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的思考:留学到底值不值?

0025
每年2、3月份,是加国大学集中发offer的时期,也是加拿大高中毕业生最煎熬的时间段,忙碌、紧张、焦虑、兴奋,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既是折磨,又是考验与历练。

我的儿子DANGLAO是幸运的,他已经收到了所有申请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儿子高中毕业前,我最后一次参加了他的家长会。

孩子进入高中的四年来,我一直坚持参加每年两次的家长会,四年下来一共参加了八次。因为儿子一直学习很努力,成绩也确实不错,所以每次家长会,听到的都是表扬,这些表扬既让我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也部分地满足了我作为家长的虚荣心。

作为高中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我的心情和感受格外不同,虽然孩子说大学录取已经下来,家长会没什么必要了,但我觉得这是孩子高中生涯的完美收官。

4年高中生活,儿子从懵懂无知到学有所成

作为家长,这四年来见证了儿子的成长,他变得更加自信、独立、有主见,我也更理解老师付出的心血,非常庆幸为孩子选择了这所学校,遇到了很负责任的老师。(当然,加拿大的公立学校老师大多都是非常负责任的。)

我抱着感激和感谢的心情去参加儿子的最后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结束后,沿着熟悉的街道往回走,心里感慨万千:四年时光转瞬即逝,孩子不仅已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作为陪读家长我的收获也是满满的。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突发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感触,这种感动来自于孩子成长的喜悦,这份感触则来自于四年来我对低龄留学的观察和研究,是一份心得,更是一份体会和感悟。

在陪伴儿子在加拿大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从事着自己的事业,关注和服务于来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每每看到留学孩子的进步、收到家长的感谢,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再多的付出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1每年一次全国巡回讲座,分享低龄留学的规划与反思

自2013年接受启德教育的邀请开始,我每年都会在中国做巡回讲座,每年的讲座主题不同,但都反映出了低龄留学由冷变热的转变,从中能看到我国低龄留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年的讲座主题:“我是如何规划自己孩子的出国留学”

这也是分享我自己孩子的故事,我的三个孩子分别在国内读完初一、初二和高一,回到加拿大接受中学教育的。两个女儿读私校,儿子读公校。

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会,我从四个方面具体地跟国内的家长分享了如何规划子女的留学。

1. 如何学好中文?学好中文是学习能力的训练。

2. 孩子自理、自立及自律能力的培养。

3. 送孩子们出去游学。

4. 作为家长要亲自去考察孩子就读的学校。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大家对于如何规划低龄留学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介机构在低龄留学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加上孩子年龄比较小,所以家长关注的话题就较多。

第二年的讲座主题:“低龄留学的若干误区”

低龄留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导致许多家长会走许多弯路。

比如来加拿大读中学的学生和其家长会面临很多选择:诸如是去东部还是去西部?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去排名靠前的学校还是选择一般的学校?读公校还是私校?走读还是寄宿?寄宿家庭选择华人还是西人?还包括孩子的交友问题,等等。针对可能出现的误区和面临的困惑,我都从家长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并进行了个案分析。

第三年的讲座主题:“我在加拿大是如何照顾低龄留学的”

一开始我只是陪伴儿子读书,后来成立了企业,并且打造了一个团队,这个主要是以监护人身份和从学业规划的角度照顾低龄留学的。

企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担低龄学生的监护,同时监督寄宿家庭与孩子的生活,与留守在国内的父母以及孩子的学校进行沟通,辅助孩子进行学业规划。

第四年的讲座主题:“低龄留学值不值?”

因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低龄留学教育相当于一项投资,投资是有风险的。孩子太小能不能适应,到底值不值得来读中学等。当然更多的我们是从这个年龄段来加拿大留学的价值方面去探讨,低留学教育是留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当然还有大学、研究生等阶段。到底值不值?许多人都会去考量,各自考量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我则用身边孩子的例子来说明,因为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体现出来的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至于值不值,短期内很难评估,但大家都知道孩子是在成长中的,这一段留学经历在未来人生当中到底能带来什么,家长应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除了这种大型讲座之外,每年回到国内时,我还会在图书馆、少年宫、购物中心以及电视台等平台做如何规划孩子出国留学的内容分享。并在新浪教育、互联网、少年商学院等分享过自己的经验和经历。

2出版多部书籍,分享留学研究与心路历程

从08年开始,我把公司的事情都交给团队去负责,这样以来我有更多时间负责家庭教育并承担父亲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写了两本书:《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和《爸爸你可以不一样》。

这方面也有机会跟很多家长以及年轻的父母接触,以至于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当我在做关于低龄留学话题时就更容易跟大家沟通了。

以写书或其他文字的形式进行分享是我较为喜欢的一种方式,我在加拿大打工时就曾写过《加拿大打工宝典》,二十多年前回中国创业时也写过《回中国创业》。当然,作为家长我也写过关于家长的书。

除此之外,受家长的委托,我在加拿大探访过不少留学生,包括大多伦多地区之外,如渥汰华等地的一些学生,在看望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我也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了当地教育局、教师、官员、寄宿家庭等,这一过程大大地丰富了我对低龄留学的观察,以及对读中学孩子的观察,从而让我有机会写了四本关于加拿大教育和留学生活的专著,《中学就去加拿大》、《轻松留学加拿大》、《带你走进加拿大高中》。

还有即将出版的第四本书《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

webwxgetmsgimg.jpg
这些书不仅分享了我的经历、心得、体会,更是分享了我这一时期关于留学研究的心路历程。

与读者分享自身的心理路程是我读书时就养成的习惯,我在读书时就曾写过《古代中非关系研究》一书。

我希望透过这些书,能够全面、系统的对出国留学进行清晰的解读,从出国留学前的规划,到出国后的适应,从择校到选择住家,从留守到陪读,从中学的选课到申请大学,从俱乐部到交友,从学习英语到其他科目。

可以这么说,低龄留学所有的话题不管是以文章的形式还是用书的形式,我都逐一给予解读。

3近百场在线语音系列讲座,邀请专家、优秀留学生等分享真实体验

在微信群一个热心管理员杨蕾女士的帮助下,我在千聊语音里做了“相约加拿大”的千聊讲座,主要是邀请加拿大大学的前招生官、前学校老师、家长、一些学者及学生过来进行一系列经验分享。

回过来看,其中影响最大的主题主要是四大访谈:一是接力访谈,二是带你走进加拿大大学,三是带你走进加拿大中学,四是带你走进加拿大私校。

这些语音讲座开展了约几十场讲座,加上其他相关的主题共有近百场语音讲座, 一些讲座在二十多名义工的加工整理下已形成文字稿,并在我的公众号“加拿大朱凡”和“加高党”的公众号刊登出。

四年来我的公众号里有上百篇原创文章,我自己也做了部分分类(见文章末尾的附录部分)。“加高党”是我指导在多伦多读高中和大学的学生的原创,不属于个人原创作品,在这儿就不单列了。

事实上,在儿子来加拿大读高中的第二年,在孩子逐渐适应这儿的学习生活之后,我也曾经用大半年的时间尝试进行过一对一的留学语音咨询。因为无论是书还是文章,所讲的道理都具有普遍性,而从我自身培养孩子的经验来看,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因而个性化的辅导与咨询会更有针对性。

上述几点是对这些年我所做事情的一些总结与回顾。究其目的是想带出一个话题,通过这四年里我对低龄留学的观察和研究,有几点较为深入地体会。

1留学发展的低龄化趋势。

在几年前,更多的学生来加拿大读大学、读研究生,而近些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龄留学。

所谓低龄就是未成年,而留学的年龄段也越来越往下延伸,由过来读十二、十一年级,逐渐向读十年级、九年级,甚至小学方向发展。当然,在加拿大尤其是安省四年高中是一个完整的阶段,接受一个完整的高中教育自然有助于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2留学生生源的地域在逐步扩大。

从最初的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开始向二、三、四线城市发展。

3留学生源家庭出身阶层的扩大化。

早期的低龄留学生基本出身于富裕阶层或中产阶层,而从近几年的留学生源来看,已逐步扩大到了具有稳定收入的工薪阶段,一些专业人士、教师、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孩子也纷纷加入了低龄留学的行列。

4留学人数迅速增大。

最近曾看到一个报道称加拿大计划到2020年吸纳40万留学生,而目前留学生人数已经差不多50万,加拿大已提前完成吸纳留学生的阶段指标,当然这其中低龄留学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些低龄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

5小留学生的生源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早期的小留学生多是在国内读不下去的孩子,而近些年,越来越多能读书、会读书的学霸们也走了出来加入了留学的队伍。

6留学的目标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孩子见识的增长,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而若干年前,小留学生们总是顺从于父母一厢情愿的读商科、理工科,走留学移民之路。

如今的小留学生多是千禧一代,他们的个性更为突显,多数把自己的爱好作为选择专业的标准,一些新媒体,创意,动漫设计,宠物,健身,运动等不符合父母期待的专业成为了他们的选择。我就曾遇到过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放弃已经到手的上大学机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选择了大专。

当然从传统的理、工、商教育转变到适应孩子自身个性化发展的转变,这些都是表面的一些现象,不得不承认我们目前对低龄教育的认识还是很浮浅。

出国留学既是知识的教育也是生活或生存的教育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化教育,因为他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也不同于中国体制以外的国际学校,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出国留学意味着对中西教育方式的兼容,面对差距如此之大的中西教育模式,如何兼容,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举个例子来说,每一年孩子过来读高中时都有家长会问到底带不带电脑过来,我们在教育中也有这样的苦恼和困惑,以电脑为例,国内电压是220伏的,这边是110伏,说到底,这其中看得见的是电压,看不见的是远见,是根本上选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但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来说如何面对两种教育的不同更是一种挑战,我们要通过讲故事,讲方法的方式给他们具体的帮助。

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去帮助他们,我的太太喜欢养花,每年的春天,就会在后院种花草,我虽不喜欢,但也会帮她施肥、撒种。随着花儿的生长及天气的变化,我们就需要不停地把它们移到有阳光或阴凉的地方去。

我对此有些体会,出国留学来的都是少年人,也都是祖国的花朵,来到陌生的土地上,换了洋土,喝着洋水、晒着洋光,他们的生存状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

这几年里我一直在观察,我发现对低龄孩子来说,适应是一个过程,有些生活的很好、有的很曲折,有的成长得快些、有的则成长得慢一些,有的甚至已脱离父母所期待的生长。

这又让我想起在90年我移民加拿大时经历过的一件事,当时我移民的是一个叫做维多利亚的花园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城,有些是在中国没见过的花,我曾经带了花种让家里老人去养,结果根本养不活,当然其中的原因也很多,我一直感觉很遗憾。但大概十年后,我发现在广州的公园里出现了这些洋花种如蝴蝶兰之类,讨教园林员工说是改良过的种子,我曾经拍过照片回来作了比较,自然在色泽、光泽方面都不是十分一样,但同样的美丽鲜艳,由此,我也体会到到了一个新环境进行自我的改良对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历史专业出身的,对历史有一定的研究,在清朝末期时,中国曾经出现过一次低龄跨国留学潮,以去美国为主,他们当年去到美国读书的平均年龄是13至15岁。

没有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他们走的是一条极其艰难的留学之路,但最后他们多数进入了一流的大学深造,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

从这些历史里可以对我们今天有一点启发,作为一名曾经从事大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深刻的理解教育是有规律的,问题是这种教育的规律在低龄留学里会有怎样的体现,在时间上会有体现,场景上会有体现,人的方面会有体现,更多的体现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总结。

以我自身为例,我也是一个移民,每一个移民背后都经历过一个求生存、求生活到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前说需要三个“五年计划”,生存五年、生活五年,追求生命价值五年。

以此类推,对于低留学生来说也都需要经历第一年的适应,第二年的发展,第三年的更好地运用这边的教育资源的过程。

总而言之,我最大的感触是低龄留学已从四年多以前跟风式的随波逐流向更加理性状态发展。从留学形式来看,以往多是通过中介进行的,现在更多的是家长与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咨询,未来的日子当中,留学将更加理性化。

低龄留学在中国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潮流其实是转眼之间的事情,我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陪儿子在加拿大读高中四年,我的收获也很丰富,在后期还会继续跟大家去分享。

附录

四年来,《加拿大朱凡》公众号原创文章精选

2014

【连载】留学加拿大100问

2/1 小学在中国,中学在加拿大

3/1 加拿大中小学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6/2 孩子:何时来加拿大上学最合适? 最好过了初二“反叛期”

19/2 加拿大,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

5/3 多大学生如何看加拿大留学生活:会了语言再说

20/3 多大学生的留学生活:读万里书不如走万里路

25/2 中学就去加拿大:费用

23/3爸爸帮出国留学调查问卷

27/5 历史探秘:加国华人百年沧桑

15/9 小留父母必读手册:低龄子女留学加国,要注意些什么?

19/9 【街头专访】一个多伦多大学留学生的毕业感悟

5/10 国庆长假:多伦多古老教堂一日游

6/10 不要小看加拿大:原来加拿大有超过20位诺贝尔获奖者

10/10 加拿大家长如何帮助学生拟定计划

23/10 当渥京发生恐怖枪案后我孩子就读中学校长做了2件事!

29/10 “加高党”|妈妈, 陪还是不陪?

30/11低龄留学,需要家人陪伴?

16/12 留一趟学,其实我已经修完十八般武艺~

30/12 [视频]轻松留学加拿大-下集

2015

【连载】陪读这半年

25/1如何看学生报告表-北美孩子七棵习惯树

22/1 留学国外最容易得什么病?

19/2 【过年】致我亲爱的儿子

20/2 【初二】 13年没和孩子过春节

21/2 【初三】女儿加国留学感想

22/2 【初四】写给女儿的新年寄语

23/2 【初五】今天文章很特别: “女唱母和”,母女合作

24/2 【初六】我在温哥华的陪读与陪”犊”【连载】陪读这半年

25/2 一位留守妈妈写给她16岁留学女儿的生日“贺信”

13/3 陪读牛爸:千万不要因为听了一场讲座就把孩子出去国

9/5 我是怎样规划三个孩子先游学再留学的?

4/6 小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高中和加拿大高中

6/6 一个监护人的分享

8/6 必修课里有一门职业研究课程,到底讲些什么?

15/6 中加中学校长有趣的对话

5/9 参加新生家长培训活动有感

10/9开学一周后,开始困扰我们留学生和家长的几件事情

19/9留学加拿大不轻松:第二周一系列测验考试开始了

21/9第三周,如何跟老师沟通?

4 /10 第四周,加拿大课程把我孩子的自信全摧毁了

28/10出国留学,量力而为

2016

【连载】《中学就去加拿大3:头一年的故事》

26/1第一次與女兒“隔岸”過年

28/1追梦的孩子与助梦的父母

23/1陪读这半年,我的八大收获

14/1【音频整理A】来加拿大读高中需要准备一些什么?

6/2 读书,在哪都不是件轻松事

7/2 我们在加拿大过春节

28/2择校的困惑

2/3 听完我的三次不同的择校经历,你还会有择校困惑吗?

1/4低龄留学生,小心消费的“传染病”1/3 听朱凡老师解惑

5/3 [与朱博士对话]怎样有效地与留学的孩子沟通?

8/4我的孩子在加拿大高中是这样读的

9/4在加拿大功课吃不饱怎么办?——郝同学妈妈与朱凡老师的对话

20/6 陪读生活完美收关,盘点留学路上你该避开的大坑小洼

26/6那些中学留学加拿大的秘辛

看学霸如何无缝衔接加拿大大学

父母是孩子出国留学最可靠的规划师

留学这一年,我学会坚强、重拾自信、勇于尝试,值!

【中英文双语专访】我们是怎么样帮助留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

从体验式学习,看中加教育的差异

28/10孩子留学是否正常?教你一招!从四份报表看懂加国高中全貌

5/11少年留学,与你同行

9/11少年留学行,遇上三座大山怎么办?

12/11 10个少年人,说一件留学最难忘的事

15/11留学路上,没有“学霸”和“学渣”,只有奔跑的学生!

20/11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更快适应少年留学生活?

27/9 留学的价值

1/10 留学的代价

27/11留学的压力

2017

【专题】“与朱博士对话”

27/3像大树一样成长—多伦多大学

21/4 五步秘诀搞定加国大学申请全部问题

29/4 孩子申请加国大学父母切勿大撒把这5件事一定要盯紧啦

9/5 国际生申请加国大学必须考虑的5大因素

2/6 国际生申请加国大学,一定要准备好这5块敲门砖

1/7 加拿大国庆有感五则

28/7 国外真的很乱吗?盘点容易被小留学生忽视的安全隐患

26/8 新生报到:2017年来加拿大读高中的新情况

30/8 快开学了,家长、同学,你们准备好了吗? —-顺便继续梳理我们对加拿大中学教育的理解

5/9 从开学之日的八大杂事,看中加教育的不同

7/9 进入课室,要知道,课堂规矩和课程要求?

18/9 每月一次:加高党里的陪读家长见面会

31/10 留学,只是选择一种相对宽松环境,与此同时,各种挑战接踵而来。接下来,我们会讨论一个全新话题:留学,冲突的开始!

17/11 中学就去加拿大:我们将身边的孩子们送入加拿大大学

24/11 加国高中生毕业季公校与私校的三大差异

1/12 毫无保留:手把手教你网上如何申请加拿大的大学

16/12 加拿大大学申请季冲刺啦,多伦多大学前招生官及时送来申请秘笈(tips)

2018

【专题】“加拿大大学申请与录取”

11/1不能与孩子同步,就要比孩子先走一步。大学申请限期快到,除了督促孩子,家长还可以做什么?

14/1 专访多伦多大学前招生官:揭秘你该了解的大学录取细节

19/1来自多大前招生官的召唤:揭秘你该了解的大学录取细节

2/3带着礼物来拜年,感恩你的选择与陪伴

14/3大学申请季的神秘晚宴—-与多大的一次亲密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