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从体验式学习,看中加教育的差异

9144

通过今年暑期在加拿大进行的3周体验式教育学习经历,格物导师 Carol和Eiko 做客“加高党”微信直播平台,为大家做了一场“二人转”式的分享。以下是根据语音整理的文字稿。

Carol老师的分享

从比较宏观角度来讲一下什么是软实力,中国学生和加拿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这些中加学生的不同,从宏观社会、教育理论、包括历史发展角度看待,有什么可以和家长分享的新的观点。

我们组织国内中学生,7月份在加拿大进行的3周体验式学习项目。什么叫体验式学习 (learning by doing),并非只是一个动手动脑那么简单,而是从经验出发,在一些专业设计的活动中,反思形成经验,回归概念和技能的运用,再回归到经验。

这是体验式学习比较经典的架构,学习过程其实还是比较复杂,是需要一定的专业引导。并不是所有生活中的经验都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产生良好学习效果,体验式学习经过专业导师设置的经验,可以多维度观察孩子在课堂、学术学习中所不展示的很多面。

差异
中国孩子有很多优点,和加拿大学生相比,哪些方面可能会对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会造成问题。

1,中国孩子与成人交流意愿低,不太愿意和成年人交流,直接导致沟通能力较弱的问题。 还有就是,自理能力比较差和生活技能相当缺乏 – 加拿大重视的运动,户外体验,社会服务以及领导能力等,这在中国学生中更是一个盲区。

2,心理层面上,也有些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很多学生对学习带着很大的负面情绪,可能因为从小的学习经历不是那么正面、愉快有关。

3,大多数青少年容易与成年人站在对立面,对成年人缺乏信任,可能是因为从小师长对他们的鼓励少,负面评价较多而造成的。这在3周的体验式学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们和加拿大老师的信任是在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启发

如果家长看这个问题,如我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或者我孩子的某些缺点,有时觉得特别挺迷茫,不知从何下手,感觉问题特别严重。我觉得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从中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的不同历程来看,我们可以把问题看得很清楚。 希望能帮家长把距离拉远、更宏观、理智、清晰地看待中加青少年在“软实力”方面的不同。

原因
我认为这其中很多的不同,源于我们完全相异的教育模式。 加拿大以及其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也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转型时,不是一蹴而就。如有家长有听流行音乐,我想你们应该知道Pink Floyd的一首经典作品: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墙上的另一块砖。这首歌是70年底末的歌,投诉的是流水线似的教育,所谓填鸭式教育,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墙上的一块砖。

想说明的是,西方有经历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改革,之前他们也如同今天的中国做过以反复记忆为基础的应试教育。我想传统的教育模式,作为中国家长,再熟悉不过,模式如下:

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基本是基于反复记忆,与真实世界脱节,与学生的生活是没有关系的,不注重技能只注重知识。

但是,加拿大早在30年前就抛弃了这种教育模式,向新型的教育模式转型。 基本现在的西方主流发达国家都已转型进入了新型教育模式阶段。 什么是新型的教育模式? 所谓新型教育模式,就是: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协调,促进和督导的作用。强调学习的经验和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关的,有真实、具体意义的。注重参与社会,学校不是为了以后参与社会工作做准备,“学校即社会”。教育不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而准备,“教育即生活”,注重技能尤其是生活技能 (life skills) 的培养。

在新型教育模式之下,西方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型: 如问题导向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其中体验性学习下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称为服务型学习,用社会服务作为一个工具,进行有意义的,经验的积累,提高反省、批判,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合作式学习,怎么样在团队中学习,怎样达到团队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天很流行的IB课程, 是按照新型教育模式为纲要的一个课程。

结论
中国和加拿大学生,在我们所说的能力或软实力方面的差距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加拿大教育已转型30年了,今天的中国模式还停留在已经被西方所抛弃的传统模式下。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注重经验的,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积累人生的经验,然后从经验中反思,提高的是能力、技能。 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在集中培养知识、专业和应试能力。

教育为什么要转型? 很简单,为了适应当今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今时今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界的共识是:视野开阔、态度积极、实践能力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关心他人与社会的全才。 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广度的全才,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实力”的所有组成部分。

总结一下,中加学生的区别,所说的软实力或性情性格上面的不同,看似是一个文化的结果,或者不同家庭教育的结果,其实是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所造成的不同,想要帮孩子向新型模式下出的成果或西方的青少年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有的放矢的去弥补他们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在经验中学习。

以上分享了不同的教育发展史造成的中加学生在“软实力”方面的不同,以下邀请家长们从全球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再来看所谓“软实力”的问题。

我分享一个小故事,主角是一个很多岁数比较大的人的典型的生命历程,很小出来工作的生命轨迹,大家会注意到几十年前的生命轨迹和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有很大不同。 在这里我想从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看青少年的问题。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重点是要让大家看到,这个老伯伯15岁时在干什么,没记错的话,他当时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新加坡,在餐馆的厨房工作,已经养家糊口。想请家长注意的是:一个15岁的人能做什么? 15岁的人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养活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参加社会工作的。 然而今天的家长,教师,社会有没有允许孩子们做这些? 今天15岁的他们在做什么呢? 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没有被允许来参与这些活动。

美国的社会学家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正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是青少年“无角色化”。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历史角度来看,一百年前其实是有童工的,他们13、14岁已经工作了,已是社会的一份子,担任成人的角色。 而今天我们23、24岁才开始担任成人角色。我们的身体呢? 营养更丰富了,医疗更先进了,孩子青春期已越来越提前,每一代孩子都更加提前。200年前美国孩子的青春期是在16岁,今天的孩子11岁已经发育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早就准备好担当一个成年人的角色了,很早前就开始准备参加(心理、生理)社会各种工作,担当成年人角色,但家长和社会并不认同和承认这个事实, 这就造成青春期的延长(从12岁到23岁)。 身体和心理一步步成熟,可能到了15左右,已经有95%成年人的潜力,但还是被当做儿童来对待。这就是青少年的无角色话,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能量已经在那里了,所以能量只能用在那些被老师或家长们认为的不那么好的地方,如消费,娱乐这些上面。确实我们的社会看重了这些问题,很多商家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以到达某些经济上的利益。但最终问题所在,青少年的能力并没有被完全调动和释放出来,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们的教育模型也在进行调整。

有数据表明,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担任成年人的时候往往比实际早两年,而家长所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担任成年人的时间点往往比实际晚两年,这就造成四年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加大。当然,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出现了这个的青春期的等待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而又回到以前雇佣童工的社会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寻找如何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过渡到成人阶段的的具体方案。 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教育中融入工作和社会的元素就是一种方案。 所以我说体验式教育是很重要的,通过在社会中做一些长期的、持续的、有意义的工作可以弥补青少年 “无角色化”的问题。

Eiko老师的分享

在我们的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怎样从具体被改变,受了怎样的具体的影响,从个案角度给家长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实地的、融入社区活动与学习,怎样可以具体、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


那我们这次夏令营是和多伦多大学一起合作的,针对我们中国孩子的特点,多大导师的教学活动有一些鲜明的特色。那看看我们孩子在加拿大教育环境下的表现,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大家会有一些启发:

一,首先就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始终贯穿我们整个夏令营.

我们孩子有个特点,习惯了国内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上害羞、安静,不愿意交流,针对这点,多大导师们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中心。记得刚开始我们讲Community agreements,就是社区协议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们,我们的夏令营就是个小社区,所有的学生,老师都是社区的一员,作为社区的一员,你认为这个社区应该有怎样的约定呢?这是导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他们按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小组意见写下来并贴在墙上.这个环节其实很简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老师并不去干扰孩子们的意见,更不去批判他们的观点,不给标准答案, 而是完全尊重孩子,即使是有些意思一样但是文字表达不同的意见他们也一并贴在墙上,在这里学生就是中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一直贯穿我们整个夏令营。

很快,学生们知道,在这里,不能在课堂上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自己思考,讲出你的答案,并讲出你的理由去支持这个答案,那么你的答案就是对的。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愿意思考,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导师教学活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导师尽可能接近学生,教学活动紧扣学生的真实生活。

例如老师会细心地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平时干什么,听什么歌曲,喜欢什么电影等等。课堂上他们播放孩子们喜欢的歌手如taylor swift, justin bieber他们的歌曲,然后从中提取单词,一些单词一下子很容易记住。他们还鼓励互动,欢迎中文歌曲,如TF BOYS,让孩子们告诉他们中文歌曲的意思,这样的形式孩子们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愿意参与,英语表达也不知不觉得到锻炼.

还有,导师了解到我们一个孩子TOM每天早上打太极,于是他们特别设计活动,让tom教大家太极。刚开始孩子面对所有队友和外教老师非常紧张,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后来克服自己慢慢适应。第二次就教的有模有样了, 这对孩子真是个很好的锻炼,我相信他会很深刻记住那个场景,将来也会更加自信。而确实,我后来问这个孩子,他自己也很开心,他说他下次教就更有经验了。

所以我觉得贴近孩子真实生活的教学特别有效果,孩子不知不觉就融入了。

三,导师教学活动的第三个特色,我要讲我们夏令营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让学生服务社会,与社区互动。现在国际上盛行的全人教育,就是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来推行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就是服务学习,通过走进社会、亲身参与社区服务,把所学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从而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

我们有个活动, 提供洗车服务为生病的孩子捐款。其实,说实话,他们刚开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高大,而是参与的过程让他们非常兴奋和快乐。大家想象一下, 几个孩子在炎炎烈日下, 站在路边大声喊着”car wash for sick kids”, 他们告诉过往车主我们是提供洗车服务,为生病的孩子捐款。在他们的引导下,车辆开进我们的洗车区。每进来一部车他们就兴奋尖叫,成就感爆棚!那种快乐也让现场的我非常感动。

而车子开进洗车区后,我们学生自己组成一条流水线,先是水枪冲洗,接着手工用泡沫擦洗,然后是擦干,收费,一共4个环节,有些车主还特别下车教他们怎么洗车,蛮有意思的。每一个队友都非常卖力,没一个偷懒的,那天气温很高,大太阳下,他们衣服被汗湿透,脸上的汗水在阳光下也是亮晶晶的,你们知道这些人在家不怎么干活,这个时候却干得热情洋溢。最后我们一共收到500加币,数钱的时候他们比自己收到红包还开心!

为别人提供服务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这个活动同时也锻炼了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活动也是我们这次夏令营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解决我们青少年的”无角色化”问题有很好的启发,参与社会,体验社会,与现实世界互动,对于他们认识自我有很大的帮助。一旦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自然就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这里我插一下,去年我带我们格物学生去美国夏令营,其中我们去食物银行food bank做义工,分装燕麦,就是把一大箱一大箱燕麦,分装成标准化的一小包,我记得是一磅重,然后再装箱,封箱,也是一条流水线,这个活动也评为去年我们夏令营最受欢迎的活动。

四,导师教学活动的第四个特色,我要讲讲导师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这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刻,那天早上,导师带我们来到多大校园的树林,给孩子们一个任务:在这里寻找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要象征领导力!半小时后回到教室,必须带上实物或者实物不方便带到教室就拍张照片也行。当时,大家听到这个任务,全蒙了!无从下手。树林还能有啥啊?!

但是任务还得完成啊,大家默默地在树林里寻找。半小时后回到教室,有带树叶的、带树枝的、带泥土的、带石头的、带树皮的、拍天空照片的、拍大地照片的等等,于是领导力在孩子眼中得到了各种解释,如泥土代表要有好的基础、树皮代表要有好的保护、空气代表要有好的环境、树干代表方向指引等等,大家脑洞大开,每个人讲自己的观点,老师一一肯定,对每个观点不做比较不做讨论,每个答案没有更好的,每个答案都是最棒的!

这个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二种能力就是创造力的源泉!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活动实在太棒了.

那以上基本上就是我要讲的这次暑假体验式夏令营的一些心得。

我也特别了解了学生们对这次活动的反馈:排名前三名的活动是:洗车捐款活动、独木舟课程、学划独木舟;独木舟课程对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是个挑战,我们有个小组,三人划一条船就不小心船翻了,当然水很浅,绝对是安全的区域,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也明白了问题,对他们是很好的一堂体验课。

冰球运动,我们有看冰球比赛、学打冰球、然后孩子们和笔友打冰球友谊赛。刚开始我还怕这个活动冷场,毕竟他们都没有接触过,没想到他们非常积极,观察外国笔友怎么打,在赛场上迅速跑动。看来运动真的没有边界,运动是孩子们最好的沟通语言。

除了向孩子们了解反馈外,我还向家长了解反馈,当然我这里主要讲一下之前我们体验式活动的反馈,今年的反馈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才能显现。参加去年我们体验式活动的家长反馈:例如,有个妈妈告诉我,她一向觉得儿子在学校不积极,没想到去了趟我们夏令营,这个新学期自己去竞选班长了,居然还当上了副班长,班主任告诉她的时候都不相信;还有个孩子,平时特别宅,去年夏令营回来后居然告诉妈妈,要请同学来家里开party,妈妈乐坏了,赶紧和儿子一起张罗聚会的各种安排;

这二个都是上海孩子,我们还有个浙江孩子,去年夏令营时候简直是金口难开,真不爱说话,今年他去加拿大像变了个人,拍照不躲镜头了,落落大方,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妈妈特别开心,因为难得有那么多儿子的照片,而且还张张有笑脸,以前都几乎不拍照的.这些点滴都是真实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改变和进步我非常开心,也是我想继续坚持做体验式学习的动力。

体验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它会播撒种子在孩子心理生根发芽,家长们要耐心等待,观察他们的变化,一定要给予合理的支持,让他慢慢成长。

还想提一下家长们关心的手机和游戏的问题。我们大脑里的多巴胺的分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的分泌将兴奋与开心的信息传递,它和上瘾有关。数据显示,打游戏的时候,多巴胺分泌迅速,玩的人兴奋感快乐感增强。试着让孩子们多运动、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我们夏令营学生也有玩游戏的,但是在我们那些活动里没人玩游戏,还有10几岁的孩子能容易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很多话题,他们的沟通和互动也非常快乐,这些时候多巴胺也在迅速分泌,自然就忘掉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