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与你相约在加拿大//分享讲座系列(14)
主持人:Fank
嘉宾: Jennie
录音整理:@肖肖@伦敦9年级小玉妈@朴园主人@南巷清风 @天空 @管理员
编辑:加高党公众号
开场白:邀请Jennie来分享两大理由:一、她曾经是小留学生,来加拿大念中学,被西安大略大学Ivy学院录取;二、她现在任职加拿大某大银行,为众多留学生们提供过专业服务。Jennie走过的留学之道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她从金融专业的角度的建议对我们有什么帮忙?
各位家长、同学,你们好。首先感谢朱博士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平台来一起沟通,我为大家分享我自身的一些留学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走我走过的弯路。
我十几年前留学时首站是温哥华,梦想着温哥华是个大城市,可一下了飞机有点失望,放眼望去都是平房、野地,没有高楼大厦。其实加拿大就是一个“大农村”,人文都很淳朴,人们都很友善。
朱博士:温哥华叫“温村”,多伦多叫“多村”
一、我的留学观:矛盾、冲突、顺应
寄宿家庭:别太客气啦!
我入住的寄宿家庭是在出国前就选好了的,当地的一家白人。当时我的航班晚点,我出关的时候排队又耽误了些时间,那寄宿家庭的人就先回家了。我出关后看见栏杆上挂着信息传单,一眼就看见了我的名字,上面写着我到达后让我联系传单上的电话。然后寄宿家庭的人就又跑来机场重新来接我。我就很客气,满心感动,人生地不熟,觉得让人家又多跑了一趟。你客气是对的,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很搞笑。
这里的人文和国内有不同的。
国内:客气是表达礼貌
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第一次到别人家做客,人家请你喝水,你不能说“好啊,来一杯吧!”。你要客气一下说“不用麻烦。”那主人再叫一次,那我才说“好的,喝一杯水。”
国外:会因客气吃“大亏”
到寄宿家庭后他们做的第一顿饭,是一种类似饺子的食物,饺子馅是土豆泥和培根,做好后我闻到好香的味道,主人问我“吃饭么”,我就客气地说“不吃”,那主人就真的没有理我,结果我当晚就一直饿着。各位同学要吸取我这个教训,不要太客气。
朱博士:文化冲突——因为客气,来加拿大第一顿饭没吃上。
搭公车:多沟通、多帮助别人
其次我再讲讲自己去学校报到。年龄小一点的同学是由监护人带去学校的。当时寄宿家庭给我画了路线图,告诉我搭公车怎么走。其实搭公车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习以为常的事,他们也不会想太多,但是我第一天开学,那个年代我没有现在可以汇款,可以开好账户,我都是带着一大堆现金,想着到学校附近的银行开个账号把钱存上,那我就没有什么零钱上公交车。
我在车站遇到一位老太太,她跟我聊天时知道我没有买好车票,但我要去市中心的话,我投进去的钱是没有零钱找我的,也不可以找其他乘客去找零钱。那她就非常热心,掏出一堆车票,大概够我一周的车票,然后告诉我去什么地方买车票,还可以买月票等等。当时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可能只是她遇到的众多的留学生中的其中一个,但到今天为止我就觉得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深远,是因为在你很无助的时候有人帮你一把,我到现在都会帮助陌生人和一些小留学生我都会帮他们一把,因为你的举手之劳都不知道带给别人多大的影响。
在这边大家互相帮忙是个很好的人文文化。在搭公车的时候如果四目相望时大家通常会互相打个招呼点头微笑,但我在国内对别人微笑的话,那对方的表情告诉我“你想干嘛,什么意思,你想要什么啊。”这是不一样的地方,给大家分享下。那我就后来准备在银行开户了,那时候我们没有手机的,现在有手机了就比较方便许多,到购物中心,找同学或寄宿家庭都会告诉你在哪里可以办手机非常的方便。
学习圈子:走出舒服圈、安全网
我再分享下面的是,现在初中或高中的留学生到了这边学校后,你不可避免的会走到中国学生这个圈子里,如果你不注意的话会觉的在加拿大生活挺好的,没什么大变化,那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外国人和外国同学。
这一点是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和同学的,当我们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要尽量走出这个舒适的圈子,你觉得生活舒适就是因为这个圈子太安逸了,对于留学生来讲来这里学习,课业与活动不要总是与中国同学在一起,其实这不是太好的做法,因为我们要融入加拿大的大圈子里去,要去开阔眼界,所以对于今后来留学的学生作为一个提醒吧,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一点,收获更多。
在这边读书不管什么原因,需要转学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的。在转学期间同学和家长要做一下功课,比如你为什么要转学等等,如果要转学的话需要到教育局申请,请当地中介或寄宿家庭或监护人来帮忙递交资料。
朱博士:走出“安全网”、“舒服圈子”
大学申请:沟通比成绩重要
至于说申请大学的方面,其实在这边的话,大学的申请跟我们在国内的不一样,这边的话,你一个人可以申请很多所大学,你只要愿意付申请费,你想申请多少家都可以。对于留学生来讲,除了正常需要修的课程,比如你在这边读高中,或是读语言学校以外,你可能还会需要修一个英文,比如托福,雅思。这些东西,我们中国孩子都不怕,大家考试都很厉害。
但是有一点,我是真的想要提醒大家,虽然说你考试可能很厉害,分数很高,但是知识这个东西,这个是老生常谈,你学到自己脑子里面的真的是自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我们一起在温哥华读语言学校。这个男孩子,他的托福雅思成绩很棒,每次都考高分。但是后来等我们一起入了大学之后,他反而跟不上,压力很大,最后这个男孩子并没有完全读完,他就回国了。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他书面厉害,但是说不出来,口语啊,和别人的表达沟通啊,就很差,所以慢慢慢慢,他就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沟通的很少,但是沟通少的话你就会和总体的东西格格不入。所以大家要小心,希望各位家长要提醒孩子,除了应试考试之外,也要注重?
专业选择一:兴趣点更重要
至于说报考大学这件事情,通过我自己的个人经验,还有我身边的一些同学的经验。我真的觉得小同学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在哪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自己的本身经历。我有一个当时一起在温哥华读书的男孩子,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一起考大学,他的爸爸妈妈就觉得说你要去学计算机,十几年前,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大家都要学这个,以后好找工作,好留下来。
在他爸妈的意愿下,这个同学就报了计算机专业,结果他学得很吃力。到最后他有点轻微抑郁了。可能一方面不想辜负爸妈,毕竟大老远把他送出来。另一方面,真的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学得很痛苦。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们都联系不上他。等过了半年以后,我们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在和父母沟通协商完之后,选了另外一个专业,时装设计。
因为他平时喜欢画画,但是我们真没有想到他选了这么一个不一样的专业。这个同学现在在本地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做得非常之好。所以我们到今天聊起来的时候,他就会说,当初我一点也不后悔做了这个决定,虽然我浪费了几年。
专业选择二:尊重孩子的意愿
所以这就衍生出来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一个我们的传统,但有时候对孩子来讲,还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和他真正的兴趣所长。因为只有他乐意的事情,和有强项的事情,他才能做得很好。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份鼓励。他自己有一份激情和热情在里面,其实你不怕他失业,会找不到合适工作。每个人都会发光发亮, 在自己擅长的范畴之内, 所以这个很重要。真的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
专业选择三:综合看——排名、老师
其次想和大家提一下的事就是关于选择大学的时候,你要怎样去选择。这边的话,我们会看到很多排名。每年那个麦考林,一个当地的杂志,他们都会有一些排名,其中会分成两大项,一个是综合排名,还有一些不同的专业排名。
建议一:根据专业排名选学校
我想说的是,很多很牛的大学,我们听起来排名很高,但是你想选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未必是好的。我自己亲身经历就有。我们在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比如说我自己是西安大略大学毕业的,我们这个大学的商科很厉害,商科下面又分会计专业,其他不同的专业。我有同学他们学会计专业的出去找工作,比起本地有一个叫布鲁克大学的,他们的会计就很棒,很厉害,虽然这个大学的整体排名并没有很高,但等到我们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即使说你拿的是西安大略大学商科下面会计专业一等荣誉生毕业证,有的时候还不如 Brock这个学校它下面的会计专业的同学毕业,找工作来的好。大家在雇佣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大家在选专业的时候,不用太在乎综合排名,除非你选的这个学科是综合类的,并没有特别专业性质的话,那没所谓。如果专业性很强的话,我会建议根据专业排名来选择,不要根据大学的综合排名来选择。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
建议二:了解老师选专业
然后就是关于选课的这些老师,这个通常会是在大学里常常会遇到的。我们当地有很多网站,基本每个大学都有的,叫做Knowyour teacher, 这么一个网站,是个公共信息平台。 会有老师的简介, 教什么学科,下面会有历届的学生,可能是你们的学长,学姐,他们留下来对老师的一些看法,教课的一种方式。所以这些都是我鼓励大家在面临大学选课时,你可以先去了解下这些东西,你就会知道,原来这个老师他的讲课方式更适合我一些,或者说那个老师我可能会更喜欢一些。
朱博士:专业比学校综合排名更重要。Jenny是西安大略大学Ivy的。
了解老师是认识专业的途径之一
我的大学生活:开放、活跃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说一说我的大学生活吧。其实我的小留学生生活,大概就是从2001到2002年,其实并没有很久。2002到2006这四年我在西安大略大学,我学的商科。我之所以没有选择会计,是因为我大学里有修高等会计这门课,但是真的不行。所以后来我秉着知道自己兴趣的原则,说算了吧,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在这上面;我就选择了金融行业,我现在也从事银行和金融方面的工作,所以也算是有一个好的着落吧。
大学不一样(一):男女混寝
我对大学的第一个感受就好像是突然间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等到你上了大学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有很多的机会,会遇到很多当地的孩子,不像你上高中和语言学校,有很多中国的孩子。我想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和本地的孩子有很多区别:举个例子,我们第一年读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没有办法找到本地的出租房,我们都会选择住校。第一年在选择住校的时候很夸张,我居然发现是男女混寝的。这个房间是五个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这个套间里全都是女孩子,另一个套间全部都是男孩子,大家单门单户。但是同一个楼层,有男生有女生。当时你就会觉得,加拿大好开放。但是后来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刻意的把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开,除非你想单独去上男校或女校。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在一个正常的空间里一起读书、学习和生活。
大学不一样(二):各种各样的社团
很明显,当地的孩子非常非常的活泼踊跃。因为通常在大学报到的第一个星期,会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在学校里面摆一些接待处,希望大家来参加。会有各个学科的一些学长带着他的学弟学妹,带你在校园里到处走,大家一起比赛啊,玩儿啊,真的就是纯玩儿,让大家很快的互相认识对方,让你不会觉得这个地方很陌生。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地方,但往往我们中国的孩子都会非常的害羞,不太发言,不太参与这些活动。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和同学:要尽量让自己融入这些圈子里去,不然的话会局限你自己相应的发展空间,你会认识很少的人,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而且非常典型的就是在头两年或头一年,加拿大本地的孩子是以玩为主的。他们觉得我好不容易高中毕业,父母不用管我了,我要尽量的享受生活,就会去那些酒吧。那些地方大部分都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但这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绩不好。但往往你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孩子读书都不差,基本上按百分比的话都会在前半段,前50%中国孩子占的比例非常大,但是你看最前面那百分之一二永远是白人的孩子,不会是中国人。
我这么多年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同学我周围这么多人厉害的总是他们?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数学或国内的所谓奥数还蛮感兴趣的,我就参加了一些相关的社团,是以兴趣为主的,并没有什么比赛的。我参加之后就觉得自己被羞辱了。首先没有中国同学,全部都是白人同学,他们的发散思维真的强大到了你根本跟不上的程度。老师给你非常大和完全开放的平台,让你各种试,完全尝试自己去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我的同学们,他们能想到的东西跟我想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从小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就是解题要用某种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解题就可以了。他们的教育就是我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能把这个题解答出来,我不管你写两页或者是两行,只要你能把这个题解出来,你得到的分数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简短了几个步骤,你就会得分高。而且老师也常常说,别人写两页,这个人写两行,写两页的也未必吃亏。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思维在通过这两页纸之后对你的生活学习有哪些更大的帮助。所以这个是我们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样的。
大学选课:自主安排——排课表
大学生活主要就是你要自主啦,如何选择课表啦,还有课外活动之类的。说到注册课表的事情,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因为我的妈妈是老师,我在国内的时候,总是觉得上课就是要早上8点钟到,有个固定的时间点,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吃饭。后来我发现我订的早上8点半的课,基本上只有我和老师,我的同学们很少去参加,可能偶尔会有几个中国同学去参加这个课程。因为你在大学里选的课程,时间和课表是你自己选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下午或者晚上才开始上课。但是我那个时候就很中规中距,按国内的要求排的自己是早上8点钟上课。所以在大学的第一年就出现了好多次我跟老师单挑的这个场景,有时候只有我和一两个同学,有的时候只有我自己在下面听课。当然到了大二就没有这样了,因为其实这样也蛮傻的。
除了这个选课之外,我也建议各位要主动了解你的同学,你的老师,各种兴趣小组,各种社团。尽量选择去参加一些不一样的社团,比如说你可能会参加探险,航天科技等那些不一样的东西,不要总是参加中国人的社团,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想认识更多的人。
大学学分:自我管理——赚学分
关于大学读书,学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管理的学分,可能会很多年都毕业不了。学分怎么赚?不是说平时你不来上学,光参加考试就可以的,这样毕不了业。其实国外的大学比国内要求严格,是因为很多方面都会记入你的学分,比如期末考试考满分,但是你其他东西都不参加,这一年总体结束的时候也只打了20%的分数,离100%还差得很远,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东西都会计入学分,比如说你的出勤率,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发一张纸让大家签名,如果你签名了,这个学期的某一次的出勤分数你就会赚到了。
朱博士:参加Club Day,认识社团
大学课堂:个体参与 + 团队合作
然后课堂的参与度:比如说你是不是回答问题?是不是在小组讨论?大家一起课堂讨论的时候你会举手发言?
中国的孩子真的发言不多,可能一方面因为语言的问题,大家害羞,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真的不需要害羞。因为你想想看,当地的同学只会英文,但是我们还会中文,其实我们比他们牛很多了,所以不要害怕有口音,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有口音很正常,但是你说的越多,你就会慢慢没有口音,你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课堂的参与度是一方面,还有小组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因为在这边有很多很多是要整组的同学,不是只你自己,而是跟四五个同学一起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个是来打你们的分数的,所以你自己做的好事没有用的。这边很注重团队,你的团队做的怎么样?你自己做的好只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你跟大家融不到一起,你的团队做的很差,一样得不到高分。
还有你平时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当然老师会有一些简单的小作业是要你独立自己完成,我只能来说从自己的经验来讲,自己独立完成和小组完成的作业参半,50/50这样。然后是各种考试,你的考试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期中期末考试就完了,会有临时抽查、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更可怕的是各种论文。
朱博士: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对半
大学论文:课程选择——专业 & 非专业
论文的话,选择性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这边读大学的头一两年会要求你修一些工科的东西,必须说你学理科,就像我自己学金融,其实数学这类东西我会学很多,精算啊会学很多。但是同样的他会要求你第一年第二年,甚至第三年还是要求你学跟文科想关的东西,然后你要写论文。当时我有同学突然间发现学校有学中文,然后就说我们中国人学中文分数还会低吗?必须选这一科。果然就是这么巧,这个同学反而是因为中文这一科没有过。原因是什么呢?教这门课的老师也是中国人,不是说中国人为难中国人,但是实在想说你学的这个是有专业性的。
千万不要因为他是中文你就低估了它的专业性,因为当时很多同学们选的是商务中文,哇!简直高深到——选这门课的中国同学好像都才六七十分吧,本来想指望这门课帮他们拉高分的,反而没做到。我自己很搞笑,语言课选择了日文,我想随便学个语言,日文的片假名好像跟中文繁体差不多。我还曾经做过很笨的事情,考试的时候,实在想不起来片假名怎么写,就干脆写个中文在那里,结果就被老师圈出来,说:“同学,这个是中文,我看得懂。”因为有个老师是日本人,其实蛮有趣的。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尽量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到今天为止,简单的日文我还是听得懂的,所以也蛮好的。
大学学习:多发言、多提问、多找老师
其次我想提醒大家,在读大学的过程当中做笔记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做笔记的话会知道重点。老师讲课并不是完全按照书本来讲的,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看过加拿大这边的书,每一学科的书都是超厚!超大!在考试前不可能每一科都看一遍,所以做好笔记很重要!再其次,说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关于厚脸皮这个问题。中国人我发现大家,通常面子薄,有些东西不太好讲,不太好意思,怕麻烦别人。但是我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这样,特别是在你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懂就要问,上课就是要经常发言,下课就是要和老师们多接触,然后多去找老师,多去问。为什么呢?
因为这边的话,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他会安排一些固定的时间是在办公室坐着,等着来解答,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去找老师问问题。老师的门上通常会贴出来一个小方格,让你自己画,比如说你想定这15分钟,你就写下你的名字在旁边,或者你想定之后的15分钟,大家都排名写在下面。
其实你跟老师问这些问题的好处:
首先,老师会一个一个解答你的问题;
其次,你跟老师的关系走得近,你在大学刚刚去发简历找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跟这个老师这么熟,其实真的有好处的。因为很多大学的老师,他们有一些是兼职在大企业里做总裁和顾问的工作。所以到那时候你的老师可以帮你写一封推荐信,是非常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所以尽量和老师多问一些东西,而且到时候你找工作的时候,老师毕竟在这个行业,算是比较精尖的人才,他会给你指出很多能够避免你走弯路的地方,所以尽量多和你的老师接触,你的同学接触,这是一个非常对自己日后有利的事情。
大学生活:扩大社交圈——多多参加社团活动
其次聊一聊关于课外活动,比如说这边有很多社团、义工,我觉得大家要尽量多参加一些当地的,加拿大本地的白人的社团。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我有一个学妹,现在应该是大学二三年级,这个女孩子当时听我跟她这么讲。
参加了很多白人的当地的社团,当这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她跟我聊天,她说:哇!你知道吗?我很感谢你,跟我说这个东西,参加社团。她参加的什么社团,我不记得了,我记得的是,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上一级届总理哈珀,哈珀有几个儿子,其中他的小儿子,竟然是跟她是同校的校友。在加拿大大家不知道,但是后来熟了才知道,总理的儿子原来跟我参加一个社团,我们一起做社工,大家一起讨论一些东西,跟正常的同学一样,但是突然间你发下自己身边坐的是总理的儿子的话,哇!天呐!
所以我想说,在大学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时光,所以也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首先知道自己想要学的是什么东西?我的的兴趣?我的专业?我的所长在哪里?然后根据这些,计划好自己每一步要走的路,不要浪费很多时间,正常大学毕业,然后把自己的社交圈给扩开、打开,这样的话对我们以后来讲,让你的路程走得更平坦一些,遇到的机遇会更宽一些。
二、我的金融观:专业、适合
下面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银行方面的基本常识。在加拿大,首先1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可以直接开设银行账号的。一般一定有监护人或父母代替开设信托账号,其次每一家银行都会有些不同类型的银行账号,提供不同的服务。
加拿大五大银行:账号不同,服务不同
每一家银行都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银行帐号,比如说,它都会叫做学生帐号,但是并不都是一样的服务,所以各位同学在开设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去看一下它里面都包括什么样的服务项目,有一些不必要的额外收费,这些东西你要了解怎么样避免,比如说这个帐号是不是有最低余额的要求,然后每一个月的交易次数是多少,然后其次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因为在加拿大本身来讲有五大本地行,当然也有很多的境外银行,比如说像我自己在汇丰加拿大工作,所以你在选择这些银行的时候,你要先了解到你的这个银行都包括就是你选择的这个帐号类型都包括什么。
如何选择:多了解、学习
(一)了解类型的不同
那户口的类型的话这边也分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支票户口、储蓄户口、投资户口。
银行卡分两种,一种是一般我们叫做借记卡,还有一种是信用卡。
它的区别主要在于借记卡是在花你现在银行帐号的钱,就是通常我们会连接我们的支票帐户,那你的信用卡就是提前消费之后你在把它还掉。
(二)关于限额——固定标准
一般来讲留学生的话银行是不会批给你信用卡,因为你在本地是没有信用度的,然后其次你的信用卡和你的借记卡如果你有的话一般都会有一个额度的限制,所以你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额度,而不是说我的银行卡上有钱,我想取多少都可以,这是一个误区。
就比如说就汇丰来讲,我们一般银行卡的话,银行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个人的要求,把你的卡每天的提款额度、提现额度、转账的额度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会给你设好,比如说最低点的你可能一天只能取200块,而不是说你换一家银行你就可以多取,是不可以的,当天无论你换哪家银行,你就算用那家银行的提款机你也只能取200块。
(三)关于签字——不被模仿
然后关于签字,我们很多人在国内可能不涉及到,特别是各位同学不涉及到签字这个问题,但是在这边,你会发现签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你去银行办事情你要签字,你去授权别人做某一样东西你要签字,签字的话有时候大家就很紧张,我应该怎么签?我应该怎么样才合适?才是正确的?
其实签字并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我记得很清楚,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因为这个事情纠结了很久,后来有一天我的一个本地老师就跟我讲:“其实Jennie,你知道吗,如果你愿意的话,在你签字的部分你可以画一只小乌龟的,只要你每次画的一样就可以,这就是你的签字。”
所以我就建议各位同学在签字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一些不会被别人容易模仿的,比如说我们签中文,当然如果你的中文签的工工整整的话,很难避免不被别人模仿,所以你签字的时候可以考虑字迹稍稍潦草一下,也是作为一个保护的作用在里面。
(四)关于信用度——不贪小便宜
那么其次说到保护,保护自己的信用度在北美或者在加拿大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个直接影响到日后你的移民申请,你可能会做房屋、车的贷款,你找工作啊,当你每走这一步的时候,对方都会去调一下你的信用报告,所以之前你有没有好好保护和建立你的信用度在这个国家真的很重要。
首先说我们怎么注意呢:
第一不要随便跟别人透露个人信息。
第二不要随便贪自己的小便宜,申请一些油卡、信用卡。
因为这边在大学的话他们这种公司通常会接触很多学生,他就会觉得反正学生无所谓,学生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时候,他们做市场推广,他可能说你到加油站啊,他就会说你帮我签个卡、帮我签个字,那我就给你一张油卡,给你10块钱、50块钱,或者给你一个什么卡,里面有一些小小的优惠在里面,那很多同学就觉得挺好的,反正签个字就有免费的东西拿,不拿白不拿,但是他们拿了你的信息,拿了你的签字,他就有权去调你的信用度,来帮你申请这个东西,很多东西不是免费的,真的没有免费的东西,所以大家真的要小心的保护自己的信用度。
朱博士:留学生的理财误区个案。我们家长中有不少是汇丰银行的客户
(五)关于小误区——尊重、节约
再分享下其他会出现的误区。比如说逢年过节通常父母或留学生会带一些小礼物送给老师和同学以表达感谢,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要注意宗教信仰,因为我就犯过这类错误。我从国内带了一些小的吊饰,有小佛和小观音这类有中国特色的包装很精美的小礼物,但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因为他们是基督教徒,是不能接受这类礼物的。然后客气不等同于礼貌,所以我们要有礼貌、要表现出绅士风度,要帮助别人,但不要太客气。就像国内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别人表扬你或你做错了,都要敢于承认错误,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是中国孩子通常表现都很含蓄的部分了。
其次就是中国孩子在这边花钱比本地孩子要大手大脚,可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家长给的钱又多。中国孩子得到的是父母给的零花钱,本地孩子是通过自己劳动帮助父母或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赚来的钱,所以他们对于钱的概念与国内孩子不太一样的,中国孩子会认为钱是父母赚的,给我钱我就要用了的。而本地孩子会想买一个东西会想我要端三个小时的盘子,帮我爸剪草,帮我妈做一些事情才能赚到这笔钱。那还没有出国的孩子和家长在这方面可以稍微转变一下,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个理念,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小,但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我们没能力给孩子钱,而是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六)关于汇款——不越界
有关于汇款的问题,家长在留学前先把海外的账号开好,等孩子留学后陆陆续续给孩子汇款。那汇款和带现金入境需要注意:第一,携带大笔现金入境海关是有权扣款的,不要超过一万元的上限,汇款也很方便但要注意国内购汇的五万元的额度,如果用亲友张三、李四帮你汇款的话汇了十几笔,很快你就会收到银监局的电话了。加拿大本地的各大银行和税务局还有中国银监局都是联网的,每年每个人的账号不能超过五笔汇款,必须是直系亲属(父母、姐妹、配偶、子女)给你汇款才可以。不能是什么邻居、同事、朋友之类的人汇款给你,这牵扯到资金来源的问题,父母都要提前了解好。
(七)关于联名账户
汇丰中国为卓越理财客户提供海外账号的开户服务,可以提供全球转账服务,中国汇丰和加拿大汇丰之间是转账的形式,不是汇款,所以没有手续费并且即时到账。
关于国内银行卡里存好人民币,到了加拿大提取现金,操作简单是可以直接提款,然而每笔结算就要看当时的汇率,不一定划算,但这个方法可以当作后补,如果来不及在加拿大开户,可以用国内母子卡,孩子在这边可以直接提款。
还有父母问那钱是一次性汇给孩子还是分批呢,那一次性汇款孩子手里那么大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乱花钱的,或者被人骗财。家长想掌控资金的话您可以和孩子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您在中国和加拿大都各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这两边都是联网的,每一笔从中国转钱到加拿大,孩子花的每一笔钱,家长都可以在网上监控到资金去向。
也有父母会说已经在汇丰中国有单名账户,再和孩子开一个中国联名账户,再在加拿大开一个离岸的联名账户,加币换好了先放在家长自己的单名账户里,孩子需要用多少钱了,再从中国联名账户里把钱转到加拿大联名账户里,这样就更好的管理资金,避免孩子乱花钱、被骗财等等。
具体细节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请管理员收集后我再统一回答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第一次分享自己这十多年留学和工作的历程和心得,感谢大家的倾听,也很感谢朱凡博士的邀请,感谢管理员后台做出的协调。