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珊,大牌记者,十年前我们有幸认识。她曾经来当时我在广州的家,和我们一家五口交流,后来在《南方日报》发表采访文章。十年后,她透过微信对我做了回访,并在她的个人公众号“珊珊来吃”上教育系列,再次对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加以肯定。时间过得真的快,朋友之间友谊更显得珍贵。谢谢郭珊的再次鼓励!
在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步入富裕阶层的今天,关于“富养”的话题一直很热。某明星子女据传每月要花几十万元,“一年生活费够买一栋别墅”;因为孩子喜欢玩,家里就为他建了游乐园、滑雪场;医生奶奶特意辞职,到孙女所在的幼儿园去当校医,最后还为她专门办了一个幼儿园……诸如此类的“霸气之举”,频频引起热议。
从前有句老话叫“穷养儿,富养女”。常见的解释是说,男孩从小要学会吃苦耐劳,日后才经得起挫折和打拼的艰辛;而女孩将来的归宿是嫁得一个好人家,所以有必要让她在精致、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成长为知情识趣、举止娴雅的女子,不容易被一般的物质诱惑所动摇。
现在时代不同了,“穷养”还是“富养”,已经不再与子女的性别因素直接挂钩。 所谓“穷养”,相对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对所谓“富养”的定义和理解,仍存在不小的认知分歧。
到底怎样才算“富养”?“富养”的标准用什么来衡量?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条件,就算“富养”了么?“富养”和“溺爱”到底区别在哪里?……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想起了通过采访结识的加拿大海归朱凡Frank一家人,他的家教心得,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朱凡一家十年前合影
朱先生上世纪60年代生于广州西关,在国内取得历史博士学位,随后移民加拿大,90年代中期回国创业,与妻子张晓红Sherri-Ann在广州和香港经营贸易公司,事业有成,家境殷实。朱凡还是一位著作丰富的作家,曾出版《爸爸,你可以不一样》《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等畅销书,常年热心公益,义务举办讲座,为年轻人提供关于创业和海外留学的心理咨询。
大约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家庭的时候,他们的三个孩子朱嘉盈、朱嘉宝和朱承恩都尚未成年,大女儿嘉盈才15岁,小儿子承恩才9岁。
朱凡最著名的论点之一,就是“父爱倒计时”理论。 “我时常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只陪你们到16岁,16岁以后你们就要自己独自成长。因此,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在倒数,我心中有一个倒计时的沙漏,过一天就少一天。”
作为孩子的“第一人生顾问”,父母在孩子成年离开家庭求学、谋生之前,应该教会他们哪些人生的基本功课,引导他们拥有哪些技能和品质?与孩子相处,又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掌握好“富养”的度?
为此,朱凡夫妇围绕未成年阶段培养子女的目标开列了一份清单:
第一,生存的能力
包括独立解决出行问题、沟通能力、紧急时自我保护和求救能力;
第二,生活的技能
包括健康常识,饮食作息规律,在时间、金钱、人际关系等方面具备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生命的核心价值
包括保持信仰,树立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遭遇挫折、孤独等,掌握基本的情绪处理应对技能。
朱凡先生出版的作品
1、“富养”第一步:精神之“富”
引导孩子增广见闻,参加公益活动,学会感恩
在朱凡夫妇看来,没有一定的见识和阅历,在一个封闭、单一的环境中是很难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的。每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旅行,全家人都会一起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到当地最好的书店买书,让孩子接受文化熏陶。朱凡还和孩子们一起在网上开博,交流旅行见闻,比拼“人气”。
此外,夫妇俩还经常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由此接触社会、开拓视野。一家人曾经接待过访问广州的外国人士,也曾参与宣传环保的活动。采访中,我记忆犹新的一点是,朱家三个孩子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各自拥有了一个本子,登记三人做义工的记录。
有一次,朱凡专程带孩子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次拜访让他们亲眼看到,人总会有老去的那一天,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是很孤独的,人应当对他人永远保有仁慈、关怀之心。富裕人家的孩子更是应该学会感恩,懂得回馈社会的道理。”
朱家三个孩子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这样那样的表彰,诸如成绩优秀,遵守秩序,但最令父母自豪的一条评价是:“你的孩子不仅对人谦和,而且心地特别善良”。老二嘉宝在班上不是学习最拔尖的一个,却是最愿意帮同学辅导功课的一个;小儿子承恩有时候放学回家会向父母念叨,学校里有个做清洁的阿姨很久没见到了,是不是生病了。这些一点一滴的人情温暖,常常让朱凡深感欣慰。
朱凡一家早年合影
2、“富养”第二步:人格之“富” ——平等、尊重、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与未成年的儿女讨论“艳照门”?
和许多海归家庭相似的是,朱凡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领导精神和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所谓‘领导精神’,不是指要他们长大了当官,而是提醒他们要有决断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盲目听从父母或他人摆布安排;对人对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承担责任。”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三个小鬼让朱凡头疼的时候也不少,青春期反覆无常,对长辈时冷时热,一受挫折立即自卑,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当我们之间有冲突、烦恼发生时,我们不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但也绝不会放任自流,我们会像朋友那样开诚布公地讨论,告诉他们问题的核心所在、存在的隐患以及可能的后果。”朱凡说。
大女儿嘉盈能歌善舞,又生得婷婷玉立,早在小学六年级时便开始有小男生追求,上了中学后更是经常收到情书和礼物。嘉盈一度出现早恋迹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
当时,朱凡不声不响买了女儿最喜欢的咖啡,和她边喝边聊。他说起自己年轻时在恋爱上经历的挫折,也谈到当初如何与太太一见钟情。作为母亲的张晓红则更是坦诚地和女儿谈到了“性”,并郑重地告诉她最好不要太早逾越“底线”。这次长谈之后,嘉盈渐渐收心,学习成绩稳定下来。
多年以来,在这个家里,家长严格遵守“绝不翻看子女私人信件和日记”的家规,孩子们对大人也很信赖,有话就说。有一次,9岁的小儿子承恩问爸爸: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朱凡意识到,孩子既然已经知道,就不可以含糊敷衍,又不能讲得太“具体”,怎么办呢?最后他的答案是:“陈冠希交那么多女朋友,是不对的。作为男生,要有责任感,既然选择了一个女孩子,就不该那么花心。”
遇到类似难题,他的心得是“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予以正面引导。”“耐心,加一点点变通的智慧,每个家长都会是最棒的老师。”
从左至右:大女儿嘉盈、二女儿嘉宝、小儿子承恩
3、“富养”第三步:学会管理时间和金钱
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一切来之不易
朱家作为一个中产阶层以上的富裕家庭,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财富,是绕不过去的一堂课。每个月朱凡夫妇会带孩子去一次公司,让他们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也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每天为什么忙碌,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给予他们的一切,也是来之不易的。”
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后,朱凡夫妇每周会给他们发零花钱。夫妇俩的原则是引导和监督,但不直接粗暴干涉。他们会和孩子一起商量,钱怎么花法,哪些钱能花,哪些不能。同时他们还给孩子准备了一个记录本,让他们记录下自己每周的零花钱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夫妇俩发现,三个孩子把钱用在了不同的地方,老大喜欢收集贴纸,老二爱吃雪糕,老三会把钱攒下来买漫画。但无论用在哪里,孩子们都对父母保持诚实。
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朱凡夫妇也根据孩子的兴趣给他们报了周末特长班,三个孩子都学了钢琴。这又牵扯出一个新的问题——时间管理。
朱凡的态度是,与其用各种“兴趣班”把孩子的周末塞得密不透风,不如让他们自行决定专攻一、两样,不要让“爱好”变成负担。每天练琴练多久、如何协调学业和爱好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夫妇俩都让孩子们自己通过思考作出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嘉盈16岁时独自一人远赴加拿大读高中,从网上申请直至到校报到,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她自己腾出时间来一手规划和安排的,朱凡夫妇只是从旁提供协助。
朱凡夫妇与大女儿、二女儿合影
4、终极“富养”:亲情人伦之“富”
家庭和睦与倾情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针对部分家长“舍得掏钱,却不舍得花时间”的现象,从大女儿年幼时起,朱凡夫妇俩就立志把时间一分为三,1/3用来工作,1/3用来陪孩子,剩下的1/3用于两人相处。
从孩子从出生到此后成长每个阶段,老爸从未缺席:幼儿时期,他陪他们一起玩、讲睡前故事;上小学后,亲自辅导做作业;每逢开学或大考,帮孩子们鼓气加油;孩子学钢琴,他全程陪伴;每周还要主持家庭会议,听孩子们倾诉收获和苦恼。每年圣诞节,他都会在平安夜晚上等孩子睡着了,偷偷地把礼物放进大袜子里,挂在孩子床边。
朱凡家有“三件宝”:照片、录像带和记录本,用来详细记录孩子们成长过程。在他们家,三个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照片随处可见,朱凡会定期整理。他还会把三个孩子从小画的每一幅画、写的每一篇作文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朱凡说,这是他们童年的回忆,里面蕴含着他们对人生最初的憧憬。他还挑选出孩子们的部分精彩文章结集成册,以《三只小猪》的名称出版。
在商场上打拼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朱凡晚上几乎从不应酬,周末不工作,参加任何聚会,必定全家五口一起出席。太太张晓红说:“我们的生意完全可以做得更大,赚更多钱,但对孩子的关爱不能打折,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与父母的倾情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所以我们选择在事业上作出牺牲。”
朱凡收到的父亲节礼物
朱凡夫妇在情人节的时候互赠玫瑰花
前不久回访的时候,朱凡先生告诉我,大女儿嘉盈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心理学专业并已参加工作;二女儿嘉宝在读Ryerson大学的设计专业;小儿子承恩今年高中毕业,已经收到了包括多大工程系在内的多所名校的入学邀请。
朱凡和妻子虽然偶尔也会在孩子教育等问题上意见相左,但彼此之间一直感情融洽,还坚持每年在情人节的时候互赠玫瑰花,表达爱意。在这个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过生日时,还有遇上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时,大家都会第一时间送上礼物和祝福。
十年过去了,这个家庭在教育方面的信念依然没有改变——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学识与才艺、品质与信仰、仁慈与感恩、诚信与礼仪……这一切加起来,便是人们所说的综合素质,也即个人修养。许多像朱家这样“富养”的案例,不断地让我看到,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有一个共通之处——万般皆下品,最贵是教养。
同时,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也纷纷指出,充满理解、尊重、关爱、温情脉脉的原生家庭关系,是孩子未来人格健全、婚姻幸福的重要保障。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或许没有条件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都送到国外读书,但朱家的故事里最值得深思的部分,都是物质财富无法衡量的。
朱凡先生近照
跟孩子在一起,是一个家庭最开心、最热闹、最有气氛、最有活力的岁月。孩子不在身边时多少会有“一去不复返”、“时光不再倒流”的感觉。好了,如果你才开始学做爸爸,请一定珍惜幼子给你带来的开心。孩子长大跟你对着干,你发觉孩子变了一个人似的,你也不要气馁,当你气急败坏之后,喘过气去洗把脸回来,可能情况又不同了。十多年后你回想起这些时,孩子也许早就已经长大离开家庭了。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
——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