法也许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大手大脚的花钱模式。

寄宿家庭的孩子零花钱管理。最近,一个住在寄宿家庭的孩子的妈妈同样也遇到了孩子零花钱如何管理的困惑。孩子住在寄宿家庭,除寄宿家庭费之外,孩子一个月额外支出1300加元左右,其中300加元是在学校的午饭,1000加元的纯消费性支出,是多是少,父母心里没数。我说是多是是少,合不合理要看孩子把钱都花在了哪儿?之后,我跟孩子就零花钱问题聊了聊,我问了孩子是如何管理自己的零用钱的,他说对花钱没概念,一般就是用来同学之间的日常应酬和娱乐。孩子们在外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这点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朋友间的聚会通常都是集中在周末,因而,花钱也是集中在周末两天,大家一起吃饭一般也都是AA制或轮流做桩。这看起来并无不妥之处,但孩子们如果对钱没有太多概念就会出现吃饭时点餐没有节制,浪费太多的情况。我告诉他,人是应该有朋友圈,但要懂得怎么开源节流,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节约都是一种美德。一些点头之交,出来喝喝咖啡,一些重要的朋友一起吃吃饭,不是所有的同学见面就必须吃饭。父母也建议孩子做个预算,对每一笔开支做个记录、分类。不是限制花钱,而是要做到每笔开支心中有数。事后家长说现在才明白出国留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除了学好英语,适应国外的生活,还要学会日常管理。其实,管理零花钱也是孩子自我生活能力的一个体现,需要在国内进行培养,这样才不至于出来后孩子没有节制。如果没出来之前,父母能够多关注这些事,孩子自然就比较有条理。

零用钱看似小事其实不小。我们身边有个孩子,他同样对于钱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是4000加币左右,每天即使去吃卖当劳也要打车,还要给司机小费,他喜欢吃中餐,每次的送餐费跟餐费是差不多的,父母不在太意这些钱,自然也就造成了孩子无节制的花钱方式。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女孩子要富养,手里缺钱孩子容易学坏,于是女留学生中就因此出现了一些把心思花在消费上,耽误了功课的问题。有些留学生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毛病,刻意压缩孩子的零用钱,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有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找出好多办法挣钱。曾经有个同学在上学期间跑出去做代购,心思花到这方面学习自然会受影响。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还会帮别人代刷卡,做一些违法的事以挣取一些零用钱供自己消费。这些孩子的家长一般都不知情,还以为孩子很懂事,不乱要钱。
甚至有个孩子为了要多些零花钱,骗家长说,多伦多的东西太贵了,一包暑片要30块加币、饮料要10块加币一瓶。害得他的监护人专门去商场把这两样货品拍照发给家长。家长看了,才知道我们加拿大人并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零用钱问题看似是一个小的问题,如果父母没有管理好或者没有教会孩子管理,有可能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给孩子多少零用钱,是每个家长的智慧。
在此,我想跟在国内的留守家长几点建议:
一是对于准备送孩子出来的家长,在国内给孩子报英语班,培养日常行为习惯的同时,把教会孩子管理零用钱作为其中的一项出国前的准备工作。教会孩子做日常的开支记录和预算。
二是对于孩子已经在国外的留守家长,尽量与其他家长多交流。通过孩子间的消费对比也可以大致清楚一个孩子的日常额外开支多少是合理的。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要求他们把每月的支出报给家长看,家长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果孩子零用钱明显超出其他同学,家长应当适当的给予约束。
三是对于零用钱花销太少的孩子,家长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有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孩子是不是自己在通过其他途径挣钱,或者孩子在国外是不是太过于封闭自己,除了上学,回寄宿家庭,没有其他的朋友圈或者生活圈?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乐意事无巨细地把花费列出来,真正懂事和自制力强的孩子不需要这种表来管理自己,对于对花钱没有概念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进行适当的训练。

我曾经把这个话题分享给很多家长,我说要把孩子送出来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在准备时把这个事项也列入准备之列,孩子肯定会受益更多。
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对零花钱有不同的需求,对于过于节省的孩子,如果家庭条件许可,应当适当放宽一些。毕竟,远在异国他乡,孩子需要独立生活,需要有自己的交友圈。但对于大手大脚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培养孩子的财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财商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消费管理,花钱有规划,有预算,而不是毫无概念的信手开支。这样以来,家长就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太苦了孩子,也不能因此养成孩子花钱无节制的习惯。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外,于是用钱来代替情感上的关怀,其实,钱和情感永远是不能对等的,如果真的爱孩子,管好他的零用钱,抽出时间过来陪陪他才是最了的选择。

我家男孩读高中时,住家里,给他每个月的零花钱是200块钱左右。上大一,每月零花钱也只给400块钱。钱不够用,他只能象两个姐姐学习,做兼职打工。当然了。当然了,留学生所需要花的零花钱会比本地学生会多些。我想,参考大学学费这个例子,留学生学费是本地人的三倍。所以,如果,本地高中生的零花钱是200元加币左右,小留学生的零花钱在600一800元加币,也算合理范围。如果可以的话,和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尽量控制在1000元加币以内,你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